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尚善树人 物型文化新作为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2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始建于1954年,坐落于盐阜老区的阜宁县城。2008年,因县城布局调整,将原城南小学撤并给阜师附小,易地新建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香港路校区。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阜师附小人,在探寻教育的信仰。我们确立以“厚德至善,乐学博爱”为文化理念,走尚善教育之路,着力打造至善校园。宣传和弘扬“善文化”既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学校因善而美好,教师因善而幸福,学生因善而快乐”的校园文化主题在不断地传承,内涵在不断地丰富。

    一、善显地表,润物无声

  一进校园,映入眼帘的就是至善广场。广场东边是以先哲老子的雕像为中心的哲理区。在阳光的照耀下,老子竖起左手食指,慈祥地注视着校园,似乎正在对学生们教诲着什么。老子雕像的周边有四块老子关于“善”的名言石刻。根据老子的“上善若水”还建造了融假山、喷泉为一体的水石景观。广场西边是善文化墙,上面有不同字体的“善”字,亚圣孟子,宰相管仲,诗人杨万里的善言镌刻之上,时时提醒我们师生要时时行善,处处行善。土坡上的“咏善亭”是孩子们阅读、休闲的好地方。他们在善境中读善、诵善、悟善,从而拥有一颗善心。我们将善园西区三幢教学楼分别为“崇善楼”“乐善楼”“扬善楼”。东区三幢教学楼分别命名为“明善楼”“行善楼”“达善楼”。学校多功能教学楼命名为“至善楼”,两边分别是“向善剧场”“品善讲堂”。

    校园内栽了大量的植物,而且这些植物的选择都来源于学生的课本。如土坡上的槐树林,源自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槐树,是苏北地区人们对家乡的记忆。而我们校区的孩子都来自于城乡结合部,由于经济开发区、农业生态园的扩张建设,他们离开农村,住进了城区的回迁楼,槐树难忘,槐树难见。其实“槐”“魁”相近,槐树还具有迁民怀祖的寄托、吉祥的象征等文化意义。校园东区种植了一棵大柳树,就像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的《青海高原一株柳》。大柳树每天都静候学生的到来,启迪学生学会坚强、学会面对,教育无痕得到彰显。

    二、善存空间,知行合一

  学校每间教室前都有“善娃展示空间”,用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手工制作作品等。每层楼走廊顶端都建设了“善娃书吧”,上面陈列了适合年级段学生阅读的图书,有学校配置的,有学生用来漂流交换的。学生在古色古香的长木椅上随时可以阅读。室内我们主要打造了生态教室、书香教室。每班绿色小盆景都达到人均1盆以上,阅读吧图书达到人均5本以上。学校每月都组织评选“最美班级”。我们对教学楼墙体文化进行打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五个主题“善读、读善”“善思、思善”“善言、言善”“善行、行善”“善寻、寻善”。

    学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每月评选出“星级善娃”,有向善娃、阅读娃、才艺娃、运动娃、文明娃等20多个类别。每年评选出的班级善娃、校级善娃达到6000多人次,达到人人都有亮点,人人都是亮点。在校园西边百米围墙上,我们因地制宜地布置了善娃榜。现在榜上展示的408名善娃,是上学期期末评选出的校级最美善娃,上面有学生的照片、老师的颁奖词。我们还在至善楼一楼大厅新建了善师榜。左边命名为“善源”,是追寻学校“善文化”的源头。历任校长、杰出教师,他们蕴含善、传承善,弘扬善。右边命名为“善潮”,是展示学校现任教师队伍中优秀代表,他们是新时代的“弄潮儿”,善园的希望。

 

 

  

  三、善蕴学科,德学共进

  “文化立校,书香育人”。普通教室,我们主要打造富有特色的书香班级文化。图书漂流架,摆放着学生读过的有意义的图书。让图书流动起来,让书香在共享中更浓烈。阅读展示板,学生的手抄报、叶贴画、书签、人物脸谱、善娃读书卡、亲子读书卡、图书漂流卡、课外阅读家校联系卡等,或悬挂,或张贴,或针嵌。每班教室里,利用板报布置一些与善有关的故事、名言警句是必不可少的。近期,为了打造绿色生态教室,各班开展了师生“共育一株苗”等活动,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科学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围棋室、跆拳道室等功能室,更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每一间功能教室的布置,我们的意图就是把该学科的知识“搬”出课本。教室里设展览区、阅读区、教学区、实验区,兼顾学生的兴趣、学科的内容和学校的特色。围棋教室,黑白空间。黑与白虽不是世上最美的颜色,但黑白中孕育出的却是色彩缤纷的绮丽。航模实验室,墙上有我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图,有我校航模队的训练照片和获奖证书,柜子上陈列着同学们制作的航空航天系列模型,这些都激励着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四、善寓物件,提振精神

  校园吉祥物是校园文化的象征,学校组织开展了“校园吉祥物“征集活动。经过广泛征集、层层筛选,我们确定了“善娃”这个吉祥物,而且起了好听且寓意深刻的名字(男善娃叫“聪聪”,女善娃叫“佳佳”)。同时,我们还设计了校徽、校旗。全县小学都是统一的校服,但从本学期起我校学生穿上了印有“善”的标识的阜师附小校服。校服都是学生、老师、家长参与精心设计的。从下学年,我们在校园草坪上添置一些小善娃的石刻雕像,增添校园的善意和生机。

 

 

  

  学校的校史室珍藏着附小的老照片、老奖牌、老奖杯、老锦旗……这些都记忆着一代代附小人爱岗敬业、厚德大善的印迹,无不激励着年轻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奉献教育。这些地方都是一年级新生、新进校老师必来参观的地方。物在记录,物在述说,物在育人。

  天地大美,教育至善。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物型课程,通过不断增加校园建设中的“善”元素和审美趣味,来构筑“积善成德”的立体校园和知识空间;通过教育环境的改变,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意蕴,撬动育人模式的转型,推动教育无限朝向本原的理性回归。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