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探寻以“成果”撬动高质量发展的“南京样本”

作者:潘玉娇 邢田恬 发布时间:2023-12-2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近年来,南京市发挥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作用,系统推进优秀教学成果的培育、推广与应用——

探寻以“成果”撬动高质量发展的“南京样本”

  ■本报记者 潘玉娇 邢田恬

  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在教育部今年公布的“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南京在基础教育领域共获得15个奖项,位居全国前列。喜人成绩的背后,是该市多年来以教学成果为育人载体的探索与实践。在为期3年的“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中,该市深入挖掘优秀教学成果对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培育、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立足实际、完善机制、创新举措,生成出可推广、可借鉴的“南京样本”。

  以“本土经验”推进实践创生

  11月的第一天,南京市多伦路幼儿园的孩子们迎来园所的10岁生日,也迎来一年一度的“梧桐节”。在为期半个多月的梧桐节期间,孩子们认识幼儿园里的新朋友,绘制园所新地图,去燕子矶滨江公园秋游,用脚步丈量古老的南京城。“梧桐节是多幼传统的园庆活动,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带领孩子们对南京这座城市进行探寻,这些都渗透着综合课程的理念。”该园园长刘琦说。

  多伦路幼儿园所实践的综合课程理念,来自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已探索、建构了40年的幼儿园综合课程。南京实幼秉承“以综合的教育造就完整儿童”的核心主张,打破科目界限,有机组织课程内容,让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完整、有益的经验。从2014年成为综合课程项目应用园所以来,多伦路幼儿园历经同步使用、调适创生、立足园本3个阶段,逐步形成关注儿童与社会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金陵文化特色的《小小南京娃》园本课程。

  多伦路幼儿园对综合课程理念的探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京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路径。作为科教名城,该市于2020年被确立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旨在通过对优秀教学成果的共享、应用和创新,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引领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教学成果的辐射带动作用,经过反复论证,南京市教育局选定5项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其中3项取自于南京本土。除了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的综合课程,还有琅琊路小学的“小主人”教育和鼓楼幼儿园的“活教育”思想。这3个本土项目均立足南京历史深厚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具有鲜明的本土普适特色。“综合课程的推广应用不是完全的照搬与模仿,而是在忠实与借鉴基础上的调适与创生,让相关园所走出园本特色之路。”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园长章丽表示,“在借鉴中创生”的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如何优化组织架构,最大限度地保障推广应用质量?“多中心”推广共同体是南京给出的答案。该市自上而下设立工作小组、项目小组和实验学校共同体,其中,工作小组行使管理与推进职能,编发工作简报在线交流项目推进情况;项目小组由市教研室资深教研员牵头,联合成果持有方和应用方组成推广共同体,负责具体推广应用工作;若干实验学校组成片组,由领衔校组建种子教师团队开展片区教学研讨活动,形成跨地区、跨学校、跨部门的联合推广应用样态。

  据统计,目前,南京已确定玄武、鼓楼、溧水等3个区为推广应用市级实验区、259所中小学(幼儿园)为实验学校,同时积极支持3个本地优秀成果项目持有方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石家庄市以及宿迁、连云港、泰州、盐城等地所辖45个县(市、区)800多所学校推广应用,所涉及的实验学校数量正持续增长。

  以“他山之石”带动推陈出新

  收集6个“谢谢”、了解昆虫、研究京杭大运河、感受毕业季……在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清单式小任务”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全经验课程的一部分。以小事件关注儿童经验生长,以儿童经验实现学科融合——南农大实小这一理念借鉴了重庆市巴蜀小学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建构思路。

  在开展教育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南京教育人并没有将眼光仅局限于本地或本省教学成果,而是放眼全国,将重庆市巴蜀小学《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两个项目化为己用,取得良好效果。

  “巴蜀小学的经验和做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学习巴蜀成果是在区域内构建大范围协作攻关的一次专业实践。”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推广应用项目组负责人杨健介绍说,全市42所学校形成6个片区,通过个人研习、专家引导、同侪研习等方式,将巴蜀经验融入本校特色,形成“一校一案”。同时,项目组举办多场推广巴蜀小学成果的市级研训活动,展示各校在课堂教学、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上学习、实践、创新巴蜀经验的做法,促进各校在交流分享中不断汲取智慧,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南师附小仙鹤门分校创建“1+N”场境育人空间,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年段、跨媒介”的关系网络,构建指向育人品质提升的爱互联课程体系;考棚小学探索学科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以秦淮文化为资源,研发不同主题和类型的项目化课程群;月华路小学将“学科+”与“儿童+”融合,搭建“三棵树”学科综合育人课程整体框架……项目应用校在成果转化基础上的再创造,提升了学校整体育人质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也是实现课程育人的重要载体。关注到“双减”背景下作业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以“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成果为指引,持续推进作业改革。该市借鉴上海王月芬团队的作业设计标准、思维工具和可视化技术路径,研制《义务教育作业管理指南》,通过主题宣讲、专题教研、作业设计展评、作业案例分享等形式加强教师培训指导,在反复研究与调适中实现学校作业管理有依据、教师作业设计有方向、教研问题攻关有引领。

