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头条新闻

千秋功业 强省之基

作者:孙其华 缪志聪等 发布时间:2019-09-29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策划人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了!

  70年来,江苏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江苏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最快、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

  辉煌的发展成就,得益于江苏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针对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的省情,70年来,江苏坚定地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强省之基,全省上下不断凝聚优先发展、率先发展、领先发展共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教育是支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坚强基石,也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5月,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全省教育大会上指出,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使命,必须进一步强化教育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以教育的现代化有力支撑全省的现代化。在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江苏教育必将带着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血脉,继续奠基未来。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现江苏教育事业70年来的光辉历程、突出业绩和典型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新经验和新成果,鼓舞我省教育工作者再创新辉煌,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开展了“对话70年,奋进新时代”大型新闻行动,组织记者、编辑深入各地各校,以典型回访、蹲点日记、深度报道等形式,推出主题系列宣传,生动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各地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重要探索以及涌现出的优秀人物。

  本报本期推出特别策划“千秋功业 强省之基”,通过组合报道、大事记、数据、资料图片等,回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教育发展的宏伟历程和辉煌成就,并邀请6位教育工作者代表,讲述他们参与并见证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感受。

  祝福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祝福江苏教育明天更好!

  ■本报记者 孙其华 缪志聪 潘玉娇 李大林 吕玉婷 陈宇豪 万娟 

时代先声,优先发展教育的历史担当

  坚持发展为先,打造科教资源优势。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各届党委政府都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作为强省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江苏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战略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基本任务。可以说,江苏教育70年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教育率先发展、优先发展、快速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互动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各类教育互补互促、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的历史。

  兴学重教,有限财力先紧着教育用

  江苏的教育底子厚实,通过对旧有教育的接管和接办,江苏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我国教育的总方针是“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必须向工农开门”。当时,江苏地区由苏北行政区、苏南行政区与南京市组成,三个地区的各级领导学习了这一次会议的有关文件,结合江苏实际,积极新建了一批普通中学及工农速成中学。有些普通中学增办了夜中学,对工农子弟实行优先录取,采取设置人民助学金、减免学杂费等措施,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普通中学的发展高潮。

  据1952年的统计数据,三地的中小学校数和学生数都比1949年增长了1.5倍,而教育经费占到了南京市、苏南、苏北财政总支出的38.36%。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如此之高,充分反映了新生的人民政府对发展教育的极度重视,这也成为江苏教育70年坚定前行的决心底气。

  1953年1月1日江苏建省,次日,江苏省教育厅成立,吴贻芳任厅长。1956年,江苏又成立高教局,与江苏省教育厅并列,主管高等教育与中等技术专业教育。1959年,省高教局又改为省高教厅,两年后与教育厅合并组建成了新的江苏省教育厅。“一五”期间,江苏各级政府将发展基础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发展规划中,充分发挥各地的办学优势,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江苏的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改革不断深入,出现了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

  在高等教育领域,江苏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浪潮中,将多所综合大学分别调整成多个单科学院,重点发展了工科和师范院校,着力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在基础教育领域,江苏各级政府将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充分发挥各地的办学优势,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

  1958年中央作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下放了教育事业管理权,并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江苏随之出现了办学高潮,走出了多渠道、多形式办学的新路子,并且为全国创造了一批典范、经验。

  当年3月,江苏在全国率先创办了农业中学,受到中央肯定并在全国推广。仅仅一个月,全省就兴办农业中学、职业中学6568所,学生超过34万人,时称“一夜春雨、满园花开”。

  可以说,在建省后的一段时期内,江苏教育迎来了一段调整和快速发展的时期。1960年以后,江苏教育界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引下,全面执行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学校教学秩序趋于稳定,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如,江苏在《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第一次将残疾儿童、青年的特种学校,列入国家正式学制,并采取公办或民办的方式,稳妥新建了一批学校,其中南通县群众集资创办的三余聋哑学校是我国第一所农村聋哑学校。

  理念飞跃,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

  追今抚昔,巍然前行。江苏教育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伴随思想认识的升华。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和书记处书记就分头带队组织教育问题的专题调查,历时1个多月,省委两次听取汇报,并以省委名义召开全省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请各地(市)、县委负责人和教育部门负责人一道,共商全省教育大计。经过会议,各级领导破除了“办教育远水解不了近渴”“办教育不如办工厂”等错误观念,充分认清教育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从这时候起,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都极为重视教育,逐步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适时确立教育率先发展的目标,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1983年,省“六五”计划第一次列教育事业计划,把智力开发、科学技术进步放到战略重点位置,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江苏省委要求各地确立“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的观念,在总体上按全国一类地区要求规划教育发展。

  1986年,全省全面实行基础教育分级办学新体制,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大大增强了地方政府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的责任。各级地方政府自觉把教育纳入当地的总体规划,摆上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列入干部考核内容,直接推动了全社会的教育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得基础教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89年1月,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科技兴省”战略,1992年又提出“科技兴省、教育为本”的方针。1994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宣布将“科技兴省”战略进一步充实为“科教兴省”战略,并将其确定为全省三大战略之首。

  20世纪90年代,作为位列全国经济第一方阵的东部大省,江苏面临着人口密度大、物质资源少、发展不平衡等诸多瓶颈。此时,江苏教育做出了历史性的选择——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把江苏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1993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目标,并在苏南地区开展试点。实现“两基”后,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区域推进、滚动发展”的方针,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标志着,江苏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将“在全国率先”作为了江苏教育发展的目标追求。时任省委书记陈焕友掷地有声地提出:“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江苏的现代化!”“一流的经济必须用一流的教育来支撑!”

  这一系列战略抉择,是对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飞跃,也是对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飞跃。1999年,省政府发布《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纲要》,提出“通过实现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水平、教学体系、教育技术装备、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要“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

  一时间,江苏教育的发展如潮起云涌、奔腾向前,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在高等教育领域,从1978年到2000年,江苏普通高校由35所新增到71所,在校生数由6.05万人增加到47.48万人。在基础教育领域,全省相继实施“三新一亮”(新课桌、新板凳、新讲台、电灯亮)工程,“六有”(有整洁的校园,有满足师生就餐需要的卫生食堂,有冷热饮用水,有水冲式厕所,有安全宿舍,寄宿生一人有一张床)工程,“校校通”(校校与互联网联通)工程,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2005年,省委省政府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目标。在2006年11月举行的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教育优先发展的特殊使命被进一步凸显出来,会议提出,江苏教育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教育成为江苏各行各业中唯一要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领域。2010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新世纪第二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颁布《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到2015年和2020年的教育现代化主要指标。

  这30多年里,几乎每隔几年,教育事业就跃上一个新平台、立起一座里程碑。省委省政府将国家大政方针与江苏实际紧密结合,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经过30多年的努力,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已由更多的重视硬件改善,逐渐进入到更多的重视质量提高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新阶段。

  矢志率先,全省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确定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江苏切实提高教育投入保障能力和水平,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教育支出和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相继迈上千亿元大关,基本建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和投入机制,为江苏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进入新时代后,江苏公办幼儿园、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均实现了零的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学段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全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也在逐年增加,其中省属高校生均拨款基本标准提高到10800元。到2018年,江苏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2837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2202亿元(占总投入的77.6%),是2000年的13.1倍,年均增速15.4%,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显著增强。

  正是因为教育投入的加大,我省在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中等职业学校也实行全体学生免学费政策,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全省义务教育债务全面化解,高中阶段学校基建债务也基本化解。

  2013年1月31日,我省在全国率先发布《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5月18日,教育部与江苏省政府在苏州签署共建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协议,部省合力打造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升级版”。

  2014年10月22日,我省首份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报告出炉,这是继我省在全国率先颁布《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之后的又一创新举措。2014年,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综合达成度71.6%,远超“2015年教育现代化建设综合达成度60%”的目标。到2016年,全省7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标准化学校办学标准;到2018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达到省定标准化学校办学标准。

  以教育现代化为旗帜,我省还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如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学前教育5年行动计划,着力缓解“入园难”,截至2015年末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0多所。2012年3月1日,《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正式实施,对全省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学资源、经费保障机制、保教日常管理等多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为解决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近十年持续健康发展,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奋斗,江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一系列的“率先”构成江苏教育最闪亮的符号,为实现强省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江苏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教育体系全面构建。2018年,江苏各级各类教育在校学生达1389.7万人,是1949年的9.3倍,全省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5年,各项教育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已初步形成层次完整、类别齐全、形式多样、基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

  2019年5月16日,在全省教育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再次对教育工作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教育理念、教育质量、教育机会公平走在前列,在全国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既是时代要求,更是江苏教育的责任和担当。回望7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教育书写了宏大叙事下的壮阔史诗。“时至今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更是7800万江苏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引领江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鲜明旗帜。”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教育的人才和智力贡献显著,形成了江苏发展的最大优势。

澎湃动力,走在改革前沿的江苏教育

  2018年7月24日,江苏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在南京闭幕。在这个部署全年工作“下半场”战役的高规格大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拿出四分之一的篇幅,殷殷嘱托与会各级党员干部时刻站稳人民立场,特别指出要满怀真情办好三件民生实事,第一件就是教育改革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改革贯穿了江苏教育发展的始终,也极大地推动了江苏教育不断前进。回顾历史,江苏始终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总钥匙,不断解除不适应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将一切有利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正能量释放出来,又在解决问题中深化改革、飞速发展,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以改革激发活力”的教育发展之路。

