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教育均衡 > 头条新闻 > 正文

教育均衡的“江苏样本”

作者:孙其华 赵建春 缪志聪 发布时间:2015-12-3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教育均衡的“江苏样本”

——江苏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江苏中小学生免费领到了课本、作业本。(资料图片) 

  截至目前,江苏100个县(市、区)中已有89个通过了国家督导评估认定。自2011年江苏省与教育部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以来,江苏坚持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义务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标准化薄弱学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强化督导为抓手,以教育惠民和人民满意为落脚点,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养好每一名学生,努力实现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近日,教育部通报了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江苏申报的24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现场督查情况,宣布这24个县市全部通过“国检”。至此,江苏100个县(市、区)中已有89个通过了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委书记罗志军强调,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要面向所有学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创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江苏人”。省长李学勇指出,“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自2011年江苏省与教育部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以来,江苏坚持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义务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标准化薄弱学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强化督导为抓手,以教育惠民和人民满意为落脚点,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养好每一名学生,努力实现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教育优先 明确责任 

  ——政府对实现教育均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淮安市盱眙县的经济并不发达,地方财力十分紧张,但近3年花大力气投入6.5亿元,占地方可支配财力的10%,改扩建了一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完善办学设施,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看到越来越现代化的乡村学校,该县鲍集镇的一名学生家长喜滋滋地说:“镇上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了,娃们是赶上好时候了。”

  盱眙县只是江苏100个县(市、区)的缩影。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主战略,响亮地提出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把教育发展作为增强全省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根本途径,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不懈追求,在宏观规划、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上优先安排,全面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在江苏,教育已不单是教育系统的工作,早已成为政府责任、社会行为,省、市、县、乡各级党政班子对教育的重视都前所未有;

  “不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城市,是没有前途的城市。”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教育名城”,“让所有人机会均等地享受到与时代同步的优质教育,让教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的根基”;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始终把以人为本、为民谋福作为党委、政府的第一追求,以对人民高度负责、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去谋划教育。”苏州市用“第一追求”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该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20年实践;

  无锡市把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作为引领教育的一面旗帜,鲜明提出要“百尺竿头再跨越”,2014年率先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条例》立法工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总结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缘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投入,江苏义务教育才走出了一条从普及达标迈向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199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入新世纪以来,省财政累计投入140多亿元,组织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工程;2009年,启动校安工程,省市县三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640亿元,农村薄弱校的面貌焕然一新;2011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说,把义务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是政府负责的重要体现,更是保障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和现实需要。

  政府统筹 项目推进 

  ——努力缩小义务教育的城乡、区域和校际差别 

  “以前水泥漆成的黑板上都是‘麻子’,画图形很费时,课一结束就得擦掉,下节课再重画。现在好了,新添置的实验设施和多媒体设备,让师生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陈健是盐城市亭湖区南港小学数学教师,学校的新变化让他干劲十足。而这一显著变化缘于该区近年来对照省标教育现代化Ⅱ类标准实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从全国范围来看,江苏是首个颁布实施省级层面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的省份,并以此指导了全省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199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目标后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并于2007年正式出台《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启动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创建工作。2013年,以区域现代化建设为主线,江苏开始了“全面推进城乡一体,确保办学条件校校达标”的历史征程。

  “通过制订颁发小学和初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江苏省还提出了确保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底线’要求。”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用“八个一样”来描述在教育现代化统领下的江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就是要实现校园环境一样美、校园周边一样安全、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发展一样全面、人民群众一样满意。”从2007年开始,江苏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列为考核验收核心指标,全面加强城乡中小学校舍、场地、师资队伍、设施装备等方面建设,并长期坚持城乡学校一个标准验收,确保最困难的学校也达到均衡教育所要求的标准。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和薄弱地区。近年来,江苏还狠抓均衡短板,通过相继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等,以项目的形式,推动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薄弱地区倾斜。地处苏北的一些县(市、区)综合利用省补和配套资金,全面改善了城区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到徐州市铜山区,随便进哪所农村学校,都会发现图书馆、实验室、网络教室等一应俱全,大屏幕投影仪等信息化技术装备,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必备工具。“我们一点儿也不羡慕城里孩子”,这成为当地学生的心声。

  内涵发展 特色立校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宿迁市宿城区以“幸福教育”为理念,鼓励各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课外活动,全区学校活跃着300多个学生社团,民族乐器、青花瓷指尖艺术等民间传统艺术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不久前,该区仓集镇中心小学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宿城教育今胜夕,均衡发展民受益。师生携手校园美,盛赞政府真给力。”该校老教师朱兆松即兴编的这个“顺口溜”,让在场所有人一片欢笑。朱兆松告诉记者,他的孙子、外孙都在这所农村学校读书,“不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我都感到很幸福”。

  提升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一直是江苏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高举的旗帜。近年来,江苏各地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内涵发展,把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贯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过程,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引领教育改革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南通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并催生了以促进人的成长为显著特征的南通教育模式: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李庾南教育思想等各种教育思想引领着全省乃至全国教育管理和教学行为的科学转变;淮安市多年来坚持打造“学在淮安”品牌不动摇,重点推进课程、教育管理、课堂教学三项改革,探索创立了淮安市“十大教学模式”,体育、艺术、科技、文化特色学校达到200多所;连云港市连云区打造出“山文化、海文化”社团、“小海军”学校、“百草文化”研究社等独具海滨特色的教育品牌。

