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用活源头“水”培育兴农“苗”

作者:王子欣 发布时间:2023-07-26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担任辅导员5年来,郑冬冬带领南农大学子用双手触摸农科前沿的星辰——

用活源头“水”培育兴农“苗”

  ■本报见习记者 王子欣

  正值三伏酷暑,学生大多放假离校,但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一间办公室里依旧能看到郑冬冬忙碌的身影,他正在全力准备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辅导员平时的工作很琐碎,暑假正好有充足的时间,为下半年开展的‘双创’和实践活动做准备。”郑冬冬笑着说。

  “学教育者,其功夫应在教育之外。”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本硕毕业的郑冬冬,一直将导师吴康宁的这句话奉为圭臬。从满怀憧憬接触高校工作,到获评2023年省“最美高校辅导员”,郑冬冬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入山川湖海,在自然的“大教室”中践行育人使命。

  挖掘专业元素,让思政育人“活起来”

  在中国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王嘉慧扎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和这里的群众共同工作生活。她是郑冬冬带的南农大2019届毕业生。毕业时,她投身“西部计划”,为边疆大业奋斗。“志愿服务于我而言,是与这个世界更多温暖的触碰和交融。”让农科“基因”在祖国大地上充分表达,王嘉慧的西部之行正是思政引领下的生动实践。

  5年前,初入南农大的郑冬冬十分忐忑。作为农科领域的“门外汉”,如何做好农科院校学生的思政工作,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从师范跨到农业,心中难免有畏难情绪,带领学生知农爱农,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在不断实践中,他逐渐探索出以农业为特色的思政道路。着眼于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专业特点,以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新型农业人才、厚植学生“三农”情怀为目标,郑冬冬将山、水、林、田、湖、草等元素和思政有机结合,创新性地将第一、第二课堂有机融合,打造专业知识与生态文明素养、青年时代责任共生的育人课程。

  “将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加入思政元素,利用专业元素探索专业思政教育。”为此,他紧抓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和世界土壤日等与专业相关的时间节点,开展论坛及社会实践等活动。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郑冬冬联合南农大钟山博绿协会共同开展“减塑捡塑”主题活动、“垃圾分类圈圈看”设摊活动等,以“集章打卡”方式在课堂之外巩固学生所学。

  “我们每年都会结合环境热点问题,面向国家‘三农’主战场,对接农业强国战略,引导学生思考环保行为背后的原因,培育他们的‘三农’情怀,深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担当。”郑冬冬说。生动有趣的第二课堂,着力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课堂与社会相脱节的问题,成了资环学院的“金牌名片”。

  打造浸润项目,让实践育人“深下去”

  “郑老师全程陪伴我们,竭尽所能给我们提供外部支持,每天都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我希望他多注意身体。”南农大2020级学生刘子嘉说。不久前,在郑冬冬带领下,刘子嘉团队的《青春节水行——水资源保护》项目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国赛答辩中摘得银奖。

  在郑冬冬心里,实践出真知是工作之道。他着眼于保护母亲河行动,精耕“秦淮环保行”,构建“一载体、两课堂、三融合”育人模式,带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认识。5年来,郑冬冬带领60余支队伍、1200余名学生,徒步3000多公里,开展E-Mic环保义教宣教等活动200余场次,同时组织以秦淮河流域为中心的生态环境综合实践与调研。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项目更大的意义在于引导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郑冬冬说。南农大2022届毕业生张滢曾在暑假前往该校定点扶贫的贵州麻江县,开展E-Mic环保义教宣教活动,普及“认识土壤”小课堂,实地调研“冷烂锈田”。其间,郑冬冬一直积极帮助联系专家,敲定会议和采样时间,参与专家备课,把控课堂风格。

  功夫不负有心人。“秦淮环保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第九届“母亲河奖”、江苏省美境行动STEM专项奖等10余项荣誉。“作为辅导员,除了用心用情的陪伴外,更需要专业性、科学性的引领。”郑冬冬牵头建设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基于该项目探索出的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知行合一育人模式,先后获得省高教教改项目“重中之重”课题立项、南农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奖励。

  聚焦“双创”赋能,让学生本领“强起来”

  “在参赛过程中,郑老师搭建的创客基地给予我们开展试验的空间,让我们自由交流研讨。”南农大2020级学生周睿说。在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周睿所在团队的《沃土新生——“菌矿肥”体系助力农田变良田》项目获得银奖。周睿即将步入大四,对后续的学业与职业规划更加清晰。

  近3年来,郑冬冬搭建“沃土”创客空间孵化培育创赛项目30余项,其中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大赛国赛一等奖(金)1项、银奖4项、铜奖1项。“我们的比赛大多以当代乡村农业难点为赛题,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将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带回实验室,这就是以赛代练的运作机制。”

  南农大2022届毕业生关惠泽是第一批入驻创客空间的学生,也是郑冬冬带的第一届本科生。在2018年南农大“新生杯”辩论赛中,郑冬冬发现这个平日里不起眼的大男孩有着敏捷的思维。于是,他积极引导关惠泽加入“沃土”创客空间,开展“双创”实践。关惠泽不负所望,在三大赛中斩获1金2银。

  “社会实践虽然苦,但我们给学生的都是高阶性成果转化,教师在过程中也有获得感和成果输出。”在郑冬冬引导下,资环院本科生共发表SCI论文23篇,有力推动了未来的深造。郑冬冬所带2022届本科毕业生共188人,继续深造率近70%,超95%的学生选择围绕“三农”课题开展研究,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陈路