  蔚然成风,教育厅带头抓教改试验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接管旧教育的过程中,我省的教育改革就已经开始。

  1951年10月,国家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我国各类教育的学制及有关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新学制特别确立了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和各种补习学校、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应有的地位;改革了各种不合理的年限与制度;并使不同学校能互相衔接,以提高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满足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培养新中国建设人才的需要。江苏对新学制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组织教育工作者进行学习和讨论,为新学制的试行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在各级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江苏首先开始精减课程,使得课程内容与国家建设实际相联系。1950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局颁发了《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草案》,在当时起到了全国性的示范作用。整个50年代,江苏不断推进教学改革试验,为全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了经验。

  1953年初,江苏省教育厅委托《江苏教育》编辑部先后编写了语文、算数、历史等教学参考资料,共有16种之多,教育部对此给予好评,并将上述资料提供给全国使用。从当年起,凡教育部规定采用的通用课本,均由《江苏教育》编辑部编写参考资料,供应全国。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直延续到1957年才逐渐交付给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但江苏教材改革创新并未停歇,据不完全统计,自1958年后的5年时间里,江苏共编写出各级教材及教育参考资料达771册。

  1959年以后,江苏开始进行“加强双基教学,提倡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试验。1959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中小学语文教学座谈会”,制定《关于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见》,随后数学、写字教学的座谈会相继召开,这些聚焦教学改革的座谈会,对全省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很多科学理念至今仍然是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之一。

  经过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江苏教育首创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层出不穷,涌现出了一批极为优秀的全国知名教师,其中南师附小教师斯霞首创的“分散识字”最为著名。在当时,教学改革成为全省的风尚,各地中小学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创造与尝试,并在全省开花结果。

  在高等教育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和调整高校院系,成为改革旧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江苏重点发展工科和师范院校,加强人才培养的计划性和适应性,为江苏成为高教强省奠定了基础。

  深化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渐次展开,这其中,建立充满活力的学校管理体制是一项重要内容。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地区、学校大胆创新,尝试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工作岗位考核评估制度等。当时,我省建湖县钟庄乡的“三制”改革实验(“校长选任负责制”“教师定编聘任制”“教育岗位责任制”)在全国影响较大,与北京市的学校校内结构工资制改革、山东省滨州地区的“双向选择”改革(“办学单位选择教师”“教师选择办学单位”),被称为全国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三大模式”。

  1979年,在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启发下,建湖县钟庄乡决定以“三制”为突破口,对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经过改革全乡教育质量从过去的全县下游水平跃居全县上游。1987年,钟庄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基础教育先进乡”。1990年,省教委提出在全省普教系统推广钟庄乡的改革经验。

  1980年和1982年,江苏省委、省政府相继召开了全省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会议,明确了积极稳妥地搞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指导方针。各地根据本地经济的发展趋势,从改变不合理的人才结构着眼,从调整高中改办职业中学着手,同时开办新校,建设新的专业,大力兴办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需要的城乡职业中学,为江苏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中坚技术力量。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1985年起,全省开始了分级办学的体制改革,确立了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当年,省委、省政府在《贯彻〈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中提出,省和市县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育拨款在财政支出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逐年要有所增长。1988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普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决定》和1992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教育发展和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都要求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拨款切实做到“三增长,一优先”。这些规定,确立了财政对教育拨款的主渠道地位,成为教育发展的最大保障。

  1985年5月,江苏还出台了《江苏省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意见》《江苏省普通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扩大全省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全面启动教育体制改革,为江苏教育蓬勃发展扫清了体制机制的障碍。

  “素质教育”,对于当今国人来说耳熟能详,而这一概念就是江苏教育人首先提出来的。1990年春天,为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省教委邀请了一批专家、校长进行座谈,3天的会议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同年底,省教委颁发《关于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意见》(试行),引导小学教育发展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该文件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45号文”。

  在“45号文”的引领下,涌现出一批批特色学校,编写出多种内容新颖、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一些地区和学校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扭转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生存方式,使江苏的基础教育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高等教育领域,江苏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高等学校。在发展历程中,江苏高等教育抓住了体制改革这个关键。我省从1985年开始,全面建立中央、省和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1992年,针对一些中等城市同时办几所高校存在的规模小、效益低等问题,我省组织多所高校之间联合办学和合并办学。1992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扬州市6所高校的基础上联合组建扬州大学,成为全国典范。1993年,三江学院开办,成为江苏省第一所民办本科普通高校。此后,江苏还陆续举办了一批采用民办机制运作的普通高校二级学院(后改为独立学院),一种新的高校办学体制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江苏还全面开始高校的教学改革,全省高等教育教学变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知识传授加能力培养,走上了内涵发展的道路。2010年,江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

  纵观这段历史,全省教育在深化改革、完善体制中大步跨越,把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多样特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教育发展道路,大大激活了体制机制活力。

  综合改革,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将图书馆搬进教室,在每一间教室的后面配置一个班级书房,摆上五六百种图书,定期更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是我省最早的语文课程建设基地之一。在该校,传统的教学早已发生巨大改变:典藏馆、国学馆、实验剧场、辩论厅等多个功能馆一一建起;“领导者演说”“英美经典戏剧”等课程全面开花,学生在丰富的体验式课程中收获精神成长,全面提升了人文核心素养。

  一轮接一轮的课程改革,一直在不断回应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从2011年起,江苏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通过8年的持续投入,江苏已建成300多个课程基地,60%的普通高中形成了校本化育人模式。

  党的十八大之后,江苏大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为全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寻找新的起跳点。2014年1月7日,全省教育改革推进会在南通召开,这标志着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进入新阶段。5月16日,省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考试招生制度、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实施计划,点燃了江苏教育新时期发展的新引擎。

  在基础教育领域,2015年7月,省教育厅全面启动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每年重点扶持30个左右的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在职业教育领域,2013年,江苏在全国率先进行学制改革,即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4.5+0.5”分段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融会贯通的发展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建立“立交桥”。在高等教育领域,江苏以扩大办学自主权为抓手,推动创新发展。

  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新时期我省推进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中小学校健全校长负责制,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建设等。大学健全现代大学治理结构,2015年底全省82所公办高校全部完成了章程的制定和核准工作,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格局。

  通过一系列教育综合改革,江苏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在内容和目标上,由以往的零星式、碎片化的单项改革,向整体化、综合性、全方位的改革转变;二是在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上,由以往的“摸着石头过河”为主的经验性、自发性改革,向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上下协调、左右协同的改革转变。

  2018年7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对中小学减负、幼儿园“入园难”“小学化”倾向等问题列出了明确意见,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领域改革提出具体要求,将老百姓较为关心的教育话题作为改革的目标。

  回望70年,江苏教育蹄疾步稳,始终走在改革的最前沿,一次次的改革探索为江苏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当前,江苏将把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使教育更有温度、服务更为贴心,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江苏人民。”葛道凯说。

尊师重教,肩负强省使命的兴盛之本

  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委组织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经遴选推荐、网上投票、集中审议等环节,9月25日正式公布名单。这份“最美奋斗者”名单,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堪称奋斗中国的“群英会”。在江苏的11名“最美奋斗者”个人中,来自教育领域的有3人:王泽山、胡福明、斯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标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高度重视教师工作,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和全省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建成了一支数量基本充足、结构日趋合理、素质不断提高的教师队伍,包括斯霞、李吉林、洪宗礼、于永正、邱学华、李庾南等在内的一批名教师,在各自的岗位长期耕耘、默默奉献,形成了群星璀璨、各放光芒的局面,对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的教师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填补空白,师范教育“五根台柱”基本成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乃至此后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对教师的学历标准和资质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数量优先、城乡非均衡化发展是当时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状况。

  从1949年到1951年暑期,苏南、苏北两行政区和南京市分别举办暑期教育研究会或讲习会。1952年暑期,三地又分别集中大、中学校教师进行思想改造学习。通过学习,广大教师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清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改进了教学工作。

  师资队伍的培养离不开师范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复建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学校迅速被提上议事日程。1950年,周恩来总理批示同意教育部关于恢复南京晓庄学校的请示报告。1951年1月6日,南京晓庄学校宣布复校,涅槃重生。至1952年,江苏已有中等师范学校59所,在校生1.85万人。1953年9月,省教育厅发出《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和师范学校的通知》,经过调整归并,到1957年全省有中等师范学校33所,中等师范教育有了较为合理的布局和一定的招生规模,建立了适合中等师范学校的规章制度及教学管理方法,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在高校院系调整期间,南京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师资队伍和学科整合,相互支援,分别重建、新建了数学、物理、政教、外语和中文等系。1958年新建的江苏教育学院为提高中学领导素质和中学学科骨干教师水平提供了基地。调整后,南京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学院、扬州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学院和江苏教育学院,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承担了培养中学合格师资的重任,成为江苏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五根台柱”。

  在重视师范教育,抓好新师资培养的同时,江苏在教师培训方面也在同步推进。1954年,省教育厅要求各专区、市举办小学教师轮训班,分批轮训不足初师毕业程度的小学教师。1955年11月,省教育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小学教师业余文化进修工作的通知》,除了积极协助各地筹办小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还开始举办中师函授。由于对办校方针、科目、编制、经费等都有明确规定,仅1956年就建校(含函授师范学校)15所。小学教师进修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基本满足了广大小学教师的需要,提高了全省小学师资队伍水平。

