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践行与突围

作者:屠本忠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践行与突围

——以《宁海年味儿》为例

  ■浙江省宁海县城东小学 屠本忠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天的孩子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对传统节日往往缺乏浓厚的兴趣。学校有责任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认同传统节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所特有的文化体验,从而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笔者以所在学校开发的省级精品课程《宁海年味儿》为例,谈谈有关实施策略。

  构建目标,凸显价值,提升课程品质。《宁海年味儿》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创新能力,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一是感受传统文化内涵,认识传统文化。传统年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针对孩子们在认知上的缺乏,我们充分挖掘年俗文化中的民间故事、传说以及神话元素,让学生通过了解传统年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年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二是灵活运用教学形式,发挥育人功能。我们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引导学生参观文化馆、游览文化古迹等,直观感受传统年文化的魅力;邀请民俗专家进课堂,让学生成为民俗文化的继承者。三是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乡土情怀。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精选活动,整合拓展,形成活动主题。围绕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宁海地方文化课程的教学实效。《宁海年味儿》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乡土生活乐趣,其最大的特色是“实践+开放”,因此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宁海年味儿》校本辅助教材包括《学生活动手册》和视频。《学生活动手册》中的各单元因课制宜,大体上分为5个栏目:“我知道”“我会做”“我要说”“我来评”“我想学”,构成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视频内容为学生参观活动和制作活动的现场,突出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给其他学生提供借鉴。

  因时制宜,系统安排,融入传统活动。一是体验和感悟文化认知的乐趣。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通过故事认识宁海年文化及其寓意;走访、观察人们在过年时的风俗习惯,并了解其中的原因。通过让教学内容走进课堂,检验教材的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二是亲近与探索乡土文化生活。在教材内容设计上开设“拓展与延伸”内容,如观看图像资料、演绎家乡故事、感受中国书法、校内操作、社区考察、帮妈妈做家务、民俗博物馆考察等。该环节的实施可以引起学生对课程更浓厚的兴趣。三是继承与创新乡俗文化。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制作了一批宁海乡土题材的手工作品,受到各方一致好评,学生在获得肯定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宁海乡土民俗的理解。同时,打造精品活动“红领巾论坛”,组织学生探讨与传承民俗文化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

  突出主体,注重过程,加强过程指导。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实践和体验。如在“我为乡俗文化做‘史官’”活动开展后,我们在对六年级某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该班学生人均阅读了10篇以上有关家乡的文章,并在活动中撰写了原创小文章,共收集到家乡谚语50多条,拍摄了很多年味十足的照片等,不少作品在市、县级评比中获奖。在“我为乡俗文化做‘广告’”活动中,学生对家乡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产生了积极的情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努力求知的精神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在采访、调查等活动中,学生们担任导游,学会解说;担任记者,学会采访;担任农民,学会读说明书;担任老板,学会推销产品。这些情境的创设,使课程实施成为通向学生未来生活的桥梁,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实用价值。

责任编辑:李朋飞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践行与突围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践行与突围

——以《宁海年味儿》为例

  ■浙江省宁海县城东小学 屠本忠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天的孩子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对传统节日往往缺乏浓厚的兴趣。学校有责任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认同传统节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所特有的文化体验,从而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笔者以所在学校开发的省级精品课程《宁海年味儿》为例,谈谈有关实施策略。

  构建目标,凸显价值,提升课程品质。《宁海年味儿》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创新能力,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一是感受传统文化内涵,认识传统文化。传统年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针对孩子们在认知上的缺乏,我们充分挖掘年俗文化中的民间故事、传说以及神话元素,让学生通过了解传统年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年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二是灵活运用教学形式,发挥育人功能。我们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引导学生参观文化馆、游览文化古迹等,直观感受传统年文化的魅力;邀请民俗专家进课堂,让学生成为民俗文化的继承者。三是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乡土情怀。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精选活动,整合拓展,形成活动主题。围绕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宁海地方文化课程的教学实效。《宁海年味儿》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乡土生活乐趣,其最大的特色是“实践+开放”,因此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宁海年味儿》校本辅助教材包括《学生活动手册》和视频。《学生活动手册》中的各单元因课制宜,大体上分为5个栏目:“我知道”“我会做”“我要说”“我来评”“我想学”,构成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视频内容为学生参观活动和制作活动的现场,突出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给其他学生提供借鉴。

  因时制宜,系统安排,融入传统活动。一是体验和感悟文化认知的乐趣。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通过故事认识宁海年文化及其寓意;走访、观察人们在过年时的风俗习惯,并了解其中的原因。通过让教学内容走进课堂,检验教材的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二是亲近与探索乡土文化生活。在教材内容设计上开设“拓展与延伸”内容,如观看图像资料、演绎家乡故事、感受中国书法、校内操作、社区考察、帮妈妈做家务、民俗博物馆考察等。该环节的实施可以引起学生对课程更浓厚的兴趣。三是继承与创新乡俗文化。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制作了一批宁海乡土题材的手工作品,受到各方一致好评,学生在获得肯定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宁海乡土民俗的理解。同时,打造精品活动“红领巾论坛”,组织学生探讨与传承民俗文化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

  突出主体,注重过程,加强过程指导。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实践和体验。如在“我为乡俗文化做‘史官’”活动开展后,我们在对六年级某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该班学生人均阅读了10篇以上有关家乡的文章,并在活动中撰写了原创小文章,共收集到家乡谚语50多条,拍摄了很多年味十足的照片等,不少作品在市、县级评比中获奖。在“我为乡俗文化做‘广告’”活动中,学生对家乡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产生了积极的情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努力求知的精神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在采访、调查等活动中,学生们担任导游,学会解说;担任记者,学会采访;担任农民,学会读说明书;担任老板,学会推销产品。这些情境的创设,使课程实施成为通向学生未来生活的桥梁,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实用价值。

责任编辑:李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