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黄业博:初心如磐,行健致远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9-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黄业博,男,江苏东海人,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2019级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河海大学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河海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2019级结构桥隧党支部书记、2019级结构桥隧班团支部书记,曾担任河海大学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国际学生组织河海大学分会副会长、土木与交通学院团委副书记,是江苏省第十四期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江苏省第二期“青马工程—先锋骨干计划”学员,江苏共青团“青年观察员”,曾获得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特等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银奖、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特等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优秀志愿者等国家级、省级奖励12项,获河海大学“十佳志愿者”“优秀研究生干部”等校级以上奖项31项,在校期间共发表河海大学A类期刊论文4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6.141,累计影响因子19.181),申请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承援藏精神,情系雪域高原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2014年本科入学起,这句话便深深地印刻在黄业博的脑海里。怀揣着志愿服务雪域高原的梦想,本科毕业后他放弃了直接保送研究生的资格,先到西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一年里,他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担任过初中历史、物理,高中英语、通用技术等多门学科教师,一年下来,攒下了厚厚一沓的代课单。

  初到西藏,除了嘴唇干裂、眼睛发红以外,他的高原反应并不是很严重。此时正值假期招生,他和队员们睡值班室,尽力克服语言沟通障碍,一对一电话通知200多名考生到校报到,很快成为学校工作的一股新鲜力量。作为非师范生,他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熟悉教学内容,积极请教本地教师,吸取教学经验,甚至还自学了简单的藏语,拉近和藏族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一学期,他任教的初中历史学科取得教学成绩第一名,在全校教工大会上受到表扬。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意志更高。寒假后第二次进藏,他的高原反应比较强烈,心跳每分钟接近200次,可他到医院简单吸氧后就坚持回到了工作岗位。他担任学校办公室干事,多次被借调至拉萨市教育局参与江苏教育援藏工作的资料整理编写。他积极参与当地志愿服务工作,先后参加拉萨市赛马节、半程马拉松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并被选作优秀志愿者代表在全市志愿者工作总结大会作事迹分享。

  日常教学之余,他努力开辟第二课堂,推广科普教育,组建起了学校第一个科技类学生社团“3D打印”科技社,带领支教团成员利用休息时间集体备课,在短时间内掌握了3D打印绘图和机器的使用维护技能,指导初中社员获得拉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三名。

  周末家访期间,他在拉萨北郊的手工艺学校里接触到一群被收养的孩子,此后每个周末他都辗转乘坐2小时公交到那里对孩子们进行学业辅导。

  外出调研期间,他乘车6小时实地考察了位置偏僻、海拔4000多米的墨竹县扎雪乡小学,随后通过团中央发起的“中西部乡村书海工程”为乡村小学图书室筹集了834册正版图书。

  2019年4月,他入选团中央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宣讲团,赴江苏、山东、浙江、福建等6省48所高校开展宣讲活动,鼓励更多的有志青年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2021年4月,他入选江苏省西部计划宣讲团,面向全省高校开展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宣讲报告。

  扬志愿风帆,汇聚青年力量

  他先后参与近20项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累计志愿时长超过500小时,被评为河海大学“十佳志愿者”“海韵风华优秀学生”(道德风尚类)、“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本科就读期间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他来到南京宁燕外来工子弟小学,参加了一场读书主题班会。作为一名刚到南京的大学生,他特别希望这些孩子能和自己一样,找到自己在南京的归属感。他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了当时刚成立的 “书传少年,信达心扉——关爱城市流动儿童”项目组。半年后,成为项目主要负责人的他将结对募集活动从校内转向校外,建立南京市二十九中志愿实践基地,多次到二十九中主持主题班会和升旗仪式,让更多的中学生加入了这场爱心接力。该项目获2014年江苏省公益创投大赛三等奖,并于2015年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激励行动”资助。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黄业博正是如此,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公益的温暖和奉献的快乐。

