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头条新闻

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先生”研讨会举行

作者:葛灵丹 杨潇 发布时间:2021-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编者按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开创了试验农村师范的先河,成为平民教育的领路人;他以教育救国,不断为中国教育探新路。今年10月18日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本报本期推出特别报道,以此纪念和缅怀陶行知先生,探寻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和启示。敬请关注。

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先生”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葛灵丹)在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10月18日,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先生”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省长吴政隆致贺信。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爱军出席研讨会并讲话,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为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园师德教育馆开馆、陶行知雕像揭幕。

  吴政隆对研讨会举行表示祝贺,希望广大教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爱军指出,江苏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形成、发展和实践的主要地方,我们要学习弘扬他的爱国精神、求真精神、奉献精神,努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京晓庄学院建校以来,累计培养10多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被誉为“中小学教师的摇篮”。

  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全国师德师风建设基地负责人、教师模范人物代表、师德师风研究专家、全国陶行知研究专家和学陶骨干,以及来自40多所学校的代表参加活动。


面向未来“行知路” 争做时代“大先生”

——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研讨会侧记

  ■本报见习记者 杨潇

  10月17日,由省教育学会主办,南京市教育学会协办,浦口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研讨会”在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召开。与会者通过项目研讨、学术沙龙、学术报告的形式,分享行知教育的实践经验,探讨陶行知思想的当代意义。

  扎根田野办教育,专家大咖论“行知”

  体现“一带一路”文化的原创舞蹈、活力四射的足球基本功展示、一线青年教师和优秀校友故事讲述、《锄头舞歌》合唱……开幕式上,行知人以演出、演讲等丰富的表现形式,生动展现了行知小学扎根乡村40年的办学成果。

  项目报告会上,项目组6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实验进行了汇报。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彭钢教授在汇报中强调,“行知教育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典型的乡村教育之路”。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黄伟教授认为,行知教育40年的探索是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在当代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南京晓庄学院严开宏教授和杨跃教授从个案研究角度和群体调查的角度,对行知实验40年的教育成果予以分析和阐述。实验主持人、行知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和组员刘明祥分别汇报了行知实验的“大情怀”育人体系和实践育人的本质特征。

  围绕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来自教育界的专家们还举办研究会学术沙龙、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等,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见解。

  以陶为师40年,一所村小发生“蝶变”

  “我们举办这样的研讨会,以此深情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杨瑞清说,“以陶为师40年,行知教育再出发,争做时代‘大先生’。”

  40年,行知小学从一所落后的村办小学发展为浦口区第一个教育集团,杨瑞清揭示了“发展密码”——行知人展开4个层级的教育探索:1981年办“行知班”,探索乡村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新路,“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在全省范围内产生影响;1994年创办全省第一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探索城乡研学教育新路,20年后创成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2004年设立“南京行知苑对外交流中心”,一批批国外教师学生来到这里生活学习,形成校内外互动、国内外交流的生动景象;2015年成立教育集团,探索行知教育体系建构和品牌辐射新路,带动了内蒙古、湖南等国内各地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许多海外学校、教师学习实践行知思想。

  回顾扎根乡村40年,杨瑞清信心满怀:“‘大先生’不只是说出来、写出来的,也不只是做出来的,而是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活出来的。我们将以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为新起点,继续行走行知路,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贡献。”

  承陶志传薪火,今天这样读懂“行知”

  省陶行知研究会会长王仁雷将陶行知思想分为“救国阶段”“兴国阶段”“强国阶段”。他认为,将陶行知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强国阶段”,是当下教育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

  陶行知的思想当下仍具有极强的现代性。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提出,新时代我们要学习陶行知胸怀祖国、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做乡村教育践行者。

  “行知教育实验构建了行知教育的系统,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为形成扎根性的中国教育案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典型案例。”彭钢在《行知教育实验的当代价值》报告中提出,当前全力推行的“双减”政策,是对儿童空间、时间的解放。与此同时,对照陶行知“六大解放”的呼吁,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决不能满足于做简单“减法”,而是要探研课程与教学,平衡课程与教学质量,使之成为儿童解放的“翅膀”和力量。

  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深入剖析了行知教育实验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她说:“开展行知教育,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学习行知思想,扎根乡村,让行知教育思想迸发新的时代光芒,让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陈路

