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东南大学将迎来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

作者:潘玉娇 发布时间:2019-05-15 来源: 《江苏教育报》

东南大学将迎来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

人工智能工程师:让生活变得更智慧

  ■本报记者 潘玉娇

  提起人工智能,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科幻大片里各种神通广大的机器人。殊不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遍布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即便是最平常不过的手机扫码支付、滴滴打车、火车站“刷脸”检票……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人工智能的影子。

  人工智能的不断普及,带来的是全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也正因此,有的高校开始筹备设立人工智能专业,东南大学正是其中之一。近日,教育部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东南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获批成立。这也意味着,从今年9月开始,东南大学将迎来第一批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生。

  我们就是传说中的“996”

  苏凯是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模式识别与挖掘实验室的研三学生,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即将毕业的他,已经在一家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担任了近一年时间的“算法工程师”。

  一个研究计算机视觉的算法工程师究竟要做些什么工作?苏凯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假日期间很多景点游客爆满,为了避免安全隐患,公安部门就会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请后者设计人数识别统计系统,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自动报警,以此实现限制人流总量的目的。而“算法工程师”要做的,就是设计出一种“算法”,将摄像头捕捉的图片成功转换为人流量,并提供给监控人员。

  看起来不算太难的事情,要做好了却并不容易。因为即便算法被成功设计出来,也不能一劳永逸。就像手机里的许多软件都需要不断更新一样,苏凯设计出的任何一种算法,都需要历经用户的无数次检验,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

  最近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模式引起广泛争议。苏凯则形象地把自己的工作状态形容为“995”——双休日基本能保证,工作日加班则是家常便饭,“这在我的同学中不算最辛苦的。”苏凯认为,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除了源于行业高频度更新换代所带来的压力外,也有从业者自身的心理原因。“像阿里、腾讯、美团等人们熟悉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而在这些实验室里工作的,都是非常优秀的工程师。身处其中,你不自觉地就会更加努力。”

  本科生打基础,研究生攻方向

  和到了研究生阶段才攻读人工智能方向的苏凯不同,刚刚读大一的钟倩茹,在去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就选择了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方向),成为该校招收的第一批以人工智能为专业方向的本科生。

  虽说学的是人工智能,但目前钟倩茹所接触的,基本都是计算机专业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唯一让她觉得有些特别的,是与计算机学院其他专业方向的学生比起来,她的功课难度会更大一些。

  钟倩茹的辅导员陈芸丽告诉记者,别看现在还是“菜鸟”,但到了大三、大四,钟倩茹所涉及的专业科目将会越来越多,比如自然语言代码等。而且根据东南大学的要求,每位本科生都会配备相应的导师。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跟随导师一起做项目,专业上的进步会更快。

  “如果把人工智能专业比作一个人,那么每个细分的专业方向就可以看成是这个人的不同的器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采访中,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耿新教授给记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计算机视觉”研究的是如何让机器更好地识别图像及文字,相当于“眼睛”;“机器学习”就相当于模拟“大脑”,自然语言处理相当于模拟“嘴巴”。各个方向虽然都属于人工智能专业,但研究内容却千差万别,在某一个方向精通的专家,在另一个方向可能就是“小白”了。

  “对于本科生来说,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把基础打好的同时,鼓励他们初步涉猎各个方向,以便将来可以从事人工智能任何领域的工作。”耿新说,“而对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来说,他们则要跟随导师的脚步专攻某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可以是‘眼睛’,也可以是‘嘴巴’‘耳朵’。”

  就业面远超想象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几经起伏,近30年获得巨大的发展。作为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工科强校,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多年前就开始培养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生。2018年9月,该学院第一次“试水”,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招收人工智能方向的本科生,包括钟倩茹在内的52名学生成为首批“幸运儿”。

  2019年1月14日,东南大学举行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仪式,其研究方向涵盖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及创新应用产业链布局。同时,学院与联想集团合作,共建“计算机视觉及增强现实联合实验室”“东南大学大数据中心”。这一切,为今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究竟能够从事怎样的工作?对于这一问题,耿新坦言,虽然目前他带的大部分研究生都任职于互联网公司,但人工智能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其实可以在司法、制造、医疗、工商等多个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

  “只要你用心感受,就会发现人工智能就在你身边。”耿新说,比如手机APP会根据浏览记录自动推送机主感兴趣的内容,“淘宝”“今日头条”“抖音”都是如此。“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真正普及的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只有千分之一,余下的都在实验室里不断改进、完善,或者被放弃。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让生活变得更智慧。”

