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江苏教育大事记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29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江苏教育大事记
(1949—1956)

  1949年:旧学校的接管和改造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国立中央大学和国立政治大学。6月,江苏全境解放,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的公立高等学校接收工作也相继进行。接管以后,军管会对部分高校作了调整,到1949年底,江苏境内共有高校18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国家决定接收所有接受外资津贴的学校,彻底收回了教育主权。一般私立中小学的接办则采取“保护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方针,截至1952年底,全省共接办国人自办的私立中学143所。

  1950年:创办工农速成中学 1950年5月,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苏南行署文教处在无锡创办苏南工农速成中学,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工农速成中学之一。一年后教育部正式颁发《工农速成中学暂行实施办法》,随后苏北行署文教处在扬州创办苏北工农速成中学,南京创办了南京工农速成中学,苏州在华东革命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2年暑期后,又新增了4所。但实践证明,知识需要积累,不能“速成”。1955年起,工农速成中学一律停止招生,并逐步转为普通中学。

  1951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951年9月,周恩来在京津高校教师学习报告会上作《关于知识分子改造问题》的报告,号召知识分子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1952年3月起,全省高校先后分两批开展思想改造运动,90%以上的教职工和80%的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学习。中小学教师的思想改造运动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这次运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马列主义普及运动。

  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1952年下半年起,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根据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参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经过一年多的调整,我省共设大专院校17所,占全国高校总数(182所)的9.3%。其中综合大学1所、工科院校6所、农林院校3所、医药院校3所、师范院校3所、艺术院校1所,布局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变。但是院系调整采取全国一刀切的办学模式,出现了理工分割、文理分家的现象,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走了一段弯路。

  1953年:首次创办重点中学 1953年6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在全国各省市办好重点中学194所,占全国中学总数的4.4%。当年9月19日,省教育厅发出《关于有重点地首先办好一批重点中学和师范学校的通知》,要求地方从师资水平较高、领导力量较强、办学条件较好、业绩优良的学校中评选出一批重点中学。经教育部批准,全省评选出重点中学14所,它们是:南京师院附中、南京一中、南京五中、南京第一女子中学、苏州高级中学、淮阴中学、盐城中学、扬州中学、南通中学、镇江中学、常州中学、淞江中学、无锡一中、徐州一中。

  1954年:学习苏联教育经验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是新中国教育事业奠基阶段的重大举措,江苏教育界也积极投入到这股全面、系统地学习苏联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热潮之中。1954年11月,省教育厅建立学习室,指导全省教师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学校管理体制也全盘仿照苏联,对各级学校都采取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均由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加快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生搬硬套、结合中国国情不够的问题。

  1955—1956年:大力扫除文盲 1949年,江苏人口约3500万,其中文盲占80%以上。新中国成立后,扫除文盲成了江苏成人教育的重点。初期各地借鉴解放区的做法,采取“冬学”和 “农村俱乐部”等形式,在城镇、农村逐步开办农民业余学校,开展扫盲工作。1955年2月1日,江苏省扫盲干部大会在南京召开。同年10月,省教育厅和团省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把识字教育列入农业合作化运动,计划在5年内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56年2月1日,省教育厅和团省委又联合召开了有千余人参加的扫盲干部大会,成立了省扫盲协会。会后,省教育厅、团省委组织了由5029人组成的扫盲工作团,分9个大队到各地组织开展扫盲工作。这一年,全省80%的县、市成立了扫盲协会,当年农民文盲的入学人数为733万,56万人脱盲。

江苏教育大事记
(1957—1965)

  1957年:教育领域的反右派斗争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省内各高校随即集中力量,全面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右派斗争,许多师生被定为“右派分子”并受到了严厉处分。反右派斗争首先从教育领域发起,直接后果是伤害了一大批教师,使教育事业蒙受了巨大损失。1978年,党中央对错划为“右派分子”的同志全部“摘帽”,彻底平反。

  1958年:创办农业中学 1958年3月8日,海安县双楼农业中学和邗江县施桥乡农业中学宣告成立。这种“少花钱能读书,既读书又不耽误劳动”的新型学校一经出现立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称赞,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榜样。在“大跃进”的带动下,全省风起云涌地掀起了大办农业中学等半耕半读学校的热潮。截至当年4月底,全省共开办农业中学及其他职业学校6568所,学生34万人。

