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教师必须知道这些教育常识

作者:王开东 发布时间:2018-04-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王开东

  “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

  很多时候,我们把教学仅仅理解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就像中介、二传手,这是对“教学”的严重误解。这样,就算教师把书本的知识都教会了,学生充其量也只是“学会”,而不是“会学”。“学会”仅仅是“会一”,而真正的“会学”,则不仅要“举一反三”,还要“举三反一”。

  孔子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举一”于前,学生“反三”于后,如此教学相长、相得益彰、一课一得,才能完成知识疆界的拓展和生命意义的延伸。然而,仅会“举一反三”还远远不够。因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必然是有限的,“一”有限,“三”就有限,因此,就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最终还是会捉襟见肘。教学,还需要“举三反一”。积累在先,数量在先,就会由量变至质变。大量积淀于前,才会有精华提纯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无“举三”的慢慢累积,就没有“反一”的“一”鸣惊人。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便是陶行知所说的“教学合一”。把教和学联系起来,教师要负起指导的责任,学生要负起学习的责任。这就意味着教师这个职业,主要是让学生“会学”,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健康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教师的主导地位要不断弱化,以至于无。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不断加强,并最终能够独立学习,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种教学,势必能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提供保证,也为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提供智力支撑。

  “理解”与“尊重”

  要做到理解,就必须沟通;而要沟通,就必须借助信息传播,但信息传播极为复杂。杜威说:“当你试着把某种经验,特别是较为复杂的经验,完整地、准确地传达给别人,你将会发现自己对待经验的态度在发生变化。”试想,信息传播者的态度都发生变化了,更不用说信息的接收者了。另外,儿童受身心发展的影响,其经验带有直观、形象、具体、狭窄、无序等特点,而成人所要传递的信息又常常具有抽象、概括、刻板等特点。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直接造成了信息交流的障碍。

  在师生关系中,所谓的“理解”,主要是针对教师。目前,师生很少对话、沟通、交流,主要责任在于教师。这不仅因为教师是教育者,应该率先承担教育失效的责任,还因为教师也都是从孩子过来的,都曾经做过学生,应该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但孩子却从未当过成年人,所以不大容易理解老师的想法。由于成人经验和儿童经验之间存在的隔阂,以致同一事件对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意义截然不同。

  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学会把自己还原到当初的青葱岁月,用同理心,学会尊重儿童、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就算儿童的选择不见得完善、不见得高明,甚至也不见得恰当,但只要无伤大雅,我们就该因势利导,绝不要试图代替孩子做出选择,也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自我选择。要知道成长的过程,我们终究是无法取代的。给孩子一点民主,让孩子独立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如此,我们就不仅能走进儿童的生活,更能走进儿童的心灵。

  “学问”与“学答”

  学问,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研究、质疑、发问。真正的学习都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没有自己的创造。

  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问题。然而,提问是智慧的表现,问题是前进的号角,有问题的学生,一定是有收获的学生。我们现在的教育,上课就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考试就是回答命题者的问题,我们不是在做“学问”,而是在做“学答”。教师教书就是“教答题”,学生上学就是“学答题”,于是,学生的答题能力提升了,应试技巧提升了,但问题意识没有了,创造性也就没有了。

  莫兰说,认识永远是一种探险。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要能重现这一切:人类面对宇宙及生命现象的战栗和感动;对未知世界漫长的探索,知识艰难的形成过程,其间的种种困惑、尝试、失败以及豁然后的狂喜。

  教学不是重复前人定下的知识,而是重现这个知识被发现的过程,是重新经历,经历当初的困惑与探索、悸动和喜悦。布鲁纳这样说过,在这一点上,儿童学习这一知识的历程可以与当初科学家发现这一知识的历程相媲美。

责任编辑:陈路

教师必须知道这些教育常识
发布时间:2018-04-08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王开东

  “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

  很多时候,我们把教学仅仅理解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就像中介、二传手,这是对“教学”的严重误解。这样,就算教师把书本的知识都教会了,学生充其量也只是“学会”,而不是“会学”。“学会”仅仅是“会一”,而真正的“会学”,则不仅要“举一反三”,还要“举三反一”。

  孔子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举一”于前,学生“反三”于后,如此教学相长、相得益彰、一课一得,才能完成知识疆界的拓展和生命意义的延伸。然而,仅会“举一反三”还远远不够。因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必然是有限的,“一”有限,“三”就有限,因此,就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最终还是会捉襟见肘。教学,还需要“举三反一”。积累在先,数量在先,就会由量变至质变。大量积淀于前,才会有精华提纯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无“举三”的慢慢累积,就没有“反一”的“一”鸣惊人。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便是陶行知所说的“教学合一”。把教和学联系起来,教师要负起指导的责任,学生要负起学习的责任。这就意味着教师这个职业,主要是让学生“会学”,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健康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教师的主导地位要不断弱化,以至于无。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不断加强,并最终能够独立学习,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种教学,势必能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提供保证,也为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提供智力支撑。

  “理解”与“尊重”

  要做到理解,就必须沟通;而要沟通,就必须借助信息传播,但信息传播极为复杂。杜威说:“当你试着把某种经验,特别是较为复杂的经验,完整地、准确地传达给别人,你将会发现自己对待经验的态度在发生变化。”试想,信息传播者的态度都发生变化了,更不用说信息的接收者了。另外,儿童受身心发展的影响,其经验带有直观、形象、具体、狭窄、无序等特点,而成人所要传递的信息又常常具有抽象、概括、刻板等特点。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直接造成了信息交流的障碍。

  在师生关系中,所谓的“理解”,主要是针对教师。目前,师生很少对话、沟通、交流,主要责任在于教师。这不仅因为教师是教育者,应该率先承担教育失效的责任,还因为教师也都是从孩子过来的,都曾经做过学生,应该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但孩子却从未当过成年人,所以不大容易理解老师的想法。由于成人经验和儿童经验之间存在的隔阂,以致同一事件对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意义截然不同。

  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学会把自己还原到当初的青葱岁月,用同理心,学会尊重儿童、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就算儿童的选择不见得完善、不见得高明,甚至也不见得恰当,但只要无伤大雅,我们就该因势利导,绝不要试图代替孩子做出选择,也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自我选择。要知道成长的过程,我们终究是无法取代的。给孩子一点民主,让孩子独立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如此,我们就不仅能走进儿童的生活,更能走进儿童的心灵。

  “学问”与“学答”

  学问,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研究、质疑、发问。真正的学习都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没有自己的创造。

  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问题。然而,提问是智慧的表现,问题是前进的号角,有问题的学生,一定是有收获的学生。我们现在的教育,上课就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考试就是回答命题者的问题,我们不是在做“学问”,而是在做“学答”。教师教书就是“教答题”,学生上学就是“学答题”,于是,学生的答题能力提升了,应试技巧提升了,但问题意识没有了,创造性也就没有了。

  莫兰说,认识永远是一种探险。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要能重现这一切:人类面对宇宙及生命现象的战栗和感动;对未知世界漫长的探索,知识艰难的形成过程,其间的种种困惑、尝试、失败以及豁然后的狂喜。

  教学不是重复前人定下的知识,而是重现这个知识被发现的过程,是重新经历,经历当初的困惑与探索、悸动和喜悦。布鲁纳这样说过,在这一点上,儿童学习这一知识的历程可以与当初科学家发现这一知识的历程相媲美。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