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殷雪梅用生命护住了学生,留下了一座永恒的师德丰碑——
把爱永远留给学生
■本报记者 陈思洋
人物简介:
殷雪梅,1954年7月出生于江苏金坛,小学高级教师。1976年2月起,先后在金坛涑渎、城东、华城、虹桥、城南等小学任教。她爱生如子,淡泊名利,以满腔热忱踏实工作了近30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以崇高师德赢得了同事、学生及家长的信任。
2005年3月31日中午,金坛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在学生队伍过马路时,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危急中,殷雪梅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6名学生推到路边,而自己却被车子撞飞,最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1岁。
殷雪梅牺牲后,先后被追授为“革命烈士”“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被中宣部和中央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
4月28日,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在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殷雪梅小学)校长陈东栋的指引下,走进金坛革命烈士纪念馆。在陈列的烈士遗物中,还保留着一本殷雪梅老师的备课本。上面记录着她的课堂小结、教后记录:“爱惜学习用品、会整理书包、保持本面洁净……”
陈东栋告诉记者,这两年由于学校移址新建,殷雪梅纪念馆相关展品和资料都完整地存放在金坛烈士纪念馆,以便更多人驻足、瞻仰、缅怀。这位伟大又平凡的小学教师感动世人的,不仅是她舍己救人的经历,还有几十年间对教育的热爱。
殷雪梅教育生涯的第一站是从乡村开始的。时间回到1976年,中师毕业的她来到涑渎乡渔业村当老师。起初的几年,殷雪梅辗转于几个小学之间,随机代课。这样的经历,让她遇见了许多基础不一、个性互异的学生,也让她在讲课时更注重因材施教,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
1990年8月,殷雪梅调到城东小学任教。孩子们都喜欢笑眯眯的殷老师,因为“听她的课不枯燥,和她在一起很开心”,学生家长也都想把孩子送到殷雪梅带的班级。她从来都是把学生放在首位,共事多年的老师总是说“殷老师爱学生是出了名的”。
殷雪梅班上,有个学生在学校玩耍时擦破了脸,去医院检查时却意外发现患有白血病。殷雪梅急得几天睡不着,四处奔波为孩子筹集了几万元的治疗费。后来孩子转至苏州就诊,她还多次搭车前去探望。还有一位女同学,6岁时妈妈因脑溢血去世,刚进校时闷闷不乐。殷雪梅对她特别关爱,指甲长了帮她剪,衣服脏了帮她洗,头发乱了帮她梳……慢慢地,那位同学的脸上浮起了笑容。
殷雪梅家境并不富裕,可她经常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垫付学杂费,送学习用品。她每天骑自行车上班的途中,遇到自己班上的学生,总要抱一个放在后座上带着走。孩子们在自己的写字本上写道:“为了我们,老师的额头上有了许多皱纹,头发也花白了。但是,她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目中永远年轻漂亮。我爱我的殷老师。”
对身边的青年教师,殷雪梅也特别关照。每次听完公开课,她总是很投入地与青年教师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分享给大家,时常提醒青年教师:“可以有‘近视眼’‘远视眼’,我们做教师的,绝不应该有‘歧视眼’!”面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烦琐和艰辛,殷雪梅从不抱怨,而是笑着说:“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充满快乐,充满活力,心永远不会变老,如果能有下辈子,我还愿意当小学老师。”
如果不是那场意外,殷雪梅注定会有个完整的教师生涯。
2005年3月31日,午后艳阳高照,城南小学组织春游活动,低年级学生被安排到影剧院看电影。校门前是南环二路,车辆来来往往。走在最前面的殷雪梅关注着学生,警惕地注视着校门前,在没有车辆经过时,便带着她的学生们走上斑马线。突然,一辆小轿车从远处飞驰而来。另外一名带领着队伍的杨旧生老师,一边示意车辆停车,一边大声叫喊:“有车,快闪开!殷老师,有车……”这时学生队伍已经走到马路中间,听到喊声殷雪梅一抬头,见轿车猛地冲了过来。
在突发的险情面前,马路中央的学生们一个个茫然无措。危急中,殷雪梅张开双臂,奋力将马路中央的6名学生推开,而自己却被轿车从身后撞倒,飞出几十米远。没有人能说清,危险发生的一刹那,殷雪梅哪里来的勇气和力量。1万多毫升输入她体内的鲜血,没能唤醒这位可亲可佩的教师。在全力抢救了5天后,殷雪梅在4月5日凌晨1时不幸辞世,永远离开了她最爱的亲人和学生。
殷雪梅去世后,超过5万人前往灵堂吊唁。2005年4月7日,金坛市政府举办追悼大会,灵车所到之处,站满了为她送别的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教师,殷雪梅所在的金坛城南小学正式更名为“殷雪梅小学”,著名雕塑家吴为山还为她创作了一尊半身铜像。
如今,原先的“殷雪梅小学”有了新校址,集团化办学让这所英雄学校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进入校门,跃入眼帘的是殷雪梅事迹介绍的宣传栏,教学楼二楼是学校的“道德讲堂”,这间五六十平方米的屋子已经成为“雪梅精神”的宣传阵地,每个月都会开展学习英雄精神的品德教育活动,弘扬“雪梅精神”也成了该校党建文化特色品牌。
殷雪梅当年救下的孩子,已长大成人,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祭奠着她。尹梓涵是当年被救下的6人之一,在她心里,殷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照顾自己。上大学时,尹梓涵每年都会去烈士陵园吊唁老师,站在老师墓前回忆过往,回忆当年那些师生之间快乐的日子。“殷老师课上得很好,对我们又像妈妈一样。虽然她走了,但我们心中永远都藏着她。”
曾与殷雪梅共事的张建英老师回忆说,尽管时间过去了19年,可每当大家回忆起殷老师,总觉得她仿佛还在身边。“刚认识殷老师时,我还是20多岁的年轻教师,今年我已经59岁了,从教40年,仍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坚守在教育一线,是殷老师的敬业精神,还有她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爱一直鼓舞着我到今天。”
青年教师陈雪告诉记者,每年开学,金坛区教育局都会组织新入职教师到学校参观、学习殷雪梅老师的英雄事迹,举行宣誓仪式。“入职3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正学习殷雪梅老师‘淡泊名利、爱生如子’的精神,还是要到实践当中去落实,学会怎样与孩子们相处,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个孩子。”
“殷殷泪雨中,雪梅纷飞去。”如今,殷雪梅的半身铜像安放在学校的“道德讲堂”内,她仍然像生前一样微笑着,注视着孩子们的成长,守护着纯洁、善良、美丽的童心,未曾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