  1952年10月,江苏省首个中学教师进修基地——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后来各专区和省辖市也先后建立了中学教师进修学院。采用办短训班的形式,组织教师备课、制作教具、编写教学提纲等,是早期教师进修的重要形式之一。到20世纪50年代末,全省共有中学教师进修学院(校)12所,其中省教育学院1所,专区、市教师进修学院(校)11所,完善了全省经常性、系统性提高教师质量的进修体系。

  创新模式,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

  改革开放之后,江苏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立教之本和兴教之源,坚持推进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坚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坚持加强教师资源配置管理,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980年8月,江苏省委召开全省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宣布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如广泛宣传,造成人人尊敬教师的社会风气,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人大、政协要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代表,继续在中小学教师中评定特级教师,试行中小学教师职称条例等。

  1981年3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江苏省中等师范学校布局设置、服务范围和规模等问题的意见》,规定全省25所中等师范学校的规模和服务范围,并实行省和地(市)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1984年至1985年,根据合格小学教师缺口较大的实际情况,全省恢复和增设11所中师学校,逐步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基本合理的师范教育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江苏积极贯彻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1992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八五”期末全省60%的高中教师、70%的初中教师、90%的小学教师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后,全省组织开展学习宣传教师法活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走上法治化轨道。

  1996年11月,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全省师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九五”期间全省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会后,省教委印发《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九五”计划》《江苏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九五”计划》《江苏省教师队伍管理暂行办法》。从当年开始,我省组织实施中师办学条件标准化评估,到1999年,全省36所中师全面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进入21世纪,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成为我省教师工作主题。2001年4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精简和优化教职工队伍,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情况,对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农村学校教职工工资由乡镇上划到县,全额纳入财政预算。2002年,省教育厅出台《江苏省实施〈教师资格条例〉细则(暂行)》等文件,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师范教育开始向教师教育转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形成,教师教育机构办学层次由“中专、专科、本科”旧三级向“专科、本科、研究生”新三级过渡。教师供给从数量至上向质量优先转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进入“十一五”时期,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省调整、完善教师资源培养和配置的制度安排。2007年,省教育厅制定《江苏省师范生免费教育方案》和《江苏省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方案》,鼓励和支持有关市县探索师范生免费教育、定向培养的试点工作。年内,全省实施万名大学生支援农村教育工程,采取学费返还等优惠政策,选派师范院校毕业生到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学校任教。在2009年9月召开的全省师资工作会议上,我省又明确要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要不断壮大,具有国内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增加,全省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要位居全国前列。

  从2010年起,我省统一部署开展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全面实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建立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改革学校用人制度,对教师实行分类聘任、分类管理和分类考评;科学合理确定教职工编制标准,完善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建立校长职业资格制度和职级制度。

  修炼内功,步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新时代

  2019年9月10日,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表彰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和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代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教师在立足岗位、辛勤育人的同时,还在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等方面潜心钻研,默默耕耘,为江苏的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以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为例,江苏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获奖总数及一等奖总数均位居全国首位。

  进入新时代,在党和国家努力构建覆盖大中小学完整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的背景下,我省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改革试点,实施《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为解决全省27万名乡村教师内部成长环境不良,研修氛围不浓,缺乏必要的信息资源、专业引领和展示平台等问题,2015年下半年开始,省教育厅创新教师培训形式,启动“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4年来,全省共建立市、县两级培育站600多个,培训学员2万余名。不少学员已晋升为县、市级名师,有的甚至成为省级名师。在各地培育站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带动了进站学员的成长,而且通过他们促进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并推动了其所在学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培育站让一批乡村教师消除了职业倦怠,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越来越多的教师不仅安心扎根乡村,还开始在乡村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新生活。

  除了关注乡村教师发展,我省还通过持续实施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等评选,积极做好名师梯队的建设引领工作。截至2018年,全省先后评选中小学特级教师15批共3369人;评选中小学正高级教师8批共1192人。创新实施“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从2009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分4批选拔200名特级教师进行培养,其中教师120名、校长80名。培养出孙双金、唐江澎等一批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和引领作用的中小学名师、名校长。

  “被选为‘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以来,在导师手把手指点下,我们在理论素养、学术视野、思维方式以及教育情怀上都发生了静悄悄的改变。”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说,尤其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即自己的教育主张、自己的实践范式、自己的话语系统上得到明显提升。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方向,确定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系列举措。为全面贯彻和落实《意见》精神和同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决策部署,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2018年1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意义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落实保障四大部分,细化了未来江苏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特别是在师德建设、编制管理、工资待遇、交流轮岗、职称评聘等多个方面,均有所创新和突破。

  2019年9月4日,省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岗位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将通过贯通使用中级和初级教师岗位、乡村教师可超岗位聘用、加强教师聘后管理等举措,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为全省中小学教师送上新的政策“红利”。

教育为本,筑牢支撑社会进步的坚强基石

  2018年6月,“江苏环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发布,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生态修复”位列榜首。潘安湖曾是采煤塌陷区,2010年开始实施综合整治,历时4年,潘安湖旧貌换新颜,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潘安湖治理背后,有一所高校和一座城市携手共进的故事。1978年,中国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迁到徐州,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潘安湖治理即是该校提供理念引领、智慧和人才支持,助力地方转型发展的典范。潘安湖治理中的“中国矿大贡献”,也是我省高校坚持服务地方建设和国家战略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第一基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尤其从上世纪90年代起,伴随着“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江苏将发展科技与教育事业作为主要抓手,服务、推动我省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人才培养,向现代科学文化进军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人口约3500万,其中文盲占80%以上。扫除文盲,提升工农大众的政治文化水平,成为当时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苏南、苏北行政公署和南京市借鉴过去解放区等地的做法,采取“冬学”“农村俱乐部”等形式,在城镇、农村逐步开办业余学校,开展扫盲工作。很多学校坚持“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假,忙后复课”的原则,利用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教学,成效显著。据统计,1954年,全省40%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了扫盲教学组织,到了1956年,全省职工中文盲入学25万人,占应入学人数的75%以上。这为江苏此后“两基”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伴随着新中国第一波农业生产大发展的浪潮,为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1958年3月8日,江苏率先成立了植根于农村的职业学校——海安双楼农业中学(同一天成立的还有邗江县施桥乡农业中学)。学校办起了农机、农电、农学、植保等多种短期培训班,传授生产经验、工艺方法、操作技能,让科学技术首先与劳动者相结合。从这里,走出了全国第一批农民拖拉机手、第一批农民畜牧兽医、第一批植物保护人员,双楼农业中学也赢得了“农业中学的第一面红旗”的光荣称号。这种“少花钱能读书,既读书又不耽误劳动”的办学模式立即成为各地学习的榜样,很快风靡全国,对新中国农村面貌的迅速改善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这面“红旗”的引领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的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和函授大学、职工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高等教育事业在这一时期亦实现了良好发展。1961年1月中旬,江苏省委召开文教工作会议,主管文教工作的江苏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彭冲在会上表示,在高等学校要提出“质量第一”和“教学计划是学校的中心任务”的要求。接着,省委在下发的《1961年文化教育工作要点》中再次强调指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根据当前人力、财力、物力的可能条件,区别不同情况,合理调整现有的专业,控制发展数量,大力提高质量,对高等教育必须强调质量第一。

  科教兴省,战略定位提供强大引擎

  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摁下了“快进键”。上世纪80年代,江苏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一直位居全国前茅,经济和科技的综合水平具有一定优势。但江苏经济的高速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较小,在资金、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依靠高耗能、高物耗的粗放型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已经难以求得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力争江苏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1989年,江苏省委、省政府率先提出“科技兴省”战略,将原有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转换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在1994年8月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科技兴省”战略进一步充实为“科教兴省”战略,突出“教育为本”的理念。此次会议要求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抓好“两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中,如何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和潜力,服务经济这一主战场,促进江苏的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进入上世纪90年代,江苏将每年建设一批职教中心列为当年要办的实事之一,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教育工作的重心逐步上移,特别在市、县,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来抓。

  从1995年开始,省政府和有关部门规划布局市、县职教中心建设,协调出台配套鼓励支持政策,并多次召开专门会议。1997年,经省政府同意,省教委与省计经委正式印发《关于加强职教中心建设的意见》,推进“1122”工程,即到2000年建成100所占地100亩以上、校舍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在校生2000人以上、职前职后沟通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职教中心。市、县政府将职教中心建设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至2000年全省已基本建成规模较大、多种功能、示范性职教中心100所。2006年,江苏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明确“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将投入2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2010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常州市、苏州市、如皋市、江都市等10个市、县(市、区)成为首批江苏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以职教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江苏致力打造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新模式。

  在全省范围内,各职业学校以课程改革为依托,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其发展重心逐渐转到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上来。2005年启动的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以技能大赛促教、促学取得显著成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全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主要统计指标逐年向好、跃居全国前列。2012年起,江苏中等职业学校年均招生50万人,连续6年保持与普通高中招生大体相当,职业院校成为地方支柱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

  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异常活跃,科技、教育与人才人力资源的作用日益突出,各国之间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与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用一流教育支撑一流经济”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高校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中的主力军作用。根据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江苏作出决策,从199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全省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快速迈进。同年,江苏11所高校通过“211工程”建设部门预审。

  2011年初,《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颁布,省委省政府把科教兴省战略提升为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这标志着江苏瞄准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目标,全面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以培养、吸引、造就一大批专业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更强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期间提出,要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是总书记对江苏的谆谆嘱托,也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努力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切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的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者,较好地满足了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需求。

