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拥抱高中教育发展“新”春天

作者:汤文清 陈瑞昌 发布时间:2020-09-23 来源: 江苏教育报

  高中教学省级视导特别报道②

拥抱高中教育发展“新”春天

  ■本报见习记者 汤文清 记者 陈瑞昌

  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吹响了江苏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冲锋号。各项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展开的同时,一股来自区域、学校自下而上的改革力量也在蓬勃生长。

  9月8日至18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队伍,选取连云港、南通和无锡的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和江苏省宜兴中学开展专项视导,调研分析“三新”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进展和经验、问题和需求,以进一步推进高中育人方式转变。

  拥抱“三新”,激发内在驱动力

  从白蒲中学高三班级的窗户外往里看,每张桌子的侧面都挂着一个长方形的黑色置物袋,袋子中分门别类装着6门学科的试题集。“往年的袋子里通常装5门学科试卷,这是新高考带来的新变化。”白蒲中学语文教师汤小燕说。

  2021年,江苏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采用“3+1+2”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采用全国卷,高考总分调整为750分。今年秋学期开学,江苏高一学生都拿到了新教材,其中语文、历史、思想政治学科均采用国家统编教材。从今年开始,全省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配套课程标准,全面推广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三新”背景下,江苏高中教育改革的快车已经启动。在视导海州中学时,省教育厅领导指出,“以前学校在改革上有顾虑、有依赖,缺乏向前变革的推动力,现在考试评价的新变化,倒逼我们进行实实在在的教和学方式的变革”。

  为顺应高中教育改革趋势、引导高中提升教育品质,省教育厅2018年9月印发的《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评估实施办法》指出,高品质示范高中评估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以学校理念创新、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为重点,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素质教育。

  高中教育改革对学校教学管理和育人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近日,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意见》指出,通过本轮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各级教育部门组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广大普通高中校长、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各级教研机构的专业支撑水平进一步提高。

  向课堂要质量,以评价促发展

  视导过程中,宜兴中学校长姚伟荣告诉记者,在无锡,不少名校在进行新一轮高中教育综合改革时都面临“滑坡”困境,研发校本课程是宜兴中学在困境中寻求的应变之道。

  该校以独具地域特色的紫砂文化为基础,建设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构建以紫砂文化艺术为核心的校本课程集群。“我校通过探索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相融合的策略与规律,促进了师生教学方式的改变。”姚伟荣说。除课程基地建设外,该校还积极推进“课题进课堂”项目,推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转型,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今年7月,无锡市获批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许敏表示,无锡在市域原有课程基地资源和社会场馆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学校和社会融合,开发了具有学科特色的五育体验型课程群,绘制出“无锡市普通高中‘五育’教育资源分布图”,编制序列化和系统化的活动指南,指导各高中加快构建“五育”课程体系。

  课程的落脚点在课堂。在白蒲中学校长缪德军看来,课堂教学要摆脱文本中心与知识中心的观念,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实现能力为重、生活为本和深度学习的回归。

  白蒲中学地处农村,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没有太多现代化“武器”,而这些不利因素恰恰激发了该校的教学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方式。2010年起,为有效改善课堂教育教学生态,该校基于“活动教学思想”,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和点评提升等方式,构建起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学习环境。

  白蒲中学并不是开展教学创新的个例。自2004年开始,如皋就在高中阶段探索“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随后在全市各学段统筹推进、整体联动,取得显著效果。“该模式以‘活动单’为媒介,以活动为载体,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转化为活动方案,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旁通过讲授、点拨、评价等导学方式提升学习质量。”如皋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海州中学有着百年历史,也曾快速适应数次教育改革,并赢得诸多荣誉。在校长周艳看来,面对新时期教育改革,构建多维立体的评价方式是学校的发力点。“学校从过程性评价与考核性评价两方面入手,从学生个体评价、班级评价和学科评价三个维度展开。三个年级异中有同、各有侧重,形成高考、学年统考、阶段检测、日常作业等不同评价体系。”周艳介绍,精准评价可以促进更精准的教学,依托连云港大数据服务平台,学校将数据与育人相结合,依托数据库帮助学生量身打造“定制菜单”,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和管理上的资源配置。