责任编辑:陈路

东南大学将迎来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
发布时间:2019-05-15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东南大学将迎来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

人工智能工程师:让生活变得更智慧

  ■本报记者 潘玉娇

  提起人工智能,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科幻大片里各种神通广大的机器人。殊不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遍布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即便是最平常不过的手机扫码支付、滴滴打车、火车站“刷脸”检票……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人工智能的影子。

  人工智能的不断普及,带来的是全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也正因此,有的高校开始筹备设立人工智能专业,东南大学正是其中之一。近日,教育部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东南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获批成立。这也意味着,从今年9月开始,东南大学将迎来第一批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生。

  我们就是传说中的“996”

  苏凯是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模式识别与挖掘实验室的研三学生,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即将毕业的他,已经在一家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担任了近一年时间的“算法工程师”。

  一个研究计算机视觉的算法工程师究竟要做些什么工作?苏凯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假日期间很多景点游客爆满,为了避免安全隐患,公安部门就会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请后者设计人数识别统计系统,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自动报警,以此实现限制人流总量的目的。而“算法工程师”要做的,就是设计出一种“算法”,将摄像头捕捉的图片成功转换为人流量,并提供给监控人员。

  看起来不算太难的事情,要做好了却并不容易。因为即便算法被成功设计出来,也不能一劳永逸。就像手机里的许多软件都需要不断更新一样,苏凯设计出的任何一种算法,都需要历经用户的无数次检验,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

  最近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模式引起广泛争议。苏凯则形象地把自己的工作状态形容为“995”——双休日基本能保证,工作日加班则是家常便饭,“这在我的同学中不算最辛苦的。”苏凯认为,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除了源于行业高频度更新换代所带来的压力外,也有从业者自身的心理原因。“像阿里、腾讯、美团等人们熟悉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而在这些实验室里工作的,都是非常优秀的工程师。身处其中,你不自觉地就会更加努力。”

  本科生打基础,研究生攻方向

  和到了研究生阶段才攻读人工智能方向的苏凯不同,刚刚读大一的钟倩茹,在去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就选择了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方向),成为该校招收的第一批以人工智能为专业方向的本科生。

  虽说学的是人工智能,但目前钟倩茹所接触的,基本都是计算机专业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唯一让她觉得有些特别的,是与计算机学院其他专业方向的学生比起来,她的功课难度会更大一些。

  钟倩茹的辅导员陈芸丽告诉记者,别看现在还是“菜鸟”,但到了大三、大四,钟倩茹所涉及的专业科目将会越来越多,比如自然语言代码等。而且根据东南大学的要求,每位本科生都会配备相应的导师。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跟随导师一起做项目,专业上的进步会更快。

  “如果把人工智能专业比作一个人,那么每个细分的专业方向就可以看成是这个人的不同的器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采访中,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耿新教授给记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计算机视觉”研究的是如何让机器更好地识别图像及文字,相当于“眼睛”;“机器学习”就相当于模拟“大脑”,自然语言处理相当于模拟“嘴巴”。各个方向虽然都属于人工智能专业,但研究内容却千差万别,在某一个方向精通的专家,在另一个方向可能就是“小白”了。

  “对于本科生来说,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把基础打好的同时,鼓励他们初步涉猎各个方向,以便将来可以从事人工智能任何领域的工作。”耿新说,“而对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来说,他们则要跟随导师的脚步专攻某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可以是‘眼睛’,也可以是‘嘴巴’‘耳朵’。”

  就业面远超想象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几经起伏,近30年获得巨大的发展。作为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工科强校,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多年前就开始培养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生。2018年9月,该学院第一次“试水”,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招收人工智能方向的本科生,包括钟倩茹在内的52名学生成为首批“幸运儿”。

  2019年1月14日,东南大学举行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仪式,其研究方向涵盖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及创新应用产业链布局。同时,学院与联想集团合作,共建“计算机视觉及增强现实联合实验室”“东南大学大数据中心”。这一切,为今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究竟能够从事怎样的工作?对于这一问题,耿新坦言,虽然目前他带的大部分研究生都任职于互联网公司,但人工智能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其实可以在司法、制造、医疗、工商等多个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

  “只要你用心感受,就会发现人工智能就在你身边。”耿新说,比如手机APP会根据浏览记录自动推送机主感兴趣的内容,“淘宝”“今日头条”“抖音”都是如此。“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真正普及的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只有千分之一,余下的都在实验室里不断改进、完善,或者被放弃。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让生活变得更智慧。”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