  能够扎扎实实为基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必须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为此,我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创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订单式培训、引企入校、进厂办校、顶岗实习、学徒制培养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努力破解制约当前高校农业类专业招生难、就业难和基层农村人才短缺等难题。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省还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培养质量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及专业和行业吻合度统计公告制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省政府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江苏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力促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等深度合作,助推江苏成为我国产学研合作最活跃地区之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

  科研成果的转化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省高校越来越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断发挥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这架大飞机在全国唯一的装配实验室就坐落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ARJ21(我国首款喷气支线客机)到C919,南航大共承担140余项国产大飞机研制项目;参与重要技术方案论证,承担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并为大飞机研制单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输送上千名毕业生,培养出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总工程师姜丽萍等大批骨干人员。这是高等教育发挥服务效能的强力体现。

  学科专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优势学科的建设,同样带动了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由东南大学科研团队主持完成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成果直接应用于全球一百多项重大工程,例如人们熟知的国家体育馆看台、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等建筑结构,都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该项目团队所研发的技术;南京农业大学完成的“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应用”项目,打破我国冷却肉生产技术落后、关键装备依赖进口、品质难以控制的局面……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我省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的体现,更是高等教育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见证。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高校申请专利8.4万件、授权专利4.8万件,分别是“十一五”同期的2.8倍和3.5倍;对外签订科技“四技”合同7.1万项,成交总金额达255亿元,获取科研经费501亿元,是“十一五”同期的1.7倍,其中43%受企事业单位委托,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达58%。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社会教育也得到了大发展。2013年1月28日,以原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的江苏开放大学正式揭牌成立。12月9日,省政府办公厅发文同意62个县(市、区)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目前,我省已形成以江苏开放大学为龙头、覆盖全省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系统,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更好地满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江苏,从儿童到老人,从企业老板到下岗职工,再到外来务工人员,无论是何年龄、身份、职业,只要想学习,依靠全省开放大学办学系统,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开拓了无限可能的未来。

公平质量,聚焦人民满意的执着追求

  今年1月31日,省教育厅与江苏有线联合打造的“江苏名师空中课堂”正式推出,通过点播直播相结合、线上线下互动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辅导需求。截至目前,“江苏名师空中课堂”已整合了全省2000位“名特优”教师、7300件优质课程,覆盖义务教育阶段60%的学科知识点。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江苏教育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70年来,江苏教育事业攻坚克难,把保障公平与提升质量作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底色,切切实实地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全力以赴,垒起教育大厦的基石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江苏建省之初,省委省政府就将发展基础教育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充分发挥各地办学优势,调动广大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一五”期间,江苏的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江苏地区幼儿教育起步较早,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全省独立园仅34个,在园幼儿不足2000人。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大规模招收3—6岁幼儿入园,并实施“教养合一”。至“一五”结束时,全省幼儿园已达到1415所,入园幼儿8.88万人,教养人员5900人。中小学校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更为迅速。以小学阶段为例,新中国成立前,江苏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仅有21.5%。新中国成立后,小学教育得到快速发展,1956年,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63.5%;1957年,全省小学31757所,在校学生412.76万人。

  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的教育任务、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进行明确。当月,江苏省委批转了省教育厅党组关于贯彻执行这两个条例的报告,提出要“集中力量首先办好一批示范性的全日制中小学”,其中,决定首先办好的示范性中学有15所,约占当时1770所中学总数的1%;示范性小学84所,占37000余所总数的0.2%。就在同一年,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培养高级外语人才的号召,江苏省委批转在南京设立外国语学校一所,南京外国语学校宣告成立,这也是全国最早开办的10所外国语学校之一。

  1961年,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同年10月,江苏对学习、试行《高校六十条》提出了五条意见,包括高等学校要以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正确执行知识分子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等等。此后,各高校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大范围的“填平补齐”,还大力增强教学一线力量,加强教材建设。以当时的南京大学为例,地质系共有李学清、徐克勤、孙鼐、陈旭、张祖还等7位教授,全部活跃在教学一线上,甚至参加野外实习。该校还陆续审查了50多门基础课的教学大纲,审定了各门课程的教材和讲义,对习题、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制定了严格化、制度化的要求。

  率先“普九”,机会公平与高质量同行

  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大院(原江苏省教育厅的办公地点)里,竖立着一块“两基”纪念碑,这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全省人民在“普九”中立下丰功所建。碑文写道:“1996年,我省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两基’目标的省份。”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教育事业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从扎实普及小学教育起步,向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历史性跨越,迈出了公平与质量的坚实步伐,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江苏的义务教育工作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1987年全省宣布普及小学教育之后,如何依法治教,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教育需求,全省上下都在积极探索。

  当时,位于南京近郊的江宁县总结出“规划到乡,算账到校,责任到人,宣传到户”的贯彻《义务教育法》的16字工作方针。省教委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条易于操作、行之有效的工作路子。于是,根据全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制定出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达标标准,并在全省推广了江宁经验。此后经过反复修订,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2004年提前到2000年,最终规划在1997年全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全省再调整“普九”的进度安排,确定在“八五”期间实现普及目标。全省上下组织“普九”攻坚战,1995年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超过95%,实现了基本普及。1996年9月底,所有县区全部达标,当年10月经国家教委检查验收合格,江苏成为全国首批实现“两基”的省份之一,国家教委为此发布新闻公报,省政府为省教委记集体一等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普九”过程中,江苏一直坚持高质量标准,讲速度、更讲质量。常规管理、规范办学、素质教育等都成为高质量“普九”的生动注脚。

  当办学硬件不再是基础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质量提升的呼声渐高。人们愈发意识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开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更加理解教育规律。在不断提高普及程度、加强基本办学条件的同时,江苏抓管理、抓队伍、抓改革,推动着基础教育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

  1989年9月,省教委出台《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28条),提出教学“六认真”,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28条由《江苏教育报》全文刊登后,传播至全省每一所中小学。教学工作有了规范,各地学校的管理机制逐渐进入正常轨道。地处泰兴市偏僻乡野的洋思初中,就通过抓教学常规,创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模式,连续多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100%,优秀率为泰兴市之首,成为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旗帜。

  1990年,省教委宣布取消升学考试,小学毕业生面试就近入学。到1995年,江苏“小升初”改革基本到位,小学解除了升学压力,得以放开手脚实施素质教育;部分初中生源质量得以改善,学校教学面貌整体改观,真正做到了“一着到位满盘皆活”,九年义务教育进入了更加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1996年,实现“普九”目标之后,江苏继续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从1997年起,开始实施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行动计划,每年安排改造薄弱学校1000所。针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江苏还实施了合格学校建设的系列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这场迈向教育机会公平的伟大征程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为教育发展重要的价值取向。2005年,江苏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即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对贫困的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006年秋季,江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比国家规定时间提前了半年。2007年春季开学起,江苏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关服务性收费项目。2008年是江苏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当年,江苏包括公办校、民办校学生及民工子弟在内的70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领取到了免费课本,并由财政免费提供与教科书配套的“补充习题”和英语、汉语拼音磁带。至此,江苏真正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就在同一年,我省又开始实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共投入6.1亿元,为近20万名留守儿童新建和改建食堂、宿舍共64万平方米。

  可以说,免费义务教育发轫于“普九”,均衡发展也起步于“普九”。这段短短3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江苏教育发展历程中的闪耀一环:一边连着普及义务教育的百年梦想,一边连着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光明未来。

  巩固提升,让所有孩子共享好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后,江苏教育事业发展开启了新的征程。省委省政府提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教育则是推进“六个高质量”中“人民生活高质量”的重要内容。如何进一步确保教育公平,如何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促进教育的更高质量发展,成为江苏教育人探索的新问题。

  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江苏近年来通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推动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江苏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省份。”2015年6月5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教育部对江苏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会上宣布,江苏10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认定。这是1996年实现“两基”之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也意味着全省61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教师素质等方面达到“基本一样”。当梦想照进现实,“家门口就有好学校”成为老百姓触手可及的“教育红利”。

  教育公平涉及的不仅仅是一所所学校,更是一个个孩子。如何让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流动花朵”等等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江苏教育人通过多年奋斗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近年来,我省进一步健全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自党的十八大召开至2018年,5年多的时间里,江苏资助人数累计超过1075.51万人,年均增幅5.86%。资助总金额累计310.54亿元,年均增幅8.62%。

  与此同时,江苏积极探索建立以居住地学龄人口为基准的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管理机制,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其中,保障随迁子女的升学考试权利,是江苏大力推进的教育民生工作之一。从2013年起,凡具有江苏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随迁子女,均可参加当地中考。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教育机会公平到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构成了新时期江苏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它们共同指向教育的应有之义: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现在,江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把目光聚焦到孩子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上,努力办好“适合的教育”正逐渐成为人们的诉求。

  与教育质量同步提升的,还有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2019年出炉的江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我省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指标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与“十二五”末相比,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身高继续增加,学生胸围发育水平继续增加,肺活量也有所改善。

  近年来,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江苏教育人下足了功夫。2018年下半年开始,江苏启动了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在第一阶段对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治过程中,全省共摸排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7291家,依法取缔5405家消防不合格、教师无资格、无证无照的学科类培训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得到根本扭转。

  2019年5月17日,全省教育大会在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落差;要深入推动教育领域改革开放,让江苏的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得起、上好学作为改革基本取向……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依然是江苏未来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会是江苏教育人永恒不变的追求!