  1958—1960年:教育革命的尝试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背景下,从1958年至1960年,江苏各大中小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大办高校、大办工厂、改革课程、改革教学的教育革命运动。全省高校数由1957年的15所增加到1960年的81所,在校大学生由29138人增加到70295人。1958年9月,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职员工和高小以上学生全部投入到全民大炼钢铁的运动中,教学工作基本停顿。教育革命中各高校还掀起了科学研究的高潮,全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机”和全国第一架“机器人”都是这一时期分别由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成功研制的。中小学在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学制和教学改革实验,如“劳动”被列入正式课程等。但由于生产劳动、政治运动和社会活动过多,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这次教育革命还因为政治批判过火,挫伤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1961—1963年:教育事业的调整与整顿 1961年至1963年,我省教育工作贯彻了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大规模调整。缩短战线、压缩规模是当时高等教育事业调整的指导方针之一。据此,全省高校由81所压缩至35所。江苏省委提出了“质量第一”“教学计划是学校的中心任务”的要求,各高校对专业设置进行了大调整。1958年以来专业设置中的混乱现象得以整顿,专业设置过细、变动过大过急、口径过窄、重复过多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与此同时,普教事业也进行了全面调整,至1963年,中等专业学校由354所减为60所,普通中学由1855所减为1776所,农村职业中学的减幅达八成以上,全省小学由44153所调整为37104所,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除高校外)共精减教职工53326人,占1960年教职工总数的19%。经过3年调整,我省教育事业重新恢复发展,教育质量有所提高。

  1964年:高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3年10月,教育部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要求组织高校文科师生参加“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又叫“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4年10月,毛泽东在谈话中强调阶级斗争是学校的一门主课,应让学生到农村去搞“四清”,到工厂去搞“五反”。据此,全省高校师生分5批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参加的师生实行“三同”,即与工人、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据统计,全省共有4.7万人参加了这一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解决干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使“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

  1964—1965年:半工(农)半读学校蓬勃发展 1964年7月17日,刘少奇来江苏视察,并在江苏省地、市委书记会议上阐释了有关“两种教育制度”的问题。他认为,实行半工(农)半读既能减轻国家和家长的负担,又能较好地普及教育,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比较好的一种办学形式。同年9月22日,江苏省委决定成立半工(农)半读领导小组,12月7日,省教育厅成立“工读教育局”,江苏的半工(农)半读教育由此得到更好的发展。至1964年底,全省除650所农职业中学和5.38万名农职业中学在校生之外,其他各种形式的半工半读学校共计400余所,在校生超过2万人,同时全省开办了近3万所耕读小学。1965年,我省还创办了国营东辛农场半工半读农业大学和江苏省劳动大学(句容)。但半工(农)半读学校的改革和试验在文革中被迫中断。

江苏教育大事记
(1966—1976)

  1966—1967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全省 1966年6月1日,经毛泽东批准,新华社播发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攻击学校党委和北京市委的一张大字报。随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6月12日,南京大学召开批斗匡亚明的万人大会,随后江苏高校贴出大字报24万余张,被点名批判的人数超过5700人。全省文化教育部门的领导和知名人士几乎都被公开点名批判。全省各地大中学校的学生纷纷建立红卫兵组织,在“保卫毛主席”“造反有理”的口号下,冲出校园,走向社会,掀起“大串联”“破四旧”的高潮,全省先后有百万人次的红卫兵涌向北京,“文化大革命”席卷全省城乡。

  1968年:工宣队进驻学校 1968年8月,江苏省革委会根据中央关于派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进驻学校,配合解放军领导学校“斗、批、改”的指示精神,陆续向大专院校、中专学校和城镇中学派驻工宣队,领导学校调整或建立革命委员会,清理阶级队伍,进行斗、批、改工作。在农村,则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工宣队进驻学校对制止武斗、稳定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1969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8年12月,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出以后,很快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江苏城市初、高中1963、1964、1965年入学的学生,被动员去农村插队落户,参加农业劳动。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发出了关于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省教育厅的干部除少数人留守外,先后到农村插队落户,各高校教职工下放农村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1970年:“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兴办 196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七二一”指示,号召走上海机床厂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的道路。1970年,南京十四所和南京电子管厂先后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学员由车间推荐,脱产学习2年,毕业后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1975年6月,全省掀起了大办“七二一”工人大学的热潮,到1976年为止,全省兴办“七二一”工人大学2200所,在校生7.5万人。大多数“七二一”大学实际上只是一种厂办职工学校或职工业余学校。

  1971—1972年: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按照毛泽东“七二一”指示的精神,1971年,江苏选择南航等4所高校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试点。自1966年高校停止招生以来,全省第一次采用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查相结合的办法,从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知识青年、回乡青年及青年干部中选拔学员。当年全省共录取新生1037人,其中工农出身者占75%。1972年2月,高校招生工作全面开展,全省24所高校从全国各地招收工农兵学员9018名。“文革”期间,全省共招收工农兵学员43140人。

  1973年:小学、初中“戴帽子” 1973年,江苏提出了“学校办到(贫下中农)家门口”“上小学不出生产队”“上中学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于是,小学“戴帽”办初中,初中“戴帽”办高中。

  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 1974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全省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纷纷召开批斗大会,掀起了“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浪潮,一些干部和教师又一次受到冲击。

  1975年:整顿教育工作受挫 1975年,教育部部长周荣鑫在周恩来、邓小平的支持下,积极着手整顿教育工作,他提出教育要与经济相适应,要重新恢复被严重破坏了的教育系统的各项工作,这在江苏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但同年11月,“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发动后,整顿教育工作被迫中断。

