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祥忠)镇江市京口区以“德育课程化”为育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育人方式,全力推进德育工作“两大提升工程”,全面培养“生动活泼、和谐发展”的京口少年。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区教育局及早谋划社团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把过去的2013年定为“社团建设年”、2014年定为“社团推进年”、2015年定为“社团提升年”。一是重规范,抓长效。要求各校登记汇总社团名称、指导教师、参加人数、活动时间、活动场地等信息,并在京口教育信息网、校园网公布;同时,通过督查行动,实行周检查、月报告制度,并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切实将社团活动成为学生在校生活的一种常态。二是重质量,抓队伍。为了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约请师培部门支持培训教师素养,切实为提高社团质量服务。另外,开通社区教育资源反哺学校的渠道,把社区相关专业人才请进校园,充实社团指导力量,促进提高社团质量。三是重成效,抓活动。以镇江市“双百优秀社团”、“双十精品社团”评比为抓手,精心策划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活动,录制精品社团活动成果,举办素养教育展播活动,不断促进社团优质发展。
提升服务学校水平。 教育局开展德育课程建设,以规范的活动意见指导全区德育活动的开展。一是下发《京口区国旗下讲话指导意见》。指导完善国旗下讲话,做到序列化、主体化,有针对,提高教育效果。二是实施德育专题教育课程。要求各校在班队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组织实施区内统一的《德育专题教育纲要》、《德育专题教育案例》和《德育专题实践活动作业》,开展全区德育专题教育优质课评比和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优秀作业评比,以此规范学校班队活动等德育阵地管理,加强德育的过程体验和内化养成。三是开发一批优质德育校本课程。以儿童哲学为主线,聘请专家与教研教科部门联合,指导学校整合资源,设置课程目标、课程纲要、课程框架、课程单元,编写校本教材。自上而下,科学编著;突显学生主体,丰富学生实践和体验。以优秀促进普及,由普及生发特色。将校本课程与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相结合,做到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
(镇江市京口区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