  推进管理变革,加强组织保障

  无论是课堂、课程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都离不开学校和区域在管理组织层面的有效推进。以三所视导学校为例,宜兴中学将2021届高三工作思路、工作计划、作业量控制实施意见、导师制工程实施方案等管理文件整理成册,积极推进落实;白蒲中学在暑期举行多轮备课会,每节课都要经历小组初备、核心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的五轮环节打磨;海州中学专门设计多轮管理文件,将目标、任务和举措细化和规范化,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无锡教育以主动作为应对教学变化,统筹优化过渡期教学管理。”许敏表示,面对复杂的教学环境变化,无锡市教育局根据高中三个年级的不同情况,先后多次组织新课标新教材通识培训和课堂教学研讨,及时对新教材新高考进行政策解读。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留住”教师是关键。为此,如皋市委、市政府实施“惠师工程”,各类展馆和旅游景点对教师免费开放,教师还可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市教育局实施“教师幸福工程”……一系列工程的推进实施,在全市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针对当前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新高考、新课标认识不深、把握不准等问题,连云港将开展三级三赛活动,即市、县(区)、校高中学科试题解题大赛、命题大赛和试题讲评大赛等活动。“此外,我们还将建立适应新高考新课程和育人方式改革挑战的强师增能新机制,着力增强教师的事业动力、从业活力、职业能力。”连云港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臧雷说。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江苏高中面临着艰巨复杂的挑战。”省教育厅相关领导在视导活动中指出,这样一场变革不仅是自上而下的,更重要的还是自下而上的。面对教育改革,江苏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珍惜关爱普通高中教育人的良好氛围,也要为学校转型升级留足调整结构的空间。

责任编辑:陈路

拥抱高中教育发展“新”春天
发布时间:2020-09-23   
来       源:江苏教育报  

  高中教学省级视导特别报道②

拥抱高中教育发展“新”春天

  ■本报见习记者 汤文清 记者 陈瑞昌

  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吹响了江苏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冲锋号。各项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展开的同时,一股来自区域、学校自下而上的改革力量也在蓬勃生长。

  9月8日至18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队伍,选取连云港、南通和无锡的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和江苏省宜兴中学开展专项视导,调研分析“三新”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进展和经验、问题和需求,以进一步推进高中育人方式转变。

  拥抱“三新”,激发内在驱动力

  从白蒲中学高三班级的窗户外往里看,每张桌子的侧面都挂着一个长方形的黑色置物袋,袋子中分门别类装着6门学科的试题集。“往年的袋子里通常装5门学科试卷,这是新高考带来的新变化。”白蒲中学语文教师汤小燕说。

  2021年,江苏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采用“3+1+2”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采用全国卷,高考总分调整为750分。今年秋学期开学,江苏高一学生都拿到了新教材,其中语文、历史、思想政治学科均采用国家统编教材。从今年开始,全省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配套课程标准,全面推广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三新”背景下,江苏高中教育改革的快车已经启动。在视导海州中学时,省教育厅领导指出,“以前学校在改革上有顾虑、有依赖,缺乏向前变革的推动力,现在考试评价的新变化,倒逼我们进行实实在在的教和学方式的变革”。

  为顺应高中教育改革趋势、引导高中提升教育品质,省教育厅2018年9月印发的《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评估实施办法》指出,高品质示范高中评估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以学校理念创新、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为重点,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素质教育。

  高中教育改革对学校教学管理和育人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近日,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意见》指出,通过本轮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各级教育部门组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广大普通高中校长、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各级教研机构的专业支撑水平进一步提高。

