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看1986年的老照片,照片中那青涩而又纯净的我,刚从高邮幼师毕业,满怀对幼教事业的憧憬,回到家乡,成了一名幼儿教师,这一干就是三十七年。从班主任、年级组长到园长助理、副园长,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工作。从大专、本科到教育硕士,一直不忘学习,潜心钻研。2007年因乡镇工作需要,服从组织调入越江幼儿园,任中心园园长,一直扎根于乡镇幼教一线,辛勤耕耘,执着前行,为乡镇幼教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先后获得“泰州市名校长”“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泰州市学前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丹心一片铸师魂。作为党员教师,我坚守初心,以阳光教育育阳光幼儿,悉心关爱每一位幼儿。爱心资助方鹏博、陈馨儿等贫困儿童,常年与福利院、残疾儿童中心结对帮扶,为困境儿童捐赠物品、为残疾儿童及家长开设讲座,以一片赤诚丹心奉献幼教。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0年我调入靖城镇阳光幼儿园担任园长和党支部书记,以靖城幼教发展为己任,舍小家顾大家,与虹桥、长里等薄弱幼儿园结对帮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用自己所有的时间去工作,全程参与靖城五所新园的设计施工,创建了越江、红兴、柏木等一个又一个江苏省优质园,收获了江苏省三八红旗集体、江苏省绿色学校等荣誉。记得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忙完当天的工作已经深夜12点,在骑车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掉进了路边无盖的窨井,当时只感觉臀部有一种刺痛。雨水顺着发髻流到身上,浑身湿透了,最后用尽全身的力气爬了上来。经检查尾骨骨裂。第二天,我忍住疼痛,准时进校园,为了创建,整整坚持了一个月。
潜心科研结硕果。简历华丽,背后却是默默无闻的艰辛和汗水。只有耐得住寂寞,舍得下浮华,坐得住板凳,潜心科研,才能收获累累硕果。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挑灯夜战,有多少个节假休息日废寝忘食,但当拿到一张张大红证书时,那一刻的喜悦无法用语言形容。主持省级课题6个,泰州市级课题8个,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1个,泰州市课程游戏化建设基地项目和泰州市卓越教育培植项目各1个,林林总总,这里的艰辛无法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省前瞻性实验项目《“江韵文化”童趣体验课程的生态开发》,获省中期评估“优秀”等第,2022年《“江韵圆融”童趣体验课程实施范式》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泰州市一等奖等等,我和伙伴们热泪盈眶。一篇篇论文投递,一次次的等待,收获一次次的惊喜。其中3篇还是幼教核心期刊,这时的我深深感受到做教科研的愉悦和幸福,痛并快乐着。由于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靖江市、泰州市和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
倾心领航育新人。作为江苏省首届领航名师、泰州市幼教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泰州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和乡村骨干带头人培育站导师,我不忘初心,言传身教,奋力前行。近五年来,省、市、县专题讲座,名师送教交流研讨活动,超过50余次,从送培到校、专题研讨,到现场评估、师徒帮扶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先后送培新疆昭苏、陕西省泾阳县、连云港赣榆县等地幼儿园。作为阳光幼教集团领衔人,精心打造阳光幼教团队,悉心培养骨干教师。指导带教的张春兰、蔡桂红等二十多位教师,均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骄人的成绩,均成为园长、副园长和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
三十七年耕耘,难凉一腔热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愿做一只春蚕,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幼教无限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