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先生”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1-10-20   
来       源:江苏教育报  

  编者按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开创了试验农村师范的先河,成为平民教育的领路人;他以教育救国,不断为中国教育探新路。今年10月18日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本报本期推出特别报道,以此纪念和缅怀陶行知先生,探寻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和启示。敬请关注。

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先生”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葛灵丹)在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10月18日,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先生”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省长吴政隆致贺信。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爱军出席研讨会并讲话,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为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园师德教育馆开馆、陶行知雕像揭幕。

  吴政隆对研讨会举行表示祝贺,希望广大教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爱军指出,江苏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形成、发展和实践的主要地方,我们要学习弘扬他的爱国精神、求真精神、奉献精神,努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京晓庄学院建校以来,累计培养10多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被誉为“中小学教师的摇篮”。

  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全国师德师风建设基地负责人、教师模范人物代表、师德师风研究专家、全国陶行知研究专家和学陶骨干,以及来自40多所学校的代表参加活动。


面向未来“行知路” 争做时代“大先生”

——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研讨会侧记

  ■本报见习记者 杨潇

  10月17日,由省教育学会主办,南京市教育学会协办,浦口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研讨会”在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召开。与会者通过项目研讨、学术沙龙、学术报告的形式,分享行知教育的实践经验,探讨陶行知思想的当代意义。

  扎根田野办教育,专家大咖论“行知”

  体现“一带一路”文化的原创舞蹈、活力四射的足球基本功展示、一线青年教师和优秀校友故事讲述、《锄头舞歌》合唱……开幕式上,行知人以演出、演讲等丰富的表现形式,生动展现了行知小学扎根乡村40年的办学成果。

  项目报告会上,项目组6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实验进行了汇报。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彭钢教授在汇报中强调,“行知教育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典型的乡村教育之路”。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黄伟教授认为,行知教育40年的探索是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在当代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南京晓庄学院严开宏教授和杨跃教授从个案研究角度和群体调查的角度,对行知实验40年的教育成果予以分析和阐述。实验主持人、行知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和组员刘明祥分别汇报了行知实验的“大情怀”育人体系和实践育人的本质特征。

  围绕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来自教育界的专家们还举办研究会学术沙龙、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等,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见解。

  以陶为师40年,一所村小发生“蝶变”

  “我们举办这样的研讨会,以此深情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杨瑞清说,“以陶为师40年,行知教育再出发,争做时代‘大先生’。”

  40年,行知小学从一所落后的村办小学发展为浦口区第一个教育集团,杨瑞清揭示了“发展密码”——行知人展开4个层级的教育探索:1981年办“行知班”,探索乡村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新路,“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在全省范围内产生影响;1994年创办全省第一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探索城乡研学教育新路,20年后创成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2004年设立“南京行知苑对外交流中心”,一批批国外教师学生来到这里生活学习,形成校内外互动、国内外交流的生动景象;2015年成立教育集团,探索行知教育体系建构和品牌辐射新路,带动了内蒙古、湖南等国内各地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许多海外学校、教师学习实践行知思想。

  回顾扎根乡村40年,杨瑞清信心满怀:“‘大先生’不只是说出来、写出来的,也不只是做出来的,而是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活出来的。我们将以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为新起点,继续行走行知路,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贡献。”

  承陶志传薪火,今天这样读懂“行知”

  省陶行知研究会会长王仁雷将陶行知思想分为“救国阶段”“兴国阶段”“强国阶段”。他认为,将陶行知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强国阶段”,是当下教育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

  陶行知的思想当下仍具有极强的现代性。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提出,新时代我们要学习陶行知胸怀祖国、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做乡村教育践行者。

  “行知教育实验构建了行知教育的系统,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为形成扎根性的中国教育案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典型案例。”彭钢在《行知教育实验的当代价值》报告中提出,当前全力推行的“双减”政策,是对儿童空间、时间的解放。与此同时,对照陶行知“六大解放”的呼吁,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决不能满足于做简单“减法”,而是要探研课程与教学,平衡课程与教学质量,使之成为儿童解放的“翅膀”和力量。

  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深入剖析了行知教育实验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她说:“开展行知教育,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学习行知思想,扎根乡村,让行知教育思想迸发新的时代光芒,让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