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技术与激情:常机电国赛选手的冠军之路(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获奖选手李永杰、晨晓宇(中)与指导教师王青、马剑合影。

5月29日,在比赛现场李永杰、陈啸宇组成“金牌搭档”沉着应战。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5月28日,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在常州机电学院开赛。该校李永杰和陈啸宇这对“金牌搭档”虽是主场作战,但背负的压力也更大。经过激烈角逐,他们从来自全国各地的95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赢得金牌。

  凭着对梦想的执着和一身过硬的技能,李永杰和陈啸宇用实力站上了全国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金牌的背后既饱含了这两位“95后”的年轻人的技术与激情,也得益于学校“以赛促教”的先进人才培养模式。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追逐冠军的心

  电路设计、安装接线、程序编写、运行调试、故障排除……长达4个小时的国赛现场,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胜负往往在毫厘之间。但李永杰和陈啸宇却镇定自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展现出沉稳的“大将风范”。

  这是一对奇妙的搭档。在比赛中,他们一个负责软件、一个负责硬件;在接受采访时,则一个负责插科打诨,一个负责沉默似金。因为备赛期间每天至少有8个小时埋头写程序,李永杰的身材颇有点控制不住地往横向发展,自嘲是“柔软的胖子”,头脑灵活,性格外向,很有亲和力。陈啸宇则完全相反,因为要在机器前“上上下下”,高而瘦,平时不爱说话,笑起来一脸腼腆。

  如此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在赛场上却默契十足,屡创佳绩,一路从“省赛”冠军成长为“国赛”冠军。

  李永杰2016年暑假开始跟老师马剑学编程,自诩是“仓库保管员”,那时候实训室只有一台实训、比赛用的“亚龙”机器,那台机器成了所有备赛选手心中的“白月光”,都摩拳擦掌想上去试一把。实验室当时的条件也很“艰苦”,夏天没有空调,只能靠风扇,每天挥汗如雨地写程序,衣服湿了又湿,挂满盐渍,机器周围一地汗水,毫不夸张。“但最让人难受的不是物质条件差,而是怀疑自己不是学这块的料。有时写一个小程序只用了5分钟,调试却花了1个多小时,但就是找不到问题出在哪里,简直要怀疑人生。哪像现在,几百条程序,都能快速地发现问题。”

  陈啸宇回忆起自己的那段“菜鸟时光”,也十分感慨。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有机会亲手捣鼓觊觎了很久的“亚龙”,只是照着现成的图纸接线,就花了10个多小时,“早上8点进的实训室,再一抬头,外面天都黑了,才想起来一天没吃饭了。”自从进了集训队,每到夏天他就把头发推成光头,“不然带着安全帽一头一头地出汗,容易长痱子。”

  对他们来说,征战国赛是一个漫长的魔鬼训练过程。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痛;有突破技术难点的兴奋,也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失落。放在武侠小说里,这些经历有些像英雄起于微末的时光,尽管过程曲折,但总有胜利等在前方。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追逐冠军的心。”这是指导老师马剑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以勉励每一个学生追求卓越。在李永杰和陈啸宇心里,目标就只有“冠军”。他们坦言道:“这个专业我们学校非常强,因此,我们心里只有冠军和非冠军的区别。但也正是这样,我们压力更大,都拼上了全力。”

  到了最后两个月的国赛冲刺阶段,李永杰和陈啸宇更是整天泡在实训中心,除了吃喝拉撒,几乎每天从早上8点练习到晚上10点,甚至11点。几个月的强化训练下来,陈啸宇的双手被磨得皮都脱落了,长出了厚厚的老茧。他笑称自己是“铁砂掌”,接线管上的铜丝都刺不进去了,可谁能想到,十指连心的那双手在两个月前曾被铜丝一遍遍“虐”过。

  他们就像“着了魔”,做梦都在想比赛。李永杰每每被程序折磨得头痛欲裂,就拉着搭档去操场跑圈,“晚上10点的操场,空无一人,连灯都灭了。我们边跑边聊,头就不痛了。”即使是跑步,他们聊的也是训练中的“漏洞”和改进方法。

  正是这样一段“堪比高考”的经历,让他们迅速成长,无论从专业技能还是综合素质,都突飞猛进。

  以赛促教,培育“大国工匠”