(本期报道相关资料参考《江苏省志·教育志》《江苏教育史》)

责任编辑:陈路

千秋功业 强省之基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教育剪影
发布时间:2019-09-29   
来       源:《江苏教育报》  

  【策划人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了!

  70年来,江苏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江苏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最快、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

  辉煌的发展成就,得益于江苏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针对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的省情,70年来,江苏坚定地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强省之基,全省上下不断凝聚优先发展、率先发展、领先发展共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教育是支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坚强基石,也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5月,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全省教育大会上指出,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使命,必须进一步强化教育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以教育的现代化有力支撑全省的现代化。在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江苏教育必将带着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血脉,继续奠基未来。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现江苏教育事业70年来的光辉历程、突出业绩和典型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新经验和新成果,鼓舞我省教育工作者再创新辉煌,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开展了“对话70年,奋进新时代”大型新闻行动,组织记者、编辑深入各地各校,以典型回访、蹲点日记、深度报道等形式,推出主题系列宣传,生动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各地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重要探索以及涌现出的优秀人物。

  本报本期推出特别策划“千秋功业 强省之基”,通过组合报道、大事记、数据、资料图片等,回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教育发展的宏伟历程和辉煌成就,并邀请6位教育工作者代表,讲述他们参与并见证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感受。

  祝福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祝福江苏教育明天更好!

  ■本报记者 孙其华 缪志聪 潘玉娇 李大林 吕玉婷 陈宇豪 万娟 

时代先声,优先发展教育的历史担当

  坚持发展为先,打造科教资源优势。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各届党委政府都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作为强省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江苏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战略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基本任务。可以说,江苏教育70年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教育率先发展、优先发展、快速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互动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各类教育互补互促、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的历史。

  兴学重教,有限财力先紧着教育用

  江苏的教育底子厚实,通过对旧有教育的接管和接办,江苏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我国教育的总方针是“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必须向工农开门”。当时,江苏地区由苏北行政区、苏南行政区与南京市组成,三个地区的各级领导学习了这一次会议的有关文件,结合江苏实际,积极新建了一批普通中学及工农速成中学。有些普通中学增办了夜中学,对工农子弟实行优先录取,采取设置人民助学金、减免学杂费等措施,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普通中学的发展高潮。

  据1952年的统计数据,三地的中小学校数和学生数都比1949年增长了1.5倍,而教育经费占到了南京市、苏南、苏北财政总支出的38.36%。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如此之高,充分反映了新生的人民政府对发展教育的极度重视,这也成为江苏教育70年坚定前行的决心底气。

  1953年1月1日江苏建省,次日,江苏省教育厅成立,吴贻芳任厅长。1956年,江苏又成立高教局,与江苏省教育厅并列,主管高等教育与中等技术专业教育。1959年,省高教局又改为省高教厅,两年后与教育厅合并组建成了新的江苏省教育厅。“一五”期间,江苏各级政府将发展基础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发展规划中,充分发挥各地的办学优势,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江苏的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改革不断深入,出现了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

  在高等教育领域,江苏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浪潮中,将多所综合大学分别调整成多个单科学院,重点发展了工科和师范院校,着力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在基础教育领域,江苏各级政府将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充分发挥各地的办学优势,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

  1958年中央作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下放了教育事业管理权,并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江苏随之出现了办学高潮,走出了多渠道、多形式办学的新路子,并且为全国创造了一批典范、经验。

  当年3月,江苏在全国率先创办了农业中学,受到中央肯定并在全国推广。仅仅一个月,全省就兴办农业中学、职业中学6568所,学生超过34万人,时称“一夜春雨、满园花开”。

  可以说,在建省后的一段时期内,江苏教育迎来了一段调整和快速发展的时期。1960年以后,江苏教育界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引下,全面执行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学校教学秩序趋于稳定,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如,江苏在《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第一次将残疾儿童、青年的特种学校,列入国家正式学制,并采取公办或民办的方式,稳妥新建了一批学校,其中南通县群众集资创办的三余聋哑学校是我国第一所农村聋哑学校。

  理念飞跃,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

  追今抚昔,巍然前行。江苏教育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伴随思想认识的升华。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和书记处书记就分头带队组织教育问题的专题调查,历时1个多月,省委两次听取汇报,并以省委名义召开全省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请各地(市)、县委负责人和教育部门负责人一道,共商全省教育大计。经过会议,各级领导破除了“办教育远水解不了近渴”“办教育不如办工厂”等错误观念,充分认清教育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从这时候起,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都极为重视教育,逐步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适时确立教育率先发展的目标,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1983年,省“六五”计划第一次列教育事业计划,把智力开发、科学技术进步放到战略重点位置,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江苏省委要求各地确立“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的观念,在总体上按全国一类地区要求规划教育发展。

  1986年,全省全面实行基础教育分级办学新体制,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大大增强了地方政府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的责任。各级地方政府自觉把教育纳入当地的总体规划,摆上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列入干部考核内容,直接推动了全社会的教育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得基础教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89年1月,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科技兴省”战略,1992年又提出“科技兴省、教育为本”的方针。1994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宣布将“科技兴省”战略进一步充实为“科教兴省”战略,并将其确定为全省三大战略之首。

  20世纪90年代,作为位列全国经济第一方阵的东部大省,江苏面临着人口密度大、物质资源少、发展不平衡等诸多瓶颈。此时,江苏教育做出了历史性的选择——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把江苏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1993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目标,并在苏南地区开展试点。实现“两基”后,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区域推进、滚动发展”的方针,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标志着,江苏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将“在全国率先”作为了江苏教育发展的目标追求。时任省委书记陈焕友掷地有声地提出:“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江苏的现代化!”“一流的经济必须用一流的教育来支撑!”

  这一系列战略抉择,是对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飞跃,也是对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飞跃。1999年,省政府发布《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纲要》,提出“通过实现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水平、教学体系、教育技术装备、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要“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

  一时间,江苏教育的发展如潮起云涌、奔腾向前,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在高等教育领域,从1978年到2000年,江苏普通高校由35所新增到71所,在校生数由6.05万人增加到47.48万人。在基础教育领域,全省相继实施“三新一亮”(新课桌、新板凳、新讲台、电灯亮)工程,“六有”(有整洁的校园,有满足师生就餐需要的卫生食堂,有冷热饮用水,有水冲式厕所,有安全宿舍,寄宿生一人有一张床)工程,“校校通”(校校与互联网联通)工程,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2005年,省委省政府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目标。在2006年11月举行的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教育优先发展的特殊使命被进一步凸显出来,会议提出,江苏教育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教育成为江苏各行各业中唯一要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领域。2010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新世纪第二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颁布《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到2015年和2020年的教育现代化主要指标。

  这30多年里,几乎每隔几年,教育事业就跃上一个新平台、立起一座里程碑。省委省政府将国家大政方针与江苏实际紧密结合,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经过30多年的努力,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已由更多的重视硬件改善,逐渐进入到更多的重视质量提高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新阶段。

  矢志率先,全省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确定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江苏切实提高教育投入保障能力和水平,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教育支出和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相继迈上千亿元大关,基本建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和投入机制,为江苏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进入新时代后,江苏公办幼儿园、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均实现了零的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学段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全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也在逐年增加,其中省属高校生均拨款基本标准提高到10800元。到2018年,江苏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2837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2202亿元(占总投入的77.6%),是2000年的13.1倍,年均增速15.4%,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显著增强。

  正是因为教育投入的加大,我省在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中等职业学校也实行全体学生免学费政策,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全省义务教育债务全面化解,高中阶段学校基建债务也基本化解。

  2013年1月31日,我省在全国率先发布《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5月18日,教育部与江苏省政府在苏州签署共建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协议,部省合力打造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升级版”。

  2014年10月22日,我省首份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报告出炉,这是继我省在全国率先颁布《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之后的又一创新举措。2014年,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综合达成度71.6%,远超“2015年教育现代化建设综合达成度60%”的目标。到2016年,全省7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标准化学校办学标准;到2018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达到省定标准化学校办学标准。

  以教育现代化为旗帜,我省还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如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学前教育5年行动计划,着力缓解“入园难”,截至2015年末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0多所。2012年3月1日,《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正式实施,对全省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学资源、经费保障机制、保教日常管理等多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为解决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近十年持续健康发展,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奋斗,江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一系列的“率先”构成江苏教育最闪亮的符号,为实现强省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江苏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教育体系全面构建。2018年,江苏各级各类教育在校学生达1389.7万人,是1949年的9.3倍,全省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5年,各项教育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已初步形成层次完整、类别齐全、形式多样、基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

  2019年5月16日,在全省教育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再次对教育工作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教育理念、教育质量、教育机会公平走在前列,在全国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既是时代要求,更是江苏教育的责任和担当。回望7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教育书写了宏大叙事下的壮阔史诗。“时至今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更是7800万江苏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引领江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鲜明旗帜。”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教育的人才和智力贡献显著,形成了江苏发展的最大优势。

澎湃动力,走在改革前沿的江苏教育

  2018年7月24日,江苏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在南京闭幕。在这个部署全年工作“下半场”战役的高规格大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拿出四分之一的篇幅,殷殷嘱托与会各级党员干部时刻站稳人民立场,特别指出要满怀真情办好三件民生实事,第一件就是教育改革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改革贯穿了江苏教育发展的始终,也极大地推动了江苏教育不断前进。回顾历史,江苏始终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总钥匙,不断解除不适应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将一切有利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正能量释放出来,又在解决问题中深化改革、飞速发展,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以改革激发活力”的教育发展之路。

