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79所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分享大学生心理疏导经验
贴心解忧,让快乐从“心”绽开
8月27日至28日,2024年江苏省高校新生团体辅导专题培训在东南大学开班,全省79所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代表分享经验与感悟。
化负面情绪为积极动力
新的学期即将开启。“新生在适应新环境时会遇到挑战,有‘开学综合征’表现的同学不算少。”淮阴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学生工作处副处长任燕说,比如在宿舍中,生活习惯、家庭文化等方面差异可能被放大,导致矛盾冲突。“我们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指导学生讨论对于宿舍人际相处的期待,并制定宿舍公约,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我的目标是早睡半个小时”“我想每天围绕操场跑两圈”……2016年起,淮阴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开展了系列10天训练营活动,学生每天记录目标完成情况和真实感受,不仅激发了自我效能感,还形成了涟漪效应。一位参与者表示,“这个微行动让我重新找到了目标。看到我每天坚持背单词,舍友们也收起手机,和我一起开始学习。”
“高中时我是班上的佼佼者,可大学同学好像都比我厉害。”去年,初入东南大学的骁骁内心有些挫败感。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报名参加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茶艺团体辅导,几次体验让她重拾信心。
新的环境,需要寻找新的定位。东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朱婉灵告诉记者,陌生环境下,发现身边的人更优秀,很多自我价值感不太稳定的学生会自我怀疑,如果这些负面情绪不能及时纾解,可能导致意志消沉。“我们可以通过团体辅导,让学生在尊重、理解、接纳、互助的氛围中调整自我认知,找到新的目标。”
借朋辈力量纾解内心压力
2021年,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在2025年前将配备比例提至1:3000,并按实际需求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辅导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省内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人数已提前达到配比要求,且注重发挥朋辈引领作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我发现不少人因为缺乏自信、过于在意他人看法等陷入消极情绪,便在班上策划了‘与自己和解’为主题的心理知识小视频比赛。”南通大学医学院本科生、心理委员朱梦琪说。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中会更加放松,也更愿意倾诉,因此朋辈互助针对治未病有着不可替代的效果。”南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教师季玲介绍,除了12位专职教师之外,该中心还面向学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老师、各学院辅导员等招聘兼职心理咨询师,且在每个学院选拔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委员,构建多维度、广覆盖的“校—院—社—班—寝”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我是班上的心理委员,很希望大家来找我聊天。大多数情况下,我将自己视为一项安静的‘资源’。”在经过学校心理中心的专业系统培训后,东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大三学生李欣恩越发坚信,“适度的边界感”是心理服务的重要准则,对于可能出现心理困扰的同学,会第一时间主动沟通。
让心理服务“润物无声”
“最近我又开始情绪崩溃,觉得自己好像没救了,我该怎么办?”“我总希望能够成为受欢迎的人,但又缺乏社交技巧,很难交到朋友”……在南工心理微信公众号,南京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朱巍巍带领心理新媒体运营中心的成员们化身“浪矢爷爷”,为感到烦恼、困惑、痛苦的学生解忧。每周三“收信”、每周日“回信”,近8年来,这间“解忧杂货铺”共“营业”360期,回信超过70万字。
“很多学生不愿意线下咨询,而线上心理咨询室让他们觉得隐秘安全。”朱巍巍说,心理帮助其实就是一个“拨云见日”的过程,当人正处于情绪的泥潭,单凭个人的力量往往很难突破,“我们的倾听与回复很可能在关键时刻‘拉一把’,因此每一封回信都要反复推敲,确保能安抚情绪、给出建议。”
在朱巍巍看来,要治疗“心病”,还需提供不同浓度的“心药”。其中,一对一专职心理教师咨询“浓度”最强,其次为朋辈心理咨询服务和线上匿名咨询。考虑到一些学生因为担心信息泄露而拒绝咨询,他们在校园中培养了一批具有咨询能力的学生,并在大学生“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开设朋辈咨询室。在这里,学生咨询无需预约,推门即入,不登记学生信息,咨询双方也不互留联系方式,着力消除心理困扰。
本报记者 谢诗涵
原载:2024年9月2日《新华日报》,版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