用活源头“水”培育兴农“苗”
发布时间:2023-07-26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王子欣

担任辅导员5年来,郑冬冬带领南农大学子用双手触摸农科前沿的星辰——

用活源头“水”培育兴农“苗”

  ■本报见习记者 王子欣

  正值三伏酷暑,学生大多放假离校,但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一间办公室里依旧能看到郑冬冬忙碌的身影,他正在全力准备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辅导员平时的工作很琐碎,暑假正好有充足的时间,为下半年开展的‘双创’和实践活动做准备。”郑冬冬笑着说。

  “学教育者,其功夫应在教育之外。”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本硕毕业的郑冬冬,一直将导师吴康宁的这句话奉为圭臬。从满怀憧憬接触高校工作,到获评2023年省“最美高校辅导员”,郑冬冬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入山川湖海,在自然的“大教室”中践行育人使命。

  挖掘专业元素,让思政育人“活起来”

  在中国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王嘉慧扎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和这里的群众共同工作生活。她是郑冬冬带的南农大2019届毕业生。毕业时,她投身“西部计划”,为边疆大业奋斗。“志愿服务于我而言,是与这个世界更多温暖的触碰和交融。”让农科“基因”在祖国大地上充分表达,王嘉慧的西部之行正是思政引领下的生动实践。

  5年前,初入南农大的郑冬冬十分忐忑。作为农科领域的“门外汉”,如何做好农科院校学生的思政工作,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从师范跨到农业,心中难免有畏难情绪,带领学生知农爱农,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在不断实践中,他逐渐探索出以农业为特色的思政道路。着眼于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专业特点,以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新型农业人才、厚植学生“三农”情怀为目标,郑冬冬将山、水、林、田、湖、草等元素和思政有机结合,创新性地将第一、第二课堂有机融合,打造专业知识与生态文明素养、青年时代责任共生的育人课程。

  “将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加入思政元素,利用专业元素探索专业思政教育。”为此,他紧抓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和世界土壤日等与专业相关的时间节点,开展论坛及社会实践等活动。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郑冬冬联合南农大钟山博绿协会共同开展“减塑捡塑”主题活动、“垃圾分类圈圈看”设摊活动等,以“集章打卡”方式在课堂之外巩固学生所学。

  “我们每年都会结合环境热点问题,面向国家‘三农’主战场,对接农业强国战略,引导学生思考环保行为背后的原因,培育他们的‘三农’情怀,深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担当。”郑冬冬说。生动有趣的第二课堂,着力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课堂与社会相脱节的问题,成了资环学院的“金牌名片”。

  打造浸润项目,让实践育人“深下去”

  “郑老师全程陪伴我们,竭尽所能给我们提供外部支持,每天都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我希望他多注意身体。”南农大2020级学生刘子嘉说。不久前,在郑冬冬带领下,刘子嘉团队的《青春节水行——水资源保护》项目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国赛答辩中摘得银奖。

  在郑冬冬心里,实践出真知是工作之道。他着眼于保护母亲河行动,精耕“秦淮环保行”,构建“一载体、两课堂、三融合”育人模式,带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认识。5年来,郑冬冬带领60余支队伍、1200余名学生,徒步3000多公里,开展E-Mic环保义教宣教等活动200余场次,同时组织以秦淮河流域为中心的生态环境综合实践与调研。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项目更大的意义在于引导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郑冬冬说。南农大2022届毕业生张滢曾在暑假前往该校定点扶贫的贵州麻江县,开展E-Mic环保义教宣教活动,普及“认识土壤”小课堂,实地调研“冷烂锈田”。其间,郑冬冬一直积极帮助联系专家,敲定会议和采样时间,参与专家备课,把控课堂风格。

  功夫不负有心人。“秦淮环保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第九届“母亲河奖”、江苏省美境行动STEM专项奖等10余项荣誉。“作为辅导员,除了用心用情的陪伴外,更需要专业性、科学性的引领。”郑冬冬牵头建设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基于该项目探索出的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知行合一育人模式,先后获得省高教教改项目“重中之重”课题立项、南农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奖励。

  聚焦“双创”赋能,让学生本领“强起来”

  “在参赛过程中,郑老师搭建的创客基地给予我们开展试验的空间,让我们自由交流研讨。”南农大2020级学生周睿说。在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周睿所在团队的《沃土新生——“菌矿肥”体系助力农田变良田》项目获得银奖。周睿即将步入大四,对后续的学业与职业规划更加清晰。

  近3年来,郑冬冬搭建“沃土”创客空间孵化培育创赛项目30余项,其中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大赛国赛一等奖(金)1项、银奖4项、铜奖1项。“我们的比赛大多以当代乡村农业难点为赛题,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将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带回实验室,这就是以赛代练的运作机制。”

  南农大2022届毕业生关惠泽是第一批入驻创客空间的学生,也是郑冬冬带的第一届本科生。在2018年南农大“新生杯”辩论赛中,郑冬冬发现这个平日里不起眼的大男孩有着敏捷的思维。于是,他积极引导关惠泽加入“沃土”创客空间,开展“双创”实践。关惠泽不负所望,在三大赛中斩获1金2银。

  “社会实践虽然苦,但我们给学生的都是高阶性成果转化,教师在过程中也有获得感和成果输出。”在郑冬冬引导下,资环院本科生共发表SCI论文23篇,有力推动了未来的深造。郑冬冬所带2022届本科毕业生共188人,继续深造率近70%,超95%的学生选择围绕“三农”课题开展研究,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