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文化:创生手脑合一的智慧教学

作者:马 斌 发布时间:2018-11-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学科文化就是围绕学生的学科学习,开发和呈现学科的文化内涵,在做中学,多种感官并用,提升学习效率。学科文化旨在通过视觉化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当前的教育形式化、冷硬化的生态,让学术形态的内容以教育形态、生活形态的内容呈现,以学科文化魅力吸引学生迷恋学习。 

    挖掘学科文化内涵 一是加强学生的学科认知,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学科价值、感受学科文化。例如,科学家使用最新的4K摄像机和微距镜头拍摄化学反应,并排除了烧杯、试管等玻璃仪器产生的视觉干扰,将化学反应独有的美呈现在人们眼前,增强了学生的学科认知。二是提炼学科之美。学科文化具有形意之美,我们应渲染学科情境美感,以美滋润学生的心灵。我们需要提炼学科之美,如德育的道德之美、语文的文道之美、数学的思维之美、外语的融合之美、物理的探究之美、化学的变幻之美、生物的生命之美、政治的智慧之美、历史的品鉴之美、地理的和谐之美、体育的雄健之美、音乐的韵律之美、美术的形意之美等。三是让学生从学科分类形成职业认知。比如数学,从数学史到数学其他科类共26个分支、137个小支,之后还可以不断细分。通过对数学学科的分类,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分支的学科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这些分支学科的专家教授分布在哪些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如此一来,学生就对学科分类下的职业认知更加直观、明了。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进行专业形态下的学习研究,增强学科故事性、学生自主探究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注重学科趣味性。此外,我们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培养学生前瞻性思维能力。 

  营造学科文化环境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各门学科都在同一情境——教室中完成教学任务,没能也无法体现各学科特点的教学文化环境和专业特质。同时,教学内容缺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科知识缺少应有的拓展和生成,学科重点、学习难点缺少独特的教学方法。因此,营造学科情境、凸显专业特色,形成充分展现科学思想、学科思维、方法手段和文化品位的课程学科教学环境,成为课程基地建设的第一任务。一是要呈现学科精神。课程基地要提炼鲜明的创新理念、实践主题,体现明显的学科思维和学科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二是呈现学科历史沿革。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通过学科历史演变、传承和创新,传递学科文化,形成课程文化氛围和文化品位。三是要呈现学科前沿知识。通过对学科前沿知识、发展态势的了解和展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激情、决心和志向。 

  提高学科装备水平 学生对理科知识掌握的困难往往是缺少空间概念。课程基地就是要对学科重点难点等核心内容,通过物态和非物态相结合的模型展现,改进知识的呈现方式、表达方式和传导方式,通过直观体验,引导学生演示、验证、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直观理解和对具体形象内容的抽象概括,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最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是发动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难点,分学科认真讨论,梳理教学重点难点等核心内容,排查出各个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寻找直观呈现的思路和方法。扣住重点和难点,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物态和非物态的模型建构,明确建构方法途径。三是开展教学模型的整体研制。学校在自力更生的同时,要主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进行教学模型的开发制作。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推进下的“人”“机”互动,通过模型建构,让学习内容从抽象走向形象。 

  形成学科教学生态 一是开发丰富而有美感的课程资源。加强国家课程的实施,不断提高教学效能,并形成难易不同的课程资源,为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创新建设反映地方乡土特色的课程文化,努力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与高校合作,建立先修模块的学生课程,逐步实现少数高中与高校课程的衔接,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二是打造美感课堂。美感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追求。美感课堂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精准美、教学内容的学科美、教学过程的节奏美、教学环境的意境美、教学语言的激荡美、教学技术的交互美、教师板书的艺术美、师生关系的情趣美、教学方法的机智美、教学评价的励志美等。特别是要以名师名家建设,打造学科教学生态范式,让名师演绎学科文化,让学科文化推动学校师生成长。 

  (本文发表于《江苏教育报》2016520日第03版。马斌,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时任基教处处长)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