  1976年:“南京事件”爆发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次日,全省各界群众自发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同年3月,针对部分报刊发表攻击周恩来和邓小平的言论,南京大学和南京邮电学院的学生在南京市主要街道张贴“悼念周总理、打倒野心家”“打倒张春桥”等大字标语,此事遭到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镇压。为反对江青反革命集团,4月3日,南京掀起了14万人参加的游行示威活动,此为“南京事件”。北京天安门“四五”运动被镇压后,南京高校参与张贴标语的学生遭到迫害,有的被捕入狱。1978年11月,省委宣布“南京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遭受迫害的157名学生全部平反,恢复名誉。

江苏教育大事记
(1977—1988)

  1977年:恢复高考 1977年10月,在“文革”中中断了10年的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正式恢复。10月15日,江苏省高校招生委员会成立。12月10日,全省有31万考生涌向考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年。

  1978年:恢复和重建教育秩序 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我省教育事业走上了恢复和发展之路。中小学实行新的教学计划,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有条件的中学开始开设外语课程;高等学校在1977年恢复招生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开始招收研究生。

  1979年:对教育事业进行调整和整顿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省努力把教育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针对普通高中发展失去控制、师资严重不足等问题,我省着力普及农村小学5年教育,抑制普通高中过快发展,并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试点。

  1980年:引导全社会重视、办好教育 1980年初,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率领调查组到苏州、盐城等市、县,对城乡教育状况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调查研究。8月初,省委召开全省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省委第一书记作了《全党重视调整发展中小学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造就一代新人》报告,8月13日起,《新华日报》连续发表8篇评论员文章,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

  1981年:调整中小学学制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1981年,省教育厅发出《关于重点中学几个问题的通知》,对重点中学的学制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指出重点中学已从1980年开始,高中学制改为3年;从1981年秋季起,凡有条件的其他中学高中学制也要逐步改为3年。从此,我省中小学学制逐步形成“6·3·3”学制或“5·3·3”学制。

  1982年:全面开展中等教育结构改革 1982年,省政府在扬州召开全省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会议,总结交流了我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试点经验,研究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经费、专业师资、毕业生出路等问题,并制定今后的发展规划。从此,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格局。

  1983年:启动中小学“一无两有”工程 1983年3月3日,经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中小学校舍管理办法》,3月19日至27日,省财政厅、教育厅在铜山县召开全省中小学校舍维修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研究制定了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简称“一无两有”)的计划,以“一无两有”为中心内容的校舍修建工作在我省全面启动。

  1984年: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先行探索 1984年10月12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普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纲要》,对市、县办学的范围、教师管理、经费筹措等都作了原则性规定,并确定在苏南、苏中、苏北选择宜兴、江浦、铜山、东海4个县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1985年:全面启动教育体制改革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我省出台了《江苏省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意见》《江苏省普通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扩大全省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全面启动教育体制改革。

  1986年:启动师范院校标准化建设 1986年,我省制定了《江苏省师范专科学校规范化建设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教育事业人、财、物的分配要突出师范教育,每年教育事业费的增长部分和教育基建投资要优先满足师范院校的需要。

  1987年:中小学全面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 1987年,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中小学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文件。据此,我省对中小学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要求年内分批展开,1988年基本结束。以全员聘用合同制度为核心的用人制度改革,对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8年:进行农村教育整体改革实验 1988年,省政府批准省教委《关于建立农村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区的报告》,要求抓好宜兴市、东海县两个实验区,各市要抓好一个县,每县要抓2~3个乡,进行农村教育整体改革实验。

江苏教育大事记
(1989—2000)

  1989年:制定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1989年,省教委颁布《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对校园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后勤工作管理、资料档案管理提出了基本要求。

  1990年:实现“一无两有”奋斗目标 自1983年启动“一无两有”工程以来,经过7年的奋斗,到1990年,我省中小学基本达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的要求。

  1991年:提出实施素质教育 1990年底,省教委颁发《关于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意见(试行)》。1991年初,该文件陆续下发到各市、县教育局,实施素质教育在江苏正式提出。此后,省教委召开了第一次素质教育研讨会,形成了《江苏省小学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初稿。

  1992年:迈出高校联合的步伐 经过几年的准备,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原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的基础上,联合组建扬州大学。联合办学及以后开展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逐步改变了我省高等教育小而全、小而散的局面。

  1993年:进行高等学校“211工程”建设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高等教育“211工程”建设规划,我省先后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等部委直属高校和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省属高校制定规划,申请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1994年:提出并开始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1994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正式将“科技兴省”战略充实为“科教兴省”战略,并制定了全面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明确到2000年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战略、目标任务、改革思路和关键措施。

  1995年: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 1995年11月,省教委在锡山市召开全省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工作现场会。会上,根据省委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小康、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省教委要求各地把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今后15年乃至更长时间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1996年:实现“两基”并率先进行高校扩招 经过10年的奋斗,1996年我省106个县(市、区)全部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并达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要求。国家教委检查验收后发布了《江苏、广东两省各市(县、区)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新闻公报。根据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我省作出了从1996年开始大学每年增招l万人的重要决策,率先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1997年:启动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行动计划 1997年3月,我省启动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行动计划。该计划要求,每年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1000所,4年内完成改造任务。

