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石皋莲:守育人初心 谱匠心芳华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装备学院教师石皋莲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9-0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石皋莲教授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深耕职业教育34载,始终坚守教学第一线,长期从事智能制造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带领团队建成首批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个人先后荣获江苏省教学名师、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苏州市“五一”巾帼标兵、苏州市“三八”红旗手等21项国家级、35项省级、11项市级标志性荣誉奖励与成果。
  坚守教育初心使命,潜心做“德技融汇”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者
  矢志不渝,党建引领发展。作为智能制造教工党支部书记,围绕党建“七个有力”,实施“筑基”“示范”“先锋”“向阳”4个工程,建设“三室一岗一所”先锋窗口,创新“人人出彩”工作法,打造了“海棠花红”智能制造先锋阵地,建成了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带领团队先后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3个,支部获评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党建工作创新奖、江苏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等系列荣誉,成效被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报道22次。 
  优化迭代,深推三教改革。作为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负责人,聚焦德技融汇,创设“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反馈—改进—提高”九步骤流程,实施“大课堂做小项目、大项目设小课堂”的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构建了“以多破唯”评价模型。主持建成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省部级以上成果9项,服务了新疆应用等78所全国院校的师生学习,服务人数超10万人;主编出版教材获评“十三五”“十四五”首批国家规划教材、江苏省精品教材、江苏省重点建设教材等7项,被全国300余所高职院校选用。
  扎根高等职业教育,矢志做“产学融通”智慧工匠培养的实践者
  德技并修,创新培养模式。作为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负责人,潜心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育智慧工匠人才。创新了“选方向→入团组→竞出彩→做项目→拿证书”的“五阶递进”人才培养新路径,形成了技术组团、项目分组、模块内轮换、模块间重组的“团组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了“现场工程师”“现代学徒制”等拔尖人才培养,智慧工匠人才数量增加50%,薪资增长了30%。牵头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教育部第三批博世现代学徒制项目通过验收,主持入选的江苏省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被推荐申报教育部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
  跨区合作,搭建平台载体。创新“科技所趋、产业所需、区域所能、院校所为”的科教融汇合作理念,推行“系统化设计、项目化实施、精细化推进、品牌化展示、绩效化考核”的运行机制,形成了“搭平台聚人才、组团队做项目、建资源促服务”的专业群协同创新方案。成立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合、机械行业工业母机及集成化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成教育部首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教育部-瑞士乔治费歇尔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获评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典型案例、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3项,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国赛银奖等9项。
  推动行业企业发展,积极做“专创融合”服务产业升级的参与者
  沉潜深耕,提升创新能力。作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多轴加工技术赛项专家组组长、全国机械行业精密制造产教协同创新联盟秘书长,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带领团队攻关行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新产品、承接设备改造等项目超100个,主持或核心参与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应用中心等项目15项,横向项目25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34件、专利成果转化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3篇,成果获江苏省材料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技术攻关,破解企业难题。立足学校优势科教资源,整合区域创新平台等资源,聚集了“首席科学家储建华”“动静压气悬浮技术开拓者王雪”“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导王勇”等高端人才20余名,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机器人系列化高精度谐波减速器开发及智能制造等项目的研发。与苏州东进联合研发了涡轮增压器铆压装配机等系列设备,被上海为彪汽车等企业使用,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与扬明实业联合攻关了复兴号商务和客室座椅轻量化关键技术,座椅应用于中亚铁路先导线、中老国际铁路等,取得授权专利25件。开展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伺服机构冗余恒加速试验、冲击响应试验、真空模拟试验等可靠性验证实验,收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型号办公室的感谢信。
  未来,她将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继续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书育人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一以贯之,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为学校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周灵

石皋莲:守育人初心 谱匠心芳华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装备学院教师石皋莲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4-09-02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石皋莲教授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深耕职业教育34载,始终坚守教学第一线,长期从事智能制造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带领团队建成首批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个人先后荣获江苏省教学名师、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苏州市“五一”巾帼标兵、苏州市“三八”红旗手等21项国家级、35项省级、11项市级标志性荣誉奖励与成果。
  坚守教育初心使命,潜心做“德技融汇”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者
  矢志不渝,党建引领发展。作为智能制造教工党支部书记,围绕党建“七个有力”,实施“筑基”“示范”“先锋”“向阳”4个工程,建设“三室一岗一所”先锋窗口,创新“人人出彩”工作法,打造了“海棠花红”智能制造先锋阵地,建成了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带领团队先后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3个,支部获评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党建工作创新奖、江苏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等系列荣誉,成效被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报道22次。 
  优化迭代,深推三教改革。作为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负责人,聚焦德技融汇,创设“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反馈—改进—提高”九步骤流程,实施“大课堂做小项目、大项目设小课堂”的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构建了“以多破唯”评价模型。主持建成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省部级以上成果9项,服务了新疆应用等78所全国院校的师生学习,服务人数超10万人;主编出版教材获评“十三五”“十四五”首批国家规划教材、江苏省精品教材、江苏省重点建设教材等7项,被全国300余所高职院校选用。
  扎根高等职业教育,矢志做“产学融通”智慧工匠培养的实践者
  德技并修,创新培养模式。作为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负责人,潜心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育智慧工匠人才。创新了“选方向→入团组→竞出彩→做项目→拿证书”的“五阶递进”人才培养新路径,形成了技术组团、项目分组、模块内轮换、模块间重组的“团组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了“现场工程师”“现代学徒制”等拔尖人才培养,智慧工匠人才数量增加50%,薪资增长了30%。牵头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教育部第三批博世现代学徒制项目通过验收,主持入选的江苏省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被推荐申报教育部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
  跨区合作,搭建平台载体。创新“科技所趋、产业所需、区域所能、院校所为”的科教融汇合作理念,推行“系统化设计、项目化实施、精细化推进、品牌化展示、绩效化考核”的运行机制,形成了“搭平台聚人才、组团队做项目、建资源促服务”的专业群协同创新方案。成立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合、机械行业工业母机及集成化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成教育部首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教育部-瑞士乔治费歇尔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获评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典型案例、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3项,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国赛银奖等9项。
  推动行业企业发展,积极做“专创融合”服务产业升级的参与者
  沉潜深耕,提升创新能力。作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多轴加工技术赛项专家组组长、全国机械行业精密制造产教协同创新联盟秘书长,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带领团队攻关行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新产品、承接设备改造等项目超100个,主持或核心参与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应用中心等项目15项,横向项目25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34件、专利成果转化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3篇,成果获江苏省材料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技术攻关,破解企业难题。立足学校优势科教资源,整合区域创新平台等资源,聚集了“首席科学家储建华”“动静压气悬浮技术开拓者王雪”“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导王勇”等高端人才20余名,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机器人系列化高精度谐波减速器开发及智能制造等项目的研发。与苏州东进联合研发了涡轮增压器铆压装配机等系列设备,被上海为彪汽车等企业使用,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与扬明实业联合攻关了复兴号商务和客室座椅轻量化关键技术,座椅应用于中亚铁路先导线、中老国际铁路等,取得授权专利25件。开展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伺服机构冗余恒加速试验、冲击响应试验、真空模拟试验等可靠性验证实验,收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型号办公室的感谢信。
  未来,她将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继续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书育人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一以贯之,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为学校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