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55载,于永正始终和学生们玩在一起、笑在一起、学在一起——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人物简介:
于永正,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先后在徐州市鼓楼区东站小学、大马路小学任教。1983年,任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教学法。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
从教55年,于永正应邀做学术报告2000余场次,上公开课3000余次,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学》等多部著作。
■本报记者 汤文清
2017年12月8日,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因病离世,享年77岁。7年过去了,在今天,“于永正”这个名字已成为一个和语文紧密相连的符号。这个符号代表着简约扎实的教学风格、细心耐心的教学方法、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更代表着“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5月11日,记者来到于永正工作过18年的徐州市大马路小学,走进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穿过岁月的长廊,感受他独特的教学魅力和不泯的教育童心。
“于老师跟一般的语文教师太不一样。”大马路小学校长任焱是于永正的徒弟,曾跟随于永正学习多年。她告诉记者,于永正教语文,却提倡学生人人学一样乐器;教语文,却不停留在分析课文,而是跟学生一起写、一起说、一起读。“于老师能拉京胡,爱唱京剧,画得了简笔画,写得了好书法,作得了好文章……可以说,他在语文教学上表现出来的创造力与从小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密切相关。”
1941年,于永正出生于“京剧之乡”山东胶东,京剧艺术滋养出于永正率真纯粹的性格,也让他的内心充盈着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1962年,于永正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徐州市鼓楼区东站小学任教,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65年被调到大马路小学。在教学实践中,于永正发现,京剧讲究唱念做打、起承转合,把这些丰富的艺术形式“嫁接”到语文教学中,平凡的课堂也能“开出花”来。
富有转折的课堂导入、绘声绘色的朗读、惟妙惟肖的演绎、栩栩如生的简笔画……诸多艺术元素融入语文教学实践,让于永正的课堂焕发出别样的魅力。后来,于永正又意识到,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要把语文的根留住”,得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能力,留下情感,留下兴趣和习惯”。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学法由此生发。
在于永正女儿于然的眼中,父亲的记性实在不算好。坐公交车常常坐过站,雨伞不是丢在公共汽车上就是忘在教室里,甚至妻子生病让他给单位打电话请假他也能忘了。“一问原因,父亲满脑袋想的都是教学。有时回到家,连饭都顾不上吃,要立马把自己想到的新点子记下来。”于然说。
1985年,于永正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不前。于永正把钻研教学比作爬山,他常说:“我天天都在爬山,虽然是愈爬愈困难,但愈爬愈觉得应该爬。”他的教学在日复一日的钻研和反思中越发简约洗练。三尺讲台前,他或挥笔勾勒,或突发奇问,或画龙点睛,或随声附和,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自然、合乎情理。
在于永正看来,语文教学没那么复杂,关键是“读写”两个字;如果再丰富一下细节,就是“多读多写”四个字。“于老师倡导‘简单语文’,模仿他教学风格的人很多,但常常效果不佳。所谓厚积薄发,倘若没有深厚的语文素养做支撑,‘简单语文’往往就显得单薄了。”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春说。
在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一本本字迹清秀的教学札记见证着于永正深厚的语文功底和不懈的自我要求。“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学京剧与学语文相通,在55年的教学生涯中,于永正从没离开过课堂,也从没有停止过修炼基本功的脚步。调到教研室工作后,于永正仍坚持一边听评课,一边上课,一边研究。他每学期都要听100多节课,每学年连听带上300多节,并且每天坚持记日记和教学札记。“认真写3年教学札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教育专家。”这句对青年教师的恳切劝勉,何尝不是于永正自己教育生涯的生动写照?
“听于老师的课,总是觉得百毛皆顺,因为他把课文吃透了,把课吃透了,在‘细’字上下足了功夫。”江苏省特级教师、徐州市教研室原语文教研员张庆说,一个字如何写才好看,某个字的规范笔顺是怎样的,某个词该怎么理解,于永正都要弄得一清二楚才上课堂。“有一次深夜,他还给我打电话,就是为了讨论一个字的写法。于老师就像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司机,不会让他的汽车带一点点隐患上路。”
当一个头发花白、年过古稀的老者,在课堂上与10岁左右的孩子相见,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会有多远?在于永正的课堂上,这个距离永远为“0”。有一次,于永正执教《狐狸与乌鸦》一课,设计了一个现场对话表演,他让学生演“乌鸦”,自己演“狐狸”,用椅子当大树。恭维“乌鸦”骗得食物后,于永正蹦蹦跳跳地跑出教室,教室里的学生喊着:“狐狸要钻到树洞里——椅子下!”于永正哪里钻得进椅子下呢?他笑眯眯地和学生们告饶:“我一兴奋,就忘啦!”在满堂的欢笑声中,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学生们都了然于心。
下了课,满头白发的于永正也像孩子般贪玩。课间活动时,他会自然地加入孩子们踢毽子比赛的行列中,尽管他连续踢毽子的最高记录只有4个,可学生们非但不笑话他,反而为之鼓掌叫好。
“岁月的刻刀可以在我脸上刻上深深的、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我的心上。”在别人看来,躬耕教坛几十载的于永正已经是闻名全国、著作等身的教育名家,可在于永正看来,自己终其一生不过是想“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一个与学生们玩在一起、笑在一起、学在一起的大朋友。这颗未泯的童心使他能“蹲下来看学生”,也为他的语文教学思想加上了一个修饰语——“儿童的”,成为“儿童的语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于老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也是老师的老师。如今,他的学生遍布全国,从山东到新疆,从上海到吉林,许多教研员都出自于老师门下。学生在哪里,于老师的教学思想就传播到哪里。”任焱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加强于永正语文教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每年12月,徐州市教科院、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都会举办“像于永正老师那样教书育人”主题纪念活动,引领广大教师学习于永正的教学思想,不断提升教育理念与专业素养。
“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和‘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其本质是站在儿童立场,尊重每个儿童,回归教育的本质。”任焱说,“‘师其意,不泥其迹。’学习于老师,要学习他的精神,学他的儿童视角和儿童立场,学他舍得在课堂上下大功夫、深功夫、细功夫。”
“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从于老师身上我们最要学习的就是他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于永正的学生、山东省青岛赫德学校校长李虹霞说,“对我和受于老师影响的众多教师而言,于老师从未离开,他的精神一直在我们对教育的热爱中绵延。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像他那样教书育人,就是对于老师最好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