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大家论道

乡镇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困局与出路

作者:谈万余 发布时间:2021-12-10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谈万余

  不久前,“江苏省乡镇四星级高中联盟”正式成立。我校作为联盟牵头校,在课程建设上,取得过可喜的成绩,也面临多重挑战。近年来,我们正视乡镇普通高中办学的困境,在课程建设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现就乡镇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困局与出路谈谈我校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城市普通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的扩容,目前留存下来的乡镇普通高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优质师资和生源的流失、教学质量下滑等困境。要想解决这一困境,首先,我们要看到乡镇普通高中办学发展的希望。在国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大战略背景下,就我校所在的上冈镇而言,该镇已被规划为盐城市城北卫星镇——建湖县副中心、盐城市区的“北大门”,将来我校施教区人口基数会逐年增加,生源数量与质量会逐步改观,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支持我校改善师资结构,全国重点高校应聘建湖教育岗位的毕业生将在今后几年优先充实到我校的教师队伍。且乡镇普通高中,都是在大浪淘沙中留下来的生存能力较强的学校,都有着良好的历史积淀与人文传承,教师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仍在。在时代大势中,我们都应该把握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乘势而上,涅磐重生。看到乡镇普通高中办学发展的希望,学校课程建设才有力量之源,才有坚持改革的信心。

  其次,需改变原有的“刷题式”“题海战”模式,多围绕新高考加强课程建设。乡镇普通高中传统的课程管理中,学生往往成了“被动主体”。具体问题包括:

  一是“生活体验”缺失。脱离学生生活体验的课程教学,使得学生的生活体验长期处于封闭、肤浅、钝化状态,课程学习成了“无源死水”。

  二是“活动体验”缺失。“灌输式”的无活动、“满堂问”的伪活动,使得学生难以体验学科学习的过程,更难以生成新的体验。

  三是“体验交流”缺失。课堂真实学习体验的缺失,使得“学为主体”的理念未能真正落地,而学校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则成了教学“堰塞湖”的围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惯常采用的督查、警示、批评等教育方式,都是基于消极心理防范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举措。长此以往,学生厌恶情绪滋生,这样的教学不仅高耗低效,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学习与终身发展。

  据此,我认为乡镇普通高中必须实现课程价值转向。乡镇普通高中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重外在知识灌输,轻学生内在的需求与体验,更脱离了农村学生鲜活的个性体验与宏阔的乡村集镇生活。忽视了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内化,忽略了课程知识的社会实践背景,课程管理便进入了“死胡同”,而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便偏离课程管理正轨越远,办学危机便越大。因此,需要将课程价值由单纯的应试经历向实践体验方向转变,以适应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

  于是,“激发积极体验,实现减负增效”的课改主题便应运而生。在近年来的实践与研究中,我校逐步探索出了基于积极体验的课程建设思路与实践模型。教学中,通过创设合适情境、关联生活体验、贯穿活动体验、实现体验交流,使得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形成积极情绪的扩建,进而达成课程学习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我们主要通过三个阶段进行实施推进。

  一是立足“积极的生活体验”,实现知识的再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在学习时,是在先前生活经验构成的认知图式基础上建构新的认知图式。因此各学科课程建设,应该突出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关联与发展。

  首先是原初式生活体验。留出自主时间,引导学生珍惜闲暇,回归自然,融入社会,丰富原初生活体验,并将其带入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上来,通过自主的实践与体验,实现基于原初生活体验的课程知识的真实再构。

  其次是发展式生活体验。通过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提升生活体验,再以发展式生活体验来提升学科学习体验的层次,进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再构。

  二是激发“积极的活动体验”,形成学习磁场。传统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既定的,而学生只能被动参与,甚至被动应付,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应该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活动,基于学生的“所思所想”,激发“能思能想”,向“应思应想”发展。

  首先是实操活动体验。在现实场景中进行课程学习的实践活动。如历史学科,就考察活动而言,可以在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读关于中国乡村社会历史与现状的书籍。

  其次是模拟活动体验。在模拟真实情境的问题中进行课程学习的实践活动。如语文学科,就换位体验而言,《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经典文本中,黛玉形象在宝玉和贾母眼里有何不同。如政治学科,就运用体验而言,可以在学习民法知识之后,运用相关法律条文进行案例评论的表达训练。

  三是做好“积极的体验交流”,外化学习经验。积极心理学中的“友谊学习”观认为,通过同伴学习经验的交流分享,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动静交换的互助学习中形成经验的共享与发展,进而形成班级学生互动共进的良好局面。

  首先是生生、师生体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同桌交流、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小组集中展示交流等形式,以达到分享、共进的目标。通过学生的体验交流,教师可以体会学生生活、活动体验的状态与学习体验的层次,找准与学生交流的契合点,既可以营造亲和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的反思与优化。

  其次是拓展体验交流。打破课堂体验交流的时空限制,统放结合,尊重学生学习与交流方式的自由选择、自主体验,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传统展示平台(讲台、黑板)延伸到网络平台(QQ、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立体推进学习体验的交流互动。

  基于积极体验的课程管理产生了积极的现实影响。用积极体验代替大量的练习与刷题,可以在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与思想理解的同时,增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自觉自主进行持续地研究学习,弥补学科基础的不足。

  积极体验式课程管理,实现了课程价值的回归。基于学生的积极体验,优化课程建设,重构了“学为主体”论,发展了“实践体验”观。课程教学由消极心理的防范转移到积极体验内驱力的激发,在主动经历中实践,在积极体验中深入,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与积极健康的人格,揭示了课程本质,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

