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爱迪生的天才之路,是源于母亲的一句鼓励?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2-19 来源: 最美教育人

  娃道·百家谈 第31篇

  做家长的,总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心里装的是“鼓励教育”的宏伟蓝图,但到了孩子真的犯了错或咋的,难免忍不了要“怼”回去,语气里充满了失望和着急,到头来又后悔得不行……你是这样的家长吗?那今天的这篇文章,你必须要看看了。  

  有一天,小爱迪生放学回家,将一张折叠纸条交给母亲南希:“妈妈,老师要我将这张纸条给你,并且说只有你能看。”南希边看边流泪,爱迪生问:老师说什么呢?南希大声读给他听:“你的孩子是个天才,这个学校对他来说太小了,没有好老师可以训练他。请你自己教吧。”

  南希过世之后,有一天,爱迪生偶然在衣柜里看到了当年的那封信。信上写着:“你的孩子有智力上的缺陷,我们不能让他继续留在学校就读。他被退学了。”爱迪生泪流满面,他在日记中写道:“爱迪生是个有智力缺陷的小孩,但他的母亲让他成为世纪的天才。”

  爱迪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在他去世的时候,全世界的电灯在自愿的情况下关闭一分钟,以纪念这个给夜晚带来光明的巨人。

  爱迪生也曾是个令人头疼,颇为麻烦的小孩。他出生于1847年2月11日,从小就是问题篓子和闯祸专家,瘦弱的身体上顶着个大脑袋,安静而古怪。有一次,为了观察大火燃烧的状况,他竟点燃了父亲的木材仓库。

  父亲对这个儿子非常担忧,但是在母亲南希眼里,爱迪生是一个热爱科学,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动手试一试的孩子。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母亲:“母鸡为什么趴在蛋上不动呢?是不是生病了?”南希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8岁爱迪生得了猩红热在家休养期间,南希指导他读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小爱迪生对上学充满了向往。但是,仅上学三个月,他就被校长骂成“糊涂虫”,被认定是教过的学生中最让人头疼的,成绩糟糕透顶的一个,还被从教室里赶了出来。

  但南希坚持认为爱迪生喜爱提问是爱思考的表现,一时成绩差不能说明他笨,只要教会他正确的学习方法,情况就会立刻得到改观。于是,南希把爱迪生领回家,自己开设了家庭课堂,根据不同时间地点和情境,结合爱迪生的心情和兴趣,随机进行教育和指导,引导他自己动手动脑解决疑问,培养他带着思考去读书,带他涉猎了大量人文类、科学类的书籍。

  爱迪生12岁时,执意要到列车上当报童。凭着超过同龄人的精明头脑,他一边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上图书馆,一边独立办起了专给火车乘客看的《先驱报》周报,这份报纸后来被称为“第一份在列车上出版的报纸”。

  后来,他改行当过电报员。为了偷懒,他开启了人生中第一项重要发明——二重电报接收器。他着力把研究方向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门罗公园实验室发明了电话、留声机、电灯、电动火车、电动车、蓄电池、活动电影放映机、摄影机等等。他说:需要是发明的母亲。发明与生活息息相关。

  成长启示

  爱孩子,从爱孩子的兴趣开始。

  母亲的鼓励和帮助是让爱迪生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有多种,孩子的成就也各有不同。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育孩子更是如此,你在教育孩子的土壤里播撒了什么种子,就会收获孩子怎样的成就。

  生活中像爱迪生一样喜欢问问题的孩子其实很多,他们的小脑瓜总是装满了“为什么”。许多人都习惯对孩子那些异想天开、稀奇古怪的问题不理不睬,或者轻易否定,爱迪生的妈妈南希却认真地对待、细心地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

  如果我们的家庭教育能像南希那样注重以探索世间的神秘现象、不停地思考“为什么”为课题,我们的孩子对实际中面对的任何问题都会充满着灵性。这是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综合整理自:《自然长大》(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络

责任编辑:耿美琳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