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小纳米”展现“大作为”

作者:阿妮尔 发布时间:2021-04-21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近年来,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立足地区发展需求,以关键技术突破服务“一号产业”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纳米技术创新策源地——

“小纳米”展现“大作为”

  ■本报见习记者 阿妮尔

  百万分之一毫米的微观视角下,能够探索怎样的科技奥秘?多年来,苏州大学牵头成立的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科学家们一直在攻关。

  不久前,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的苏州纳米新材料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0年底,在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第二建设期绩效评价中,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获评A+等次。在多个领域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纳米技术,正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在高校院所和一线企业间自如“流动”,在区域产业发展中展现“大作为”。

  需求导向,前沿科技瞄准产业急需

  “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攻关什么。”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李述汤说。2010年,苏州工业园区将纳米技术产业定位为“一号产业”,当时刚建院的苏大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而然瞄准产业发展急需,开展科研攻关。2013年,由苏大牵头组建,协同苏州工业园区、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省纳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的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获批,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展开建设。

  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革命性技术之一,纳米技术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涵盖纳米技术的新材料产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苏大和各协同单位在纳米技术领域都具备国内一流的创新能力,且都集聚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中心常务副主任,苏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宏告诉记者,中心与苏州工业园区相关企业保持密切联系,输送了大量前沿技术和优质人才。

  在中心科研力量“加持”下,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迅速成长,高峰迭起,目前已成为全球八大纳米产业聚集地之一。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实现产值810亿元,累计引进企业69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21家。“协同创新模式下,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国内纳米产业和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张晓宏介绍说,园区的发展还在长三角地区形成纳米产业集聚效应。2019年度,区域汇集了全国50%的纳米技术企业,为中心纳米技术创新成果孵化提供场所。

  创新引领,协同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

  “关键技术、装备如果一直依赖进口,就会永远落后于人,甚至设备坏了都不会修,这是很可怕的。”中心纳米光电器件团队负责人、苏大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廖良生一直将纳米技术的自主创新和突破作为工作重心。“养优质土鸡、喂优质土饲料、生优质土鸡蛋”,廖良生这样形容所在团队负责的OLED技术科研。在他看来,装备、材料、产品都做到自主研发生产,才能真正打破技术核心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在国内研制首条G2.5代国产OLED蒸镀生产线、推出有利于青少年用眼健康的OLED护眼灯产品、面向VR/AR设备开发高分辨OLED微显示器……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国OLED产线装备空白得到填补,OLED面板实现量产,相关技术产品质量也超越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我们不但破解了‘卡脖子’难题,还实现了产品的高质量。”团队技术骨干冯敏强自豪地说。

  纳米光电器件团队的科研模式在中心并非个例。中心副主任、苏大纳米科技学院教授唐建新表示,在积极对接区域纳米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中心各科研团队都在探索从生产装备到技术产品的“全链条”自主创新道路。

  “不但要解决‘卡脖子’问题,还要‘锻长板,补空白’。”中心微纳柔性制造团队负责人、苏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陈林森表示,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将基础研究与工程研究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微纳光制造平台技术,提出并实现三维计算光刻和光场调控的纳米光刻新方法,攻克了百Tb海量数据处理和先进算法等技术瓶颈。团队研发的高光效超薄导光板、纳米3D印刷和大尺寸高性能触控屏等技术成果实现量产,广泛应用于华为、海信、微软等企业的上市产品中,同时为国内外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硬件和光刻装备支持。

  引培结合,顶尖团队守护“纳米梦想”

  在苏大纳米科技学院一间会议室里,学院教师们宝宝的照片几乎贴了满墙。这面满是可爱笑脸的照片墙,是中心科研团队成长的另一种“见证”。作为中心的牵头单位,苏大对纳米技术相关领域的科研人才引进颇为重视。

  “苏大和我签的合同上没有任何具体规划要求,也没有签约期限,还一口气拨给我1亿元的启动经费。”苏大在2008年抛出的“橄榄枝”,李述汤至今记忆犹新。为了引进李述汤这样的顶尖科学家,苏大以宽松的环境和充分的信任展现出十足的诚意。“争取人才,就是要‘攻心’。”李述汤说,来到苏大后,他也积极争取人才资源,逐渐建立起一支有创新活力的科研队伍。

  “学校能提供独立的科研平台,纳米相关的交叉学科资源也比较丰富,当时我就决定留下来。”苏大纳米科技学院执行院长刘庄说,在李述汤的争取下,他2009年回国后就来到苏大,实现自己心中的“纳米梦想”。现在,刘庄的不少学生也在中心工作学习。

  在积极引进高质量人才的同时,苏大纳米科技学院也在探索科研人才的培养路径,为中心的科研攻关提供更多具备跨学科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有生力量。几年来,一种以科技前沿为驱动,注重交叉融合、科教结合和跨界整合的研究生拔尖培养模式逐渐成形,中心的科研项目获得扎实的人才保障。

  “在学院读研的几年,让我在纳米技术研究中找到了适合的方向,现在,我还想在学院继续完成‘科研梦’。”汪超曾在苏大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读本科,又在刘庄的课题组完成硕士、博士学业。在一段海外博士后经历后,他又返回苏大成为纳米科技学院的特聘教授,在功能性生物材料、细胞载体设计及其疾病免疫治疗方面展开攻关,继续在纳米技术前沿“乘风破浪”。

