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如何摆脱“家长焦虑”困局?

作者:桑志芹 发布时间:2019-03-11 来源: 最美教育人

  娃道·百家谈 第79篇

  众所周知,家庭、学校,都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的家长该怎样开启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又该如何以正确、理性的态度看待孩子的校外培训呢?即日起,“娃道·百家谈”专栏特邀一批教育专家、学者,与我们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之道。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桑志芹:

  焦虑的产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焦虑越来越成为一种弥散性的社会情绪。当许多人在自身工作与生活环境中或多或少的受到社会焦虑感染后,往往容易不自觉地将这种焦虑情绪传递到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子女身上。而焦虑情绪传递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家长过度关注和担忧子女的学业表现。

  重视子女的学业成就原本就是东方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价值观念,而在教育商品化特征越发凸显的当代,通过校外辅导与培训来提升子女的学业成绩就更容易成为家长们释放对子女学业焦虑的途径。

  社会比较和补偿心理

  今年央视春晚的小品《占位子》,在欢笑之余,就给家长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我们家长有多少时间真正花在了陪伴和教育孩子之上?我们家长真的尽职尽责了吗?

  国内的许多家长热衷于为孩子报名各种校外培训,看似是单纯地为孩子的学业与未来发展着想,但实际上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些更为深层的心理动因。这些潜意识动机可以粗略地归纳为两种典型心态,即社会比较和补偿心理。

  从社会比较的角度来看,由于为孩子报校外辅导班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行为,因此这个行为就会被赋予更多的社会比较意义。例如,一些家长会认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校外上课,如果我家孩子不上,不仅有可能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同时也会显得我对孩子的教育不如别的家长负责。这就是将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投入的经济成本绑定在了一起。而这往往更容易导致家长之间的盲目攀比。

  此外,由于校外辅导的费用不断上涨,一些家长甚至会将给子女报各种校外辅导班当作展现自己家庭经济实力、文化品位与阶层地位的方式。这就更加背离了为子女教育负责的初衷。

  另一方面,从补偿心理的角度来看,由于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家长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许多双职工家庭的父母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子女,因此他们对子女常常心怀歉疚,却又无力弥补。于是就更容易倾向于将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外推至学校与社会。

  通过给孩子报辅导班,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充分的教育机会,一方面也可以减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与压力。通过将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投入成本绑定在一起,父母在心理上也弥补了自己对子女无暇陪伴的歉疚。

  教育责任

  所以父母盲目地为孩子报校外辅导班,除了出于为孩子学业成绩考虑的现实动机外,也可能隐藏着自身纾解社会传递的焦虑情绪、分散对子女教育责任的潜意识动机。而事实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当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校外教育机会。

  许多子女需要的,是父母帮助自己共同寻找到真正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与良好学习习惯,是如何真正帮助自己充分利用好校内课堂45分钟,是陪伴自己共同面对学业困难与挑战的勇气和底气,而不是一味地把教育的责任推给校外培训机构。这才是父母对子女真正应当肩负起的教育责任。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首批督导师。)

责任编辑:耿美琳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