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

作者:任卫兵 发布时间:2018-06-0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任卫兵

  好的故事能够感化心灵、启迪智慧、丰富生命。作为一名教师,每当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好的教育故事时,成功便如期而至。

  给学生一种长久的念想

  在我进入师范学校学习前夕,数学老师通知我到学校领取一张参加初中生“华罗庚”数学竞赛的奖状。依稀记得当时获得的是优秀奖,然而,数学老师却激动地告诉我,说那是全县范围内的最高奖。带着这份荣誉,我走进了师范学校,成了历任数学老师的得力助手,并逐步坚定了将来做一名数学教师的信念。直到多年后在申报一级教师职称时,我才知道原来各级竞赛的优秀奖其实就相当于鼓励奖,是数学老师当年编织的一个美丽“谎言”,让我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并从此爱上了数学。当年,我的数学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能够给学生留下许多念想的人。这段经历启示我:身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爱上数学,那他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许多念想,要让数学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创造精彩教育故事的过程。

  爱因斯坦曾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我利用“家校通”“班级QQ群”“家长微信群”等平台,每日为学生精选一道“思维拓展题”,并每周根据学生竞答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每日都早早完成了作业,而后就守在手机、电脑旁静静地等待思维拓展题的“光临”。几年下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从“每日一题”“每日一赞”中品尝到了思维的乐趣、分享到了众人的智慧、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不少已经毕业的学生,在他们进入初中、高中后,仍会常常忆起上小学时每晚静静期盼“思维拓展题”的情景。

  作为一名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给学生长久的念想,仅凭一两节、十几节课的激情投入、创新设计是不够的,要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要让学生感到哪天不出思维拓展题就有种“若有所失”的感觉。每个学生灵感顿生的周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长久地沐浴在这样的数学氛围中,终会有灵光闪现的那一刻。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孩子梦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里有所创造,这是每个教师引以为荣的事。

  给自己一种合理的期待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同样重要。一名教师在他(她)工作的前10年里至少要能够初步明晰自己的教学特点或风格,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或方向,错过了这个关键期,想要再有所追求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了。

  教师在教学生涯的前10年里,首先,至少应遇见一位能引领自己专业成长的师傅。在我工作的第二年,学校组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由于当时专科毕业生比较少,我有幸得到了学校分管数学的副校长的青睐。跟随师傅的几年时间里,得到直接指点的机会其实并不多,但通过旁听师傅的讲座与课、通过搜集阅读师傅的文章,我无意中“偷”得师傅更多的教学智慧,其中“一题多变”“每日一题”等做法就是从师傅那儿学来的。其次,至少应邂逅一组哪怕是一本能纳入个人智库的书籍。教师应更多地从书本中获取教学智慧。为了更多地汲取他人的智慧、探寻课堂教学智慧的密码,我常常去学校的阅览室读书。学校阅览室已不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我就托人让我到更高一级的学校图书馆里去“淘金”。几次搜寻下来,一本金马先生所著的《生存智慧论》进入了我的视线。他在论及“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时,充满感性但又不失理性地说道:“知识的积累可以靠继承性的学习来获得,然而,百科全书式的智慧则不能主要靠继承性的学习来获取,而要靠巡天观测、探幽索隐式的敏锐目光,博约相济、详略得当的求知艺术……立足现实、关注未来的预见品格以及看重感情、不失理性的情感素质等的通力合作。”尽管时至今日,我仍然不知“金马”是他的笔名还是真名,但他的文字、他的信念、他的悲悯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正是受了他的启发,我萌生了对“智慧教学”问题的持续关注与思考。再次,至少应聆听一场让人怦然心动的报告。在我工作的第10年,学校在暑期培训时请来了一位专家,就如何形成故事素养,专家提出要有故事储备、讲故事的能力、用故事的方式解决问题、要经营故事文化等基本要求。专家的这一席话让我醍醐灌顶,以往我只局限于用趣味数学题、趣味数学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都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所用。多年后,在进一步思考如何拓展智慧教学的研究内容时,我的脑海里忽又响起专家睿智、幽默的话语,最终我确定了当前的研究主题“小学数学故事课程建设研究”。