  参加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大里社区困境儿童帮扶志愿服务”项目的一段经历让他体会到,在自己身边,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群体,同时,也有很多像他一样的青年想为社会做点什么。于是,来到校本部后,他着力开展“指尖上的蜕变”志愿公益项目,协助鼓楼区博爱安养庇护中心开展智力障碍人士关爱和手工培训活动,项目获得2017年江苏省青年创益大赛志愿服务类金奖、2018年“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银奖,2019年他作为所在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将博爱安养庇护中心作为了支部常态化志愿服务基地。

  “要更多地将自己所学回馈给社会,承担起社会责任”,这是他作为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国际学生组织河海大学分会副会长赴香港大学交流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截至2021年,由他设计并发起的河海大学“土木开放日”系列活动已经成功举办17期,覆盖江苏、陕西等省内外20余所高中,累计服务3000余人。作为“江苏高校专业开放日联盟”首个品牌项目,该项目已成为高中生体验大学生活、提前感知大学专业的品牌活动,被《新华日报》、人民网、中国教育网、《现代快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踏实践足迹,牢记使命担当

  他深刻理解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使命,努力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在两项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基础上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全国土木工程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特等奖、2020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0年江苏省首届研究生智慧交通运输科研创新大赛三等奖。

  他注重科研与实践的融合,致力于投身基层一线、服务国家战略,利用寒暑假时间先后赴中建三局、上海建工一建、连云港港口集团、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进行实习,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为生涯人物访谈对象,获得了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研究生赛道“特等奖”。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积极参与“青春抗疫”主题实践,线下参与社区防疫工作,线上对西藏中学生开展一对一辅导。暑期,他组建了研究生党员实践团,线上访谈了包括参与雷神山、火神山建设工程师在内的工程建设人员,调研疫情防控形势下建设行业的复产复工情况,并到上海建工一建南京公司项目部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现场实习。返校后,他组织了河海大学赴常州市金坛区暑期实践团,赴金坛区西城街道开展党政实习,助力社区治理和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他继本科之后,在研究生阶段第二次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初心如磐,行健致远,如今,黄业博正参加江苏省“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致力于云贵地区农村中小水利设施云上检测新模式,努力将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紧密结合,施展专业才能,服务国家战略。

责任编辑:陈路

黄业博:初心如磐,行健致远
发布时间:2021-09-07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黄业博,男,江苏东海人,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2019级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河海大学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河海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2019级结构桥隧党支部书记、2019级结构桥隧班团支部书记,曾担任河海大学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国际学生组织河海大学分会副会长、土木与交通学院团委副书记,是江苏省第十四期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江苏省第二期“青马工程—先锋骨干计划”学员,江苏共青团“青年观察员”,曾获得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特等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银奖、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特等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优秀志愿者等国家级、省级奖励12项,获河海大学“十佳志愿者”“优秀研究生干部”等校级以上奖项31项,在校期间共发表河海大学A类期刊论文4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6.141,累计影响因子19.181),申请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承援藏精神,情系雪域高原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2014年本科入学起,这句话便深深地印刻在黄业博的脑海里。怀揣着志愿服务雪域高原的梦想,本科毕业后他放弃了直接保送研究生的资格,先到西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一年里,他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担任过初中历史、物理,高中英语、通用技术等多门学科教师,一年下来,攒下了厚厚一沓的代课单。

  初到西藏,除了嘴唇干裂、眼睛发红以外,他的高原反应并不是很严重。此时正值假期招生,他和队员们睡值班室,尽力克服语言沟通障碍,一对一电话通知200多名考生到校报到,很快成为学校工作的一股新鲜力量。作为非师范生,他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熟悉教学内容,积极请教本地教师,吸取教学经验,甚至还自学了简单的藏语,拉近和藏族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一学期,他任教的初中历史学科取得教学成绩第一名,在全校教工大会上受到表扬。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意志更高。寒假后第二次进藏,他的高原反应比较强烈,心跳每分钟接近200次,可他到医院简单吸氧后就坚持回到了工作岗位。他担任学校办公室干事,多次被借调至拉萨市教育局参与江苏教育援藏工作的资料整理编写。他积极参与当地志愿服务工作,先后参加拉萨市赛马节、半程马拉松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并被选作优秀志愿者代表在全市志愿者工作总结大会作事迹分享。

