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长江路小学“和雅”物型:让美充盈学生的心灵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9-2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连云港市灌南县长江路小学坐落于东海之滨,学校以“和雅”文化为核心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聚焦核心素养,以“和、雅、慧”作为学校教育文化生长点,从“和乐文雅的生命体验、和美博雅的内涵修行、和美慧雅的科学思维”三个维度创新学校文化特色,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打造“和雅”物型课程品牌。

    以生命成长为载体,“和雅”物型以天然、自然、应然的物化形态呈现,赋予了和雅文化特有的育人方式,通过以物育人,以物化人的校园形态,丰富学生多彩的生命品质。

  一、和雅的地表润泽儿童的心灵

  走进和雅园,仿佛置身在美丽的花园,呈现在眼前的数十种花草树木,一年四季,都能见到绽放属于每个季节的花朵,迎春花、月季花、牡丹花、桃花,石榴花、荷花、菊花、腊梅花……每一株都挂着学生亲手为它们制作的标牌:学名、别名、产地、属科。学生在感受花香美丽的同时,也能收获丰富的自然知识。金秋时节,仿佛又置身在果园,柿树、山楂树、枣树、石榴树映入眼帘,黄的、红的、橙的、紫的果实挂满枝头,集体品尝自己采摘的果实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生命的浸润随着果实的美味流入每个孩子的心灵。老师也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园中开展现场教学,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万物生命的魅力。

  此外,学校不断丰富路廊馆阁的文化内涵,努力将校园建设成一本具有生命气息的教科书。如建设慧雅文化长廊,廊内有书法、国画、葫芦丝、版画、二胡等传统艺术课程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建设数学体验馆、文化主题园、身高体验壁、长度测量线等具有生活实践特点的场所,将教育与生活有机融合。文雅苑、和雅路、仁义礼智园、晨光阁、夕驻园等特色建筑,更将学生引入优美的学习胜境中,校园里处处充满生命的气息,激励学生求学做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自然地将心灵与校园融为一体,自觉地守护与爱护美丽的校园,真正实现心境合一,润泽生命。

  二、和雅的空间充满和合的文化气息

  在空间建构上,本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原则,学校以“雅”命名楼房,力求以儒雅的教师培养出博雅的学生;以“和”命名道路,引导学生在和谐状态下追求文明高雅的生活。以“品质特征”命名绿园和景观,让学生见物思贤。在教师办公区,学校布设以“追寻教育家的足迹”为主题的文化标签,让每一位老师追寻心中敬重的教育家并研究他的教育教学思想。在综合学习区,以“我的成长榜样”为主题,组成校园学习生活共同体,让他们选择心目中的榜样人物,以榜样激励优秀。在校园的墙壁、廊道等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张贴悬挂各种励志的名人警句,引领学生乐学善思。

  三、和雅的学科融入和真的美感世界

  学校依托数学课程基地建设,营造浓郁的课程文化氛围,建设数学步道、数学广角、艺术长廊、主题园……让学生在感受中学习;建设学习场所,建有数学体验室、数学创客室等功能室,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开展数学文化节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展示中学习。立足自然本真,紧扣关键能力,开启慧雅课堂,探索“慧雅课堂”学习范式,编写《慧雅之智》课程纲要及校本课程读本,多角度打造“慧雅课堂”,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提出“慧雅数学”的教学主张,从课堂、课程出发,用教师的智慧教学,让学生在充满智慧的数学活动中习得数学知识,修炼数学能力,感受数学多彩的美感世界。

  四、和雅的物型课程提升和美校园品位

  聚焦核心素养,尊重个性特长,学校制定了《“和美博雅”课程纲要》,完善多元课程体系。从“生命教育、科学思维和内涵修养”三个维度开发十个类别共80余门课程,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课程的角度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将学校建成立体式的“课程超市”。每周五下午,全校学生打破传统班级建制,围绕各自感兴趣的内容组成新的课程班,进行开发与学习。同时,搭建表现平台——“校园达人秀”,秀出我功夫;搭建分享的平台——“优秀作品展”,展出我特长;搭建欣赏的平台——“星满校园炫”,炫出我风采。让各种各样有特长技艺的文雅之星在班级、年级和校园里闪耀,品味成功的快乐,激励学生成长。如此多样的课程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也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赞誉。如今,学校作为省“慧雅文化”数学课程基地,市“博雅文化”艺体课程基地,通过创建课程基地,进一步丰厚了办学品质。

  “和雅”物型,处处透露生命成长的浸润,彰显生命品质的提升,它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廊一景、一室一园中,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教育的力量。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