  国赛不仅考验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考验教师的指导能力。尽管已经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并获省赛“两连冠”,指导老师马剑和王青仍然直言“亚历山大”。从4月份开始备战国赛,他们几乎没有回家吃过一顿晚饭,每天都要指导学生到晚上十点半左右才回家。长期相处,让老师和学生们的关系越来越“铁”,也正是这样他们培养起比赛所需要的超高默契。

  在马剑看来,如果早几年的“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比赛是1.0版本的话,现在早已经升级为2.0甚至2.5版本,“比赛项目已经与国际对接,很多都是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内容。”两位选手在4个小时的比赛中完成的任务,放在企业里,可能是一个团队花费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的,区别在于可能一个只是雏形,另一个更准确更精细。

  国赛另一个直观的变化,在于“德技并重”,将职业素养纳入考核范围。考官评分,对走线是否美观、清晰,操作是否规范,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比如接一根电线,这种看上去最简单的动作,其实含有近10个具体要求。“看似苛刻,其实传递的正是让学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技能大赛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最佳熔炉。在王青看来,通过技能大赛有意识地磨炼学生的工匠精神比锻炼技能更为重要,“对待学生,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重赋予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为知识是无穷的,技术是不断更新的,只有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思维,才能不断积累、精益求精,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国工匠。”

  这样的育人理念落到大赛人才选拔上,两位指导老师不约而同地对“自己要好”的学生更加“青睐”。“比起头脑聪明来说,我们更看重踏实肯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愿意主动钻进去的学生,而这与‘工匠精神’也不谋而合。”马剑说道,拿李永杰和陈啸宇来说,他们性格一静一动,李永杰比较“活”,知道如何“超车”解决问题,而陈啸宇则比较“冷”,不声不响却有着很强的洞察力,看似性格迥异的两人,却都能吃得下备赛这番“苦”,有着不辜负搭档和老师的这份责任感,所以才能在“互补”中一起进步,在关键时刻沉得住气,最终双双夺冠。“但凡有一个人畏难了,撂挑子了,这张都打不赢。”

  构建“竞赛体系”,助力“常州制造”腾飞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在国赛金牌的培育上都显现了出来。”据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王继水介绍,学校建立起“三赛联动”竞赛管理体系。“校赛、省赛、国赛”层层推进有效衔接。自2014年开始,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组织以“强技、励能、圆梦”为主题的“学校专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搭建专业技能成长与展示的平台,并由最初的单一赛项,迅速扩展到覆盖八个教学院部近30个赛项。四年来,参赛人数累计超过3000人,持续为省赛、国赛输入优质选手。截止到今年“国赛”,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16金14银6铜,仅2017年一年获得省级奖项45项,其中一等奖22项。今年“国赛”,学校更是捷报频传,先后在“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等赛项斩获头奖。

  学校培育了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类专业社团38个。这些社团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与“国赛”挂钩,从大一新生选拔进入社团开始,他们便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玩真格”。社团里“老带新”,形成了人才梯队。李永杰和陈啸宇都是这样在专业社团里“带”出来的,而他们的“国赛之旅”,也带动了周边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多地学生参与到专业社团和自主学习中来,成为了常州机电学院的校园新风尚。

  学校专门出台了学分置换政策,备赛、参赛、拿奖的学生可以置换相应的学分,优秀的大赛选手还能获得“免修”、“免考”等待遇。“达到了大赛前列的水准,专业课、综合能力都达到了甚至超过了课业要求,学校因材施教,对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因而出台了人性化、灵活化的学分政策。”王继水介绍,学校还组建起高水平教练队伍,研究大赛与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服务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惠及更多师生。

  优秀的竞赛成绩,也为学生打开了就业之门。当其他青年还在踟蹰迷茫,不知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时,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却凭借在校园里学到的实用技能和不断的学习历练在行业内崭露头角,步伐坚定地向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地迈进着。

  上世纪80年代,金狮牌自行车、星球收音机、红梅照相机……不仅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也让“常州制造”成为了精工细作的代名词。如今,这座依靠制造业发展壮大的现代工业明星城市,也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中,紧跟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战略步伐:从制造走向创造,从人工走向智能,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让常州制造业再创新的辉煌。

  随着李永杰、陈啸宇为代表的一代青年,从高职院校学生成长为推动中国制造迈上中高端水平的生力军。而常州学子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崭露头角,也将激励更多年轻人立志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陈路