  蔚然成风,教育厅带头抓教改试验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接管旧教育的过程中,我省的教育改革就已经开始。

  1951年10月,国家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我国各类教育的学制及有关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新学制特别确立了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和各种补习学校、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应有的地位;改革了各种不合理的年限与制度;并使不同学校能互相衔接,以提高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满足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培养新中国建设人才的需要。江苏对新学制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组织教育工作者进行学习和讨论,为新学制的试行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在各级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江苏首先开始精减课程,使得课程内容与国家建设实际相联系。1950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局颁发了《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草案》,在当时起到了全国性的示范作用。整个50年代,江苏不断推进教学改革试验,为全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了经验。

  1953年初,江苏省教育厅委托《江苏教育》编辑部先后编写了语文、算数、历史等教学参考资料,共有16种之多,教育部对此给予好评,并将上述资料提供给全国使用。从当年起,凡教育部规定采用的通用课本,均由《江苏教育》编辑部编写参考资料,供应全国。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直延续到1957年才逐渐交付给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但江苏教材改革创新并未停歇,据不完全统计,自1958年后的5年时间里,江苏共编写出各级教材及教育参考资料达771册。

  1959年以后,江苏开始进行“加强双基教学,提倡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试验。1959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中小学语文教学座谈会”,制定《关于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见》,随后数学、写字教学的座谈会相继召开,这些聚焦教学改革的座谈会,对全省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很多科学理念至今仍然是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之一。

  经过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江苏教育首创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层出不穷,涌现出了一批极为优秀的全国知名教师,其中南师附小教师斯霞首创的“分散识字”最为著名。在当时,教学改革成为全省的风尚,各地中小学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创造与尝试,并在全省开花结果。

  在高等教育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和调整高校院系,成为改革旧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江苏重点发展工科和师范院校,加强人才培养的计划性和适应性,为江苏成为高教强省奠定了基础。

  深化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渐次展开,这其中,建立充满活力的学校管理体制是一项重要内容。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地区、学校大胆创新,尝试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工作岗位考核评估制度等。当时,我省建湖县钟庄乡的“三制”改革实验(“校长选任负责制”“教师定编聘任制”“教育岗位责任制”)在全国影响较大,与北京市的学校校内结构工资制改革、山东省滨州地区的“双向选择”改革(“办学单位选择教师”“教师选择办学单位”),被称为全国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三大模式”。

  1979年,在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启发下,建湖县钟庄乡决定以“三制”为突破口,对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经过改革全乡教育质量从过去的全县下游水平跃居全县上游。1987年,钟庄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基础教育先进乡”。1990年,省教委提出在全省普教系统推广钟庄乡的改革经验。

  1980年和1982年,江苏省委、省政府相继召开了全省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会议,明确了积极稳妥地搞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指导方针。各地根据本地经济的发展趋势,从改变不合理的人才结构着眼,从调整高中改办职业中学着手,同时开办新校,建设新的专业,大力兴办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需要的城乡职业中学,为江苏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中坚技术力量。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1985年起,全省开始了分级办学的体制改革,确立了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当年,省委、省政府在《贯彻〈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中提出,省和市县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育拨款在财政支出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逐年要有所增长。1988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普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决定》和1992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教育发展和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都要求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拨款切实做到“三增长,一优先”。这些规定,确立了财政对教育拨款的主渠道地位,成为教育发展的最大保障。

  1985年5月,江苏还出台了《江苏省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意见》《江苏省普通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扩大全省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全面启动教育体制改革,为江苏教育蓬勃发展扫清了体制机制的障碍。

  “素质教育”,对于当今国人来说耳熟能详,而这一概念就是江苏教育人首先提出来的。1990年春天,为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省教委邀请了一批专家、校长进行座谈,3天的会议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同年底,省教委颁发《关于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意见》(试行),引导小学教育发展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该文件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45号文”。

  在“45号文”的引领下,涌现出一批批特色学校,编写出多种内容新颖、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一些地区和学校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扭转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生存方式,使江苏的基础教育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高等教育领域,江苏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高等学校。在发展历程中,江苏高等教育抓住了体制改革这个关键。我省从1985年开始,全面建立中央、省和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1992年,针对一些中等城市同时办几所高校存在的规模小、效益低等问题,我省组织多所高校之间联合办学和合并办学。1992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扬州市6所高校的基础上联合组建扬州大学,成为全国典范。1993年,三江学院开办,成为江苏省第一所民办本科普通高校。此后,江苏还陆续举办了一批采用民办机制运作的普通高校二级学院(后改为独立学院),一种新的高校办学体制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江苏还全面开始高校的教学改革,全省高等教育教学变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知识传授加能力培养,走上了内涵发展的道路。2010年,江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

  纵观这段历史,全省教育在深化改革、完善体制中大步跨越,把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多样特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教育发展道路,大大激活了体制机制活力。

  综合改革,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将图书馆搬进教室,在每一间教室的后面配置一个班级书房,摆上五六百种图书,定期更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是我省最早的语文课程建设基地之一。在该校,传统的教学早已发生巨大改变:典藏馆、国学馆、实验剧场、辩论厅等多个功能馆一一建起;“领导者演说”“英美经典戏剧”等课程全面开花,学生在丰富的体验式课程中收获精神成长,全面提升了人文核心素养。

  一轮接一轮的课程改革,一直在不断回应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从2011年起,江苏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通过8年的持续投入,江苏已建成300多个课程基地,60%的普通高中形成了校本化育人模式。

  党的十八大之后,江苏大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为全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寻找新的起跳点。2014年1月7日,全省教育改革推进会在南通召开,这标志着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进入新阶段。5月16日,省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考试招生制度、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实施计划,点燃了江苏教育新时期发展的新引擎。

  在基础教育领域,2015年7月,省教育厅全面启动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每年重点扶持30个左右的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在职业教育领域,2013年,江苏在全国率先进行学制改革,即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4.5+0.5”分段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融会贯通的发展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建立“立交桥”。在高等教育领域,江苏以扩大办学自主权为抓手,推动创新发展。

  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新时期我省推进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中小学校健全校长负责制,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建设等。大学健全现代大学治理结构,2015年底全省82所公办高校全部完成了章程的制定和核准工作,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格局。

  通过一系列教育综合改革,江苏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在内容和目标上,由以往的零星式、碎片化的单项改革,向整体化、综合性、全方位的改革转变;二是在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上,由以往的“摸着石头过河”为主的经验性、自发性改革,向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上下协调、左右协同的改革转变。

  2018年7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对中小学减负、幼儿园“入园难”“小学化”倾向等问题列出了明确意见,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领域改革提出具体要求,将老百姓较为关心的教育话题作为改革的目标。

  回望70年,江苏教育蹄疾步稳,始终走在改革的最前沿,一次次的改革探索为江苏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当前,江苏将把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使教育更有温度、服务更为贴心,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江苏人民。”葛道凯说。

尊师重教,肩负强省使命的兴盛之本

  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委组织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经遴选推荐、网上投票、集中审议等环节,9月25日正式公布名单。这份“最美奋斗者”名单,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堪称奋斗中国的“群英会”。在江苏的11名“最美奋斗者”个人中,来自教育领域的有3人:王泽山、胡福明、斯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标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高度重视教师工作,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和全省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建成了一支数量基本充足、结构日趋合理、素质不断提高的教师队伍,包括斯霞、李吉林、洪宗礼、于永正、邱学华、李庾南等在内的一批名教师,在各自的岗位长期耕耘、默默奉献,形成了群星璀璨、各放光芒的局面,对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的教师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填补空白,师范教育“五根台柱”基本成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乃至此后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对教师的学历标准和资质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数量优先、城乡非均衡化发展是当时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状况。

  从1949年到1951年暑期,苏南、苏北两行政区和南京市分别举办暑期教育研究会或讲习会。1952年暑期,三地又分别集中大、中学校教师进行思想改造学习。通过学习,广大教师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清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改进了教学工作。

  师资队伍的培养离不开师范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复建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学校迅速被提上议事日程。1950年,周恩来总理批示同意教育部关于恢复南京晓庄学校的请示报告。1951年1月6日,南京晓庄学校宣布复校,涅槃重生。至1952年,江苏已有中等师范学校59所,在校生1.85万人。1953年9月,省教育厅发出《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和师范学校的通知》,经过调整归并,到1957年全省有中等师范学校33所,中等师范教育有了较为合理的布局和一定的招生规模,建立了适合中等师范学校的规章制度及教学管理方法,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在高校院系调整期间,南京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师资队伍和学科整合,相互支援,分别重建、新建了数学、物理、政教、外语和中文等系。1958年新建的江苏教育学院为提高中学领导素质和中学学科骨干教师水平提供了基地。调整后,南京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学院、扬州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学院和江苏教育学院,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承担了培养中学合格师资的重任,成为江苏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五根台柱”。

  在重视师范教育,抓好新师资培养的同时,江苏在教师培训方面也在同步推进。1954年,省教育厅要求各专区、市举办小学教师轮训班,分批轮训不足初师毕业程度的小学教师。1955年11月,省教育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小学教师业余文化进修工作的通知》,除了积极协助各地筹办小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还开始举办中师函授。由于对办校方针、科目、编制、经费等都有明确规定,仅1956年就建校(含函授师范学校)15所。小学教师进修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基本满足了广大小学教师的需要,提高了全省小学师资队伍水平。

