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双减”赋能江苏教育教学生态变革

作者:杨 潇 发布时间:2023-08-0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江苏在校内减负增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两方面同步发力——

“双减”赋能江苏教育教学生态变革
本报记者  杨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双减”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日前,省教育厅召开全省“双减”工作座谈会,总结我省“双减”两年来工作进展,交流各地经验做法,谋划推动第三年重点工作。会上,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表示,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江苏在校内减负增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两方面同步发力,学校教育主阵地得到有力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正向健康、规范、有序方向发展,家校社共育机制显著强化,“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系统谋划,做好“双减”顶层设计
  为将“双减”工作与江苏实践相融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把推进“双减”工作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
  “双减”实施两年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双减”工作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2021年7月,省教育厅召开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视频研讨会,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抓住暑期最后一个月窗口期,立足早、立足实、立足快,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抓紧研制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双减”落地见效。全省各设区市教育局均在第一时间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并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同时成立工作专班或专门机构,按照《意见》精神和省教育厅要求,进一步做好“双减”工作的部署落实。
  为协同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双减”落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9次召开会议研究“双减”工作,建立由29个省级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省级联席会议机制。9个省级部门抽调人员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涉稳风险处置专班。教育、科技、文化和旅游、体育、民政、市场监管等6部门建立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联络员会议机制。同时,省教育厅还专门成立了“双减”工作办公室、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社会教育处,江涌表示:“我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双减’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积极建立监管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形成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共同治理的合力。”
  为推动“双减”深度落实,我省加大政策供给,完善治理制度体系。自2021年7月以来,已围绕“双减”工作出台40余份政策文件,在总体设计、校内减负增效、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违规培训治理、资金监管、防范风险等方面均进行了政策性指导。
  以淮安市为例,该市以高位统筹、协同推进凝心聚力抓好“双减”工作。市委、市政府印发《淮安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出台“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清单。今年以来,淮安市教育局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工作文件;市教育局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托管机构违规培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全方位保障“双减”落地见效。
  聚焦教学,促进“双减”提质增效
  在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双减”实施以来,学校加强了作业管理,不断加大作业改革力度。如今,该校以“四精准”作业单精准指导作业布置;每月还举行“作业情况调查”,开展提升作业效率主题班会,组织优秀作品展等。“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80%以上,75.3%的学生感受到作业量较之前有所减少,上学日回家后有更多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学生比例由11%上升到了约32%。”该校校长聂颖说。
  记者了解到,“双减”实施以来,我省各地各校积极发挥主阵地作用,以课堂教学和作业改革为抓手,让学校教育的教学生态在时间、空间均发生“质”的变化。
  “双减”实施后,为确保学生学好学足,我省大力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教研部门发挥学科教学指南的引领作用,建立省市县校四级培训网络,全面提升新课标下教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多地出台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措施,全面推进区域课改,打造课堂教学改革品牌。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双减”以来,该区积极探索区域教改实践范式,将深化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列为区政府教育发展改革重点任务。随着“双减”深度落实,该区将“双减”工作要求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要求每所学校的教改目标、内容、策略、进程等都要体现校本特色。在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清水亭学校,学校以“333”课堂范式,让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赋能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让学生更有获得感。如今全区各校不断找到新的“生长点”,探索出了极具特色的江宁教改经验。
  加强作业管理是推动“双减”落地的重要抓手,我省各地频出实招,从作业设计、作业公示、作业批改等重要环节入手为学生减负。无锡市从控制作业总量、创新作业设计、优化作业实施、规范作业批改等16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提出指导意见;常州市出台《关于全面改进和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意见》,明确周六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并将周日定为“无作业日”;南京市出台《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分学科)作业管理指南》,为南京小学及初中阶段文化类学科作业提供专业、精准的指导和建议。围绕减负赋能,我省多地研制了分学科作业管理指南,开展了作业精细管理促进行动,交流展示作业设计优秀案例等,进一步提高了作业质量。
  服务赋能,谱写“双减”新篇章
  日前,省教育评估院会同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对2022年秋季学期全省116个县(市、区)的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开展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全省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质量综合得分81.03分,比2021年同期有所提高。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后服务解决了自己接孩子的困难,减轻了辅导家庭作业的负担。
  “为谱写‘双减’新篇章,两年来,我省各地各校围绕课后服务做文章,聚焦丰富性、吸引力和可持续等工作重点,通过引进、协作、联动等措施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各地还研发了全市课后服务综合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省教育厅“双减”办主任孙其华说。
  在南京市玄武区,“15分钟教育圈”的创新打造让课后服务延伸至校园外,孩子们可以在广阔天地中深度体验、不断成长;今年春学期以来,扬州市电教馆和多所学校共同开发内涵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孩子们在课后服务时间尽情体验多姿多彩的校本课程,与扬州地方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借力“第三方资源”,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已开设了科技类、人文类、美术类、音乐类等82个社团课程,覆盖全部学生……“随着课后服务的常态化运行,我省课后服务在实现‘5+2’全覆盖的基础上,致力于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如今已成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新拓展。”孙其华说。
  “双减”实施两年来,我省在校外培训治理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全省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7.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83.3%,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此基础上,为保证学生课内“学足学好”,减少培训需求,化解培训焦虑,我省积极探索中小学托管服务试点。目前,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苏州、南通、盐城等地已开展暑假托管服务,为家长消除后顾之忧。
  今年暑假,启东市开设了校外教育辅导站暑期公益班,全市共有52所学校、155个校外辅导站暑期公益班集中开班,共计6000多名学生参加。“我们主要面向全市在籍五升六年级学生,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和特困儿童。”启东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暑期公益班在课程上“别出心裁”,不仅有主题教育、乡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还有阅读与写作、趣味数学等文化课业拓展辅导,以及音乐、书法、美术等各类艺体特长培训。
  “‘双减’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江涌表示,全省教育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科学教育、加强督导检查、加强宣传引导,以走在前、做示范的决心,狠抓落实,持续推进,奋力谱写“双减”工作江苏新篇章。