  遇见一位师傅、邂逅一本书籍、聆听一场报告……这些都能变成一种神奇的“触媒”,让你在平常的教学中试图做出某种改变,让你在平凡的工作中对自己做出某种期待。

  给同伴一种美好的愿景

  有人说,一个人的认知范围是有限的,而唯有一个优秀的群体,才能刷新你的认知、打开你的眼界、激发你的潜力,从而让你走得更远。

  在我工作近20个年头的时候,为了能够让自己的课题深入研究下去,我吸纳了几位青年教师加入了我的课题组。为了能够创编一套体现目标多维、全面观照、主题聚焦、全景呈现、内容适切、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全程贯穿等特点的小学数学故事课程,我与课题组的同伴们一起分工合作,共同承担了全套6本教材的编写任务。有了故事课程,接下来就要把其作为现行教材的补充通过课堂来实施。一年级数学教师说,故事课程应当与数学游戏结合起来,应该将无声文字与有声读本结合起来;二年级数学教师认为,我们不仅可以把数学绘本引入课堂,还可以让学生把数学故事改编成数学绘本;高年级数学教师则主张故事课程可以社团的形式来组织实施,通过演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来促进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同伴们一起研究的6年时间里,我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同伴们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0位课题组成员中,有4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6人为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5人拥有了自己的省、市级课题;课题组成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

  好的数学教学,本身就是一段师生共同创造精彩教育故事的过程。如果我们暂时还达不到这种至高的境界,那我们至少可以给学生一种长久的念想、给自己一种合理的期待、给同伴一种美好的愿景,让教育生活中的你、我、他共同编织一幅完整而美好的画卷。倘若如此,我们便是在演绎一段精彩的教育故事了。

(任卫兵,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现任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

责任编辑:陈路

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
发布时间:2018-06-0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任卫兵

  好的故事能够感化心灵、启迪智慧、丰富生命。作为一名教师,每当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好的教育故事时,成功便如期而至。

  给学生一种长久的念想

  在我进入师范学校学习前夕,数学老师通知我到学校领取一张参加初中生“华罗庚”数学竞赛的奖状。依稀记得当时获得的是优秀奖,然而,数学老师却激动地告诉我,说那是全县范围内的最高奖。带着这份荣誉,我走进了师范学校,成了历任数学老师的得力助手,并逐步坚定了将来做一名数学教师的信念。直到多年后在申报一级教师职称时,我才知道原来各级竞赛的优秀奖其实就相当于鼓励奖,是数学老师当年编织的一个美丽“谎言”,让我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并从此爱上了数学。当年,我的数学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能够给学生留下许多念想的人。这段经历启示我:身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爱上数学,那他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许多念想,要让数学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创造精彩教育故事的过程。

  爱因斯坦曾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我利用“家校通”“班级QQ群”“家长微信群”等平台,每日为学生精选一道“思维拓展题”,并每周根据学生竞答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每日都早早完成了作业,而后就守在手机、电脑旁静静地等待思维拓展题的“光临”。几年下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从“每日一题”“每日一赞”中品尝到了思维的乐趣、分享到了众人的智慧、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不少已经毕业的学生,在他们进入初中、高中后,仍会常常忆起上小学时每晚静静期盼“思维拓展题”的情景。

  作为一名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给学生长久的念想,仅凭一两节、十几节课的激情投入、创新设计是不够的,要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要让学生感到哪天不出思维拓展题就有种“若有所失”的感觉。每个学生灵感顿生的周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长久地沐浴在这样的数学氛围中,终会有灵光闪现的那一刻。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孩子梦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里有所创造,这是每个教师引以为荣的事。