  1952年10月,江苏省首个中学教师进修基地——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后来各专区和省辖市也先后建立了中学教师进修学院。采用办短训班的形式,组织教师备课、制作教具、编写教学提纲等,是早期教师进修的重要形式之一。到20世纪50年代末,全省共有中学教师进修学院(校)12所,其中省教育学院1所,专区、市教师进修学院(校)11所,完善了全省经常性、系统性提高教师质量的进修体系。

  创新模式,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

  改革开放之后,江苏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立教之本和兴教之源,坚持推进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坚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坚持加强教师资源配置管理,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980年8月,江苏省委召开全省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宣布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如广泛宣传,造成人人尊敬教师的社会风气,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人大、政协要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代表,继续在中小学教师中评定特级教师,试行中小学教师职称条例等。

  1981年3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江苏省中等师范学校布局设置、服务范围和规模等问题的意见》,规定全省25所中等师范学校的规模和服务范围,并实行省和地(市)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1984年至1985年,根据合格小学教师缺口较大的实际情况,全省恢复和增设11所中师学校,逐步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基本合理的师范教育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江苏积极贯彻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1992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八五”期末全省60%的高中教师、70%的初中教师、90%的小学教师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后,全省组织开展学习宣传教师法活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走上法治化轨道。

  1996年11月,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全省师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九五”期间全省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会后,省教委印发《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九五”计划》《江苏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九五”计划》《江苏省教师队伍管理暂行办法》。从当年开始,我省组织实施中师办学条件标准化评估,到1999年,全省36所中师全面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进入21世纪,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成为我省教师工作主题。2001年4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精简和优化教职工队伍,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情况,对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农村学校教职工工资由乡镇上划到县,全额纳入财政预算。2002年,省教育厅出台《江苏省实施〈教师资格条例〉细则(暂行)》等文件,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师范教育开始向教师教育转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形成,教师教育机构办学层次由“中专、专科、本科”旧三级向“专科、本科、研究生”新三级过渡。教师供给从数量至上向质量优先转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进入“十一五”时期,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省调整、完善教师资源培养和配置的制度安排。2007年,省教育厅制定《江苏省师范生免费教育方案》和《江苏省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方案》,鼓励和支持有关市县探索师范生免费教育、定向培养的试点工作。年内,全省实施万名大学生支援农村教育工程,采取学费返还等优惠政策,选派师范院校毕业生到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学校任教。在2009年9月召开的全省师资工作会议上,我省又明确要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要不断壮大,具有国内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增加,全省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要位居全国前列。

  从2010年起,我省统一部署开展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全面实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建立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改革学校用人制度,对教师实行分类聘任、分类管理和分类考评;科学合理确定教职工编制标准,完善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建立校长职业资格制度和职级制度。

  修炼内功,步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新时代

  2019年9月10日,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表彰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和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代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教师在立足岗位、辛勤育人的同时,还在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等方面潜心钻研,默默耕耘,为江苏的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以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为例,江苏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获奖总数及一等奖总数均位居全国首位。

  进入新时代,在党和国家努力构建覆盖大中小学完整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的背景下,我省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改革试点,实施《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为解决全省27万名乡村教师内部成长环境不良,研修氛围不浓,缺乏必要的信息资源、专业引领和展示平台等问题,2015年下半年开始,省教育厅创新教师培训形式,启动“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4年来,全省共建立市、县两级培育站600多个,培训学员2万余名。不少学员已晋升为县、市级名师,有的甚至成为省级名师。在各地培育站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带动了进站学员的成长,而且通过他们促进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并推动了其所在学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培育站让一批乡村教师消除了职业倦怠,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越来越多的教师不仅安心扎根乡村,还开始在乡村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新生活。

  除了关注乡村教师发展,我省还通过持续实施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等评选,积极做好名师梯队的建设引领工作。截至2018年,全省先后评选中小学特级教师15批共3369人;评选中小学正高级教师8批共1192人。创新实施“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从2009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分4批选拔200名特级教师进行培养,其中教师120名、校长80名。培养出孙双金、唐江澎等一批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和引领作用的中小学名师、名校长。

  “被选为‘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以来,在导师手把手指点下,我们在理论素养、学术视野、思维方式以及教育情怀上都发生了静悄悄的改变。”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说,尤其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即自己的教育主张、自己的实践范式、自己的话语系统上得到明显提升。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方向,确定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系列举措。为全面贯彻和落实《意见》精神和同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决策部署,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2018年1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意义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落实保障四大部分,细化了未来江苏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特别是在师德建设、编制管理、工资待遇、交流轮岗、职称评聘等多个方面,均有所创新和突破。

  2019年9月4日,省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岗位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将通过贯通使用中级和初级教师岗位、乡村教师可超岗位聘用、加强教师聘后管理等举措,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为全省中小学教师送上新的政策“红利”。

教育为本,筑牢支撑社会进步的坚强基石

  2018年6月,“江苏环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发布,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生态修复”位列榜首。潘安湖曾是采煤塌陷区,2010年开始实施综合整治,历时4年,潘安湖旧貌换新颜,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潘安湖治理背后,有一所高校和一座城市携手共进的故事。1978年,中国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迁到徐州,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潘安湖治理即是该校提供理念引领、智慧和人才支持,助力地方转型发展的典范。潘安湖治理中的“中国矿大贡献”,也是我省高校坚持服务地方建设和国家战略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第一基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尤其从上世纪90年代起,伴随着“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江苏将发展科技与教育事业作为主要抓手,服务、推动我省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人才培养,向现代科学文化进军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人口约3500万,其中文盲占80%以上。扫除文盲,提升工农大众的政治文化水平,成为当时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苏南、苏北行政公署和南京市借鉴过去解放区等地的做法,采取“冬学”“农村俱乐部”等形式,在城镇、农村逐步开办业余学校,开展扫盲工作。很多学校坚持“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假,忙后复课”的原则,利用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教学,成效显著。据统计,1954年,全省40%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了扫盲教学组织,到了1956年,全省职工中文盲入学25万人,占应入学人数的75%以上。这为江苏此后“两基”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伴随着新中国第一波农业生产大发展的浪潮,为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1958年3月8日,江苏率先成立了植根于农村的职业学校——海安双楼农业中学(同一天成立的还有邗江县施桥乡农业中学)。学校办起了农机、农电、农学、植保等多种短期培训班,传授生产经验、工艺方法、操作技能,让科学技术首先与劳动者相结合。从这里,走出了全国第一批农民拖拉机手、第一批农民畜牧兽医、第一批植物保护人员,双楼农业中学也赢得了“农业中学的第一面红旗”的光荣称号。这种“少花钱能读书,既读书又不耽误劳动”的办学模式立即成为各地学习的榜样,很快风靡全国,对新中国农村面貌的迅速改善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这面“红旗”的引领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的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和函授大学、职工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高等教育事业在这一时期亦实现了良好发展。1961年1月中旬,江苏省委召开文教工作会议,主管文教工作的江苏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彭冲在会上表示,在高等学校要提出“质量第一”和“教学计划是学校的中心任务”的要求。接着,省委在下发的《1961年文化教育工作要点》中再次强调指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根据当前人力、财力、物力的可能条件,区别不同情况,合理调整现有的专业,控制发展数量,大力提高质量,对高等教育必须强调质量第一。

  科教兴省,战略定位提供强大引擎

  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摁下了“快进键”。上世纪80年代,江苏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一直位居全国前茅,经济和科技的综合水平具有一定优势。但江苏经济的高速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较小,在资金、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依靠高耗能、高物耗的粗放型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已经难以求得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力争江苏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1989年,江苏省委、省政府率先提出“科技兴省”战略,将原有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转换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在1994年8月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科技兴省”战略进一步充实为“科教兴省”战略,突出“教育为本”的理念。此次会议要求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抓好“两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中,如何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和潜力,服务经济这一主战场,促进江苏的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进入上世纪90年代,江苏将每年建设一批职教中心列为当年要办的实事之一,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教育工作的重心逐步上移,特别在市、县,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来抓。

  从1995年开始,省政府和有关部门规划布局市、县职教中心建设,协调出台配套鼓励支持政策,并多次召开专门会议。1997年,经省政府同意,省教委与省计经委正式印发《关于加强职教中心建设的意见》,推进“1122”工程,即到2000年建成100所占地100亩以上、校舍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在校生2000人以上、职前职后沟通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职教中心。市、县政府将职教中心建设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至2000年全省已基本建成规模较大、多种功能、示范性职教中心100所。2006年,江苏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明确“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将投入2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2010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常州市、苏州市、如皋市、江都市等10个市、县(市、区)成为首批江苏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以职教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江苏致力打造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新模式。

  在全省范围内,各职业学校以课程改革为依托,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其发展重心逐渐转到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上来。2005年启动的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以技能大赛促教、促学取得显著成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全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主要统计指标逐年向好、跃居全国前列。2012年起,江苏中等职业学校年均招生50万人,连续6年保持与普通高中招生大体相当,职业院校成为地方支柱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

  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异常活跃,科技、教育与人才人力资源的作用日益突出,各国之间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与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用一流教育支撑一流经济”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高校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中的主力军作用。根据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江苏作出决策,从199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全省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快速迈进。同年,江苏11所高校通过“211工程”建设部门预审。

  2011年初,《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颁布,省委省政府把科教兴省战略提升为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这标志着江苏瞄准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目标,全面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以培养、吸引、造就一大批专业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更强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期间提出,要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是总书记对江苏的谆谆嘱托,也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努力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切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的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者,较好地满足了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需求。