  1998年:扩大5年制高职教育试点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1998年我省作出了扩大5年制高职试点的重要决策。4月,省教委、计经委、财政厅、人事厅、物价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我省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举办5年制专业班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决定在26所重点中专学校举办5年制专业班。

  1999年:创办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 1999年1月,省教委召开座谈会,通报有关普通高校建立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基本原则精神。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引入民办机制,并实行“三独立”(独立法人、独立校舍、独立财务),经审查符合条件方可安排招生,实行单独编班和组织教学。

  2000年: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重大调整 为改变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国家陆续将部分部委办院校交由地方管理。2000年,我省接收了第三批划转我省管理的11所普通高校和2所成人高校。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建筑学院、南通医学院、南京审计学院、南京邮电学院、南京气象学院等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江苏教育大事记
(2001—2010)

  2001年:启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 2001年,我省启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高中布局调整。年初提出要求:减少小学1000所、初中80所、高中30所,扩大中小学办学规模。

  2002年:打造基础教育新体制、新布局、新课程 2002年,我省进行农村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调整,进一步强化县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权。我省还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和危房改造步伐,提出年内完成撤并3000所学校的任务。当年5月,省教育厅召开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会议,要求确保农村基础教育新体制全面运行。同年,省教育厅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各省辖市至少有一个县进行新课程试验。

  2003年:启动农村中小学“三新一亮”工程 2003年,省教育厅启动以“课桌新、板凳新、讲台新、电灯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中小学“三新一亮”工程,计划用2年时间为每个学生配齐符合标准的课桌凳,为每个教室配齐符合标准的照明设备和讲台。

  2004年:启动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 2004年,省教育厅启动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计划用2年时间,实现我省每一所中小学有整洁的校园,有满足需要的卫生食堂,有冷热饮用水,有水冲式厕所,有安全的宿舍,寄宿生一人有一张床。

  2005年:提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2005年6月1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努力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到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江苏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普及12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让绝大多数家庭的子女都享有上大学或接受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因贫失学,让每一个江苏人都有接受多样化、多种途径的继续教育的机会。

  2006年: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从2006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在此基础上,2007年我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免收学杂费政策。

  2007年:进行县(市、区)教育现代化评估 2007年,我省制定了县(市、区)教育现代化评估标准,从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等16个方面对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10月,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全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工作会议,会后组成评估组,对苏南36个县(市、区)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估。

  2008年: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2008年,江苏全省727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费课本,此举标志着我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小学到初中阶段的免费义务教育。自2005年起,我省就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即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在2006年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的基础上,进入2008年,江苏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2009年:创新启动“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 为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家办学”的指示精神,我省启动实施“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从2009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分4批共选拔200名特级教师进行培养,其中教师120名、校长80名。这是我省基础教育领域最高规格的人才工程,培养周期为5年,围绕修炼师德修养和人文精神、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增强教育教学科研素养、提升学校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

  2010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 在2010年8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本次《规划纲要》提出了江苏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到2015年,全省教育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到2020年,全省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江苏教育大事记
(2011—2019)

  2011年:部省共建高教综合改革试验区 2011年8月30日,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签署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共建内容主要包括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不断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积极推进招生考试改革,探索建立科学分类评价机制等方面。

  2012年:江苏颁布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 2012年3月15日,我省颁布《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该指标包括普及巩固与机会均等、规划布局与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与教师素质、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教育管理与经费保障共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

  2013年:率先发布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2013年1月31日,我省在全国率先发布《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由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16项,三级检测点46项,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突出了教育公平与办人民满意教育。

  2014年:江苏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揽子实施计划出炉 2014年5月16日,省政府发布《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考试招生制度、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实施计划。

  2015年:江苏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第一省 2015年6月1日至5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我省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11个县(市、区)进行了督导检查,同时在前两年已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89个县(市、区)中,抽取20个进行复查。经认定,我省此次接受实地督导评估和复查的县(市、区)全部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标准。至此,我省10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督导认定,江苏成为继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之后,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第一省。

  2016年: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一达到、两提高”目标 2016年3月24日,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到2020年,江苏教育要实现“一达到、两提高”目标,即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教育现代化水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优质教育丰富多彩,教育公平得到切实保障,学生、家庭、社会对教育更加认可;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换率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较好地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017年:省政府“1号文件”力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7年2月24日,省政府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政发〔2017〕1号),文件以解决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目标,梳理出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相关措施、切实加强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依法落实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全力保障校园和学生安全等7个方面的24条重点工作。

  2018年:启动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2018年3月,江苏启动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为重点的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同年10月,省政府召开专项治理工作动员部署会,省教育厅联合相关部门在前期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对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史上最严”的集中督查和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9年:全省教育大会明确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2019年5月17日,江苏召开全省教育大会。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聚焦供给侧打造江苏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在全国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大事记
(1949—2019)
发布时间:2019-09-29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江苏教育大事记
(1949—1956)