  此外,作为整体推广应用区,玄武、溧水两区立足实际、各出亮招,自主推进区域作业管理改革。玄武区制订作业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开发作业管理数智平台,组织作业设计大赛,建立作业研训机制,健全作业评价体系,打造作业育人的“玄武样本”。溧水区出台《提升作业效能的“八条规定”》,开展作业设计和管理的全员培训,编制小学4—6年级单元“素养作业”,以“好作业”引领区域教学水平提升。

  以“成果培育”促高质量发展

  2020年,被确立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后,南京市同步启动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工作,努力让更多教育教学成果自主萌芽、繁荣生长。

  “在2014年、2018年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南京共有21个项目获奖,居全国首位。”南京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但很多项目在各区各校都处于‘自发状态’,停留在实践层面。如何把经验性的探索转化为理论成果,为更多地区和学校提供借鉴,是我们推进工作的目标。”

  据悉,该市教育局在遴选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时突出四大特性:一是前瞻性,聚焦立德树人,聚力质量提升,引领教学改革方向;二是实效性,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创新性,基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改革实践上有所突破;四是持续性,在本地区进行教学实践和应用不少于3年,有切实可行的3—5年规划,能持续深化研究。经研究审议,南京市共遴选2批共100个项目予以培育。这些项目覆盖学前、高中以及特殊教育,反映了南京基础教育聚力突破的关键问题。

  为了给培育项目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更有力度的资源支持,南京市教育局印发《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市、区、校三级管理职能和过程性管理要求。同时,充分利用区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组建成熟的专家团队,为每个项目至少安排一名专家深入学校,双方共同攻关,系统推进项目落实。

  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工作为南京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积累了丰富资源,也为该市推动基础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供了有力抓手。在2021年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南京市共有52个项目获奖,其中34项来自首批培育项目。在今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出的获奖项目中,该市培育项目达12项。

  据介绍,下一步,南京将在促进成果推广应用常态化、科学化,提升其知晓度方面下功夫,形成“学成果、用成果、创成果”新气象,为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新的“增长极”,为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创造新亮点。

责任编辑:陈路

探寻以“成果”撬动高质量发展的“南京样本”
发布时间:2023-12-2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潘玉娇 邢田恬

近年来,南京市发挥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作用,系统推进优秀教学成果的培育、推广与应用——

探寻以“成果”撬动高质量发展的“南京样本”

  ■本报记者 潘玉娇 邢田恬

  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在教育部今年公布的“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南京在基础教育领域共获得15个奖项,位居全国前列。喜人成绩的背后,是该市多年来以教学成果为育人载体的探索与实践。在为期3年的“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中,该市深入挖掘优秀教学成果对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培育、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立足实际、完善机制、创新举措,生成出可推广、可借鉴的“南京样本”。

  以“本土经验”推进实践创生

  11月的第一天,南京市多伦路幼儿园的孩子们迎来园所的10岁生日,也迎来一年一度的“梧桐节”。在为期半个多月的梧桐节期间,孩子们认识幼儿园里的新朋友,绘制园所新地图,去燕子矶滨江公园秋游,用脚步丈量古老的南京城。“梧桐节是多幼传统的园庆活动,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带领孩子们对南京这座城市进行探寻,这些都渗透着综合课程的理念。”该园园长刘琦说。

  多伦路幼儿园所实践的综合课程理念,来自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已探索、建构了40年的幼儿园综合课程。南京实幼秉承“以综合的教育造就完整儿童”的核心主张,打破科目界限,有机组织课程内容,让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完整、有益的经验。从2014年成为综合课程项目应用园所以来,多伦路幼儿园历经同步使用、调适创生、立足园本3个阶段,逐步形成关注儿童与社会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金陵文化特色的《小小南京娃》园本课程。

  多伦路幼儿园对综合课程理念的探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京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路径。作为科教名城,该市于2020年被确立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旨在通过对优秀教学成果的共享、应用和创新,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引领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教学成果的辐射带动作用,经过反复论证,南京市教育局选定5项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其中3项取自于南京本土。除了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的综合课程,还有琅琊路小学的“小主人”教育和鼓楼幼儿园的“活教育”思想。这3个本土项目均立足南京历史深厚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具有鲜明的本土普适特色。“综合课程的推广应用不是完全的照搬与模仿,而是在忠实与借鉴基础上的调适与创生,让相关园所走出园本特色之路。”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园长章丽表示,“在借鉴中创生”的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如何优化组织架构,最大限度地保障推广应用质量?“多中心”推广共同体是南京给出的答案。该市自上而下设立工作小组、项目小组和实验学校共同体,其中,工作小组行使管理与推进职能,编发工作简报在线交流项目推进情况;项目小组由市教研室资深教研员牵头,联合成果持有方和应用方组成推广共同体,负责具体推广应用工作;若干实验学校组成片组,由领衔校组建种子教师团队开展片区教学研讨活动,形成跨地区、跨学校、跨部门的联合推广应用样态。