  能够扎扎实实为基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必须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为此,我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创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订单式培训、引企入校、进厂办校、顶岗实习、学徒制培养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努力破解制约当前高校农业类专业招生难、就业难和基层农村人才短缺等难题。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省还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培养质量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及专业和行业吻合度统计公告制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省政府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江苏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力促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等深度合作,助推江苏成为我国产学研合作最活跃地区之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

  科研成果的转化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省高校越来越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断发挥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这架大飞机在全国唯一的装配实验室就坐落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ARJ21(我国首款喷气支线客机)到C919,南航大共承担140余项国产大飞机研制项目;参与重要技术方案论证,承担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并为大飞机研制单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输送上千名毕业生,培养出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总工程师姜丽萍等大批骨干人员。这是高等教育发挥服务效能的强力体现。

  学科专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优势学科的建设,同样带动了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由东南大学科研团队主持完成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成果直接应用于全球一百多项重大工程,例如人们熟知的国家体育馆看台、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等建筑结构,都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该项目团队所研发的技术;南京农业大学完成的“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应用”项目,打破我国冷却肉生产技术落后、关键装备依赖进口、品质难以控制的局面……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我省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的体现,更是高等教育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见证。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高校申请专利8.4万件、授权专利4.8万件,分别是“十一五”同期的2.8倍和3.5倍;对外签订科技“四技”合同7.1万项,成交总金额达255亿元,获取科研经费501亿元,是“十一五”同期的1.7倍,其中43%受企事业单位委托,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达58%。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社会教育也得到了大发展。2013年1月28日,以原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的江苏开放大学正式揭牌成立。12月9日,省政府办公厅发文同意62个县(市、区)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目前,我省已形成以江苏开放大学为龙头、覆盖全省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系统,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更好地满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江苏,从儿童到老人,从企业老板到下岗职工,再到外来务工人员,无论是何年龄、身份、职业,只要想学习,依靠全省开放大学办学系统,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开拓了无限可能的未来。

公平质量,聚焦人民满意的执着追求

  今年1月31日,省教育厅与江苏有线联合打造的“江苏名师空中课堂”正式推出,通过点播直播相结合、线上线下互动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辅导需求。截至目前,“江苏名师空中课堂”已整合了全省2000位“名特优”教师、7300件优质课程,覆盖义务教育阶段60%的学科知识点。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江苏教育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70年来,江苏教育事业攻坚克难,把保障公平与提升质量作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底色,切切实实地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全力以赴,垒起教育大厦的基石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江苏建省之初,省委省政府就将发展基础教育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充分发挥各地办学优势,调动广大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一五”期间,江苏的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江苏地区幼儿教育起步较早,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全省独立园仅34个,在园幼儿不足2000人。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大规模招收3—6岁幼儿入园,并实施“教养合一”。至“一五”结束时,全省幼儿园已达到1415所,入园幼儿8.88万人,教养人员5900人。中小学校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更为迅速。以小学阶段为例,新中国成立前,江苏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仅有21.5%。新中国成立后,小学教育得到快速发展,1956年,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63.5%;1957年,全省小学31757所,在校学生412.76万人。

  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的教育任务、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进行明确。当月,江苏省委批转了省教育厅党组关于贯彻执行这两个条例的报告,提出要“集中力量首先办好一批示范性的全日制中小学”,其中,决定首先办好的示范性中学有15所,约占当时1770所中学总数的1%;示范性小学84所,占37000余所总数的0.2%。就在同一年,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培养高级外语人才的号召,江苏省委批转在南京设立外国语学校一所,南京外国语学校宣告成立,这也是全国最早开办的10所外国语学校之一。

  1961年,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同年10月,江苏对学习、试行《高校六十条》提出了五条意见,包括高等学校要以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正确执行知识分子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等等。此后,各高校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大范围的“填平补齐”,还大力增强教学一线力量,加强教材建设。以当时的南京大学为例,地质系共有李学清、徐克勤、孙鼐、陈旭、张祖还等7位教授,全部活跃在教学一线上,甚至参加野外实习。该校还陆续审查了50多门基础课的教学大纲,审定了各门课程的教材和讲义,对习题、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制定了严格化、制度化的要求。

  率先“普九”,机会公平与高质量同行

  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大院(原江苏省教育厅的办公地点)里,竖立着一块“两基”纪念碑,这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全省人民在“普九”中立下丰功所建。碑文写道:“1996年,我省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两基’目标的省份。”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教育事业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从扎实普及小学教育起步,向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历史性跨越,迈出了公平与质量的坚实步伐,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江苏的义务教育工作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1987年全省宣布普及小学教育之后,如何依法治教,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教育需求,全省上下都在积极探索。

  当时,位于南京近郊的江宁县总结出“规划到乡,算账到校,责任到人,宣传到户”的贯彻《义务教育法》的16字工作方针。省教委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条易于操作、行之有效的工作路子。于是,根据全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制定出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达标标准,并在全省推广了江宁经验。此后经过反复修订,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2004年提前到2000年,最终规划在1997年全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全省再调整“普九”的进度安排,确定在“八五”期间实现普及目标。全省上下组织“普九”攻坚战,1995年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超过95%,实现了基本普及。1996年9月底,所有县区全部达标,当年10月经国家教委检查验收合格,江苏成为全国首批实现“两基”的省份之一,国家教委为此发布新闻公报,省政府为省教委记集体一等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普九”过程中,江苏一直坚持高质量标准,讲速度、更讲质量。常规管理、规范办学、素质教育等都成为高质量“普九”的生动注脚。

  当办学硬件不再是基础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质量提升的呼声渐高。人们愈发意识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开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更加理解教育规律。在不断提高普及程度、加强基本办学条件的同时,江苏抓管理、抓队伍、抓改革,推动着基础教育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

  1989年9月,省教委出台《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28条),提出教学“六认真”,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28条由《江苏教育报》全文刊登后,传播至全省每一所中小学。教学工作有了规范,各地学校的管理机制逐渐进入正常轨道。地处泰兴市偏僻乡野的洋思初中,就通过抓教学常规,创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模式,连续多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100%,优秀率为泰兴市之首,成为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旗帜。

  1990年,省教委宣布取消升学考试,小学毕业生面试就近入学。到1995年,江苏“小升初”改革基本到位,小学解除了升学压力,得以放开手脚实施素质教育;部分初中生源质量得以改善,学校教学面貌整体改观,真正做到了“一着到位满盘皆活”,九年义务教育进入了更加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1996年,实现“普九”目标之后,江苏继续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从1997年起,开始实施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行动计划,每年安排改造薄弱学校1000所。针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江苏还实施了合格学校建设的系列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这场迈向教育机会公平的伟大征程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为教育发展重要的价值取向。2005年,江苏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即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对贫困的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006年秋季,江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比国家规定时间提前了半年。2007年春季开学起,江苏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关服务性收费项目。2008年是江苏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当年,江苏包括公办校、民办校学生及民工子弟在内的70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领取到了免费课本,并由财政免费提供与教科书配套的“补充习题”和英语、汉语拼音磁带。至此,江苏真正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就在同一年,我省又开始实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共投入6.1亿元,为近20万名留守儿童新建和改建食堂、宿舍共64万平方米。

  可以说,免费义务教育发轫于“普九”,均衡发展也起步于“普九”。这段短短3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江苏教育发展历程中的闪耀一环:一边连着普及义务教育的百年梦想,一边连着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光明未来。

  巩固提升,让所有孩子共享好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后,江苏教育事业发展开启了新的征程。省委省政府提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教育则是推进“六个高质量”中“人民生活高质量”的重要内容。如何进一步确保教育公平,如何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促进教育的更高质量发展,成为江苏教育人探索的新问题。

  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江苏近年来通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推动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江苏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省份。”2015年6月5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教育部对江苏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会上宣布,江苏10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认定。这是1996年实现“两基”之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也意味着全省61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教师素质等方面达到“基本一样”。当梦想照进现实,“家门口就有好学校”成为老百姓触手可及的“教育红利”。

  教育公平涉及的不仅仅是一所所学校,更是一个个孩子。如何让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流动花朵”等等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江苏教育人通过多年奋斗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近年来,我省进一步健全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自党的十八大召开至2018年,5年多的时间里,江苏资助人数累计超过1075.51万人,年均增幅5.86%。资助总金额累计310.54亿元,年均增幅8.62%。

  与此同时,江苏积极探索建立以居住地学龄人口为基准的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管理机制,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其中,保障随迁子女的升学考试权利,是江苏大力推进的教育民生工作之一。从2013年起,凡具有江苏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随迁子女,均可参加当地中考。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教育机会公平到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构成了新时期江苏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它们共同指向教育的应有之义: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现在,江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把目光聚焦到孩子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上,努力办好“适合的教育”正逐渐成为人们的诉求。

  与教育质量同步提升的,还有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2019年出炉的江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我省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指标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与“十二五”末相比,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身高继续增加,学生胸围发育水平继续增加,肺活量也有所改善。

  近年来,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江苏教育人下足了功夫。2018年下半年开始,江苏启动了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在第一阶段对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治过程中,全省共摸排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7291家,依法取缔5405家消防不合格、教师无资格、无证无照的学科类培训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得到根本扭转。

  2019年5月17日,全省教育大会在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落差;要深入推动教育领域改革开放,让江苏的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得起、上好学作为改革基本取向……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依然是江苏未来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会是江苏教育人永恒不变的追求!

(本期报道相关资料参考《江苏省志·教育志》《江苏教育史》)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