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汇聚名师之智 点亮教育之光

作者:王子欣 发布时间:2024-11-06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近日,“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名家领航·无锡行”活动圆满落幕。49名培养对象深入基层指导教育教学,为促进无锡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汇聚名师之智 点亮教育之光

  ■本报见习记者 王子欣

  近日,由省教育厅组织、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无锡市教育局承办的“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三期培养对象“名家领航·无锡行”活动在无锡举行。49名培养对象深入无锡市市直和8个市(区)的49所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教学难点问题,通过集中活动、现场指导、专题调研等方式,对区域学校和一线教师进行全面深入的示范引领,共享治校经验和教育教学成果,并以此为契机,增强培养对象服务教育教学一线、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挥名师之“德”,为人才高地添砖加瓦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规律和节奏的,‘苏教名家’的成长更要合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节律,更要用‘教育家精神’铸魂自己的职业生命。”“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党总支书记杨树亚在代表第三期培养对象发言中说,本次活动既是领航更是探航;既是对每一位培养对象从教以来实践、思考、思想的检验,也是第三期培养工程对历次学术周中专家思想与小组活动反刍与印证的过程,更是在全新的教育风景中孕育和生长新思维的过程。

  课堂内容创新不足、教师个性化发展受限、新校区青年教师占比过高是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正面临的挑战。为此,“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勇斌为该校政治组教师开设了《追寻“有我之境”的教学主张》的精彩讲座。“用人格陶冶人格、用人生引领人生,把光阴的故事镶嵌在课堂。”李勇斌倡导青年教师的思政课要采用叙事化、文学化和艺术化的形式,来传授学科知识、表达政治学科所蕴含的价值目标和意识形态,实现立德树人与立美育人的统一、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的统一。

  如何建设教师成长的支持系统?在无锡市惠山区第二实验小学,“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宝应县安宜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陈林组织该校教师开展深度座谈,大家就该问题纷纷发言。“教师不仅要建设基于本学科专业的学习系统,更要重视的是建设内驱力系统,也就是个人的修身实践系统。”惠山区第二实验小学骨干教师陈琦在发言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该校副校长朱小芳表示,教师专业化成长还应包括学校基于“人的关心”的理念和制度系统。思维碰撞中,大家形成共识,即从专业到个人修养再到学校关心,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大系统,必将有力支持教师成长。

  立足课堂之“基”,为学科实践把脉问诊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教学研究的起点,本次“名家领航”活动确定了“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发展体系建设的重点及实践路径”这一主题。在3天的活动里,49名培养对象通过开展一节示范课、一场学术报告、一次教学诊断、一个专题调研的“四个一”系列活动,直击无锡基础教育学校教学一线的问题,用学术报告和专题调研来领航,用教学示范和教学诊断来领路,打通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最后一公里”。

  为落实“新课标”要求,实现学科育人追求,“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昆山市葛江中学党总支书记杨丽娟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教师带来示范课《拼图与理解验证》,通过研究如何利用方格纸拼正方形,探索其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从而理解验证二次根式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实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此外,杨丽娟还结合专题讲座《让数学“动”起来,提升学生思维力》,引导青年教师突破教育的固有模式和传统形式,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享受完整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这个正方形很特别,在它里面还藏着很多图形,数数有几块?”走进江阴市辅延中心幼儿园的课堂,“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园长曹玉兰手把手教孩子们拼七巧板,边玩边引导孩子认知图形。这堂生动的示范课启发了教师如何精准地引导幼儿学习,并向区域游戏和日常生活延伸拓展。曹玉兰提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守正创新,文化独特性凝练是灵魂,课程园本化改造是核心,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关键,幼儿园一线工作者还需进一步汲取教育家思想养分,活化幼儿教育理念,为高质量发展形成园本范式。

  厘清时代之“需”,为教师成长蓄势赋能

  “三新”背景下,如何激发教师教学的最大活力?走进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副校长陆敏刚在《从解题到解决问题——新高考理想目标与现实表达》的报告中,从国家政策的宏观视域为大家明确了高考作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功能定位的重要使命,指出教师要结合教材实际,主动研究高考,帮助学生适应新高考的要求。陆敏刚特别指出,高中一线教学还存在观念落后、目标偏离的问题,并从研究考题、研究趋向、研究专项等方面结合实例给出相应对策。“陆校长的报告让我更深刻理解了高考‘服务选才’的功能定位。”宜兴市第二高级中学生物教研组长吴敏燕告诉记者。

  职业教育已进入转型发展期,中职语文课程应如何改革才能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育人的新要求?为此,“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科室副主任张艳结合统编版中职语文教材的编写心得,面向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师开设了专题讲座,阐述了如何在设计层面建构“双主线”的学习专题,如何在实施层面以学科活动破解教学方式的程式化、以问题支架实现教学互动的深度化、以读写融合助推学习内容的意义化,以及如何在评价层面制订梯度性评价标准。张艳还通过示范课《口语交际·介绍》引领教师深入探讨语文课程体现职教特色的有效路径。

  为促进特需学生共享教育发展成果,“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印邦枝走进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为五年级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小山羊》语文示范课,通过观察屏幕上的笑脸图案引导孩子理解礼貌感谢的表达语气。“针对特需学生特别是孤独症学生的视觉支持非常重要,要利用表情符号媒介给予视觉提示,来锻炼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印邦枝以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为依据,提出“差异共融——成就每一个”的教学主张,分析了在特校和普小进行差异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并激励特教工作者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的目标和推进融合教育的新要求,重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结构,为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人生的精彩夯实基础。