  1949年:旧学校的接管和改造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国立中央大学和国立政治大学。6月,江苏全境解放,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的公立高等学校接收工作也相继进行。接管以后,军管会对部分高校作了调整,到1949年底,江苏境内共有高校18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国家决定接收所有接受外资津贴的学校,彻底收回了教育主权。一般私立中小学的接办则采取“保护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方针,截至1952年底,全省共接办国人自办的私立中学143所。

  1950年:创办工农速成中学 1950年5月,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苏南行署文教处在无锡创办苏南工农速成中学,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工农速成中学之一。一年后教育部正式颁发《工农速成中学暂行实施办法》,随后苏北行署文教处在扬州创办苏北工农速成中学,南京创办了南京工农速成中学,苏州在华东革命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2年暑期后,又新增了4所。但实践证明,知识需要积累,不能“速成”。1955年起,工农速成中学一律停止招生,并逐步转为普通中学。

  1951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951年9月,周恩来在京津高校教师学习报告会上作《关于知识分子改造问题》的报告,号召知识分子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1952年3月起,全省高校先后分两批开展思想改造运动,90%以上的教职工和80%的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学习。中小学教师的思想改造运动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这次运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马列主义普及运动。

  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1952年下半年起,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根据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参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经过一年多的调整,我省共设大专院校17所,占全国高校总数(182所)的9.3%。其中综合大学1所、工科院校6所、农林院校3所、医药院校3所、师范院校3所、艺术院校1所,布局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变。但是院系调整采取全国一刀切的办学模式,出现了理工分割、文理分家的现象,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走了一段弯路。

  1953年:首次创办重点中学 1953年6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在全国各省市办好重点中学194所,占全国中学总数的4.4%。当年9月19日,省教育厅发出《关于有重点地首先办好一批重点中学和师范学校的通知》,要求地方从师资水平较高、领导力量较强、办学条件较好、业绩优良的学校中评选出一批重点中学。经教育部批准,全省评选出重点中学14所,它们是:南京师院附中、南京一中、南京五中、南京第一女子中学、苏州高级中学、淮阴中学、盐城中学、扬州中学、南通中学、镇江中学、常州中学、淞江中学、无锡一中、徐州一中。

  1954年:学习苏联教育经验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是新中国教育事业奠基阶段的重大举措,江苏教育界也积极投入到这股全面、系统地学习苏联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热潮之中。1954年11月,省教育厅建立学习室,指导全省教师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学校管理体制也全盘仿照苏联,对各级学校都采取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均由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加快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生搬硬套、结合中国国情不够的问题。

  1955—1956年:大力扫除文盲 1949年,江苏人口约3500万,其中文盲占80%以上。新中国成立后,扫除文盲成了江苏成人教育的重点。初期各地借鉴解放区的做法,采取“冬学”和 “农村俱乐部”等形式,在城镇、农村逐步开办农民业余学校,开展扫盲工作。1955年2月1日,江苏省扫盲干部大会在南京召开。同年10月,省教育厅和团省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把识字教育列入农业合作化运动,计划在5年内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56年2月1日,省教育厅和团省委又联合召开了有千余人参加的扫盲干部大会,成立了省扫盲协会。会后,省教育厅、团省委组织了由5029人组成的扫盲工作团,分9个大队到各地组织开展扫盲工作。这一年,全省80%的县、市成立了扫盲协会,当年农民文盲的入学人数为733万,56万人脱盲。

江苏教育大事记
(1957—1965)

  1957年:教育领域的反右派斗争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省内各高校随即集中力量,全面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右派斗争,许多师生被定为“右派分子”并受到了严厉处分。反右派斗争首先从教育领域发起,直接后果是伤害了一大批教师,使教育事业蒙受了巨大损失。1978年,党中央对错划为“右派分子”的同志全部“摘帽”,彻底平反。

  1958年:创办农业中学 1958年3月8日,海安县双楼农业中学和邗江县施桥乡农业中学宣告成立。这种“少花钱能读书,既读书又不耽误劳动”的新型学校一经出现立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称赞,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榜样。在“大跃进”的带动下,全省风起云涌地掀起了大办农业中学等半耕半读学校的热潮。截至当年4月底,全省共开办农业中学及其他职业学校6568所,学生34万人。

