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从“受助”到“反哺”

作者:张 运 发布时间:2019-05-2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本报通讯员 张运

  噼啪、噼啪……一阵清脆的鞭炮声打破了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马场镇木厂小学的宁静。木厂小学是一所位于黔南山区最深处的苗寨村小,如今寨子里第一座教学楼拔地而起,淳朴的苗民们载歌载舞,庆祝大楼落成。很多人难以置信,推动这所学校继续办下去的,是一群来自扬州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他们被大家称为“牛津团”。之所以赢得这个称呼,是因为社团最初成立时,为节省开支,志愿者拎着牛津包募集并装运物资。

  这一公益组织由该校贫困大学生自发组建,他们将自己的志愿服务定位为“感恩公益”。6年来,“牛津团”从12人发展到200多人,公益足迹遍布多个省份,累计帮扶人群3000余人次,募集各类公益物资100余万元,开展各项志愿服务5万余小时……

  一群贫困生变成援助者,是什么让感恩的种子生根萌芽?又是什么让爱与被爱水乳交融?

  感恩公益:让青春收获尊严

  时间追溯到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正读大一的该校电气专业学生王昊一从媒体上得知,甘肃省甘南州某孤儿学校的学习环境非常艰苦,很多孩子整个冬季只有一件御寒的衣服。王昊一自身也是贫困生,多年来靠着社会和学校的帮助走进了大学,孩子们艰难的生活现状深深刺痛了他。于是,他和周围一些多年来同样沐浴着社会关爱的贫困生们决定: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孤儿学校的孩子们。

  为了帮助孩子们募集衣物、课本等物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义演等方式到扬州各社区开展爱心募捐。

  “募集到的衣物送到干洗店洗太贵了,同学们就自己清洗、晾晒。”该院党委副书记、团队指导教师王建军介绍说,为了将资金尽可能多地寄往山区,团员们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为此,他们用很短时间就学会了自己真空打包、集约装运。

  在援助过程中团员们发现,不少来自甘肃、四川等地山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十分坎坷,很多人甚至面临辍学,这让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大学生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们决定帮助山区孩子圆“读书梦”。刷盘子、发传单、进车间……成员们有的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有的拿出自己的奖学金,有的通过捡废品筹集经费。一个月内,他们就为孩子们筹得2万元“爱心基金”。

  “我们在求学路上受到过很多人的资助,现在帮助他人就是感恩曾经的援手。”这群特殊的学子,心存感激,胸怀责任,在志愿服务中“蹚”出了一条自助助人的公益之路。

  穷且益坚:马背上的移动课堂

  镇宁自治县八河村位于崇山叠岭最深处,寨子通往山外的唯一山路往返最快也要5个小时,马匹是进出山区的主要运载工具。物资匮乏、交通闭塞、信息滞后等原因导致当地的教育生态很复杂:留守儿童达8成,单亲或孤儿占3成以上;寨子里的学校有54名学生,只有2名代课老师;6个年级共用3间教室,每个年级2天才能排上1次课……

  2014年3月,“牛津团”的志愿者们第一次走进这里开展支教活动。“冰淇淋为什么是凉的?长城是建在云朵上的吗?……”孩子天马行空的问题让队员们一阵心酸,“大山阻隔了孩子们的视野,但不能阻断他们的梦想。”为了打通山寨与外界交流的“通道”,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队员们绞尽了脑汁。

  “这里的素质拓展教育几乎完全空白,山里从未开展过比如科技、音乐、美术等课程。”到达山区后,团员们发起了“马背上的第二课堂”。道路崎岖,普通的车辆难以进入,小伙子们用肩扛、用马拉,将相关的物资送进大山。“有好几次,我们几乎是贴着山崖边缘往上走,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即便如此,在他们看来,哪怕带着孩子们往山外的世界“瞥”上一眼,也算是一种成功。

  指南针、风向仪、静电发生器……这是大山里的第一个科普实验室。团员们带着这套设备,在山与山之间流动,累计为10余个山寨的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每次看到窗外挤满了孩子,看到他们求知的眼神,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团员贾培说。

  截至目前,“牛津团”发起的“马背上的第二课堂”公益扶助项目已为当地援建了教学楼、图书室、医疗室等一大批教学设施,输送了40余名长期驻守的志愿者。

  攥指成拳:以爱为业凝聚公益合力

  起初,当马匹第一次驮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进寨时,镇宁自治县牛田小学校长马龙舟对这群稚嫩的大学生“没抱希望”:“这里前后入驻过不少志愿者,但现状从未改变,这群乳臭未干的大学生又能带来什么?”

