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海河教育园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百科融创”杯“嵌入式应用开发”赛项中,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徐昌华老师带领的参赛队在比赛中不畏强手、敢于亮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59支代表队同台竞技、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
招之能战 用我必胜
“电子工程学院聂院长让我做带队指导老师时,我还是有一些顾虑的,怕自己的知识结构如同自己的年龄一样可能已经老化、腐朽,跟不上现代科技的发展步伐,不能辅导好参赛学生”,工科出生的徐老师很儒雅,目光慈祥,说起话来让人觉得这位老师很容易接近,很好相处。其实,这些都是徐老师的谦辞,他既是招之能战的将才,也是用我必胜的帅才;他有着工科人潜心做研究的特质,一点不张扬;他于2010年、2011年、2013年三次带队代表我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技能大赛,分获三、二、一等奖,为学校添金夺银争得荣誉,从未空手而归。
使命在肩 夙兴夜寐
“如果我能挑100斤的担子,就不因为今天消耗光了明天就减少了,通过食物补充和睡眠补充,明天还是能挑起100斤的重担”,备战的过程十分艰辛,带队指导老师尤甚,他要掌握每位队员的知识和技能功底、学习能力、身体状况、集训进度等等,要合理安排队员们每天的训练内容,和队员们打成一片。
从三月中旬组队到六月下旬竞赛,期间只有区区100来天时间备赛。组队之初,队员们对竞赛内容所知甚少,学校选择他们是因为经过了大一大二共四个学期的学习,他们的基础知识很扎实。即便如此,怎么夺奖呢,莫非要“拔苗助长”?非也!“每天我都在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经验尽可能多的变着法儿传授给学生。”据张乾说,集训期间“徐工”会在队员们做完任务后仔细地讲一遍它的电路原理,便于队员们加深理解。很多时候,每涉及到一个知识点,队员们总是围着“徐工”坐着或站着,然后他在纸上边写边讲,常常会忘记吃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纯知识传授不能让小车在竞赛现场跑起来,必须聚焦竞赛强化工程实践经验的传授,才能够迅速提升队员的竞赛水平。因此,集训备赛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密。队员们每天上午八点开训,晚上十一点结束,指导老师十二点结束,周六下午休息半天,“出于对竞赛的热心、负责和对指导老师的崇拜,我们一直都是坚持训练到十二点才结束”,队长张自铭说。
无处不在的工作“提前量”
徐昌华带队的竞赛团队在学生兴趣培养、技术理论积累、竞赛大纲细化、后勤保障等方面充满了各种工作“提前量”。
“专业兴趣培养从大一抓起”,S1教学楼的201大厅曾是竞赛团队集中培训的地方,目前是电子工程学院电子兴趣小组的活动地点。走进大厅,一部分同学正在电脑上学安卓程序,另一部分同学在焊接小车,操作案台上摆满了小车底盘、电路板等各种元器件。电子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小邹不用现成的小车底盘,坚持自己焊接,目前已经将4个发动机与车轱辘焊接好,“小车不仅要焊接成型,还要跑得起来”,他信心满满地说。“专业兴趣培养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提升的动力,有了专业兴趣,这些好苗子会成长地很快”,徐昌华说。
培养学生的同时,徐昌华十分注重在集训与竞赛实践中总结经验。他撰写的《高可靠小车红外光循迹设计原则》发表在《现代电子技术》杂志上,被超过30家电子信息类网站转载,该文指出了竞赛小车采用传统光循迹电路的不足,并提出了应对之策。“以前从未接触过循迹板,很好奇小车为什么能够沿着黑线跑,有了徐老师指导,特别是看了他的《高可靠小车红外光循迹设计原则》一文,觉得豁然开朗,很佩服徐老师的见解”,仲海峰说得很激动。“据我观察,各参赛队中,设计的小车能跑起来的占一半,跑完全程的基本就可以拿一等奖了”,徐昌华说。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我校竞赛小车循迹板设计合理,如同给小车装上了“眼睛”,不仅循着轨道黑线跑起来了,而且跑完了全程,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上海举行的赛项说明会,只说明了竞赛的内容概况,然而更具体内容要等到竞赛时才能知道。“我和另一位指导老师根据赛项说明对竞赛的内容概况进行细分”,徐昌华举例说,赛项说明会上只说要考颜色识别、图像识别,那么,一个画面上是一个图像还是多个图像?是一种颜色还是多种颜色?这都没有明确。针对这两点,徐昌华设想出红绿黄蓝色和矩形、圆形、三角形,按上中下、左中右或左上右下、左下右上以及品字形排列方法组合给学生训练,结果,赛场出的题目就是左上右下的红、黄两个颜色和圆形、三角形两个物品的排列,这道题难住了很多团队,而我们的团队轻松驾驭了。同时,“赛场出现了无线数据传输不畅的情况”,队员仲海峰说,由于平时训练的多,队员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比赛场地各队无线信号互相干扰所致,“只要与别的队小车叉开时间运行就轻松克服了这个问题”。
作为带队指导老师,徐昌华还在团队后勤保障方面做到了充分的未雨绸缪。为了确保竞赛期间老师学生身体的健康,参赛师生们吃住都十分注意,路边地摊大排档不去吃。师生们到达天津后,立即去药店采购了常用药,感冒、肠胃、创伤药一并购齐累计花费300多元。“这些钱花得很值,在竞赛现场调试硬件时我的手不小心被割破,徐工赶紧找出一瓶喷剂喷到伤口上,竞赛期间队长张自铭还出现了腹痛,用到了肠胃药”,张乾说道。
集训期间该校参赛队准备了5辆小车供训练使用,没有因为小车坏了而耽误宝贵的训练时间;多带了2块电池,避免了别的团队出现的小车电力不足的情况;赛前准备好竞赛过程文档,根据现场竞赛实际情况稍作修改便可以上交评委会,免去了现场答辩的麻烦,为团队竞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打好提前量,能做诸葛亮”,徐昌华微笑着说。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嵌入式应用开发”团队在2014年过赛中取得佳绩,离不开参赛师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徐昌华在赛前赛中的未雨绸缪、充分准备,离不开他的工作“提前量”,甚至可以说,这种“提前量”是制胜关键。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