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城东镇西场小学:“五个一”培养学生器物精神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9-2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万物有灵、取物造境、感物喻志,都是人对物质世界的体悟,以物入心,格物致知。而教育则是基于物质、超越物质的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再造。基础相对薄弱的乡村学校,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学校教育,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实现格物致知,打造物型课程的格物文化?为此,海安市城东镇西场小学进行了“五个一”培养器物精神的实践探索。

  一支妙笔:写好端端正正的人字

  笔,是校园中最常见的器物,也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物品;笔,与古镇西场也颇有渊源。西场是江苏省文化厅命名的“书法之乡”,更是著名书法艺术家仲贞子的家乡,西场中学内的仲贞子艺术馆,陈列着仲贞子老先生及海内外众多名家的书法精品。粗细、俯仰、呼应、避让、顾盼、疏密……美学中的很多基本的原理,就蕴含在每一个汉字之中,诞生在每一支妙笔之下。

  为了更好地实施书法教育,丰富书法教育内容与途径,西小用心开发《写字》校本课程,从书法技巧、书法知识、书法育人三个方面提出学段目标。西小以编写“学生所喜爱”的读本为目的,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等特点于一书。读本每一章节都有“认一认、写一写、赏一赏、练一练、读一读”这几个环节。特别是每一节“读一读”都有书法小故事,在故事中适当渗入教师示范和学生的练习,通过师生互动,把抽象的书法练习和形象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更能激趣,其教育效能也就水到渠成了。另外,“欣赏”部分除了选取了一些名家之作外,还不断地将历届学生的优秀之作选入其中。这样不仅让其他学生感到亲切,更激励了他们学书的信心。

  “练字先练姿”,只要提笔练字,老师们就会以“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这八字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直脚稳纸放正,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认真写字心要静”,这首写字儿歌每个同学都耳熟能详,以便时刻调整自己的写字姿势。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学做人。学校精心打造墨香校园,让师生沐浴在墨香中尽情享受墨趣,用书法艺术提升师生的生活品位,引领师生营造自己丰富的精神家园,为师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一本字典:链接汉字文化的妙趣横生

  在中国,说起《新华字典》,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新华字典》的主编就是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新华辞书社社长、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江苏海安西场籍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他又是“玉成公小学”(现海安市城东镇西场小学)始创人魏慰农的孙子,是西场小学的校友。在学校一年一度的“母语文化节”活动中,围绕“字典”这一具有人文意象的器物,学校构思了“行走的字典”创意主题活动。

  “字典人偶奇遇记”: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字典就是一位无声的启蒙老师。低年级“行走的字典”活动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一群人偶字典,身穿生僻字,穿梭在人群中,人偶字典与路过的小朋友互动,猜出生僻字,即赠送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字典人偶迅速红遍了校园,成为孩子们的新宠,不仅为孩子们带来无限欢乐,也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妙趣横生的字典文化风。

  “我是字典小能手”:经过几年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基本掌握了“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等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为了让孩子们更熟练地掌握查字典的技巧,提升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中年级“行走的字典”活动以查字典比赛为主要形式。比赛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找出规定汉字的所在页码,小选手们个个进入竞技状态,时而快速灵活地翻阅着字典,时而埋头认真地填写答案,“唰唰”的翻阅声此起彼伏。

  “新华字典的故事”:《新华字典》是每个人懵懂时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在国人心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它记载着从上古至近代中国文字的变化、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民众思想的进步。引导高年级学生搜集关于《新华字典》的故事,或讲述自己与字典的故事,在追根溯源中走近字典的前世今生。

  一本字典,一位良师,一位益友,伸手即聪,开卷必明。

  一根连厢:舞动“健康连厢”的传承发展

  一根简单的竹棒,一袭翠绿的衣裳,阵阵清脆的铃铛……从古镇西场走出来的“打连厢”,打出的是健康,舞出的是希望。打连厢是流传在西场乡间的一种民间舞蹈,早在2005年,学校百年校庆的时候打连厢就被搬上了舞台,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舞美连厢》收到校友的好评。此后《打连厢》成了西场小学各类展演的保留节目。

  连厢是承载着西场古镇文化的一个器物,如何让它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呢?学校及时将动作和辅导过程采录,并确定了一名具有舞蹈基础的老师重点跟学,有天赋的,应会尽会,无基础的跟学跟排,所有教师全员参与。在此过程中,布置学生准备竹棒,并从网上购买了各色彩带、铃铛,对竹棒进行装饰,学生辅导也穿插进行。期间,对学生的辅导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大部分学生的分解动作已基本掌握后,学校便开始了集中整合训练,并逐步按照组合编舞的动作进行整合。全校动作基本成型后西小对学校的大课间音乐进行了整编,同时教唱改编的连厢歌曲。

  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发了《健康连厢》校本课程,该课程包括四个部分:“连厢简介”,主要介绍连厢的由来和在全国各地的传承和现状;“连厢与体艺”,介绍连厢与体育、艺术之间的融合;“健康连厢”,介绍学校整编的连厢基本动作、参考歌曲、编舞等,并配有动作图解;“传承与发展”,介绍了学校健康连厢的活动过程、活动剪影、活动反思等。