  事实的确如此,当地并不缺乏社会关注。企业、高校、公益组织……每年都会组织大量的教育资源“输血”山区,但一直以来收效缓慢。

  “大家都有意扶助教育,为什么没有改变现状?”王建军认为,政府有政策优势、高校有大量志愿者、企业物资雄厚、公益组织实践经验丰富,“不是公益资源不足,而是力量太分散。如果把各种资源凝聚起来,将会产生巨大的公益合力。”

  于是,成员们决定:尝试将公益服务变为创业实践,建立起一个高校、企业、政府多方联合运行的大公益生态。2014年9月,“牛津团”牵头成立的全国首个致力于“潜在公益”开发的“益基站”正式入驻扬州大学创业苗圃。

  “‘潜在公益’是指人们内心存在公益潜意识,但因现实限制未付诸实施。”谈到学生们的公益创想,王建军如是说。社会上有很多人或企业有志于从事公益活动,但没有精力或经验,而高校有大批素质一流的志愿者,却缺少资金。创业者们以“潜在公益”开发为突破口,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以“联盟化”破解公益低效率难题,以“驻点化”破解公益短期性难题,以“标准化”破解公益业余化难题。

  如今,平台已联合了苏、皖、黔等省地方政府、10家企业、公益机构等共同参与。村小支教、科技支农、医疗援助……成立至今,平台先后整合了10余个公益团队,搭建起一个贯穿“志愿者、项目、资源”等诸多要素的公益活动运行机构。“牛津团”还利用“益基站”为有意向的个人、团队提供培训指导或公益体验机会,吸引了数万人次参与。

责任编辑:陈路

从“受助”到“反哺”
——扬州大学“牛津团”公益行动纪略
发布时间:2019-05-2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本报通讯员 张运

  噼啪、噼啪……一阵清脆的鞭炮声打破了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马场镇木厂小学的宁静。木厂小学是一所位于黔南山区最深处的苗寨村小,如今寨子里第一座教学楼拔地而起,淳朴的苗民们载歌载舞,庆祝大楼落成。很多人难以置信,推动这所学校继续办下去的,是一群来自扬州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他们被大家称为“牛津团”。之所以赢得这个称呼,是因为社团最初成立时,为节省开支,志愿者拎着牛津包募集并装运物资。

  这一公益组织由该校贫困大学生自发组建,他们将自己的志愿服务定位为“感恩公益”。6年来,“牛津团”从12人发展到200多人,公益足迹遍布多个省份,累计帮扶人群3000余人次,募集各类公益物资100余万元,开展各项志愿服务5万余小时……

  一群贫困生变成援助者,是什么让感恩的种子生根萌芽?又是什么让爱与被爱水乳交融?

  感恩公益:让青春收获尊严

  时间追溯到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正读大一的该校电气专业学生王昊一从媒体上得知,甘肃省甘南州某孤儿学校的学习环境非常艰苦,很多孩子整个冬季只有一件御寒的衣服。王昊一自身也是贫困生,多年来靠着社会和学校的帮助走进了大学,孩子们艰难的生活现状深深刺痛了他。于是,他和周围一些多年来同样沐浴着社会关爱的贫困生们决定: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孤儿学校的孩子们。

  为了帮助孩子们募集衣物、课本等物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义演等方式到扬州各社区开展爱心募捐。

  “募集到的衣物送到干洗店洗太贵了,同学们就自己清洗、晾晒。”该院党委副书记、团队指导教师王建军介绍说,为了将资金尽可能多地寄往山区,团员们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为此,他们用很短时间就学会了自己真空打包、集约装运。

