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大家论道

从经典作品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

作者:许进军 发布时间:2021-11-1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许进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文学即人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审美追求和道德修养的结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挖掘和传承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道德规范、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人文情怀,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汲取优秀文化营养。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涌现出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思想巨匠,开创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产生了诗三百、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卓越的文学作品,汇聚成了浩如烟海的经典佳作,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更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上下5000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正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纵使前途艰辛,依然砥砺前行,不懈奋斗。

  经典文学作品除了反映文化语言层面本身,还集中反映了文化层面的相关内容,如地方文化、民俗风情、人文社科等。它是中华民族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思考。单就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它的背后要么蕴含着一个或美好或发人深省的故事,要么包含着让人充满向往、满怀憧憬的希望。与西方的情人节相比,中国“七夕”除了有个美丽、凄婉的传说,更反映了人们的婚姻、爱情、家庭观念,而“鹊桥”“夜话”等风俗也让人觉得充满了人性化的温暖气息。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春节,更是蕴含了几千年来人们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在人们的意识中,春节不是单单指“年三十儿”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更是饱含了人们对辞旧迎新的美好向往。祭灶、吃饺子、放鞭炮、祭祖、吃元宵等等活动将年终时节推向热闹、吉祥、欢乐的海洋。

  地方文化不仅集中表现在节日风俗中,地方方言的各色各样同样是文化的多姿多彩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是一个多方言的国家,方言文化地区差异大、特性明显。这直接影响着各地风土人情的差异。正所谓“十里不同俗”,通过适当的地方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能有效增进人们对中华民族各地文化的认识,从而达到增强人们文化自信的目的。

  激发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往往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之中,并不单纯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的展现需要一个从内化到外显的过程。这是文学作品的独特性,也是文学作品极具吸引力的重要来源。

  《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并将其推崇为一个人注重自身修养的第一步。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为人们提供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理解,人们可以或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情感及其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就像《论语》和《道德经》,它们已经自然而然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之中,当我们认知生活、感知生活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用到其中的言语。这就是经典著作所带来的影响力。再如唐代散文家柳宗元有一篇名作《段太尉逸事状》,仅选取了段太尉一生中的三件事——制服郭晞、愧焦令谌和节显治事堂,竟勾勒出了一个既随性又刚正不阿、震撼人心的仁人志士形象。与《段太尉逸事状》基本同时代的唐代散文的另一力作——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也是一篇影响深远的作品。该作品歌颂了英雄志士张巡和许远,他们在抗击藩镇叛乱势力过程中英勇无畏、誓死捍卫城池的故事令人震撼。这些作品形象地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新时代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充分调动人们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更好地认知自我,提升自我。

  激发创新思维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脉与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

  中华民族拥有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据国家古籍保护工程的统计,目前已登记古籍270余万部,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余万项,古籍数字资源达7.2万部。在新时代,如何用好这座宝库,做好传承、创新工作,是我们应该直面的挑战。自2017年以来,党和国家积极开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行了规范和引导。经过连续几年的申报、立项,目前已经建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彰显中华文化魅力的文化活动项目,传承发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迎接新时代,我们还应从更广泛、更深入的角度出发,更大范围地发动更多的民众加入这个宏伟工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潮流,当代人,特别是当代青年人,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生长环境。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与国竞争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如何引导青年人建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何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课题。针对当今时代发展的特征以及当代青年人的成长规律,我们还应充分挖掘、开发经典文学作品的独特价值,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引导青年人转变、创新思维模式,增强文化自信,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重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不忘过去才能开创未来,善于传承才能更好创新。对沉淀5000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尊重,心怀敬畏,倍加珍惜,坚持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通相融。我们要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让沉寂在古籍里的文字鲜活起来,努力用中华民族自己的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作者系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责任编辑:陈路

从经典作品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
发布时间:2021-11-1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许进军

  ■许进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文学即人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审美追求和道德修养的结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挖掘和传承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道德规范、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人文情怀,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汲取优秀文化营养。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涌现出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思想巨匠,开创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产生了诗三百、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卓越的文学作品,汇聚成了浩如烟海的经典佳作,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更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上下5000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正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纵使前途艰辛,依然砥砺前行,不懈奋斗。

  经典文学作品除了反映文化语言层面本身,还集中反映了文化层面的相关内容,如地方文化、民俗风情、人文社科等。它是中华民族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思考。单就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它的背后要么蕴含着一个或美好或发人深省的故事,要么包含着让人充满向往、满怀憧憬的希望。与西方的情人节相比,中国“七夕”除了有个美丽、凄婉的传说,更反映了人们的婚姻、爱情、家庭观念,而“鹊桥”“夜话”等风俗也让人觉得充满了人性化的温暖气息。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春节,更是蕴含了几千年来人们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在人们的意识中,春节不是单单指“年三十儿”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更是饱含了人们对辞旧迎新的美好向往。祭灶、吃饺子、放鞭炮、祭祖、吃元宵等等活动将年终时节推向热闹、吉祥、欢乐的海洋。

  地方文化不仅集中表现在节日风俗中,地方方言的各色各样同样是文化的多姿多彩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是一个多方言的国家,方言文化地区差异大、特性明显。这直接影响着各地风土人情的差异。正所谓“十里不同俗”,通过适当的地方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能有效增进人们对中华民族各地文化的认识,从而达到增强人们文化自信的目的。

  激发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往往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之中,并不单纯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的展现需要一个从内化到外显的过程。这是文学作品的独特性,也是文学作品极具吸引力的重要来源。

  《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并将其推崇为一个人注重自身修养的第一步。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为人们提供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理解,人们可以或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情感及其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就像《论语》和《道德经》,它们已经自然而然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之中,当我们认知生活、感知生活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用到其中的言语。这就是经典著作所带来的影响力。再如唐代散文家柳宗元有一篇名作《段太尉逸事状》,仅选取了段太尉一生中的三件事——制服郭晞、愧焦令谌和节显治事堂,竟勾勒出了一个既随性又刚正不阿、震撼人心的仁人志士形象。与《段太尉逸事状》基本同时代的唐代散文的另一力作——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也是一篇影响深远的作品。该作品歌颂了英雄志士张巡和许远,他们在抗击藩镇叛乱势力过程中英勇无畏、誓死捍卫城池的故事令人震撼。这些作品形象地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新时代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充分调动人们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更好地认知自我,提升自我。

  激发创新思维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脉与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

  中华民族拥有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据国家古籍保护工程的统计,目前已登记古籍270余万部,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余万项,古籍数字资源达7.2万部。在新时代,如何用好这座宝库,做好传承、创新工作,是我们应该直面的挑战。自2017年以来,党和国家积极开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行了规范和引导。经过连续几年的申报、立项,目前已经建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彰显中华文化魅力的文化活动项目,传承发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迎接新时代,我们还应从更广泛、更深入的角度出发,更大范围地发动更多的民众加入这个宏伟工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潮流,当代人,特别是当代青年人,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生长环境。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与国竞争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如何引导青年人建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何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课题。针对当今时代发展的特征以及当代青年人的成长规律,我们还应充分挖掘、开发经典文学作品的独特价值,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引导青年人转变、创新思维模式,增强文化自信,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重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不忘过去才能开创未来,善于传承才能更好创新。对沉淀5000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尊重,心怀敬畏,倍加珍惜,坚持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通相融。我们要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让沉寂在古籍里的文字鲜活起来,努力用中华民族自己的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作者系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