  日常教学之余,他努力开辟第二课堂,推广科普教育,组建起了学校第一个科技类学生社团“3D打印”科技社,带领支教团成员利用休息时间集体备课,在短时间内掌握了3D打印绘图和机器的使用维护技能,指导初中社员获得拉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三名。

  周末家访期间,他在拉萨北郊的手工艺学校里接触到一群被收养的孩子,此后每个周末他都辗转乘坐2小时公交到那里对孩子们进行学业辅导。

  外出调研期间,他乘车6小时实地考察了位置偏僻、海拔4000多米的墨竹县扎雪乡小学,随后通过团中央发起的“中西部乡村书海工程”为乡村小学图书室筹集了834册正版图书。

  2019年4月,他入选团中央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宣讲团,赴江苏、山东、浙江、福建等6省48所高校开展宣讲活动,鼓励更多的有志青年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2021年4月,他入选江苏省西部计划宣讲团,面向全省高校开展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宣讲报告。

  扬志愿风帆,汇聚青年力量

  他先后参与近20项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累计志愿时长超过500小时,被评为河海大学“十佳志愿者”“海韵风华优秀学生”(道德风尚类)、“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本科就读期间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他来到南京宁燕外来工子弟小学,参加了一场读书主题班会。作为一名刚到南京的大学生,他特别希望这些孩子能和自己一样,找到自己在南京的归属感。他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了当时刚成立的 “书传少年,信达心扉——关爱城市流动儿童”项目组。半年后,成为项目主要负责人的他将结对募集活动从校内转向校外,建立南京市二十九中志愿实践基地,多次到二十九中主持主题班会和升旗仪式,让更多的中学生加入了这场爱心接力。该项目获2014年江苏省公益创投大赛三等奖,并于2015年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激励行动”资助。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黄业博正是如此,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公益的温暖和奉献的快乐。

  参加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大里社区困境儿童帮扶志愿服务”项目的一段经历让他体会到,在自己身边,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群体,同时,也有很多像他一样的青年想为社会做点什么。于是,来到校本部后,他着力开展“指尖上的蜕变”志愿公益项目,协助鼓楼区博爱安养庇护中心开展智力障碍人士关爱和手工培训活动,项目获得2017年江苏省青年创益大赛志愿服务类金奖、2018年“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银奖,2019年他作为所在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将博爱安养庇护中心作为了支部常态化志愿服务基地。

  “要更多地将自己所学回馈给社会,承担起社会责任”,这是他作为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国际学生组织河海大学分会副会长赴香港大学交流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截至2021年,由他设计并发起的河海大学“土木开放日”系列活动已经成功举办17期,覆盖江苏、陕西等省内外20余所高中,累计服务3000余人。作为“江苏高校专业开放日联盟”首个品牌项目,该项目已成为高中生体验大学生活、提前感知大学专业的品牌活动,被《新华日报》、人民网、中国教育网、《现代快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踏实践足迹,牢记使命担当

  他深刻理解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使命,努力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在两项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基础上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全国土木工程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特等奖、2020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0年江苏省首届研究生智慧交通运输科研创新大赛三等奖。

  他注重科研与实践的融合,致力于投身基层一线、服务国家战略,利用寒暑假时间先后赴中建三局、上海建工一建、连云港港口集团、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进行实习,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为生涯人物访谈对象,获得了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研究生赛道“特等奖”。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积极参与“青春抗疫”主题实践,线下参与社区防疫工作,线上对西藏中学生开展一对一辅导。暑期,他组建了研究生党员实践团,线上访谈了包括参与雷神山、火神山建设工程师在内的工程建设人员,调研疫情防控形势下建设行业的复产复工情况,并到上海建工一建南京公司项目部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现场实习。返校后,他组织了河海大学赴常州市金坛区暑期实践团,赴金坛区西城街道开展党政实习,助力社区治理和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他继本科之后,在研究生阶段第二次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初心如磐,行健致远,如今,黄业博正参加江苏省“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致力于云贵地区农村中小水利设施云上检测新模式,努力将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紧密结合,施展专业才能,服务国家战略。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