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聚焦两会:代表委员话教育(三)

作者:潘玉娇 任素梅 发布时间:2020-01-16 来源: 江苏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前言

  教育,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厚实的“家底”,也是人民群众受益最大的“红利”之一。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挥我省科教人才和实体经济双重优势,巩固提升“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水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加大教育惠民力度……教育界代表委员们一致表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必须脚踏实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天,小编带你到现场,听听代表委员们提了哪些意见和建议——

  发挥我省科教人才底蕴优势

  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充分发挥我省科教人才和实体经济双重优势,全面提升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我省广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使命和担当,在代表委员们中形成一致共识。

  省人大代表,江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颜晓红

  江苏大学是我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如何将这所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建设得更好,更好地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我想还是要放大我们的优势学科,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这次参加两会,我带了一个议案《关于大力发展现代智能农机装备,推动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建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智能农机装备的四点建议:加强智能农机装备卡脖子技术协同攻关;打造世界级农机装备创新产业园;强化智慧农业示范应用;开展农业生产“宜机化”改造。

  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副院长 李心合

  大学是科技创新主力军,高校应当建立需求导向、市场导向的科技创新机制,在技术创新最开始的谋划、设计上,就要与资本对接,让研发的技术都具备商业转化的能力,而不是仅就技术创新谈创新。政府部门要为高校间、各区域做好“搭台”工作,可以提供“种子”基金,基金运作收益不断开花结果。

  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省基础教育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时刻以“应考”和“奔跑”的姿态书写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50所、普通高中50所,公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分别提高到1000元、1500元以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组数据,一项项举措,一件件实事,鼓舞人心、温暖民心,充分印证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民生的关切与期望,用心、用情、用力,有温度、有力度、有厚度。

  省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李久生

  我们一直在提倡“优质均衡”,但教育如何做到既“优质”又“均衡”,这两者在实践过程中很难“两全”,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希望相关部门加强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校长 管晓蓉

  我将及时把这些有温度的惠民政策传达到基层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学校独特资源,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探索有利于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核心素养,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和关注的话题。

  省政协委员、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 邹正

  进一步关注学生合力科学的知识结构,指导好学生的选科,为人才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江苏人才资源优势打下厚实的基础。

  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着力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和教师负担。近年来,我省教育部门不断出真招、实招、硬招,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成长,绿色发展。

  省政协委员、镇江市政协主席 李国忠

  各级党委政府应引导学校严格按照相应学段的课程标准和进度开设课程,真正杜绝“非零起点教学”和课外抢跑。全面推行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公示、黑白名单制度,推进培训机构诚信体系建设,有效实现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动态化、透明化,防止边整治边反弹。

  省人大代表、徐州市第一中学校长 陈青

  “减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微观层面上说,它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牢牢树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意识,因材施教,真正关注“每一个”孩子;从中观层面,它需要学校精心设计课程、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心组织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选择;从宏观层面,它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加强家校沟通,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多部门同频共振,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作者:潘玉娇、任素梅

  微信编辑:管钰

  原载:江苏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陈路

聚焦两会:代表委员话教育(三)
发布时间:2020-01-16   
来       源:江苏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前言

  教育,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厚实的“家底”,也是人民群众受益最大的“红利”之一。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挥我省科教人才和实体经济双重优势,巩固提升“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水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加大教育惠民力度……教育界代表委员们一致表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必须脚踏实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天,小编带你到现场,听听代表委员们提了哪些意见和建议——

  发挥我省科教人才底蕴优势

  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充分发挥我省科教人才和实体经济双重优势,全面提升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我省广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使命和担当,在代表委员们中形成一致共识。

  省人大代表,江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颜晓红

  江苏大学是我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如何将这所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建设得更好,更好地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我想还是要放大我们的优势学科,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这次参加两会,我带了一个议案《关于大力发展现代智能农机装备,推动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建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智能农机装备的四点建议:加强智能农机装备卡脖子技术协同攻关;打造世界级农机装备创新产业园;强化智慧农业示范应用;开展农业生产“宜机化”改造。

  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副院长 李心合

  大学是科技创新主力军,高校应当建立需求导向、市场导向的科技创新机制,在技术创新最开始的谋划、设计上,就要与资本对接,让研发的技术都具备商业转化的能力,而不是仅就技术创新谈创新。政府部门要为高校间、各区域做好“搭台”工作,可以提供“种子”基金,基金运作收益不断开花结果。

  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省基础教育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时刻以“应考”和“奔跑”的姿态书写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50所、普通高中50所,公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分别提高到1000元、1500元以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组数据,一项项举措,一件件实事,鼓舞人心、温暖民心,充分印证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民生的关切与期望,用心、用情、用力,有温度、有力度、有厚度。

  省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李久生

  我们一直在提倡“优质均衡”,但教育如何做到既“优质”又“均衡”,这两者在实践过程中很难“两全”,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希望相关部门加强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校长 管晓蓉

  我将及时把这些有温度的惠民政策传达到基层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学校独特资源,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探索有利于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核心素养,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和关注的话题。

  省政协委员、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 邹正

  进一步关注学生合力科学的知识结构,指导好学生的选科,为人才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江苏人才资源优势打下厚实的基础。

  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着力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和教师负担。近年来,我省教育部门不断出真招、实招、硬招,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成长,绿色发展。

  省政协委员、镇江市政协主席 李国忠

  各级党委政府应引导学校严格按照相应学段的课程标准和进度开设课程,真正杜绝“非零起点教学”和课外抢跑。全面推行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公示、黑白名单制度,推进培训机构诚信体系建设,有效实现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动态化、透明化,防止边整治边反弹。

  省人大代表、徐州市第一中学校长 陈青

  “减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微观层面上说,它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牢牢树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意识,因材施教,真正关注“每一个”孩子;从中观层面,它需要学校精心设计课程、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心组织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选择;从宏观层面,它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加强家校沟通,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多部门同频共振,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作者:潘玉娇、任素梅

  微信编辑:管钰

  原载:江苏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