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为了学生,一路前行

作者:许习白 发布时间:2018-04-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许习白

  为了学生,教师的当然使命。但是,这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教育当然也不断发展。为了学生,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发展自己。从教30多年,我坚持一路前行,努力做一个适应时代发展、值得学生尊敬的老师。

  改变课堂: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事情

  1987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我主要任教语文。工作之初的几年,课堂上我习惯于自己唱主角。这样的课堂,教学易组织,知识易传授,训练易落实。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兴趣不高,不少学生考试成绩上去了,学习兴趣却下来了,语文能力发展也不全面。我不断追问自己:这样的语文教学价值何在?语文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功课的基础,而且影响学生将来的事业发展,甚至生活质量、生命质量。一个喜爱语文的人,他的生活会有文字、有阅读、有思考、有表达、有快乐。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我决定改变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

  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没有了实践,学生得到的是抽象的语文知识,不能形成语文能力,更谈不上语文素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体验、有收获、有成功,才能产生并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我的做法就是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通过反复思考与实践,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课堂上,给学生时间,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自己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或任务的设置,给学生以方向引领,实现目标驱动;通过对学习活动的组织,保障学习的有序与有效;通过活动的参与及指点,引导学习达到较深层次,提升学习的品质。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的教学主张。课堂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浓厚了。下课后,经常有学生对我说:“许老师,我最喜欢上语文课。”

  建设课程:用阅读丰厚学生的底蕴

  鲁迅先生说:“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生如果仅读课本,也很难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因此,课外阅读越来越受重视,面向学生的图书市场越来越繁荣。图书的种类很多,质量却参差不齐。同一种书,因为版本不同,也有差异。学生、家长确实难以选择。即使书有了,很多孩子的阅读也处于一种非常随性的状态,不但效果不佳,而且还养成了一些不好的阅读习惯。

  从2002年起,我与一帮志同道合的老师,尝试将课外阅读课程化,安排固定课时,通过确定阅读主题,指导学生选择书籍文章,指导学生阅读与汇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之后,我们更进一步,采用分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了学生读本,每个年级先是编写上下两册,每册7个主题单元,每单元6篇文章,选文既突出经典性,也考虑地方性,选编了一些海安籍作家描写家乡风物人情的文章,在部分班级试用之后颇受师生欢迎。于是,我们又专门编写了暑期读本。

  2013年,我被调到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这是一所新建的学校,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我认为,阅读是关乎学生一生幸福的大事,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吸收,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丰厚自身底蕴、抹亮人生底色。所以,我借鉴孙双金老师的《12岁以前的语文》编写体例,组织学校语文骨干教师编写了12册以传统诗文为主体、兼顾现代诗歌与优秀图书的经典诵读教材,并且形成了晨诵古诗文、午读推荐图书的固定模式。按照我们的课程计划,学生小学毕业时仅古诗词就能背诵350多首。这些积累一定会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腹有诗书气自华”。此外,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表达与表现能力,让他们更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我和老师们还创设了多学科融合的《口才与表现》校本课程,并申报成为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过4年多的实践,我们不但开发了10册教材,建设了较为丰富的资源,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改革评价:把目光聚焦学生的素养

  教育发展最大的制约是评价制度,最大的推力是评价改革。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听、说、读、写、思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给出了很好的教学建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大多偏重于读写,忽视了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2003年,我参与教学管理后,尝试通过评价内容与评价办法的改变,引导师生重视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改变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增加了写字、朗读、口语交际等单项考查,将考查成绩计入语文总成绩,规定3项都达不到优秀的,总成绩不可以评为优。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课题组名义对外发布。六大要素,几乎每个方面都与语文有关,语文教学责任重大。语文能力的发展,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基础,也是其他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为了迎接“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我与老师们一起研讨,对我校语文评价做了进一步变革,一是将课外阅读、思维能力、语文实践也列为考查项目;二是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综合考查,从中了解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状况。其他学科也都实施了这一聚焦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我校的评价改革得到了海安县教育局的充分肯定,我们研制的《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已经推广到县内部分学校使用。

  工作30多年,我的芳华早已不在,但和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心态依然年轻,感谢孩子们!为了学生,我将继续前行。

