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语文课堂,埋下一些“种子”

——听祝禧教《孔子游春》

作者:周益民 发布时间:2020-07-10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周益民

  祝禧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为,这一课比较典型地表现出“文化语文”的追求与特质。

  《孔子游春》描写孔子与弟子们在泗水河畔游春论志的情景。

  一个文本固然具有内在的客观规约性,但仍给读者留存了广阔的解读空间,这使得阅读不仅表现为再现作者彼时彼景心境的过程,更可以赋予读者主观的情怀与视野,获得再创造的快乐。读者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现并完善“自我”。教师与学生就是一种读者,只不过他们的身份比较特殊,除却一般阅读意义的寻求,还有教与学层面的个性价值。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囿于狭小的教育空间,寻求道德教化与工具训练,忽略了阅读的本体,使得阅读教学异化,本应流淌其间的美好因子被挥发筛滤。在这样的背景下,祝老师提出“文化语文”的主张,颇具眼见。每一个教学文本就是一个文化载体,每一个阅读课堂就是一次文化跋涉,阅读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的成长历程。

  在《孔子游春》的教学中,祝老师带领学生用心地走进又走出文本,进行了颇具创意又极为有效的重组与增容。

  首先,我们感触到祝老师将中华母语渊源长河传递给儿童的拳拳之心。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语言在行进的路途上既一路蜕变又保持自我,如何让今日的儿童在学习当代语言的同时了解它的曾经?祝老师力图通过文本找到文白语言的某种链接点,在共同的内容上感悟言说形式的差异。她适时补充片段:“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正是课文相应片段的描写,学生对照诵读,不难领会两者表达的异同。巧妙的是,祝老师的设计妥帖地安置在课文整体的学习情境中,“让我们也一起说——‘吾与点也’”,古老的语言在当下找到了知音。

  其次,我们感受到祝老师对文本折射的中华文化的适度开发。课文中,孔子有一段论述流水的宏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已被赋予诸多人文因素,其本质是一种“人化的自然”。祝老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现象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以课文的描写为引子,引导学生文白对照,体会孔子“从波澜起伏,奔腾不息的泗水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领会古代文化中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比兴”手法。因为拥有一定的感性支撑与理性认识,两千多年前的先哲恍若来到跟前,其背手面水沉思的神情那样可亲。

  最后,我们感动于祝老师对于中国“文人”形象的理解与欣赏。《孔子游春》是叙事文,并未突显人物形象的塑造。但是,文字间隙中孔子仍然音容可现。祝老师引导学生组合相关片段,获得了关于孔子的立体形象。她如此操作,一方面基于孔子在中国文化史的意义;另一方面意欲通过走近孔子,引发儿童对中国文化的关怀。这是富有意义的“种子埋植”。“你觉得做孔子的弟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据古书记载,孔子的弟子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志向。孔子是怎样与弟子交往的,又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呢?”这些启发性很强的引导,使得学生一步步走近孔夫子: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多才多艺,他是学生的朋友。如果说这些只是着眼文本字面传递的信息,紧接着“向孔子老师畅谈志向”就迈入了对话机制。名为“畅谈”,故须扣住对象,势必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孔子的主张;既名为“畅谈”,气氛该是宽松和谐,这正是孔夫子一贯倡导的师生观。水到渠成,当学生们感悟到“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他用独特的教育理念教育自己的学生,他在政治上还提出了‘仁者爱人’的理念”时,我们不由欣慰、感叹——这样的课堂充盈着睿智、洋溢着温情,当学生们的心头不断被埋下一些“种子”,他们的心间也会绽放思辨的花蕊。祝老师把握住了这种儿童的哲学火光,将其催生为动人的课堂论坛“遥想孔子当年——从《孔子游春》说起”。

  指点江山的气魄,激扬语言的豪情,这是少年的率真与智慧,也是孔子思想沐浴下课堂孕就的才情与胆识。

(周益民,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陈路

语文课堂,埋下一些“种子”
——听祝禧教《孔子游春》
发布时间:2020-07-10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周益民