  据统计,目前,南京已确定玄武、鼓楼、溧水等3个区为推广应用市级实验区、259所中小学(幼儿园)为实验学校,同时积极支持3个本地优秀成果项目持有方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石家庄市以及宿迁、连云港、泰州、盐城等地所辖45个县(市、区)800多所学校推广应用,所涉及的实验学校数量正持续增长。

  以“他山之石”带动推陈出新

  收集6个“谢谢”、了解昆虫、研究京杭大运河、感受毕业季……在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清单式小任务”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全经验课程的一部分。以小事件关注儿童经验生长,以儿童经验实现学科融合——南农大实小这一理念借鉴了重庆市巴蜀小学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建构思路。

  在开展教育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南京教育人并没有将眼光仅局限于本地或本省教学成果,而是放眼全国,将重庆市巴蜀小学《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两个项目化为己用,取得良好效果。

  “巴蜀小学的经验和做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学习巴蜀成果是在区域内构建大范围协作攻关的一次专业实践。”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推广应用项目组负责人杨健介绍说,全市42所学校形成6个片区,通过个人研习、专家引导、同侪研习等方式,将巴蜀经验融入本校特色,形成“一校一案”。同时,项目组举办多场推广巴蜀小学成果的市级研训活动,展示各校在课堂教学、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上学习、实践、创新巴蜀经验的做法,促进各校在交流分享中不断汲取智慧,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南师附小仙鹤门分校创建“1+N”场境育人空间,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年段、跨媒介”的关系网络,构建指向育人品质提升的爱互联课程体系;考棚小学探索学科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以秦淮文化为资源,研发不同主题和类型的项目化课程群;月华路小学将“学科+”与“儿童+”融合,搭建“三棵树”学科综合育人课程整体框架……项目应用校在成果转化基础上的再创造,提升了学校整体育人质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也是实现课程育人的重要载体。关注到“双减”背景下作业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以“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成果为指引,持续推进作业改革。该市借鉴上海王月芬团队的作业设计标准、思维工具和可视化技术路径,研制《义务教育作业管理指南》,通过主题宣讲、专题教研、作业设计展评、作业案例分享等形式加强教师培训指导,在反复研究与调适中实现学校作业管理有依据、教师作业设计有方向、教研问题攻关有引领。

  此外,作为整体推广应用区,玄武、溧水两区立足实际、各出亮招,自主推进区域作业管理改革。玄武区制订作业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开发作业管理数智平台,组织作业设计大赛,建立作业研训机制,健全作业评价体系,打造作业育人的“玄武样本”。溧水区出台《提升作业效能的“八条规定”》,开展作业设计和管理的全员培训,编制小学4—6年级单元“素养作业”,以“好作业”引领区域教学水平提升。

  以“成果培育”促高质量发展

  2020年,被确立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后,南京市同步启动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工作,努力让更多教育教学成果自主萌芽、繁荣生长。

  “在2014年、2018年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南京共有21个项目获奖,居全国首位。”南京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但很多项目在各区各校都处于‘自发状态’,停留在实践层面。如何把经验性的探索转化为理论成果,为更多地区和学校提供借鉴,是我们推进工作的目标。”

  据悉,该市教育局在遴选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时突出四大特性:一是前瞻性,聚焦立德树人,聚力质量提升,引领教学改革方向;二是实效性,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创新性,基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改革实践上有所突破;四是持续性,在本地区进行教学实践和应用不少于3年,有切实可行的3—5年规划,能持续深化研究。经研究审议,南京市共遴选2批共100个项目予以培育。这些项目覆盖学前、高中以及特殊教育,反映了南京基础教育聚力突破的关键问题。

  为了给培育项目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更有力度的资源支持,南京市教育局印发《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市、区、校三级管理职能和过程性管理要求。同时,充分利用区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组建成熟的专家团队,为每个项目至少安排一名专家深入学校,双方共同攻关,系统推进项目落实。

  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工作为南京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积累了丰富资源,也为该市推动基础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供了有力抓手。在2021年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南京市共有52个项目获奖,其中34项来自首批培育项目。在今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出的获奖项目中,该市培育项目达12项。

  据介绍,下一步,南京将在促进成果推广应用常态化、科学化,提升其知晓度方面下功夫,形成“学成果、用成果、创成果”新气象,为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新的“增长极”,为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创造新亮点。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