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优化教育评价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作者:谷诗新 发布时间:2018-02-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建湖县实验小学 谷诗新

  师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校遵循人性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涵养化育”理念引导下,探索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为师生创造生动活泼、自由丰富的发展空间。

  评价原则科学化

  全面性评价 在“涵化教育”的理念下,形成科学的校本评价体系,从教师自身特点和担负的任务出发,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文化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协作精神等进行全面评价。对学生而言,既要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要看学生能力发展的程度和思想品德的提高,还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使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激励性评价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关键,激励性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我们以鼓励为主,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

  生成性评价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把握好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习真正发生。

  多元化评价 一是评价人的多元化。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实施评价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我校的“涵化教育”模式倡导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那么评价的对象也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地发挥学生评价的作用。二是评价方式上的多元化。评价时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还可以引导学生自编试卷、互相考查、交换批改、小组评议,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进行主动积极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也是多元的,如以“春之声”“秋之韵”为主题的家长开放日,让学生家长亲身参与学生学习生活,体验“涵化教育”的育人氛围,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评价。

  适时性评价 评价时机的把握也是影响评价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校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通过巧妙的语言和得法的指导,以教师的魅力涵化学生的心灵。对教师的评价,学校领导及专家组成员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与教师们交换意见,考查“三维目标”落实情况。每周四的教研活动中,教师间通过听课、评课等活动进行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学校据此获得反馈信息,及时采用相应措施帮助教师发展,改善教学现状的不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评价的实效性。

  评价内容具体化

  多年来,我校一直秉承“追求卓越,永创一流”的学校精神,全体教师辛勤劳动,追求自我完善与超越。

  以期末自评为契机,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验收评价与民意测评相结合。验收评价采取以点带面、纲举目张的策略,通过对重点基础工作的验收评价带动全盘工作推进,民意测评又弥补验收评价的不足,使考评工作更加全面和科学。差异性评价与等次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差异性指标,采取教师自评、同行互评、主管领导随机评、领导小组考评和学生家长参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常规工作如教师的“备、教、改”和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等指标,采取形成性评价,随时指导与反馈;对学生学业成绩、基本技能、特殊贡献等指标,则采取终结性评价。专家点评与社会参评相结合。每学期,我校都为教师提供展示能力和水平的舞台,如县开放课、家长会、读书汇报会、学生演讲比赛等,教师既能获得专家点评,又有广泛的社会评价,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以阅读经典名著为依托,提升涵化育人的品位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成长自己、改变人生。在学生层面上,我校每班建立图书角,开设“心灵阅读”课,各班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系统阅读《三字经》《千字文》《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丰厚师生的人文底蕴。定期开展读书汇报、征文活动,并鼓励亲子共读。在教师层面上,我校每年均根据教师的需求,购买教育书籍,订阅教育书刊供教师借阅。为每个教师配齐教师必读书系并明确阅读进度,每周利用两节课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每月举行一次读书汇报会,邀请教育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定期组织青年教师研习会。为了维系长久的读书兴趣,让读书成为教师的内在要求,学校每学年都进行读书情况调查,对学有所长、坚持学习的教师进行表彰。

  以教育教学管理为抓手,改革师生评价机制 为提升学校“涵化教育”教学质量,让评价促进发展、凝聚人心,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评价标准。对教师要求兼具职业道德和教学能力。对学生则要求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除重视对学生认知领域的内容评价外,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

  评价方式最优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寻求构建一种新的激励性教育评价框架,在教育实践中采用最优化的评价方法。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状况进行评价,是关注过程、面向未来、注重发展的评价。我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测评方式,一是进行课内评价,例如班会课上对近期出现的种种好的或不良现象进行适时评价;二是借助活动进行评价,学校每年举办德育主题演讲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架设展示爱好和特长的舞台。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期末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学校出台了《建湖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杯”优秀少年评选方案》。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被评价者从接受评价逐渐转向到主动参与评价,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体现教育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文化,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建立起平等、民主、友好的评价关系,有助于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使其不断改进和发展。为此,我校设计了《学生成长记录册》,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校和在家期间各方面的表现,参与评价的全过程:开学初自定成长目标,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学期中自析成长过程,定期对自己成长中的快乐与痛苦、学习过程的成功与失败进行肯定与反思;学期结束自评成长效果,把自己成长中留下的印迹保存到记录册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也要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开学前对孩子自定目标进行共同商讨,在“家长寄语”中给予孩子鼓励与支持,学期中对孩子成长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纠正,在“亲子交流”中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学期结束认真总结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给孩子恰如其分的评价。此外,教师通过“老师寄语”“成长交流”等栏目,鼓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点收获,提出自己的衷心希望,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航灯”。

