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杏坛星光 > 正文

叶青:那一片吐露芬芳的“叶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无锡教育网

因为爱叶,爱叶的平凡和执著,爱叶的奉献和朴实,所以她总爱以“叶子”自称。25年前,她选择了这一份绿叶一般的事业,欣赏着花开的娇艳,聆听着花开的声音,吮吸着花开的香甜,她甘心做着一片平平凡凡的叶子,情愿守着一份平平凡凡的事业。暑去寒来,春华秋实,执著着那一份对教育的坚守、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关爱、对同事的真诚,这片叶子默默吐露着鲜花一般的沁人心脾的芬芳。她,就是无锡市广瑞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课改先进个人、无锡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崇安区首批名师、中学高级教师叶青。

在她的字典里,用得最多的是“真心、真诚、认真”这三个词语。低调做人、和善包容、将心比心、以诚相待是她的为人之道。无论身为教师,在美丽的校园与天真活泼的孩子相伴;还是身为教研员,走进全区各所学校与积极进取的教师为侣,她总是善于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踏实认真、一丝不苟、求真务实、尽心尽力是她的处世之道。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无论大事还是小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必定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完成。

25年来,经历着一次次的角色变化,从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到领航教改的教研员,再到运筹帷幄的学校领导,她本着一颗真心,守着一份真诚,始终扎根于教学的沃土,和孩子们同乐,与教师们同行。一路走来,甘当那一片平凡的“叶子”。

行路,那一片绿叶的追求

当教师的她,与学生们结为“忘年交”。课堂上她是学生的老师,课堂下她是学生的朋友,她特别“偏心”、“关爱”学困生,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他们身上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努力成为他们的知音和诤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当教研员的她,与全区教师们结为“兄弟姐妹”。为全区数学教师进行课改理论讲座和教材培训,深化教师的课改意识,反思实践中的得失;尝试短课实效性教研活动和平等互助式评课方式,提高区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结队互动发展的潜能,定期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和基本技能大赛,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深入基层学校了解数学教学现状,深入办公室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深入课堂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努力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任职六年间,她指导的青年教师中有三十多位在省、市各类竞赛和评比中获一、二等奖。

当校长的她,与学校教师们结为“知心伙伴”。2011年,她任职广瑞实验小学副校长,主抓教育教学。平等与理解,自律与他律,使她很快与学校老师打成一片。平时,她理解教师,关心教师,待人公平,乐于交流,取长补短,在她面前,教师畅所欲言,有话敢说有话能说。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春风化雨,两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升。

25年来,在学科教学的土地上,从初为人师的迷惘与困惑,到导师启蒙的积淀与顿悟,到实践探寻的摸索与创新。她甘守着一份淡默,执念着一份探求,与书香为伴,拜大家为师,始终践行着独属于她的“童心里生长的智趣数学”教学风格,终于绽放出叶子独有的迷人芳香。

绽放,那一抹叶子的芬芳

“教师,是一片能思想的叶子。”惟有思想,能让教师迅速成长;惟有思想,能感受到儿童生命的涌动和心智的成长。2003年起,她师从江苏省特级教师凌国伟,2010年挂职南京北小,天天与孙双金、张兴华、张齐华等名师相处。领略着名师风采,感悟着先进理念,细细品味大家们的真知灼见,一次次的思想撞击,她在吸收、反思、内化、实践中,不断摸索:有效的数学学习必须基于儿童的学习心理;数学教师要心里相信儿童,眼中装有儿童,手中握有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设计教学;把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具体,让“数学好玩”四个字替代孩子们心中的“数学好难”,让孩子们在童心数学课堂中,享受着数学的乐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她静静地沉淀着自己,静静地思考着该如何用“童心引领智趣数学”,静静地追寻着“真实求知、朴实无华、扎实有效”的原生态课堂境界,让孩子们在快乐自信中学数学,在协作分享中学数学。

2011年,她又回到教学第一线,如鱼得水的她尽情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在学校的学科教学阵地上挥洒着她的教学智慧,推广着她的教学思想:数学教学要尊重儿童天真、纯朴、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顺应童心、依归童心,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创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童心引领数学课堂,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好玩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让童心得到放飞、童真得到回归、童趣得到激发,让思维的壮苗在智趣雨露的润泽下滋滋拔节……

与此同时,在一次次的反思和涅槃中,她的教学主张和课堂教学风格——“童心引领智趣数学”渐渐走向成熟,吐露芬芳。

融入童心——教易懂的数学,让孩子愿学

学生怕数学、烦数学的关键是觉得数学深奥难懂,对儿童来说,听不懂的东西当然不想听,学不会的东西当然不愿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感到数学简单、数学易懂、数学好学。

数学是一门抽象、概括和理性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借助可感知的具体形象,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的感知认识;其次要探明儿童赖以建构新知的相关已有知识经验,把握儿童的认知起点,以学定教;最后融入童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数学内容变得生动、具体、有趣,深入浅出地把深奥的原理浅显化,繁杂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感到通俗易懂,理解得更深刻、更清楚。

顺应童心——教有趣的数学,让孩子乐学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注意挖掘他们心灵里潜在的求知欲。儿童具有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等心理特征,那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要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让儿童的个性心理倾向在数学教学中获得极大满足,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愿望。正如陶行知所说:“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我们要顺应童心,构建以多维互动与动态生成为特征的课堂活动,让课堂教学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中尽情地玩耍起来、活动起来、思考起来、炫丽起来……

引导童心——教有用的数学,让孩子恋学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我们要让课堂教学贴近儿童生活,贴近社会生活,构建丰富多彩的多元课堂文化;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最后又服务于生活的应用性和重要性,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叶茂枝繁的大树上,吐芳争妍的繁花间,我就做那一片平平凡凡的叶子吧!”叶青总是这样说。是啊,这是一片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叶子,一片吐露着芬芳的叶子。她孕育着生命的拔节,孕育着智慧的探求,孕育着幸福的人生。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