  (作者系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陈路

乡镇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困局与出路
发布时间:2021-12-10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谈万余

  ■谈万余

  不久前,“江苏省乡镇四星级高中联盟”正式成立。我校作为联盟牵头校,在课程建设上,取得过可喜的成绩,也面临多重挑战。近年来,我们正视乡镇普通高中办学的困境,在课程建设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现就乡镇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困局与出路谈谈我校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城市普通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的扩容,目前留存下来的乡镇普通高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优质师资和生源的流失、教学质量下滑等困境。要想解决这一困境,首先,我们要看到乡镇普通高中办学发展的希望。在国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大战略背景下,就我校所在的上冈镇而言,该镇已被规划为盐城市城北卫星镇——建湖县副中心、盐城市区的“北大门”,将来我校施教区人口基数会逐年增加,生源数量与质量会逐步改观,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支持我校改善师资结构,全国重点高校应聘建湖教育岗位的毕业生将在今后几年优先充实到我校的教师队伍。且乡镇普通高中,都是在大浪淘沙中留下来的生存能力较强的学校,都有着良好的历史积淀与人文传承,教师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仍在。在时代大势中,我们都应该把握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乘势而上,涅磐重生。看到乡镇普通高中办学发展的希望,学校课程建设才有力量之源,才有坚持改革的信心。

  其次,需改变原有的“刷题式”“题海战”模式,多围绕新高考加强课程建设。乡镇普通高中传统的课程管理中,学生往往成了“被动主体”。具体问题包括:

  一是“生活体验”缺失。脱离学生生活体验的课程教学,使得学生的生活体验长期处于封闭、肤浅、钝化状态,课程学习成了“无源死水”。

  二是“活动体验”缺失。“灌输式”的无活动、“满堂问”的伪活动,使得学生难以体验学科学习的过程,更难以生成新的体验。

  三是“体验交流”缺失。课堂真实学习体验的缺失,使得“学为主体”的理念未能真正落地,而学校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则成了教学“堰塞湖”的围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惯常采用的督查、警示、批评等教育方式,都是基于消极心理防范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举措。长此以往,学生厌恶情绪滋生,这样的教学不仅高耗低效,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学习与终身发展。

  据此,我认为乡镇普通高中必须实现课程价值转向。乡镇普通高中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重外在知识灌输,轻学生内在的需求与体验,更脱离了农村学生鲜活的个性体验与宏阔的乡村集镇生活。忽视了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内化,忽略了课程知识的社会实践背景,课程管理便进入了“死胡同”,而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便偏离课程管理正轨越远,办学危机便越大。因此,需要将课程价值由单纯的应试经历向实践体验方向转变,以适应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

  于是,“激发积极体验,实现减负增效”的课改主题便应运而生。在近年来的实践与研究中,我校逐步探索出了基于积极体验的课程建设思路与实践模型。教学中,通过创设合适情境、关联生活体验、贯穿活动体验、实现体验交流,使得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形成积极情绪的扩建,进而达成课程学习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我们主要通过三个阶段进行实施推进。

  一是立足“积极的生活体验”,实现知识的再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在学习时,是在先前生活经验构成的认知图式基础上建构新的认知图式。因此各学科课程建设,应该突出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关联与发展。

  首先是原初式生活体验。留出自主时间,引导学生珍惜闲暇,回归自然,融入社会,丰富原初生活体验,并将其带入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上来,通过自主的实践与体验,实现基于原初生活体验的课程知识的真实再构。

  其次是发展式生活体验。通过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提升生活体验,再以发展式生活体验来提升学科学习体验的层次,进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再构。

  二是激发“积极的活动体验”,形成学习磁场。传统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既定的,而学生只能被动参与,甚至被动应付,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应该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活动,基于学生的“所思所想”,激发“能思能想”,向“应思应想”发展。

  首先是实操活动体验。在现实场景中进行课程学习的实践活动。如历史学科,就考察活动而言,可以在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读关于中国乡村社会历史与现状的书籍。

  其次是模拟活动体验。在模拟真实情境的问题中进行课程学习的实践活动。如语文学科,就换位体验而言,《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经典文本中,黛玉形象在宝玉和贾母眼里有何不同。如政治学科,就运用体验而言,可以在学习民法知识之后,运用相关法律条文进行案例评论的表达训练。

  三是做好“积极的体验交流”,外化学习经验。积极心理学中的“友谊学习”观认为,通过同伴学习经验的交流分享,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动静交换的互助学习中形成经验的共享与发展,进而形成班级学生互动共进的良好局面。

  首先是生生、师生体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同桌交流、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小组集中展示交流等形式,以达到分享、共进的目标。通过学生的体验交流,教师可以体会学生生活、活动体验的状态与学习体验的层次,找准与学生交流的契合点,既可以营造亲和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的反思与优化。

  其次是拓展体验交流。打破课堂体验交流的时空限制,统放结合,尊重学生学习与交流方式的自由选择、自主体验,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传统展示平台(讲台、黑板)延伸到网络平台(QQ、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立体推进学习体验的交流互动。

  基于积极体验的课程管理产生了积极的现实影响。用积极体验代替大量的练习与刷题,可以在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与思想理解的同时,增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自觉自主进行持续地研究学习,弥补学科基础的不足。

  积极体验式课程管理,实现了课程价值的回归。基于学生的积极体验,优化课程建设,重构了“学为主体”论,发展了“实践体验”观。课程教学由消极心理的防范转移到积极体验内驱力的激发,在主动经历中实践,在积极体验中深入,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与积极健康的人格,揭示了课程本质,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

  (作者系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