责任编辑:周灵

“双减”赋能江苏教育教学生态变革
发布时间:2023-08-0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杨 潇

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江苏在校内减负增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两方面同步发力——

“双减”赋能江苏教育教学生态变革
本报记者  杨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双减”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日前,省教育厅召开全省“双减”工作座谈会,总结我省“双减”两年来工作进展,交流各地经验做法,谋划推动第三年重点工作。会上,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表示,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江苏在校内减负增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两方面同步发力,学校教育主阵地得到有力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正向健康、规范、有序方向发展,家校社共育机制显著强化,“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系统谋划,做好“双减”顶层设计
  为将“双减”工作与江苏实践相融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把推进“双减”工作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
  “双减”实施两年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双减”工作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2021年7月,省教育厅召开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视频研讨会,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抓住暑期最后一个月窗口期,立足早、立足实、立足快,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抓紧研制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双减”落地见效。全省各设区市教育局均在第一时间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并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同时成立工作专班或专门机构,按照《意见》精神和省教育厅要求,进一步做好“双减”工作的部署落实。
  为协同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双减”落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9次召开会议研究“双减”工作,建立由29个省级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省级联席会议机制。9个省级部门抽调人员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涉稳风险处置专班。教育、科技、文化和旅游、体育、民政、市场监管等6部门建立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联络员会议机制。同时,省教育厅还专门成立了“双减”工作办公室、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社会教育处,江涌表示:“我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双减’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积极建立监管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形成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共同治理的合力。”
  为推动“双减”深度落实,我省加大政策供给,完善治理制度体系。自2021年7月以来,已围绕“双减”工作出台40余份政策文件,在总体设计、校内减负增效、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违规培训治理、资金监管、防范风险等方面均进行了政策性指导。
  以淮安市为例,该市以高位统筹、协同推进凝心聚力抓好“双减”工作。市委、市政府印发《淮安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出台“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清单。今年以来,淮安市教育局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工作文件;市教育局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托管机构违规培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全方位保障“双减”落地见效。
  聚焦教学,促进“双减”提质增效
  在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双减”实施以来,学校加强了作业管理,不断加大作业改革力度。如今,该校以“四精准”作业单精准指导作业布置;每月还举行“作业情况调查”,开展提升作业效率主题班会,组织优秀作品展等。“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80%以上,75.3%的学生感受到作业量较之前有所减少,上学日回家后有更多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学生比例由11%上升到了约32%。”该校校长聂颖说。
  记者了解到,“双减”实施以来,我省各地各校积极发挥主阵地作用,以课堂教学和作业改革为抓手,让学校教育的教学生态在时间、空间均发生“质”的变化。