技术与激情:常机电国赛选手的冠军之路(图)
发布时间:2018-06-07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获奖选手李永杰、晨晓宇(中)与指导教师王青、马剑合影。

5月29日,在比赛现场李永杰、陈啸宇组成“金牌搭档”沉着应战。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5月28日,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在常州机电学院开赛。该校李永杰和陈啸宇这对“金牌搭档”虽是主场作战,但背负的压力也更大。经过激烈角逐,他们从来自全国各地的95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赢得金牌。

  凭着对梦想的执着和一身过硬的技能,李永杰和陈啸宇用实力站上了全国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金牌的背后既饱含了这两位“95后”的年轻人的技术与激情,也得益于学校“以赛促教”的先进人才培养模式。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追逐冠军的心

  电路设计、安装接线、程序编写、运行调试、故障排除……长达4个小时的国赛现场,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胜负往往在毫厘之间。但李永杰和陈啸宇却镇定自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展现出沉稳的“大将风范”。

  这是一对奇妙的搭档。在比赛中,他们一个负责软件、一个负责硬件;在接受采访时,则一个负责插科打诨,一个负责沉默似金。因为备赛期间每天至少有8个小时埋头写程序,李永杰的身材颇有点控制不住地往横向发展,自嘲是“柔软的胖子”,头脑灵活,性格外向,很有亲和力。陈啸宇则完全相反,因为要在机器前“上上下下”,高而瘦,平时不爱说话,笑起来一脸腼腆。

  如此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在赛场上却默契十足,屡创佳绩,一路从“省赛”冠军成长为“国赛”冠军。

  李永杰2016年暑假开始跟老师马剑学编程,自诩是“仓库保管员”,那时候实训室只有一台实训、比赛用的“亚龙”机器,那台机器成了所有备赛选手心中的“白月光”,都摩拳擦掌想上去试一把。实验室当时的条件也很“艰苦”,夏天没有空调,只能靠风扇,每天挥汗如雨地写程序,衣服湿了又湿,挂满盐渍,机器周围一地汗水,毫不夸张。“但最让人难受的不是物质条件差,而是怀疑自己不是学这块的料。有时写一个小程序只用了5分钟,调试却花了1个多小时,但就是找不到问题出在哪里,简直要怀疑人生。哪像现在,几百条程序,都能快速地发现问题。”

  陈啸宇回忆起自己的那段“菜鸟时光”,也十分感慨。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有机会亲手捣鼓觊觎了很久的“亚龙”,只是照着现成的图纸接线,就花了10个多小时,“早上8点进的实训室,再一抬头,外面天都黑了,才想起来一天没吃饭了。”自从进了集训队,每到夏天他就把头发推成光头,“不然带着安全帽一头一头地出汗,容易长痱子。”

  对他们来说,征战国赛是一个漫长的魔鬼训练过程。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痛;有突破技术难点的兴奋,也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失落。放在武侠小说里,这些经历有些像英雄起于微末的时光,尽管过程曲折,但总有胜利等在前方。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追逐冠军的心。”这是指导老师马剑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以勉励每一个学生追求卓越。在李永杰和陈啸宇心里,目标就只有“冠军”。他们坦言道:“这个专业我们学校非常强,因此,我们心里只有冠军和非冠军的区别。但也正是这样,我们压力更大,都拼上了全力。”

  到了最后两个月的国赛冲刺阶段,李永杰和陈啸宇更是整天泡在实训中心,除了吃喝拉撒,几乎每天从早上8点练习到晚上10点,甚至11点。几个月的强化训练下来,陈啸宇的双手被磨得皮都脱落了,长出了厚厚的老茧。他笑称自己是“铁砂掌”,接线管上的铜丝都刺不进去了,可谁能想到,十指连心的那双手在两个月前曾被铜丝一遍遍“虐”过。

  他们就像“着了魔”,做梦都在想比赛。李永杰每每被程序折磨得头痛欲裂,就拉着搭档去操场跑圈,“晚上10点的操场,空无一人,连灯都灭了。我们边跑边聊,头就不痛了。”即使是跑步,他们聊的也是训练中的“漏洞”和改进方法。

  正是这样一段“堪比高考”的经历,让他们迅速成长,无论从专业技能还是综合素质,都突飞猛进。

  以赛促教,培育“大国工匠”

