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这方任孩子们翱翔的蓝天,她一直默默地坚守与耕耘;武术文化,这缕照亮孩子们内心的阳光,她一直执着地探索与追寻。自1995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然28个年头,她无悔地扎根在乡村学校,倾洒着对体育教育的情怀以及对乡村孩子的挚爱。她就是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体育教师——吴芳,她先后被评为徐州市体育名师、中小学体育高级教师、江苏省体育特级教师。一位扎根在乡村学校小舞台,成就办学大特色,以武育人的金牌教练。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吴老师倾心钻研教材教法,大胆改革传统的体育课堂,尝试把体育课的技术内容以“游戏与竞技”的形式呈现,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出以“情境教学与游戏教学”为主的“教、学、赛、评”一体化,开放、高效、灵活、多元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该模式遵循以激发兴趣为目的,以技术练习为载体,以体能和能力双重发展的原则,注重教法的多样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达到“学会、学好、学精”的目的,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信任与尊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吴芳老师的体育新课堂独树一帜,先后在江苏省体育学科优质课评比、江苏省教师教学能手大赛中获一等奖,并多次执教省、市、区级示范课,成绩卓越,广受好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吴芳老师自幼修习武术,一直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武术为己任。时光追溯到1998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亟需寻找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吴芳老师抓住契机,提出了以“武术特色”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武育人、以武促德、以武增智、以武健身”的特色办学思路。然而,九十年代初期,在那个无任何样板、无现成资料、无技术指导的年代,普及千名学生,难度可想而知。为了特色项目的顺利推进,吴芳老师放弃了无数个节假日,把校园当作家园,把操场当作试验田,全体师生成为她共同探索的挚友,每天的武术大课间也逐渐成为师生共“武”的乐园。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学校先后被授予“铜山区武术特色学校”“江苏省体育特色学校”,学生武术特色操也被誉为“大江南北第一少儿武术操”“中国体育亮丽名片”。《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体育报》以及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等媒体都做过宣传报道。在全国体育联盟现场会上,吴芳老师带领师生表演了武术特色操,深受好评。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多年来,吴芳老师担任铜山区小学体育兼职教研员、铜山区体育学科团队导师、镇体育学科教研组长,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团队发展为己任,围绕乡村教师发展的短板,对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专业阅读、教学研讨、专题报告、课题研究、网络研修、考察交流、成果展示等,全方位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在她悉心指导下,多位青年教师在省、市、区级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佳绩。吴芳老师多次被授予“区优秀兼职教研员”“名师工作室优秀导师”“市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作为镇体育中心教研组长,吴芳老师认为推广学校武术特色经验,促进全镇各校“一校一品”的落实与开展,责无旁贷。于是,在培养体育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她积极响应“双减”工作实施意见,鼓励青年教师发挥众长,结合各校实际,坚持五育并举、体教融合,打通课内、课外、课后延时的壁垒,探索“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及实施路径,赋能学生成长。在吴老师的努力下,目前全镇六所村小,一校一品,蓬勃发展,成绩斐然。
在对口支援中,吴芳老师敢为人先。在新疆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研修跟岗实践活动中,吴芳老师尽管感染新冠肺炎,但是她依然坚持把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新疆老师进行远程分享,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解惑答疑。2023年3月,在铜山区承办的“国培计划”现场上,吴芳老师带领全校师生又为新疆教师代表团献上了精彩纷呈的武术特色表演,反响强烈。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吴芳老师硬是凭着热爱教育的赤诚之心、不服输的坚韧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数十载如一日,深耕体育教学,书写了属于乡村教育人的不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