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实验小学:为美丽的绽放而准备着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2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泗阳县实验小学创建于1915年,南依千年京杭古运河。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泗阳县实验小学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办学硕果,在“全面发展,体育见长”办学方略下打造的学校小女篮先后两次获全国冠军,两次获全国亚军,十四次摘取省赛桂冠;校乒乓球队曾走出周宇等七名世界冠军;学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誉为“第三世界国家追随的样板学校”。

    学校被确认为“物型课程研建基地”以后,领导班子未雨绸缪,高瞻远瞩,积极从学校内涵美的丰富蓄积出发,着力打造学校外在美、形象美,学生项目社团经营更美,教学课堂磨洗最美,校本课程研发致美,高标准研设“物型课程”,致力打造泗阳实小这张泗阳人民心目中的教育名片。

    温润的景观文化是实验小学地表样态

  校园布局精心设计,亭台楼榭、喷泉流水、绿树成荫。“童方园”中有几百种植物,每株植物均有“身份证”,介绍其姓名、特征……各年级、班级划定养护区域。春有花、秋有果,学校就是一个缤纷的百花园,更是全体师生挥洒烂漫的生命乐园;学校精心打造“书香班级”,各班配上流动图书车,每一间教室溢满书香,在校园连廊、过道、楼梯转角等多处设立室外图书架,“童方园”景观东侧则建有百米读书长廊……在这些阅读圣地中,孩子们看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悠远;听到了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窈窕;更感受到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情致……

    完美的教室文化是实验小学物型空间

  学校致力缔造完美教室,丰富孩子成长风景。各班级确立班训、班徽、班名。建立健全科学有效、富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同时,班班实现环境整洁化、美化、绿化、知识化,做到让班内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各个年级都有明确的主题文化,如一年级的“动物王国里的故事”、二年级的“我爱汉字”、三年级的“秋之韵”、四年级的“国学之美”、五年级的《电影文化》以及六年级的《科技之光》。此外,学校还实施班级微课程:仪式课程、完美教室班本课程、家校共育课程、节日课程、电影微课程。其中,旨在增长少年儿童灵气、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普乐课堂”,获得全体师生的一致赞誉。

  人文的课程文化是实验小学物型追求

  学校以培养“阅读并思考”能力为目标,全面实施“全科阅读”行动。学校相继开发涵盖各学科的校本阅读课程,如语文学科开发了《国学启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古诗词鉴赏》;英语学科倡导英语歌曲进课堂,开发了《英语百句课程》;数学学科开发了《旋转的数学世界》;其他学科开发了《童心童画 》《乐言乐语》《手之舞》《竖笛悠悠》《航模》《机器人组装》《走进植物世界》等校本教材。全科阅读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既尊重多元发展,又注重自主选择,丰富了课堂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内涵。

    学校以四大节日为抓手,深入开展“八礼四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教育活动,使校园生活丰富而有意义。阅读节通过“小手拉大手、阅读齐步走”亲子活动,强力推进全科阅读的深入开展;艺术节开展以学生兴趣为主的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体育节以趣味为主线设计项目,激发学生积极锻炼的意识;科技节让年级、班级承办科技项目的形式,引领全校学生接近科学、走进科学,努力营造良好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创氛围。

  多元的格物文化是实验小学物型最爱

  学校建立体验基地,每学期均开展扎实有序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如走进草莓园、彭雪枫纪念馆、农耕博物馆、生物质发电厂、洋河酒厂等单位或基地考察体验,每项活动既当作课程进行落实,又在方案中突出思维训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既掌握书本知识,也了解社会生活。同时,成立年级志愿服务团,每周按年级开展志愿服务,走进社区宣传“八礼四仪”,走上街道,清扫垃圾,走进敬老院,为老人服务等。

  为培养心灵体健、个性鲜明、积极向上的当代儿童,学校每学期均成立校级社团和班级社团,社团活动项目涵盖沙画、吉他、葫芦丝、舞蹈、机器人、水墨画、素描、儿童画、线描、书法、合唱、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跆拳道、航模、小记者、思维训练、英语阅读、诗歌诵读等三十多种,学生全员参与。社团组织实行“走班制”,打乱学生原有的班级,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丰富了师生的学习生活。

  泗阳县实验小学必将在物型课程的指引下,在学校“致美”文化的引领下,感奋自强,只争朝夕,以对生命成长的朝圣之心,为学生的美丽绽放而时刻准备,用智慧和行动收获“春暖花开”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