  西小借助一根连厢,引导学生站在本土文化之上,完成了对地域文化遗产打连厢的认识、保护和传承。学校“健康连厢”被评为海安市大课间特色项目、省少先队文化特色项目,学校也被评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一副脸谱:打造“和润京韵”的特色品味

  2016年,学校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成立了西场小学“和润京韵”少儿京剧社团,开创了京剧进校园的海安唯一。

  社团成立后,学校聘请了南通市艺术剧院的两位老师为专业辅导老师,社团的成员采取自愿报名和老师挑选双向结合的方式。学校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内容,训练内容包括京剧唱腔、身段、化妆、服饰等。

  与此同时,学校将“和润京韵”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突破口,以“熟悉京剧、尊重艺术、传承文化、提高修养”为目的,精心打造“和润京韵”特色校本课程。

  在课程的设置上,学校遵循“四融入”原则。融入物态文化建设,在教学楼两侧墙面上布置中国十大国粹、中国戏曲文化等中国传统特色文化图文资料,学生每天从学校教学楼梯西侧楼梯拾阶而上,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濡染;融入学科课堂教学,如音乐课赏析京剧,美术画京剧脸谱、京剧服饰,体育课编做京操,道德与法治课了解京剧人物及相关故事等;融入校园常态活动,在每年的艺术节、读书节、德育研学等活动中都会有京剧传承的身影;融入校本课程开发,如唱京曲、念京谣、画脸谱、跳京舞、做京操等。

  由此,所有学生都能学习京剧选段,了解京剧文化,受到京剧文化熏陶,起到推广国粹京剧,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京剧在学校已经从少数学生喜爱发展到全体学生普及,从注重唱段发展到注重思想文化教育,民族文化瑰宝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成长。

  两年多的辛苦训练也初显成果:2016年9月以来,学校京剧社团共获得全国铜奖两次,省级优秀节目奖一次,3次登录“学习强国”。《中国政府网》《教育部网站》《新华网》《光明日报》《环球时报》《澳门日报》《香港大公报》等30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转载西场小学京剧艺术走进乡村校园的情况。国粹艺术的魅力也如春风化雨,不知不觉中温润着孩子的心灵。学生们通过学唱京剧达到了热爱文化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目的,学生的艺术特长也得到了发挥,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孩子们从“知戏”“赏戏”到“唱戏”“爱戏”,在“进”“出”之间,可以看到“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蓬勃开展。“国粹京剧”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张蚕纸:体验生命活动的拔节蜕变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的一首《乡村四月》正是春夏时节海安乡村生活的写照。海安是全国著名的“茧丝绸之乡”,制种、栽桑、养蚕、成茧、收烘、缫丝、绢纺、织绸、服装……已形成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作为地道的海安娃,与蚕怎可不亲近?于是在养蚕的大好时节,养一窝蚕宝宝,感受生命的蜕变历程,“我是小小养蚕人”项目化学习活动开启了。

  孩子们从“蚕的历史”“蚕的一生”“蚕的精神”“丝线是怎么被抽出来的”“蚕宝宝的粑粑作用大”“桑叶保鲜的秘密”“蚕宝宝只吃桑叶吗”等研究主题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成了若干小组,学校给每个小组发放“蚕宝宝领养卡”。之后的日子,孩子们或走访有经验的蚕农,或请教爷爷奶奶,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在桑田间驻足,或捧着自己领养的蚕细细端详,或记下自己的养蚕心得……

  蚕的成长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养蚕也是一项费时费力的活动。从黑乎乎的蚕卵到吐丝结茧、羽化而出,蚕一天天长大,历经四眠五龄。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精心喂养,记录下蚕蜕皮、吃桑叶、织茧、破茧而出的特殊时刻,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其间有期待、有兴奋、有喜悦、有疑惑、有失望……这是一种付出的过程,一种实践的过程,一种生命教育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会用蚕茧来织丝绸;2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人工养蚕;公元二世纪我国就有大量的蚕丝和丝织品运往国外,有“丝绸之国”之称。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还知道了:蚕的一生要经过四次蜕变才能成茧,一次又一次的阵痛,一次又一次的成长,最终留下的是华丽的蚕丝和全新的生命。虽作茧自缚,但最终破茧成蝶,羽化高飞。这种终此一生,不断剥离的生命过程印证了蚕执着忍耐的优秀品质。蚕心之坚韧、丝绸之不易。

  西小相信:一张纸蚕的体验活动一定会在孩子的童年生活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养过蚕宝宝的童年才更有意义。

  一支妙笔,一本字典,一根连厢,一副脸谱,一张蚕纸,是器物,也是艺术,还是历史,更是文化。“五个一”融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了学生健康高雅的器物精神,让每一个孩子都活泼泼地生长。西场小学在物型课程建设中关注“物”的课程意象、情感表达和文化塑型,通过物我合一,培养了学生的器物精神,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实现了景、物、人、情的相映成趣,和谐共生。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