  “以改革推动教育公平,以内涵发展实现更高质量的公平。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关键在于推进均衡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沈健介绍说,近年来,江苏正是以“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内涵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养好每一名学生。

  立足改革创新与内涵发展,江苏全面启动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工程和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为义务教育均衡找到了一个坚实、丰厚的生长点。各地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培育、放大学校特色亮点,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全面推动“一校一品”建设,全省义务教育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均衡师资 强化督导 

  ——构筑义务教育均衡的长效机制 

  “我们家长最看重的是好老师。”如皋市如城镇实验小学学生家长李建红坦言,当初千方百计让儿子进了如师附小幼儿园,为的就是之后继续在如师附小这所名校就读。现在,李建红的儿子却在家门口的如城镇实验小学上学。促使李建红改变决定的,是如皋力度空前的教师流动,带动每个学校教学水平整体提升。从2011年开始,如皋市积极探索建立“区管校用”师资配置机制,近两年义务教育学校交流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1.9%,义务教育阶段实现“零择校”。

  透视“择校热”,核心是择名师。如何让校长、教师打破学校之间的藩篱,流动起来,成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关键。2010年以来,江苏明确规定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教师每年交流比例不低于15%。2013年初江苏进一步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工作的意见》,把骨干教师的均衡配置作为推进公平的重要途径,形成了区域、城乡、校际教师交流制度。

  在此背景下,江苏中小学教师由“学校人”逐渐向“系统人”转变。苏州市姑苏区在权衡生源、师资、配置等条件的基础上,组建“校际发展共同体”,以区域内多所省级实验小学校为核心组建“校际联盟”,实施“干部挂职锻炼”计划、“校际教师伙伴交流”计划,力促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我现在的身份是园区的教师,而不是某一所特定学校的教师。”从苏州城里的星港学校调到跨塘实验小学任教的唐家强说。

  “实践证明,只要当地党政领导认识到位、政策合理、过程公开、支持到位,教师合理流动的难度就能降到最低,就能让每一位适龄孩子就近‘上好学’。”沈健说,教师队伍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教育现代化的第一生产力;教师流动不是权宜之计,要形成制度,让城乡教师流动起来、合理配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释放、衍生、扩大。

  江苏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除了教师流动,还有强化督导等举措。2005年,江苏省建立县级政府教育工作年度督导考核制度,督导结果作为县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结果“优秀”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干部晋升依据之一。同时,在督导评估过程中尤其突出公众满意度调查和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教育惠民 注重公平 

  ——义务教育均衡落在“人民满意”上 

  从2003年开始,南京率先在全国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发放义务教育助学券,之后不断“扩容提标”。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城乡低保家庭、纯农户低收入家庭等六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免收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外,还能按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享受财政性生活补助。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过程中,江苏重点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让有底蕴、有基础、有质量、有活力的教育公平的阳光遍洒大江南北。满足他们对教育公平的渴求,是江苏教育均衡发展最为人性与柔软的一面。

  在实现“基本均衡”的基础上,江苏在未来还要进一步提升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坚持义务教育教师在县(市、区)域范围内以一定比例合理流动的同时,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和师德教育,努力解决教师流动中产生的问题,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让人民群众对教育更加满意。

  2010年以来,江苏省政府每年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推动义务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并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使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深入人心,让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的实惠家喻户晓。2011年5月,无锡市设立了教育惠民服务中心,从行政许可、政策咨询、投诉受理、学生资助、家校联系等9个方面为市民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高效率、优质化”服务。只要是上班时间,中心的服务专线随时有人接听。一年半来,中心共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和求助需求1万多件次,其中大部分问题得到了解决,深受市民欢迎。

  江苏是外来务工大省,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随迁子女占在校生数超过1/3,在多方努力下,全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户籍人口子女一样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其中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占87%;从2008年开始,江苏投入6.1亿元实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新建、改建学生食堂、宿舍共64万平方米,为近20万名留守少年儿童提供安全的宿舍、卫生的食堂。省财政还先后投入7000万元实施“特殊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扶持经济薄弱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并为全省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配置专用设备。目前,全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6%。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为了让所有孩子都拥有成才的机会,江苏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资助体系,并在督导评估过程中突出公众满意度调查和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目前,全省各县普遍建立以居住地学龄人口数为基准的义务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南通市港闸区举办21个“春蕾班”,资助8000余人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达400余万元,区财政资助比例达在校学生数的8%,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每一位贫困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让每个孩子拥有出彩的机会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沈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承载着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是江苏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之后又一重大战略性任务。目前,江苏100个县(市、区)中已有89个通过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认定,占全省总量的89%,为全国数量最多,翻开了江苏教育史上新的一页。

  义务教育是江苏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更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首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江苏建立健全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投入更加稳定并持续增长,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通过国家“基本均衡”督导认定奠定了基础。

  推进均衡发展的实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是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都能使个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和追求,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江苏将以现代化为统领,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重点,以信息化为突破口,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社会氛围为保障,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以更有力的措施扶持基础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人民满意。

责任编辑:沈大雷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