  “双减”实施后,为确保学生学好学足,我省大力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教研部门发挥学科教学指南的引领作用,建立省市县校四级培训网络,全面提升新课标下教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多地出台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措施,全面推进区域课改,打造课堂教学改革品牌。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双减”以来,该区积极探索区域教改实践范式,将深化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列为区政府教育发展改革重点任务。随着“双减”深度落实,该区将“双减”工作要求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要求每所学校的教改目标、内容、策略、进程等都要体现校本特色。在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清水亭学校,学校以“333”课堂范式,让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赋能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让学生更有获得感。如今全区各校不断找到新的“生长点”,探索出了极具特色的江宁教改经验。
  加强作业管理是推动“双减”落地的重要抓手,我省各地频出实招,从作业设计、作业公示、作业批改等重要环节入手为学生减负。无锡市从控制作业总量、创新作业设计、优化作业实施、规范作业批改等16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提出指导意见;常州市出台《关于全面改进和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意见》,明确周六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并将周日定为“无作业日”;南京市出台《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分学科)作业管理指南》,为南京小学及初中阶段文化类学科作业提供专业、精准的指导和建议。围绕减负赋能,我省多地研制了分学科作业管理指南,开展了作业精细管理促进行动,交流展示作业设计优秀案例等,进一步提高了作业质量。
  服务赋能,谱写“双减”新篇章
  日前,省教育评估院会同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对2022年秋季学期全省116个县(市、区)的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开展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全省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质量综合得分81.03分,比2021年同期有所提高。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后服务解决了自己接孩子的困难,减轻了辅导家庭作业的负担。
  “为谱写‘双减’新篇章,两年来,我省各地各校围绕课后服务做文章,聚焦丰富性、吸引力和可持续等工作重点,通过引进、协作、联动等措施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各地还研发了全市课后服务综合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省教育厅“双减”办主任孙其华说。
  在南京市玄武区,“15分钟教育圈”的创新打造让课后服务延伸至校园外,孩子们可以在广阔天地中深度体验、不断成长;今年春学期以来,扬州市电教馆和多所学校共同开发内涵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孩子们在课后服务时间尽情体验多姿多彩的校本课程,与扬州地方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借力“第三方资源”,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已开设了科技类、人文类、美术类、音乐类等82个社团课程,覆盖全部学生……“随着课后服务的常态化运行,我省课后服务在实现‘5+2’全覆盖的基础上,致力于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如今已成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新拓展。”孙其华说。
  “双减”实施两年来,我省在校外培训治理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全省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7.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83.3%,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此基础上,为保证学生课内“学足学好”,减少培训需求,化解培训焦虑,我省积极探索中小学托管服务试点。目前,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苏州、南通、盐城等地已开展暑假托管服务,为家长消除后顾之忧。
  今年暑假,启东市开设了校外教育辅导站暑期公益班,全市共有52所学校、155个校外辅导站暑期公益班集中开班,共计6000多名学生参加。“我们主要面向全市在籍五升六年级学生,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和特困儿童。”启东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暑期公益班在课程上“别出心裁”,不仅有主题教育、乡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还有阅读与写作、趣味数学等文化课业拓展辅导,以及音乐、书法、美术等各类艺体特长培训。
  “‘双减’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江涌表示,全省教育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科学教育、加强督导检查、加强宣传引导,以走在前、做示范的决心,狠抓落实,持续推进,奋力谱写“双减”工作江苏新篇章。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