  国赛不仅考验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考验教师的指导能力。尽管已经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并获省赛“两连冠”,指导老师马剑和王青仍然直言“亚历山大”。从4月份开始备战国赛,他们几乎没有回家吃过一顿晚饭,每天都要指导学生到晚上十点半左右才回家。长期相处,让老师和学生们的关系越来越“铁”,也正是这样他们培养起比赛所需要的超高默契。

  在马剑看来,如果早几年的“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比赛是1.0版本的话,现在早已经升级为2.0甚至2.5版本,“比赛项目已经与国际对接,很多都是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内容。”两位选手在4个小时的比赛中完成的任务,放在企业里,可能是一个团队花费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的,区别在于可能一个只是雏形,另一个更准确更精细。

  国赛另一个直观的变化,在于“德技并重”,将职业素养纳入考核范围。考官评分,对走线是否美观、清晰,操作是否规范,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比如接一根电线,这种看上去最简单的动作,其实含有近10个具体要求。“看似苛刻,其实传递的正是让学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技能大赛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最佳熔炉。在王青看来,通过技能大赛有意识地磨炼学生的工匠精神比锻炼技能更为重要,“对待学生,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重赋予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为知识是无穷的,技术是不断更新的,只有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思维,才能不断积累、精益求精,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国工匠。”

  这样的育人理念落到大赛人才选拔上,两位指导老师不约而同地对“自己要好”的学生更加“青睐”。“比起头脑聪明来说,我们更看重踏实肯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愿意主动钻进去的学生,而这与‘工匠精神’也不谋而合。”马剑说道,拿李永杰和陈啸宇来说,他们性格一静一动,李永杰比较“活”,知道如何“超车”解决问题,而陈啸宇则比较“冷”,不声不响却有着很强的洞察力,看似性格迥异的两人,却都能吃得下备赛这番“苦”,有着不辜负搭档和老师的这份责任感,所以才能在“互补”中一起进步,在关键时刻沉得住气,最终双双夺冠。“但凡有一个人畏难了,撂挑子了,这张都打不赢。”

  构建“竞赛体系”,助力“常州制造”腾飞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在国赛金牌的培育上都显现了出来。”据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王继水介绍,学校建立起“三赛联动”竞赛管理体系。“校赛、省赛、国赛”层层推进有效衔接。自2014年开始,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组织以“强技、励能、圆梦”为主题的“学校专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搭建专业技能成长与展示的平台,并由最初的单一赛项,迅速扩展到覆盖八个教学院部近30个赛项。四年来,参赛人数累计超过3000人,持续为省赛、国赛输入优质选手。截止到今年“国赛”,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16金14银6铜,仅2017年一年获得省级奖项45项,其中一等奖22项。今年“国赛”,学校更是捷报频传,先后在“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等赛项斩获头奖。

  学校培育了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类专业社团38个。这些社团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与“国赛”挂钩,从大一新生选拔进入社团开始,他们便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玩真格”。社团里“老带新”,形成了人才梯队。李永杰和陈啸宇都是这样在专业社团里“带”出来的,而他们的“国赛之旅”,也带动了周边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多地学生参与到专业社团和自主学习中来,成为了常州机电学院的校园新风尚。

  学校专门出台了学分置换政策,备赛、参赛、拿奖的学生可以置换相应的学分,优秀的大赛选手还能获得“免修”、“免考”等待遇。“达到了大赛前列的水准,专业课、综合能力都达到了甚至超过了课业要求,学校因材施教,对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因而出台了人性化、灵活化的学分政策。”王继水介绍,学校还组建起高水平教练队伍,研究大赛与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服务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惠及更多师生。

  优秀的竞赛成绩,也为学生打开了就业之门。当其他青年还在踟蹰迷茫,不知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时,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却凭借在校园里学到的实用技能和不断的学习历练在行业内崭露头角,步伐坚定地向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地迈进着。

  上世纪80年代,金狮牌自行车、星球收音机、红梅照相机……不仅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也让“常州制造”成为了精工细作的代名词。如今,这座依靠制造业发展壮大的现代工业明星城市,也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中,紧跟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战略步伐:从制造走向创造,从人工走向智能,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让常州制造业再创新的辉煌。

  随着李永杰、陈啸宇为代表的一代青年,从高职院校学生成长为推动中国制造迈上中高端水平的生力军。而常州学子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崭露头角,也将激励更多年轻人立志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