  ■周益民

  祝禧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为,这一课比较典型地表现出“文化语文”的追求与特质。

  《孔子游春》描写孔子与弟子们在泗水河畔游春论志的情景。

  一个文本固然具有内在的客观规约性,但仍给读者留存了广阔的解读空间,这使得阅读不仅表现为再现作者彼时彼景心境的过程,更可以赋予读者主观的情怀与视野,获得再创造的快乐。读者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现并完善“自我”。教师与学生就是一种读者,只不过他们的身份比较特殊,除却一般阅读意义的寻求,还有教与学层面的个性价值。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囿于狭小的教育空间,寻求道德教化与工具训练,忽略了阅读的本体,使得阅读教学异化,本应流淌其间的美好因子被挥发筛滤。在这样的背景下,祝老师提出“文化语文”的主张,颇具眼见。每一个教学文本就是一个文化载体,每一个阅读课堂就是一次文化跋涉,阅读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的成长历程。

  在《孔子游春》的教学中,祝老师带领学生用心地走进又走出文本,进行了颇具创意又极为有效的重组与增容。

  首先,我们感触到祝老师将中华母语渊源长河传递给儿童的拳拳之心。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语言在行进的路途上既一路蜕变又保持自我,如何让今日的儿童在学习当代语言的同时了解它的曾经?祝老师力图通过文本找到文白语言的某种链接点,在共同的内容上感悟言说形式的差异。她适时补充片段:“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正是课文相应片段的描写,学生对照诵读,不难领会两者表达的异同。巧妙的是,祝老师的设计妥帖地安置在课文整体的学习情境中,“让我们也一起说——‘吾与点也’”,古老的语言在当下找到了知音。

  其次,我们感受到祝老师对文本折射的中华文化的适度开发。课文中,孔子有一段论述流水的宏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已被赋予诸多人文因素,其本质是一种“人化的自然”。祝老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现象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以课文的描写为引子,引导学生文白对照,体会孔子“从波澜起伏,奔腾不息的泗水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领会古代文化中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比兴”手法。因为拥有一定的感性支撑与理性认识,两千多年前的先哲恍若来到跟前,其背手面水沉思的神情那样可亲。

  最后,我们感动于祝老师对于中国“文人”形象的理解与欣赏。《孔子游春》是叙事文,并未突显人物形象的塑造。但是,文字间隙中孔子仍然音容可现。祝老师引导学生组合相关片段,获得了关于孔子的立体形象。她如此操作,一方面基于孔子在中国文化史的意义;另一方面意欲通过走近孔子,引发儿童对中国文化的关怀。这是富有意义的“种子埋植”。“你觉得做孔子的弟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据古书记载,孔子的弟子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志向。孔子是怎样与弟子交往的,又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呢?”这些启发性很强的引导,使得学生一步步走近孔夫子: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多才多艺,他是学生的朋友。如果说这些只是着眼文本字面传递的信息,紧接着“向孔子老师畅谈志向”就迈入了对话机制。名为“畅谈”,故须扣住对象,势必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孔子的主张;既名为“畅谈”,气氛该是宽松和谐,这正是孔夫子一贯倡导的师生观。水到渠成,当学生们感悟到“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他用独特的教育理念教育自己的学生,他在政治上还提出了‘仁者爱人’的理念”时,我们不由欣慰、感叹——这样的课堂充盈着睿智、洋溢着温情,当学生们的心头不断被埋下一些“种子”,他们的心间也会绽放思辨的花蕊。祝老师把握住了这种儿童的哲学火光,将其催生为动人的课堂论坛“遥想孔子当年——从《孔子游春》说起”。

  指点江山的气魄,激扬语言的豪情,这是少年的率真与智慧,也是孔子思想沐浴下课堂孕就的才情与胆识。

(周益民,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