责任编辑:陈路

“小纳米”展现“大作为”
发布时间:2021-04-21   
来       源:江苏教育报  

  近年来,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立足地区发展需求,以关键技术突破服务“一号产业”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纳米技术创新策源地——

“小纳米”展现“大作为”

  ■本报见习记者 阿妮尔

  百万分之一毫米的微观视角下,能够探索怎样的科技奥秘?多年来,苏州大学牵头成立的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科学家们一直在攻关。

  不久前,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的苏州纳米新材料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0年底,在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第二建设期绩效评价中,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获评A+等次。在多个领域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纳米技术,正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在高校院所和一线企业间自如“流动”,在区域产业发展中展现“大作为”。

  需求导向,前沿科技瞄准产业急需

  “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攻关什么。”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李述汤说。2010年,苏州工业园区将纳米技术产业定位为“一号产业”,当时刚建院的苏大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而然瞄准产业发展急需,开展科研攻关。2013年,由苏大牵头组建,协同苏州工业园区、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省纳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的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获批,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展开建设。

  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革命性技术之一,纳米技术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涵盖纳米技术的新材料产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苏大和各协同单位在纳米技术领域都具备国内一流的创新能力,且都集聚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中心常务副主任,苏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宏告诉记者,中心与苏州工业园区相关企业保持密切联系,输送了大量前沿技术和优质人才。

  在中心科研力量“加持”下,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迅速成长,高峰迭起,目前已成为全球八大纳米产业聚集地之一。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实现产值810亿元,累计引进企业69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21家。“协同创新模式下,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国内纳米产业和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张晓宏介绍说,园区的发展还在长三角地区形成纳米产业集聚效应。2019年度,区域汇集了全国50%的纳米技术企业,为中心纳米技术创新成果孵化提供场所。

  创新引领,协同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

  “关键技术、装备如果一直依赖进口,就会永远落后于人,甚至设备坏了都不会修,这是很可怕的。”中心纳米光电器件团队负责人、苏大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廖良生一直将纳米技术的自主创新和突破作为工作重心。“养优质土鸡、喂优质土饲料、生优质土鸡蛋”,廖良生这样形容所在团队负责的OLED技术科研。在他看来,装备、材料、产品都做到自主研发生产,才能真正打破技术核心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在国内研制首条G2.5代国产OLED蒸镀生产线、推出有利于青少年用眼健康的OLED护眼灯产品、面向VR/AR设备开发高分辨OLED微显示器……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国OLED产线装备空白得到填补,OLED面板实现量产,相关技术产品质量也超越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我们不但破解了‘卡脖子’难题,还实现了产品的高质量。”团队技术骨干冯敏强自豪地说。

  纳米光电器件团队的科研模式在中心并非个例。中心副主任、苏大纳米科技学院教授唐建新表示,在积极对接区域纳米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中心各科研团队都在探索从生产装备到技术产品的“全链条”自主创新道路。

  “不但要解决‘卡脖子’问题,还要‘锻长板,补空白’。”中心微纳柔性制造团队负责人、苏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陈林森表示,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将基础研究与工程研究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微纳光制造平台技术,提出并实现三维计算光刻和光场调控的纳米光刻新方法,攻克了百Tb海量数据处理和先进算法等技术瓶颈。团队研发的高光效超薄导光板、纳米3D印刷和大尺寸高性能触控屏等技术成果实现量产,广泛应用于华为、海信、微软等企业的上市产品中,同时为国内外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硬件和光刻装备支持。

  引培结合,顶尖团队守护“纳米梦想”

  在苏大纳米科技学院一间会议室里,学院教师们宝宝的照片几乎贴了满墙。这面满是可爱笑脸的照片墙,是中心科研团队成长的另一种“见证”。作为中心的牵头单位,苏大对纳米技术相关领域的科研人才引进颇为重视。

  “苏大和我签的合同上没有任何具体规划要求,也没有签约期限,还一口气拨给我1亿元的启动经费。”苏大在2008年抛出的“橄榄枝”,李述汤至今记忆犹新。为了引进李述汤这样的顶尖科学家,苏大以宽松的环境和充分的信任展现出十足的诚意。“争取人才,就是要‘攻心’。”李述汤说,来到苏大后,他也积极争取人才资源,逐渐建立起一支有创新活力的科研队伍。

  “学校能提供独立的科研平台,纳米相关的交叉学科资源也比较丰富,当时我就决定留下来。”苏大纳米科技学院执行院长刘庄说,在李述汤的争取下,他2009年回国后就来到苏大,实现自己心中的“纳米梦想”。现在,刘庄的不少学生也在中心工作学习。

  在积极引进高质量人才的同时,苏大纳米科技学院也在探索科研人才的培养路径,为中心的科研攻关提供更多具备跨学科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有生力量。几年来,一种以科技前沿为驱动,注重交叉融合、科教结合和跨界整合的研究生拔尖培养模式逐渐成形,中心的科研项目获得扎实的人才保障。

  “在学院读研的几年,让我在纳米技术研究中找到了适合的方向,现在,我还想在学院继续完成‘科研梦’。”汪超曾在苏大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读本科,又在刘庄的课题组完成硕士、博士学业。在一段海外博士后经历后,他又返回苏大成为纳米科技学院的特聘教授,在功能性生物材料、细胞载体设计及其疾病免疫治疗方面展开攻关,继续在纳米技术前沿“乘风破浪”。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