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成就感在哪里?什么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进而值得学生尊敬,值得同行学习,值得社会称道。
自然这里有一个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答案迥异。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一个教师的工作成绩,甚至是一辈子的工作成绩。也许有人会用帽子来衡量,头上是否有各式各样的头衔,头衔的大小程度如何?看这个教师是不是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也许有人会用本子来衡量,是否拥有大大小小的红通通金闪闪的荣誉证书,是否获得过各级各类的表彰奖励,是不是模范教师,先进教师。也许有人会用位子来衡量,校内校外有多少职位,官位有多大?也许还会有人用数字来衡量,所教学生历年考试的分数如何,培养了多少学生,有多少学生考上大学,又有多少学生出人头地,多少学生仕途商海扶摇直上,劈波斩浪。
我们不能否认帽子、本子、位子甚至是数字和一个教师成就的直接关系。但是我们考虑得更多的应是抛开外在的那些闪光的东西之后,我们教师自身有多少金光闪闪的东西,有多少永远属于自己别人想赐与想拿走都不可能的东西:教师用一生的时间在一生的教学生涯中的所感、所悟、所得。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哪怕是一鳞半爪,片言只语。
教师即便培育了学生,桃李芬芳,但是如果耽误了自己,一无所有,也不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教师的职责使命是教书育人,职业特点是服务他人,职业精神是奉献自己,职业要求是以生为本,职业比喻往往是园丁、老牛、人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似春蚕,只有奉献,不讲索取,似蜡烛,惟有燃烧,毫无保留。
身正为范,德高为师。教书育人的神圣和无私奉献的崇高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的属性。
“学生有出息了,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学生教育好、培养好。”
把使命牢牢地记在心头,把学生高高地举在头顶。这既是多少年来教师践行的行为准则,也是多少年来褒奖教师的价值取向。
不能否认红烛精神可嘉可敬。但是如果这支蜡烛在燃烧的同时能开放出同样属于自己的美丽花朵,结出同样属于自己的甜美果实,则园丁有荣,桃李有幸,教育园地枝繁叶茂,花开似锦。
观察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无非是德能勤绩几个方面,辛勤劳苦的师德给学生带来的是感激尊敬,这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层面,出类拔萃的师能给学生带来的是感动尊重,课上得好,书教得好,教学能力强,学生从心里感到佩服,这是一个教师给予学生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方面。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产生自己的教育影响力,尤其是在自己专业发展成长的道路上越教越活,越教越新,越教越棒,教师要善于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全自己。
成就学生,成全自己,有三个层次值得教师去不断追求。
育人不误己,教师要能有自己的一套。这是站稳脚跟的阶段。
教师不是传声筒,别人如何对你说,你就如何对着学生说;教师不是复印机,教科书、参考书上如何说,你就原封不动地照本宣科;教师不是搬运工,把知识的砖瓦一块一块地搬给学生。那种靠着一本教科书,一本参考书,一本备课本,一叠讲义,一成不变周而复始地进课堂,登讲台的教师,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应付交差的教师,进不了知识的殿堂,登不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大雅之堂,更成不了学生心目中钦佩仰慕的好教师。教师是帮助学生打开知识殿堂的领路人,所以教师自己首先要进入知识的殿堂,教师要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钻研教材,精通教材,对教材有独特准确的理解把握。教师向来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必须要能够洞悉学生的需求,洞察学生的思想,进得了学生的心灵。在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摸索,形成自己的基本教学套路,即开始有区别于别人,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一套路要伴随着自己教学生涯的延伸不断更新充实,不断丰富完善,逐渐形成教法,体现教学风格,产生教学效益,得到行业认可。
育人不误己,教师要能有自己的一招。这是崭露头角的阶段。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阶段,这是一个从茫茫人海的教师队伍中走出来,显示独一无二的自我的提升阶段;这也是一个区别一般教师和专长型教师的分水岭。走不出来,冒不上来,人云亦云,芸芸众生;走得出来,鹤立鸡群,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经过一个见习、实习、学习的熟悉适应阶段,从由别人帮扶着、指点着走路到丢开导航设备自己走路,教育教学工作的各种观念原理要素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地去摄取。从层面上不仅深化,而且消化内化为自己所有。在更加从容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始有自己的思考积累,时常有一思一悟一得一说,说得有理,说得在行;课堂教学的技术与艺术更为娴熟,得心应手,开始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时不时可以露一手,出一招。从操作层面看,教法个性鲜明,从检验层面看,成绩名列前茅,二者互相验证,相映生辉,教者时时怡然自得,踌躇满志,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育人不误己,教师要能有自己的一绝。这是出类拔萃的阶段。
由一招到一绝,这是一个从行家里手向大家高手转化的阶段,这是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如果说一招是某一个方面的突破,是指单项的擅长,单项的冠军;一绝则应该是每一个方面的突破,是指全面的领先,全能的冠军。
此一绝非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素养,有标新立异的绝想,足可以著书立说,自圆其说,自成体系;此一绝非有过硬的教学手段和艺术,有难以企及的绝招,足可以开坛设讲,开门立派,自称一家。
育人不误己,并不是要求教师把该投向学生的精力与时间抽回来放在自己身上,一心想着自己成名成家,而是提醒教师在帮助带领学生成长的同时与时俱进,成就学生,成全自己,育人育己。因为唯有自己跟得上学生发展的脚步才能给学生更好更多的帮助。如果我们教师的给予学生的蜡烛更高大,光芒才能照得更亮;教师给予学生的人梯更高大,学生才能攀登得更高。
(江苏省丹阳市教育局 周竹生)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