  在援助过程中团员们发现,不少来自甘肃、四川等地山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十分坎坷,很多人甚至面临辍学,这让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大学生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们决定帮助山区孩子圆“读书梦”。刷盘子、发传单、进车间……成员们有的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有的拿出自己的奖学金,有的通过捡废品筹集经费。一个月内,他们就为孩子们筹得2万元“爱心基金”。

  “我们在求学路上受到过很多人的资助,现在帮助他人就是感恩曾经的援手。”这群特殊的学子,心存感激,胸怀责任,在志愿服务中“蹚”出了一条自助助人的公益之路。

  穷且益坚:马背上的移动课堂

  镇宁自治县八河村位于崇山叠岭最深处,寨子通往山外的唯一山路往返最快也要5个小时,马匹是进出山区的主要运载工具。物资匮乏、交通闭塞、信息滞后等原因导致当地的教育生态很复杂:留守儿童达8成,单亲或孤儿占3成以上;寨子里的学校有54名学生,只有2名代课老师;6个年级共用3间教室,每个年级2天才能排上1次课……

  2014年3月,“牛津团”的志愿者们第一次走进这里开展支教活动。“冰淇淋为什么是凉的?长城是建在云朵上的吗?……”孩子天马行空的问题让队员们一阵心酸,“大山阻隔了孩子们的视野,但不能阻断他们的梦想。”为了打通山寨与外界交流的“通道”,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队员们绞尽了脑汁。

  “这里的素质拓展教育几乎完全空白,山里从未开展过比如科技、音乐、美术等课程。”到达山区后,团员们发起了“马背上的第二课堂”。道路崎岖,普通的车辆难以进入,小伙子们用肩扛、用马拉,将相关的物资送进大山。“有好几次,我们几乎是贴着山崖边缘往上走,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即便如此,在他们看来,哪怕带着孩子们往山外的世界“瞥”上一眼,也算是一种成功。

  指南针、风向仪、静电发生器……这是大山里的第一个科普实验室。团员们带着这套设备,在山与山之间流动,累计为10余个山寨的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每次看到窗外挤满了孩子,看到他们求知的眼神,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团员贾培说。

  截至目前,“牛津团”发起的“马背上的第二课堂”公益扶助项目已为当地援建了教学楼、图书室、医疗室等一大批教学设施,输送了40余名长期驻守的志愿者。

  攥指成拳:以爱为业凝聚公益合力

  起初,当马匹第一次驮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进寨时,镇宁自治县牛田小学校长马龙舟对这群稚嫩的大学生“没抱希望”:“这里前后入驻过不少志愿者,但现状从未改变,这群乳臭未干的大学生又能带来什么?”

  事实的确如此,当地并不缺乏社会关注。企业、高校、公益组织……每年都会组织大量的教育资源“输血”山区,但一直以来收效缓慢。

  “大家都有意扶助教育,为什么没有改变现状?”王建军认为,政府有政策优势、高校有大量志愿者、企业物资雄厚、公益组织实践经验丰富,“不是公益资源不足,而是力量太分散。如果把各种资源凝聚起来,将会产生巨大的公益合力。”

  于是,成员们决定:尝试将公益服务变为创业实践,建立起一个高校、企业、政府多方联合运行的大公益生态。2014年9月,“牛津团”牵头成立的全国首个致力于“潜在公益”开发的“益基站”正式入驻扬州大学创业苗圃。

  “‘潜在公益’是指人们内心存在公益潜意识,但因现实限制未付诸实施。”谈到学生们的公益创想,王建军如是说。社会上有很多人或企业有志于从事公益活动,但没有精力或经验,而高校有大批素质一流的志愿者,却缺少资金。创业者们以“潜在公益”开发为突破口,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以“联盟化”破解公益低效率难题,以“驻点化”破解公益短期性难题,以“标准化”破解公益业余化难题。

  如今,平台已联合了苏、皖、黔等省地方政府、10家企业、公益机构等共同参与。村小支教、科技支农、医疗援助……成立至今,平台先后整合了10余个公益团队,搭建起一个贯穿“志愿者、项目、资源”等诸多要素的公益活动运行机构。“牛津团”还利用“益基站”为有意向的个人、团队提供培训指导或公益体验机会,吸引了数万人次参与。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