  1958—1960年:教育革命的尝试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背景下,从1958年至1960年,江苏各大中小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大办高校、大办工厂、改革课程、改革教学的教育革命运动。全省高校数由1957年的15所增加到1960年的81所,在校大学生由29138人增加到70295人。1958年9月,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职员工和高小以上学生全部投入到全民大炼钢铁的运动中,教学工作基本停顿。教育革命中各高校还掀起了科学研究的高潮,全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机”和全国第一架“机器人”都是这一时期分别由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成功研制的。中小学在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学制和教学改革实验,如“劳动”被列入正式课程等。但由于生产劳动、政治运动和社会活动过多,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这次教育革命还因为政治批判过火,挫伤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1961—1963年:教育事业的调整与整顿 1961年至1963年,我省教育工作贯彻了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大规模调整。缩短战线、压缩规模是当时高等教育事业调整的指导方针之一。据此,全省高校由81所压缩至35所。江苏省委提出了“质量第一”“教学计划是学校的中心任务”的要求,各高校对专业设置进行了大调整。1958年以来专业设置中的混乱现象得以整顿,专业设置过细、变动过大过急、口径过窄、重复过多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与此同时,普教事业也进行了全面调整,至1963年,中等专业学校由354所减为60所,普通中学由1855所减为1776所,农村职业中学的减幅达八成以上,全省小学由44153所调整为37104所,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除高校外)共精减教职工53326人,占1960年教职工总数的19%。经过3年调整,我省教育事业重新恢复发展,教育质量有所提高。

  1964年:高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3年10月,教育部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要求组织高校文科师生参加“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又叫“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4年10月,毛泽东在谈话中强调阶级斗争是学校的一门主课,应让学生到农村去搞“四清”,到工厂去搞“五反”。据此,全省高校师生分5批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参加的师生实行“三同”,即与工人、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据统计,全省共有4.7万人参加了这一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解决干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使“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

  1964—1965年:半工(农)半读学校蓬勃发展 1964年7月17日,刘少奇来江苏视察,并在江苏省地、市委书记会议上阐释了有关“两种教育制度”的问题。他认为,实行半工(农)半读既能减轻国家和家长的负担,又能较好地普及教育,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比较好的一种办学形式。同年9月22日,江苏省委决定成立半工(农)半读领导小组,12月7日,省教育厅成立“工读教育局”,江苏的半工(农)半读教育由此得到更好的发展。至1964年底,全省除650所农职业中学和5.38万名农职业中学在校生之外,其他各种形式的半工半读学校共计400余所,在校生超过2万人,同时全省开办了近3万所耕读小学。1965年,我省还创办了国营东辛农场半工半读农业大学和江苏省劳动大学(句容)。但半工(农)半读学校的改革和试验在文革中被迫中断。

江苏教育大事记
(1966—1976)

  1966—1967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全省 1966年6月1日,经毛泽东批准,新华社播发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攻击学校党委和北京市委的一张大字报。随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6月12日,南京大学召开批斗匡亚明的万人大会,随后江苏高校贴出大字报24万余张,被点名批判的人数超过5700人。全省文化教育部门的领导和知名人士几乎都被公开点名批判。全省各地大中学校的学生纷纷建立红卫兵组织,在“保卫毛主席”“造反有理”的口号下,冲出校园,走向社会,掀起“大串联”“破四旧”的高潮,全省先后有百万人次的红卫兵涌向北京,“文化大革命”席卷全省城乡。

  1968年:工宣队进驻学校 1968年8月,江苏省革委会根据中央关于派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进驻学校,配合解放军领导学校“斗、批、改”的指示精神,陆续向大专院校、中专学校和城镇中学派驻工宣队,领导学校调整或建立革命委员会,清理阶级队伍,进行斗、批、改工作。在农村,则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工宣队进驻学校对制止武斗、稳定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1969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8年12月,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出以后,很快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江苏城市初、高中1963、1964、1965年入学的学生,被动员去农村插队落户,参加农业劳动。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发出了关于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省教育厅的干部除少数人留守外,先后到农村插队落户,各高校教职工下放农村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1970年:“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兴办 196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七二一”指示,号召走上海机床厂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的道路。1970年,南京十四所和南京电子管厂先后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学员由车间推荐,脱产学习2年,毕业后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1975年6月,全省掀起了大办“七二一”工人大学的热潮,到1976年为止,全省兴办“七二一”工人大学2200所,在校生7.5万人。大多数“七二一”大学实际上只是一种厂办职工学校或职工业余学校。

  1971—1972年: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按照毛泽东“七二一”指示的精神,1971年,江苏选择南航等4所高校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试点。自1966年高校停止招生以来,全省第一次采用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查相结合的办法,从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知识青年、回乡青年及青年干部中选拔学员。当年全省共录取新生1037人,其中工农出身者占75%。1972年2月,高校招生工作全面开展,全省24所高校从全国各地招收工农兵学员9018名。“文革”期间,全省共招收工农兵学员43140人。

  1973年:小学、初中“戴帽子” 1973年,江苏提出了“学校办到(贫下中农)家门口”“上小学不出生产队”“上中学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于是,小学“戴帽”办初中,初中“戴帽”办高中。

  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 1974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全省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纷纷召开批斗大会,掀起了“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浪潮,一些干部和教师又一次受到冲击。

  1975年:整顿教育工作受挫 1975年,教育部部长周荣鑫在周恩来、邓小平的支持下,积极着手整顿教育工作,他提出教育要与经济相适应,要重新恢复被严重破坏了的教育系统的各项工作,这在江苏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但同年11月,“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发动后,整顿教育工作被迫中断。

