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班必须得上?家长朋友们不必如此“固执”!

作者:殷飞 发布时间:2019-03-11 来源: 最美教育人

  娃道·百家谈 第80篇

  开学了,又到了家长们“做选择”的时候,选择上不上辅导班、选择什么样的辅导班……与其站在选择的路口迷茫,倒不如回到原点想一想,为什么要让孩子上辅导班?或许你自己都不太清楚。那就来看看专家是怎么分析的吧。

家长为什么热衷让孩子参加校外辅导?

  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课程

  从去年10月份开始,江苏开始集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这是对“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的有效应对,是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举措之一。

  目前,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问题主要集中在“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和“强化应试”等方面。那么,就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超纲”“提前”和“强化”三种培训策略的本质。

  “超纲”是指培训机构超越国家《课程标准》的边界,在同一个知识点上进行深化。这些深化的内容看似是在帮助孩子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但是所拓展内容已经超过了这个年龄段大部分孩子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

  而这样做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便于孩子参加各种竞赛,或者把部分智力优于同龄水平的孩子挑选出来。

  “提前”是指校外培训机构将国家《课程标准》里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提前到前一阶段教学,通常以“衔接课”或者“预习课”的形式呈现,通过“抢跑”的手段,以确保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竞争中获得时间上的优势,可以保持优秀生的状态。

  为了吸引家长,一些培训机构会这样向家长宣传:如果不提前学,那么孩子将会落后于班上其他同学,同时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孩子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政府及教育部门一再强调,对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进行查处,是彻底解决这种现象的有力手段。只有学校能够做到按计划教学,那么提前学的“衔接课”对家长就失去了诱惑力,校外培训机构的这类课程也就失去了市场。

  “强化(应试)”,不得不承认,学校作为集体教育机构,面对考试,对学生很难做到完全的个性化指导,不能完全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想纠偏,就需要对整体的考试制度进行深入的改革,通过调整指挥棒,进而调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取向。同时,加强对教师业务水平的培训,提升教师们组织教学、学科辅导的能力;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缩小班额;把时间还给教师,让教师能够安心教书,能够有时间和热情去钻研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指导策略,享受教育所带来的幸福体验。

  加入校外辅导行列的家庭,你是哪一类?

  虽然,表面上看,五花八门的校外培训机构服务是家长自愿掏钱购买的,但是每个家庭加入这个行列的心理因素却又是复杂的。

  一部分是主动型的。主动型分急功近利型和慈母关怀型。急功近利型的父母是为了在人群中让孩子尽快获得比较性优势;慈母关怀型主要是看不得孩子“遭罪”,不想孩子被消极情绪所包围,同时希望孩子拥有学习的“信心”。在他们看来,提前对孩子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孩子进入学校后的学习就比较轻松,家长也相对省心。

  一部分是被动型的。这部分家长被周围“牛娃”的优异表现所震撼,心内充斥着对孩子未来的焦虑与担忧,于是没头没脑地跟着别人跑。这样的家长,购买的其实是一份踏实和安心。但问题是,这种情况下,家长的培训目的非常不明确,对孩子的学习需求往往也不甚了解。对于这些家长来说,最需要做的,是明确“为什么要上辅导班”“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等问题的答案。

  家长需要理性看待孩子的学业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校外培训机构如此火热的原因,还是目前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的存在。

  教育的功能很多,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我们平常讨论得最多的就是个体发展功能,这也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而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因为较为隐蔽,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简而言之,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是通过教育,让年轻人获得了参与社会分工与竞争的社会资本。而社会再根据每个人所获得资本的不同等级与类型,将人归于不同的工作岗位乃至社会阶层,从而实现社会治理。遗憾的是,这种社会资本目前主要依据文凭来体现,评价模式的单一,也是培训机构能够红火这么久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教育能够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政府正在行动,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作为家长,每个人也是责无旁贷。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学业,将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综合素养与能力上,以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规划孩子的一生学习与发展。

  (作者:殷飞,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耿美琳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