责任编辑:陈路

汇聚名师之智 点亮教育之光
发布时间:2024-11-06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王子欣

近日,“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名家领航·无锡行”活动圆满落幕。49名培养对象深入基层指导教育教学,为促进无锡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汇聚名师之智 点亮教育之光

  ■本报见习记者 王子欣

  近日,由省教育厅组织、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无锡市教育局承办的“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三期培养对象“名家领航·无锡行”活动在无锡举行。49名培养对象深入无锡市市直和8个市(区)的49所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教学难点问题,通过集中活动、现场指导、专题调研等方式,对区域学校和一线教师进行全面深入的示范引领,共享治校经验和教育教学成果,并以此为契机,增强培养对象服务教育教学一线、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挥名师之“德”,为人才高地添砖加瓦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规律和节奏的,‘苏教名家’的成长更要合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节律,更要用‘教育家精神’铸魂自己的职业生命。”“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党总支书记杨树亚在代表第三期培养对象发言中说,本次活动既是领航更是探航;既是对每一位培养对象从教以来实践、思考、思想的检验,也是第三期培养工程对历次学术周中专家思想与小组活动反刍与印证的过程,更是在全新的教育风景中孕育和生长新思维的过程。

  课堂内容创新不足、教师个性化发展受限、新校区青年教师占比过高是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正面临的挑战。为此,“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勇斌为该校政治组教师开设了《追寻“有我之境”的教学主张》的精彩讲座。“用人格陶冶人格、用人生引领人生,把光阴的故事镶嵌在课堂。”李勇斌倡导青年教师的思政课要采用叙事化、文学化和艺术化的形式,来传授学科知识、表达政治学科所蕴含的价值目标和意识形态,实现立德树人与立美育人的统一、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的统一。

  如何建设教师成长的支持系统?在无锡市惠山区第二实验小学,“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宝应县安宜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陈林组织该校教师开展深度座谈,大家就该问题纷纷发言。“教师不仅要建设基于本学科专业的学习系统,更要重视的是建设内驱力系统,也就是个人的修身实践系统。”惠山区第二实验小学骨干教师陈琦在发言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该校副校长朱小芳表示,教师专业化成长还应包括学校基于“人的关心”的理念和制度系统。思维碰撞中,大家形成共识,即从专业到个人修养再到学校关心,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大系统,必将有力支持教师成长。

  立足课堂之“基”,为学科实践把脉问诊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教学研究的起点,本次“名家领航”活动确定了“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发展体系建设的重点及实践路径”这一主题。在3天的活动里,49名培养对象通过开展一节示范课、一场学术报告、一次教学诊断、一个专题调研的“四个一”系列活动,直击无锡基础教育学校教学一线的问题,用学术报告和专题调研来领航,用教学示范和教学诊断来领路,打通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最后一公里”。

  为落实“新课标”要求,实现学科育人追求,“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昆山市葛江中学党总支书记杨丽娟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教师带来示范课《拼图与理解验证》,通过研究如何利用方格纸拼正方形,探索其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从而理解验证二次根式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实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此外,杨丽娟还结合专题讲座《让数学“动”起来,提升学生思维力》,引导青年教师突破教育的固有模式和传统形式,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享受完整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这个正方形很特别,在它里面还藏着很多图形,数数有几块?”走进江阴市辅延中心幼儿园的课堂,“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园长曹玉兰手把手教孩子们拼七巧板,边玩边引导孩子认知图形。这堂生动的示范课启发了教师如何精准地引导幼儿学习,并向区域游戏和日常生活延伸拓展。曹玉兰提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守正创新,文化独特性凝练是灵魂,课程园本化改造是核心,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关键,幼儿园一线工作者还需进一步汲取教育家思想养分,活化幼儿教育理念,为高质量发展形成园本范式。

  厘清时代之“需”,为教师成长蓄势赋能

  “三新”背景下,如何激发教师教学的最大活力?走进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副校长陆敏刚在《从解题到解决问题——新高考理想目标与现实表达》的报告中,从国家政策的宏观视域为大家明确了高考作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功能定位的重要使命,指出教师要结合教材实际,主动研究高考,帮助学生适应新高考的要求。陆敏刚特别指出,高中一线教学还存在观念落后、目标偏离的问题,并从研究考题、研究趋向、研究专项等方面结合实例给出相应对策。“陆校长的报告让我更深刻理解了高考‘服务选才’的功能定位。”宜兴市第二高级中学生物教研组长吴敏燕告诉记者。

  职业教育已进入转型发展期,中职语文课程应如何改革才能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育人的新要求?为此,“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科室副主任张艳结合统编版中职语文教材的编写心得,面向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师开设了专题讲座,阐述了如何在设计层面建构“双主线”的学习专题,如何在实施层面以学科活动破解教学方式的程式化、以问题支架实现教学互动的深度化、以读写融合助推学习内容的意义化,以及如何在评价层面制订梯度性评价标准。张艳还通过示范课《口语交际·介绍》引领教师深入探讨语文课程体现职教特色的有效路径。

  为促进特需学生共享教育发展成果,“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印邦枝走进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为五年级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小山羊》语文示范课,通过观察屏幕上的笑脸图案引导孩子理解礼貌感谢的表达语气。“针对特需学生特别是孤独症学生的视觉支持非常重要,要利用表情符号媒介给予视觉提示,来锻炼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印邦枝以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为依据,提出“差异共融——成就每一个”的教学主张,分析了在特校和普小进行差异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并激励特教工作者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的目标和推进融合教育的新要求,重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结构,为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人生的精彩夯实基础。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