  1976年:“南京事件”爆发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次日,全省各界群众自发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同年3月,针对部分报刊发表攻击周恩来和邓小平的言论,南京大学和南京邮电学院的学生在南京市主要街道张贴“悼念周总理、打倒野心家”“打倒张春桥”等大字标语,此事遭到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镇压。为反对江青反革命集团,4月3日,南京掀起了14万人参加的游行示威活动,此为“南京事件”。北京天安门“四五”运动被镇压后,南京高校参与张贴标语的学生遭到迫害,有的被捕入狱。1978年11月,省委宣布“南京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遭受迫害的157名学生全部平反,恢复名誉。

江苏教育大事记
(1977—1988)

  1977年:恢复高考 1977年10月,在“文革”中中断了10年的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正式恢复。10月15日,江苏省高校招生委员会成立。12月10日,全省有31万考生涌向考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年。

  1978年:恢复和重建教育秩序 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我省教育事业走上了恢复和发展之路。中小学实行新的教学计划,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有条件的中学开始开设外语课程;高等学校在1977年恢复招生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开始招收研究生。

  1979年:对教育事业进行调整和整顿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省努力把教育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针对普通高中发展失去控制、师资严重不足等问题,我省着力普及农村小学5年教育,抑制普通高中过快发展,并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试点。

  1980年:引导全社会重视、办好教育 1980年初,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率领调查组到苏州、盐城等市、县,对城乡教育状况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调查研究。8月初,省委召开全省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省委第一书记作了《全党重视调整发展中小学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造就一代新人》报告,8月13日起,《新华日报》连续发表8篇评论员文章,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

  1981年:调整中小学学制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1981年,省教育厅发出《关于重点中学几个问题的通知》,对重点中学的学制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指出重点中学已从1980年开始,高中学制改为3年;从1981年秋季起,凡有条件的其他中学高中学制也要逐步改为3年。从此,我省中小学学制逐步形成“6·3·3”学制或“5·3·3”学制。

  1982年:全面开展中等教育结构改革 1982年,省政府在扬州召开全省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会议,总结交流了我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试点经验,研究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经费、专业师资、毕业生出路等问题,并制定今后的发展规划。从此,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格局。

  1983年:启动中小学“一无两有”工程 1983年3月3日,经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中小学校舍管理办法》,3月19日至27日,省财政厅、教育厅在铜山县召开全省中小学校舍维修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研究制定了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简称“一无两有”)的计划,以“一无两有”为中心内容的校舍修建工作在我省全面启动。

  1984年: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先行探索 1984年10月12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普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纲要》,对市、县办学的范围、教师管理、经费筹措等都作了原则性规定,并确定在苏南、苏中、苏北选择宜兴、江浦、铜山、东海4个县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1985年:全面启动教育体制改革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我省出台了《江苏省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意见》《江苏省普通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扩大全省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全面启动教育体制改革。

  1986年:启动师范院校标准化建设 1986年,我省制定了《江苏省师范专科学校规范化建设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教育事业人、财、物的分配要突出师范教育,每年教育事业费的增长部分和教育基建投资要优先满足师范院校的需要。

  1987年:中小学全面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 1987年,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中小学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文件。据此,我省对中小学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要求年内分批展开,1988年基本结束。以全员聘用合同制度为核心的用人制度改革,对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8年:进行农村教育整体改革实验 1988年,省政府批准省教委《关于建立农村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区的报告》,要求抓好宜兴市、东海县两个实验区,各市要抓好一个县,每县要抓2~3个乡,进行农村教育整体改革实验。

江苏教育大事记
(1989—2000)

  1989年:制定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1989年,省教委颁布《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对校园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后勤工作管理、资料档案管理提出了基本要求。

  1990年:实现“一无两有”奋斗目标 自1983年启动“一无两有”工程以来,经过7年的奋斗,到1990年,我省中小学基本达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的要求。

  1991年:提出实施素质教育 1990年底,省教委颁发《关于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意见(试行)》。1991年初,该文件陆续下发到各市、县教育局,实施素质教育在江苏正式提出。此后,省教委召开了第一次素质教育研讨会,形成了《江苏省小学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初稿。

  1992年:迈出高校联合的步伐 经过几年的准备,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原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的基础上,联合组建扬州大学。联合办学及以后开展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逐步改变了我省高等教育小而全、小而散的局面。

  1993年:进行高等学校“211工程”建设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高等教育“211工程”建设规划,我省先后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等部委直属高校和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省属高校制定规划,申请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1994年:提出并开始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1994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正式将“科技兴省”战略充实为“科教兴省”战略,并制定了全面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明确到2000年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战略、目标任务、改革思路和关键措施。

  1995年: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 1995年11月,省教委在锡山市召开全省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工作现场会。会上,根据省委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小康、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省教委要求各地把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今后15年乃至更长时间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1996年:实现“两基”并率先进行高校扩招 经过10年的奋斗,1996年我省106个县(市、区)全部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并达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要求。国家教委检查验收后发布了《江苏、广东两省各市(县、区)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新闻公报。根据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我省作出了从1996年开始大学每年增招l万人的重要决策,率先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1997年:启动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行动计划 1997年3月,我省启动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行动计划。该计划要求,每年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1000所,4年内完成改造任务。