  给自己一种合理的期待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同样重要。一名教师在他(她)工作的前10年里至少要能够初步明晰自己的教学特点或风格,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或方向,错过了这个关键期,想要再有所追求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了。

  教师在教学生涯的前10年里,首先,至少应遇见一位能引领自己专业成长的师傅。在我工作的第二年,学校组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由于当时专科毕业生比较少,我有幸得到了学校分管数学的副校长的青睐。跟随师傅的几年时间里,得到直接指点的机会其实并不多,但通过旁听师傅的讲座与课、通过搜集阅读师傅的文章,我无意中“偷”得师傅更多的教学智慧,其中“一题多变”“每日一题”等做法就是从师傅那儿学来的。其次,至少应邂逅一组哪怕是一本能纳入个人智库的书籍。教师应更多地从书本中获取教学智慧。为了更多地汲取他人的智慧、探寻课堂教学智慧的密码,我常常去学校的阅览室读书。学校阅览室已不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我就托人让我到更高一级的学校图书馆里去“淘金”。几次搜寻下来,一本金马先生所著的《生存智慧论》进入了我的视线。他在论及“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时,充满感性但又不失理性地说道:“知识的积累可以靠继承性的学习来获得,然而,百科全书式的智慧则不能主要靠继承性的学习来获取,而要靠巡天观测、探幽索隐式的敏锐目光,博约相济、详略得当的求知艺术……立足现实、关注未来的预见品格以及看重感情、不失理性的情感素质等的通力合作。”尽管时至今日,我仍然不知“金马”是他的笔名还是真名,但他的文字、他的信念、他的悲悯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正是受了他的启发,我萌生了对“智慧教学”问题的持续关注与思考。再次,至少应聆听一场让人怦然心动的报告。在我工作的第10年,学校在暑期培训时请来了一位专家,就如何形成故事素养,专家提出要有故事储备、讲故事的能力、用故事的方式解决问题、要经营故事文化等基本要求。专家的这一席话让我醍醐灌顶,以往我只局限于用趣味数学题、趣味数学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都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所用。多年后,在进一步思考如何拓展智慧教学的研究内容时,我的脑海里忽又响起专家睿智、幽默的话语,最终我确定了当前的研究主题“小学数学故事课程建设研究”。

  遇见一位师傅、邂逅一本书籍、聆听一场报告……这些都能变成一种神奇的“触媒”,让你在平常的教学中试图做出某种改变,让你在平凡的工作中对自己做出某种期待。

  给同伴一种美好的愿景

  有人说,一个人的认知范围是有限的,而唯有一个优秀的群体,才能刷新你的认知、打开你的眼界、激发你的潜力,从而让你走得更远。

  在我工作近20个年头的时候,为了能够让自己的课题深入研究下去,我吸纳了几位青年教师加入了我的课题组。为了能够创编一套体现目标多维、全面观照、主题聚焦、全景呈现、内容适切、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全程贯穿等特点的小学数学故事课程,我与课题组的同伴们一起分工合作,共同承担了全套6本教材的编写任务。有了故事课程,接下来就要把其作为现行教材的补充通过课堂来实施。一年级数学教师说,故事课程应当与数学游戏结合起来,应该将无声文字与有声读本结合起来;二年级数学教师认为,我们不仅可以把数学绘本引入课堂,还可以让学生把数学故事改编成数学绘本;高年级数学教师则主张故事课程可以社团的形式来组织实施,通过演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来促进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同伴们一起研究的6年时间里,我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同伴们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0位课题组成员中,有4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6人为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5人拥有了自己的省、市级课题;课题组成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

  好的数学教学,本身就是一段师生共同创造精彩教育故事的过程。如果我们暂时还达不到这种至高的境界,那我们至少可以给学生一种长久的念想、给自己一种合理的期待、给同伴一种美好的愿景,让教育生活中的你、我、他共同编织一幅完整而美好的画卷。倘若如此,我们便是在演绎一段精彩的教育故事了。

(任卫兵,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现任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