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哥”经典教书“语录”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2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宝哥”经典教书“语录” 

——淮海工学院教师吴价宝先进事迹 

 

  中等的身材,阳光的表情,走路步伐迅疾,说话中气十足,声音富有磁性,这就是吴价宝教授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很舒服的感觉,每次见到老师的时候自己的精气神儿都不自觉地被带起来!”工商管理161班张晨顿了顿继续兴奋补充道:“再加上老师一开口,一句句正能量‘金句’更是让你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私下里同学们都喜欢叫他‘宝哥’”。

  1989年6月,吴价宝教授来我校任教,先后主讲了《管理学原理》等7门课程,并指导学生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工作。29年间,他用自己的经验总结出的经典教书“语录”,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生。

  传道——“干激励式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啊!我没选到!这网速要气死我了!”每年商学院大一选课阶段,在学生宿舍楼道总会传来几声气恼又遗憾的抱怨声,原来他们在吴价宝教授的《管理学原理》爆抢中失手,懊悔不已。为什么这门课这么热门呢?吴老师神秘一笑回答道:“凭鼓励、靠夸奖。”

  吴价宝教授在批改作业时总是仔细地将学生写的很好的地方用破浪线划起来,并标注评语“太有思想了,为你点赞!”“观点不错,有新意!”等等。管理141班华培取出曾经的作业本,边翻看边感叹:“最期待发作业的时候,特别想知道这次老师会写什么评语。”在一句句走心的评语激励下,同学们的作业质量一次比一次好,有时老师仅要求500字的开放式作业,很多同学会写到上千字。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是吴价宝教授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他认为激励才能让人更有干劲更好地学习。

  华培在做实践创新项目时,吴老师鼓励她去主动与企业沟通;谭俊宏在校期间想做咨询公司运营的市场调查,吴老师帮他整理思路,鼓励他去探索,“只要你愿意干、可以干,吴老师都会在这一过程中为你保驾护航。”

  授业——“让学生喜欢你,才能学好你授的课”

  尹坤原是理学院光信专业学生,大三期间决定跨专业考南京财经大学管理学研究生,“是吴老师为我打开了管理学的大门,并在考研期间给了我太多的陪伴。”

  一下课,吴价宝教授便会走向坐在前排的尹坤,关心他是否能听得懂,有没有什么疑问。为了让他更快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吴老师还会让他协助批改作业,一遍一遍地在脑海中重放知识点。在临近考试时,吴老师还和他一起梳理知识点,“吴老师的热情真诚打动了我,让我打心底爱上了管理学。”

  虽然学生已经毕业多年了,但每年教师节,吴价宝教授都会收到尹坤为他准备的神秘小礼物,有时是一束鲜花,有时新上市的新茶等等。

  “想要获得学生的喜爱一定要获得他的信任,对你个人信任了,对你的课程以及专业就会自然信任。”吴价宝教授曾接到毕业多年现任天津某上市公司销售主管的费龙泉同学的电话,向他咨询身为管理者如何维护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问题,“那天我们讨论了一个多小时,连午饭都忘了吃。”

  解惑——“做最该做的事,学生时代就是学习”

  “德安,用现在学习的时间去赚点小钱,你一定会后悔的,在什么期间做什么事,学生时代就是学习。”从吴价宝教授家中出来后徐德安脑海中一直重复着老师的这句话,心中既温暖又抵触,温暖的是老师竟会如此关心他,自己一定要对学习多上心,但同时对于辛苦做起来的粮油加工和贸易,也是不忍放弃的。

  在经历了生意亏损、北漂期间因能力有限失去很多发展机会等挫折后,徐德安体会最深的依旧是老师当时和他说的话,学生时代积累学习经验提高基本技能,未来才有机会做好一件可能是自己奋斗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成就。“好在当时有个机会去清华学习,我毫不犹豫地去了,那时候才真正理解吴老师的话是多么重要。”如今徐德安已经是国勤旅行的董事长,仍常常将吴老师的话挂在嘴边。

  吴价宝教授十分注意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对于上课不在状态的学生他会贴心地提醒“晚上要早睡”,对总坐在最后几排的学生他会选最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一点一点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吴老师还曾主动引导退学试读的同学,让一开始低头懊悔的学生抬起头来郑重做出对未来的承诺,告诉他过去已经归零,现在才是新的开始。“期末两三周之前,我还会给他发个信息提醒他,要让他知道老师真的很在乎他,关注他,希望他不要再掉队。”

  坚守——“教学要‘三不讲’,才不愧于教师职业”

  “不讲没有准备的课,不讲没有感染力的课,不讲误人子弟的课”是吴价宝教授在做商学院院长时提出的课堂教学理念,他将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进行总结,概括成这“三不讲”。如今“三不讲”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商学院的授课文化。

  对于这“三不讲”,吴价宝教授最重视“不讲误人子弟的课”,他认为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教师不能在上面随意涂鸦,所以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内容一定要是正能量的引导,“破坏是最容易的事情,建立却是很难的。”吴价宝教授记得在一次听课过程中,对某老师传递社会负能量的行为给予现场纠正。他评价道:“课讲的很棒,但是部分观点有待商榷。我们要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负责任。”

  在推出“三不讲”理念后,吴价宝教授在商学院开会时常常提及,而且效果也很是显著,学生对商学院老师的测评打分分数涨了起来,“这说明老师实践了,学生也认同了。”吴价宝教授笑着说道。

  传承——“农民离不开土地,教师离不开讲台”

  吴价宝教授如今调到了学校财务处工作,但依旧为商学院学生授课。“觉得自己离开讲台就没有了什么价值,就好像让农民离开他钟爱的土地,那种情感是很难割舍的。”

  吴价宝教授一直关注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华培还记得她大二带队进军营暑期社会实践,因特殊事项原先联络的部队无法继续提供实践机会,眼看着队友们对军营实践的希望即将落空,在无助之下是吴老师利用全部力量帮忙联系安排好军营驻扎训练。在实践结束后,当她代表所有队员对吴老师表示感谢时,吴老师说了一句:“不用谢,我是老师呀”。

  青年教师的发展培养和引导是吴价宝教授在近些年重点做的事情。王露老师是在2014年东南大学博士毕业后引进到商学院的一位年轻教师,刚入校时她为吴价宝教授做了一个学期的助课,“吴老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旁征博引等等方式将课上的非常精彩,对于《管理学原理》我自己是学过一遍的,但还是听得特别的享受。”

  王露老师十分推崇吴价宝教授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在她自己的授课中也深受吴老师“三不讲”的影响,并在2018年连云港市委宣传部、连云港广播传媒集团等举办的“理论沙龙”中荣获第一名。她说:“第二天吴老师给我发了一段很长的话,有祝福有激励,并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很感动,原来吴老师一直在看着我的成长。”

责任编辑:周灵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