责任编辑:李朋飞

优化教育评价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8-02-07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建湖县实验小学 谷诗新

  师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校遵循人性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涵养化育”理念引导下,探索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为师生创造生动活泼、自由丰富的发展空间。

  评价原则科学化

  全面性评价 在“涵化教育”的理念下,形成科学的校本评价体系,从教师自身特点和担负的任务出发,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文化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协作精神等进行全面评价。对学生而言,既要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要看学生能力发展的程度和思想品德的提高,还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使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激励性评价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关键,激励性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我们以鼓励为主,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

  生成性评价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把握好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习真正发生。

  多元化评价 一是评价人的多元化。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实施评价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我校的“涵化教育”模式倡导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那么评价的对象也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地发挥学生评价的作用。二是评价方式上的多元化。评价时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还可以引导学生自编试卷、互相考查、交换批改、小组评议,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进行主动积极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也是多元的,如以“春之声”“秋之韵”为主题的家长开放日,让学生家长亲身参与学生学习生活,体验“涵化教育”的育人氛围,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评价。

  适时性评价 评价时机的把握也是影响评价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校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通过巧妙的语言和得法的指导,以教师的魅力涵化学生的心灵。对教师的评价,学校领导及专家组成员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与教师们交换意见,考查“三维目标”落实情况。每周四的教研活动中,教师间通过听课、评课等活动进行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学校据此获得反馈信息,及时采用相应措施帮助教师发展,改善教学现状的不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评价的实效性。

  评价内容具体化

  多年来,我校一直秉承“追求卓越,永创一流”的学校精神,全体教师辛勤劳动,追求自我完善与超越。

  以期末自评为契机,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验收评价与民意测评相结合。验收评价采取以点带面、纲举目张的策略,通过对重点基础工作的验收评价带动全盘工作推进,民意测评又弥补验收评价的不足,使考评工作更加全面和科学。差异性评价与等次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差异性指标,采取教师自评、同行互评、主管领导随机评、领导小组考评和学生家长参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常规工作如教师的“备、教、改”和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等指标,采取形成性评价,随时指导与反馈;对学生学业成绩、基本技能、特殊贡献等指标,则采取终结性评价。专家点评与社会参评相结合。每学期,我校都为教师提供展示能力和水平的舞台,如县开放课、家长会、读书汇报会、学生演讲比赛等,教师既能获得专家点评,又有广泛的社会评价,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以阅读经典名著为依托,提升涵化育人的品位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成长自己、改变人生。在学生层面上,我校每班建立图书角,开设“心灵阅读”课,各班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系统阅读《三字经》《千字文》《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丰厚师生的人文底蕴。定期开展读书汇报、征文活动,并鼓励亲子共读。在教师层面上,我校每年均根据教师的需求,购买教育书籍,订阅教育书刊供教师借阅。为每个教师配齐教师必读书系并明确阅读进度,每周利用两节课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每月举行一次读书汇报会,邀请教育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定期组织青年教师研习会。为了维系长久的读书兴趣,让读书成为教师的内在要求,学校每学年都进行读书情况调查,对学有所长、坚持学习的教师进行表彰。

  以教育教学管理为抓手,改革师生评价机制 为提升学校“涵化教育”教学质量,让评价促进发展、凝聚人心,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评价标准。对教师要求兼具职业道德和教学能力。对学生则要求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除重视对学生认知领域的内容评价外,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

  评价方式最优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寻求构建一种新的激励性教育评价框架,在教育实践中采用最优化的评价方法。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状况进行评价,是关注过程、面向未来、注重发展的评价。我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测评方式,一是进行课内评价,例如班会课上对近期出现的种种好的或不良现象进行适时评价;二是借助活动进行评价,学校每年举办德育主题演讲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架设展示爱好和特长的舞台。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期末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学校出台了《建湖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杯”优秀少年评选方案》。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被评价者从接受评价逐渐转向到主动参与评价,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体现教育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文化,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建立起平等、民主、友好的评价关系,有助于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使其不断改进和发展。为此,我校设计了《学生成长记录册》,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校和在家期间各方面的表现,参与评价的全过程:开学初自定成长目标,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学期中自析成长过程,定期对自己成长中的快乐与痛苦、学习过程的成功与失败进行肯定与反思;学期结束自评成长效果,把自己成长中留下的印迹保存到记录册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也要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开学前对孩子自定目标进行共同商讨,在“家长寄语”中给予孩子鼓励与支持,学期中对孩子成长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纠正,在“亲子交流”中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学期结束认真总结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给孩子恰如其分的评价。此外,教师通过“老师寄语”“成长交流”等栏目,鼓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点收获,提出自己的衷心希望,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航灯”。

责任编辑:李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