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连云港市

吴立向:以满腔的热情,做有温度的乡村教育

——东海县驼峰中心小学教师吴立向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05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20多个春秋中,8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将自己的青春留在菁菁校园,留在乡村孩子的记忆里。他始终站在教育的精神高地,守望着乡村教育振兴的梦想,用信念谱写一曲平凡人生的卓越篇章。他就是东海县驼峰中心小学校长吴立向。 

  注重方法,让教育充满温情 

  20多年来,吴立向一边教学一边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他总说:亲其师才信其道,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对症下药,让教学有的放矢。为了拉进师生的距离,他经常走进教室,来到学生中间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忘了自己是一名校长,孩子们也亲切地称“老吴”。关系近了,自然了解也就更深入了,交流也就更融洽了…… 

  面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吴立向善于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从实践中寻找答案。用他的话说,要让孩子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才能让孩子们更好的发展。每次学完一个内容,总是积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对于后进生,更是尽心尽责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对于有些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他会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给予过多关注,进行常态化的家访,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教育方法,请求家长协助进行共同管理。 

  责任担当,让教育充满希望 

  在走上校长工作岗位后,吴立向始终坚持每天早上点前到校,晚上点后回家。校园里,他不是在听课就是在了解教学准备情况,或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遇到的困难;校园外,他经常深入学生家中,同家长交流教育方法,征询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在管理上,坚持每周到村完小督导,和教干、教师深入交流,把脉问诊村完小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教学质量的路径。几年来,他的调研手稿多达30多万字,亲自下发的督查通报1100余次,听课1600余节,所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019年初冬的一个清晨,他向往常一样到校查看老师的粉笔字书写情况刚走进书法长廊,他一不小心摔倒在地,疼得冷汗直流。早到校的孩子们发现后立刻将他扶到路边的石凳上。吴立向被送到医院时内衣已被汗水浸透。经检查胸十二压缩性骨折几位专家会诊后一致意见需要立即手术。住院以后,他还是放心不下学校工作,在病床上每天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即使躺在床上强忍疼痛也不忘每天记录工作进展。病床上的他一直惦记师生冬季出行安全、食堂伙食改善、冬季师生取暖、元旦节活动筹备等;一个多月后,还没完全恢复好的他就急匆匆地回到工作岗位。家人除了埋怨和心疼,只能默默替他准备好药品、必备的辅助恢复器具,看着他一边忍着恢复期的疼痛一边废寝忘食的工作……老师们劝他回家休息,他总是笑笑说“还能坚持”。在他的带动下,老师们没有丝毫懈怠,一个学期下来学校综合评估县级排名从25名一跃进入12名。 

  身先士卒,做教师的领头人 

  教师的根本在课堂,吴立向一直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走上校长工作岗位后他工作再忙每周至少要听2节课,坚持为老师上示范课,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身体力行,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同时他还积极带领教师做课题研究。他指导学校教科室专门成立小课题研究指导小组,要求年轻教师每人必须申报课题,带着问题搞教学。为此,他自己带头申报了省级规划课题《3+2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在他的引领下,学校的科研氛围日益浓厚,老师们的研究意识明显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了实质性提升,教学成绩也逐年提高。几年时间里,学校省级以上发表和获奖的论文达200多篇,省市科研课题30多项,市级以上各类获奖20余人次,教师们的业务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近年来吴立向由于出色的表现,获评江苏省教育厅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江苏省无线电测向优秀校长连云港市骨干校长连云港市师德模范连云港市教学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20多年来,在教书育人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吴立向凭着自己的一颗赤诚心、进取心,辛勤耕耘,尽职尽责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美丽光环,有的只是他那脚踏实地、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对教育事业的倾力奉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将时刻铭记知责于心、履责于行,不负使命、砥砺前行,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耿美琳

吴立向:以满腔的热情,做有温度的乡村教育
——东海县驼峰中心小学教师吴立向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05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20多个春秋中,8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将自己的青春留在菁菁校园,留在乡村孩子的记忆里。他始终站在教育的精神高地,守望着乡村教育振兴的梦想,用信念谱写一曲平凡人生的卓越篇章。他就是东海县驼峰中心小学校长吴立向。 

  注重方法,让教育充满温情 

  20多年来,吴立向一边教学一边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他总说:亲其师才信其道,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对症下药,让教学有的放矢。为了拉进师生的距离,他经常走进教室,来到学生中间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忘了自己是一名校长,孩子们也亲切地称“老吴”。关系近了,自然了解也就更深入了,交流也就更融洽了…… 

  面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吴立向善于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从实践中寻找答案。用他的话说,要让孩子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才能让孩子们更好的发展。每次学完一个内容,总是积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对于后进生,更是尽心尽责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对于有些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他会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给予过多关注,进行常态化的家访,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教育方法,请求家长协助进行共同管理。 

  责任担当,让教育充满希望 

  在走上校长工作岗位后,吴立向始终坚持每天早上点前到校,晚上点后回家。校园里,他不是在听课就是在了解教学准备情况,或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遇到的困难;校园外,他经常深入学生家中,同家长交流教育方法,征询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在管理上,坚持每周到村完小督导,和教干、教师深入交流,把脉问诊村完小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教学质量的路径。几年来,他的调研手稿多达30多万字,亲自下发的督查通报1100余次,听课1600余节,所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019年初冬的一个清晨,他向往常一样到校查看老师的粉笔字书写情况刚走进书法长廊,他一不小心摔倒在地,疼得冷汗直流。早到校的孩子们发现后立刻将他扶到路边的石凳上。吴立向被送到医院时内衣已被汗水浸透。经检查胸十二压缩性骨折几位专家会诊后一致意见需要立即手术。住院以后,他还是放心不下学校工作,在病床上每天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即使躺在床上强忍疼痛也不忘每天记录工作进展。病床上的他一直惦记师生冬季出行安全、食堂伙食改善、冬季师生取暖、元旦节活动筹备等;一个多月后,还没完全恢复好的他就急匆匆地回到工作岗位。家人除了埋怨和心疼,只能默默替他准备好药品、必备的辅助恢复器具,看着他一边忍着恢复期的疼痛一边废寝忘食的工作……老师们劝他回家休息,他总是笑笑说“还能坚持”。在他的带动下,老师们没有丝毫懈怠,一个学期下来学校综合评估县级排名从25名一跃进入12名。 

  身先士卒,做教师的领头人 

  教师的根本在课堂,吴立向一直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走上校长工作岗位后他工作再忙每周至少要听2节课,坚持为老师上示范课,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身体力行,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同时他还积极带领教师做课题研究。他指导学校教科室专门成立小课题研究指导小组,要求年轻教师每人必须申报课题,带着问题搞教学。为此,他自己带头申报了省级规划课题《3+2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在他的引领下,学校的科研氛围日益浓厚,老师们的研究意识明显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了实质性提升,教学成绩也逐年提高。几年时间里,学校省级以上发表和获奖的论文达200多篇,省市科研课题30多项,市级以上各类获奖20余人次,教师们的业务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近年来吴立向由于出色的表现,获评江苏省教育厅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江苏省无线电测向优秀校长连云港市骨干校长连云港市师德模范连云港市教学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20多年来,在教书育人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吴立向凭着自己的一颗赤诚心、进取心,辛勤耕耘,尽职尽责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美丽光环,有的只是他那脚踏实地、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对教育事业的倾力奉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将时刻铭记知责于心、履责于行,不负使命、砥砺前行,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耿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