(许习白,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陈路

为了学生,一路前行
发布时间:2018-04-08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许习白

  为了学生,教师的当然使命。但是,这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教育当然也不断发展。为了学生,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发展自己。从教30多年,我坚持一路前行,努力做一个适应时代发展、值得学生尊敬的老师。

  改变课堂: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事情

  1987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我主要任教语文。工作之初的几年,课堂上我习惯于自己唱主角。这样的课堂,教学易组织,知识易传授,训练易落实。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兴趣不高,不少学生考试成绩上去了,学习兴趣却下来了,语文能力发展也不全面。我不断追问自己:这样的语文教学价值何在?语文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功课的基础,而且影响学生将来的事业发展,甚至生活质量、生命质量。一个喜爱语文的人,他的生活会有文字、有阅读、有思考、有表达、有快乐。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我决定改变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

  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没有了实践,学生得到的是抽象的语文知识,不能形成语文能力,更谈不上语文素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体验、有收获、有成功,才能产生并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我的做法就是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通过反复思考与实践,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课堂上,给学生时间,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自己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或任务的设置,给学生以方向引领,实现目标驱动;通过对学习活动的组织,保障学习的有序与有效;通过活动的参与及指点,引导学习达到较深层次,提升学习的品质。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的教学主张。课堂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浓厚了。下课后,经常有学生对我说:“许老师,我最喜欢上语文课。”

  建设课程:用阅读丰厚学生的底蕴

  鲁迅先生说:“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生如果仅读课本,也很难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因此,课外阅读越来越受重视,面向学生的图书市场越来越繁荣。图书的种类很多,质量却参差不齐。同一种书,因为版本不同,也有差异。学生、家长确实难以选择。即使书有了,很多孩子的阅读也处于一种非常随性的状态,不但效果不佳,而且还养成了一些不好的阅读习惯。

  从2002年起,我与一帮志同道合的老师,尝试将课外阅读课程化,安排固定课时,通过确定阅读主题,指导学生选择书籍文章,指导学生阅读与汇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之后,我们更进一步,采用分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了学生读本,每个年级先是编写上下两册,每册7个主题单元,每单元6篇文章,选文既突出经典性,也考虑地方性,选编了一些海安籍作家描写家乡风物人情的文章,在部分班级试用之后颇受师生欢迎。于是,我们又专门编写了暑期读本。

  2013年,我被调到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这是一所新建的学校,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我认为,阅读是关乎学生一生幸福的大事,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吸收,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丰厚自身底蕴、抹亮人生底色。所以,我借鉴孙双金老师的《12岁以前的语文》编写体例,组织学校语文骨干教师编写了12册以传统诗文为主体、兼顾现代诗歌与优秀图书的经典诵读教材,并且形成了晨诵古诗文、午读推荐图书的固定模式。按照我们的课程计划,学生小学毕业时仅古诗词就能背诵350多首。这些积累一定会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腹有诗书气自华”。此外,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表达与表现能力,让他们更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我和老师们还创设了多学科融合的《口才与表现》校本课程,并申报成为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过4年多的实践,我们不但开发了10册教材,建设了较为丰富的资源,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改革评价:把目光聚焦学生的素养

  教育发展最大的制约是评价制度,最大的推力是评价改革。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听、说、读、写、思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给出了很好的教学建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大多偏重于读写,忽视了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2003年,我参与教学管理后,尝试通过评价内容与评价办法的改变,引导师生重视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改变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增加了写字、朗读、口语交际等单项考查,将考查成绩计入语文总成绩,规定3项都达不到优秀的,总成绩不可以评为优。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课题组名义对外发布。六大要素,几乎每个方面都与语文有关,语文教学责任重大。语文能力的发展,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基础,也是其他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为了迎接“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我与老师们一起研讨,对我校语文评价做了进一步变革,一是将课外阅读、思维能力、语文实践也列为考查项目;二是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综合考查,从中了解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状况。其他学科也都实施了这一聚焦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我校的评价改革得到了海安县教育局的充分肯定,我们研制的《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已经推广到县内部分学校使用。

  工作30多年,我的芳华早已不在,但和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心态依然年轻,感谢孩子们!为了学生,我将继续前行。

(许习白,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