  向课堂要质量,以评价促发展

  视导过程中,宜兴中学校长姚伟荣告诉记者,在无锡,不少名校在进行新一轮高中教育综合改革时都面临“滑坡”困境,研发校本课程是宜兴中学在困境中寻求的应变之道。

  该校以独具地域特色的紫砂文化为基础,建设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构建以紫砂文化艺术为核心的校本课程集群。“我校通过探索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相融合的策略与规律,促进了师生教学方式的改变。”姚伟荣说。除课程基地建设外,该校还积极推进“课题进课堂”项目,推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转型,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今年7月,无锡市获批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许敏表示,无锡在市域原有课程基地资源和社会场馆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学校和社会融合,开发了具有学科特色的五育体验型课程群,绘制出“无锡市普通高中‘五育’教育资源分布图”,编制序列化和系统化的活动指南,指导各高中加快构建“五育”课程体系。

  课程的落脚点在课堂。在白蒲中学校长缪德军看来,课堂教学要摆脱文本中心与知识中心的观念,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实现能力为重、生活为本和深度学习的回归。

  白蒲中学地处农村,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没有太多现代化“武器”,而这些不利因素恰恰激发了该校的教学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方式。2010年起,为有效改善课堂教育教学生态,该校基于“活动教学思想”,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和点评提升等方式,构建起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学习环境。

  白蒲中学并不是开展教学创新的个例。自2004年开始,如皋就在高中阶段探索“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随后在全市各学段统筹推进、整体联动,取得显著效果。“该模式以‘活动单’为媒介,以活动为载体,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转化为活动方案,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旁通过讲授、点拨、评价等导学方式提升学习质量。”如皋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海州中学有着百年历史,也曾快速适应数次教育改革,并赢得诸多荣誉。在校长周艳看来,面对新时期教育改革,构建多维立体的评价方式是学校的发力点。“学校从过程性评价与考核性评价两方面入手,从学生个体评价、班级评价和学科评价三个维度展开。三个年级异中有同、各有侧重,形成高考、学年统考、阶段检测、日常作业等不同评价体系。”周艳介绍,精准评价可以促进更精准的教学,依托连云港大数据服务平台,学校将数据与育人相结合,依托数据库帮助学生量身打造“定制菜单”,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和管理上的资源配置。

  推进管理变革,加强组织保障

  无论是课堂、课程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都离不开学校和区域在管理组织层面的有效推进。以三所视导学校为例,宜兴中学将2021届高三工作思路、工作计划、作业量控制实施意见、导师制工程实施方案等管理文件整理成册,积极推进落实;白蒲中学在暑期举行多轮备课会,每节课都要经历小组初备、核心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的五轮环节打磨;海州中学专门设计多轮管理文件,将目标、任务和举措细化和规范化,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无锡教育以主动作为应对教学变化,统筹优化过渡期教学管理。”许敏表示,面对复杂的教学环境变化,无锡市教育局根据高中三个年级的不同情况,先后多次组织新课标新教材通识培训和课堂教学研讨,及时对新教材新高考进行政策解读。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留住”教师是关键。为此,如皋市委、市政府实施“惠师工程”,各类展馆和旅游景点对教师免费开放,教师还可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市教育局实施“教师幸福工程”……一系列工程的推进实施,在全市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针对当前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新高考、新课标认识不深、把握不准等问题,连云港将开展三级三赛活动,即市、县(区)、校高中学科试题解题大赛、命题大赛和试题讲评大赛等活动。“此外,我们还将建立适应新高考新课程和育人方式改革挑战的强师增能新机制,着力增强教师的事业动力、从业活力、职业能力。”连云港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臧雷说。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江苏高中面临着艰巨复杂的挑战。”省教育厅相关领导在视导活动中指出,这样一场变革不仅是自上而下的,更重要的还是自下而上的。面对教育改革,江苏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珍惜关爱普通高中教育人的良好氛围,也要为学校转型升级留足调整结构的空间。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