  1998年:扩大5年制高职教育试点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1998年我省作出了扩大5年制高职试点的重要决策。4月,省教委、计经委、财政厅、人事厅、物价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我省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举办5年制专业班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决定在26所重点中专学校举办5年制专业班。

  1999年:创办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 1999年1月,省教委召开座谈会,通报有关普通高校建立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基本原则精神。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引入民办机制,并实行“三独立”(独立法人、独立校舍、独立财务),经审查符合条件方可安排招生,实行单独编班和组织教学。

  2000年: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重大调整 为改变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国家陆续将部分部委办院校交由地方管理。2000年,我省接收了第三批划转我省管理的11所普通高校和2所成人高校。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建筑学院、南通医学院、南京审计学院、南京邮电学院、南京气象学院等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江苏教育大事记
(2001—2010)

  2001年:启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 2001年,我省启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高中布局调整。年初提出要求:减少小学1000所、初中80所、高中30所,扩大中小学办学规模。

  2002年:打造基础教育新体制、新布局、新课程 2002年,我省进行农村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调整,进一步强化县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权。我省还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和危房改造步伐,提出年内完成撤并3000所学校的任务。当年5月,省教育厅召开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会议,要求确保农村基础教育新体制全面运行。同年,省教育厅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各省辖市至少有一个县进行新课程试验。

  2003年:启动农村中小学“三新一亮”工程 2003年,省教育厅启动以“课桌新、板凳新、讲台新、电灯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中小学“三新一亮”工程,计划用2年时间为每个学生配齐符合标准的课桌凳,为每个教室配齐符合标准的照明设备和讲台。

  2004年:启动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 2004年,省教育厅启动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计划用2年时间,实现我省每一所中小学有整洁的校园,有满足需要的卫生食堂,有冷热饮用水,有水冲式厕所,有安全的宿舍,寄宿生一人有一张床。

  2005年:提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2005年6月1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努力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到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江苏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普及12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让绝大多数家庭的子女都享有上大学或接受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因贫失学,让每一个江苏人都有接受多样化、多种途径的继续教育的机会。

  2006年: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从2006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在此基础上,2007年我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免收学杂费政策。

  2007年:进行县(市、区)教育现代化评估 2007年,我省制定了县(市、区)教育现代化评估标准,从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等16个方面对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10月,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全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工作会议,会后组成评估组,对苏南36个县(市、区)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估。

  2008年: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2008年,江苏全省727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费课本,此举标志着我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小学到初中阶段的免费义务教育。自2005年起,我省就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即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在2006年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的基础上,进入2008年,江苏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2009年:创新启动“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 为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家办学”的指示精神,我省启动实施“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从2009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分4批共选拔200名特级教师进行培养,其中教师120名、校长80名。这是我省基础教育领域最高规格的人才工程,培养周期为5年,围绕修炼师德修养和人文精神、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增强教育教学科研素养、提升学校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

  2010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 在2010年8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本次《规划纲要》提出了江苏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到2015年,全省教育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到2020年,全省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江苏教育大事记
(2011—2019)

  2011年:部省共建高教综合改革试验区 2011年8月30日,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签署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共建内容主要包括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不断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积极推进招生考试改革,探索建立科学分类评价机制等方面。

  2012年:江苏颁布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 2012年3月15日,我省颁布《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该指标包括普及巩固与机会均等、规划布局与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与教师素质、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教育管理与经费保障共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

  2013年:率先发布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2013年1月31日,我省在全国率先发布《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由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16项,三级检测点46项,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突出了教育公平与办人民满意教育。

  2014年:江苏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揽子实施计划出炉 2014年5月16日,省政府发布《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考试招生制度、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实施计划。

  2015年:江苏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第一省 2015年6月1日至5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我省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11个县(市、区)进行了督导检查,同时在前两年已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89个县(市、区)中,抽取20个进行复查。经认定,我省此次接受实地督导评估和复查的县(市、区)全部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标准。至此,我省10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督导认定,江苏成为继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之后,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第一省。

  2016年: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一达到、两提高”目标 2016年3月24日,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到2020年,江苏教育要实现“一达到、两提高”目标,即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教育现代化水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优质教育丰富多彩,教育公平得到切实保障,学生、家庭、社会对教育更加认可;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换率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较好地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017年:省政府“1号文件”力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7年2月24日,省政府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政发〔2017〕1号),文件以解决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目标,梳理出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相关措施、切实加强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依法落实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全力保障校园和学生安全等7个方面的24条重点工作。

  2018年:启动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2018年3月,江苏启动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为重点的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同年10月,省政府召开专项治理工作动员部署会,省教育厅联合相关部门在前期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对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史上最严”的集中督查和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9年:全省教育大会明确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2019年5月17日,江苏召开全省教育大会。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聚焦供给侧打造江苏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在全国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