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八十六年的薪火传递(图)

作者:王小亮 发布时间:2021-06-0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编者按 “六一”儿童节前夕,淮安市新安小学五(8)中队少先队员收到一份珍贵的节日礼物——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你们好!收到你们的来信很高兴。你们学校是‘新安旅行团’的母校,你们在信中表达了对学校红色历史的自豪之情,也说到了你们学习党史的收获……”

  新安小学与“新安旅行团”有何关联?创办于1929年的新安小学,有什么样的故事?新安小学是怎样传承“新安旅行团”精神的?带着这些问题,5月31日,记者走进学校深入探访。

  ■本报见习记者 王小亮

  一条线,连着历史与未来

  坐落于淮安市淮安区的新安小学,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于1929年创办。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1935年10月10日,该校组建少年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宣传抗日救亡主张,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经历了血与火的锻炼与考验,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高度赞扬。

  1945年底,新旅团员给毛泽东主席写信,汇报团体成立10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情况。1946年5月20日,毛泽东亲笔复信:“新安旅行团全体同志:来信收到,极为感谢!祝你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争取民主中国的胜利。”新安旅行团受到极大鼓舞,于1946年9月,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踏上了新的征程。

  时隔75年,新安小学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在信中希望新安学子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习爷爷给我们回信啦!”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全校师生中间引起热烈反响。

  “太开心、太自豪了!”书信起草者、新安小学五(8)中队少先队员杨路然激动地说,和同学们参观新旅纪念馆时,看到新旅团员给毛主席写信汇报工作的内容后,便产生了给习爷爷写信的想法,很想像当年的新旅团员那样,把同学们在“追寻新旅足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活动中的感受向习爷爷汇报。“没想到习爷爷竟然回信了,这让我们万分激动!这份珍贵的‘六一’礼物,我们将永远珍藏,铭记在心,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有用之才 。”

  “看到总书记的回信,我们深感自豪,也倍受鼓舞。这是总书记给新旅后代的一份珍贵礼物,是新安学生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更是新安小学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后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新旅前辈为榜样,带领队员们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五(8)中队辅导员皮丽说。

  学生家长冯涛说,看到总书记给孩子们回信的新闻后,作为新安小学的学生家长,感到非常自豪和振奋,今后将与学校一起,在“学新旅”活动中教育引导孩子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工作30年,做了26年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馆长,没有人比顾学让更熟悉“新安旅行团”的历史。“新旅精神是变‘小我’为‘大我’,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忘我精神,是抗战时实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面旗帜,是青少年在没有父母长辈帮助时自主自立的典范,也是不怕困难、不畏艰辛的好汉精神。它如同一根线,连接着历史与未来。”顾学让说。

  一颗心,投身实践与创新

  三面环水的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旁,竹影扶疏,青松挺立,为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馆舍增添了清新和高洁之感。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收到总书记回信后,5月31日,五(8)班中队全体队员在纪念馆旁开展了特别的德育活动——重温入队誓词。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校园,孩子们用他们熟悉的方式,表达着对党的热爱。

  “步入新时代,我校着力打磨‘学新旅’红色德育品牌,通过充分挖掘新旅教育资源,投身实践、不断创新,努力在学生中实现‘学新旅、知党史’的教育目标。”新安小学副校长肖寿俊说。

  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内,小讲解员刘香宜扎着两根可爱的麻花辫,胸前系着鲜艳的红领巾,双脚微微踮起,向来宾介绍“新旅团员舌战马超俊”的事迹。精彩的描述,清脆的嗓音,仿佛将大家“带回”到80多年前,和新旅团员们一起经历那17年峥嵘岁月,走过那5万里风云历程。“纪念馆内有240余幅图片、150余件实物,都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接受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素材。”刘香宜说。

  早在1996年,新安小学就在二到六年级学生中选拔培养了一批小讲解员,参与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的讲解接待工作,并按年级将这支队伍分成3个梯队,邀请周恩来纪念馆的优秀讲解员定期培训,并于学期末评选“十佳小讲解员”。这一形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每学期都有很多学生踊跃加入小讲解员队伍。 “目前,我们已培养了近千名小讲解员,他们也从‘听众’变成了‘主讲人’,从受教育者转变为党史的宣传者和传承者。小讲解员们除做好纪念馆的讲解接待工作外,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到周边景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志愿讲解服务。”该校德育处主任王正祥说。

  为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新旅历史、学习新旅爱国精神,新安小学先后开展了“庆祝新旅建团80周年”“面对汪爷爷的书包”“我和新旅爷爷奶奶比童年”“新旅爷爷奶奶十二我十二”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既弘扬了新旅的爱国壮举,又让队员们接受了一次次爱国主义教育。

  如今,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学习新旅精神,争做新时期‘小好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已成为新安小学少先队工作的特色和品牌,新旅独特的文化内涵已渗透到每名队员心里,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

  一堂课,“小先生”培育“小好汉”

  新旅不仅是一个光荣的革命团体,更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团体。86年前,新安旅行团一路走来,条件艰苦,在没有固定校舍、没有教材、没有教师的情况下,陶行知先生的学生汪达之践行“即知即传”的教育理念,引导团员们运用“小先生”制的方法进行阅读和思考,采用“民主生活会”的方式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小先生”制和“民主生活会”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一批政治、军事、科技、文艺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

  “新旅的教学模式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新安小学副校长王勇告诉记者,为从新安旅行团的实践中汲取经验,2017年起,新安小学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了“小先生”制和“伙伴学习”制,从校园文化、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目的就是培养“会阅读、善思考、能自主、有担当”的新时期的“小好汉”。

  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学校设立了初级、中级、高级3个等级、不同要求的“小先生”,对学生的思维、语言、仪表、评价等进行详细规定,有案可凭、有章可循。 在“小先生”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组成学习伙伴,互探互究,互教互学。“一组学习伙伴一般3至5人,大家学习目标一致,遵守共同的规则约定,能够相互理解、配合和支持,合作默契,充分参与,互助互学,教学相长,成为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的参与者、创造者、分享者和维护者。”王勇说。

  “小眼睛在哪里?”“现在跟随我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在六(3)班老师陆霞的课堂上,时常响起这样稚嫩的童音。如今,新安小学传承“新旅”育人理念,赋予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新的意义和内涵,打造出一种课堂新生态。这样的“教学模式”,每天都在新安小学的课堂上上演,成为该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新安小学执行校长王小鸣说:“随着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教师逐渐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协作者、理性的诊断者、适切的引导者和优秀的服务者,学生成为‘小先生’后,自信心得到了大大提升,‘真学习’的课堂生态已经形成。”

  “今后,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广泛开展学习新旅精神,争当新时代‘小好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推行‘小先生’课堂,开发‘小主人’课程,打造‘学新旅’红色德育品牌,完善‘敢为小先生、能做小主人、争当小好汉’的‘三小’育人体系,逐渐形成‘红色文化、绿色成长、金色童年’的办学特色。”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说。

    【延伸阅读】

  “新安旅行团”的红色历史

  1935年,新安小学14名学生在校长汪达之率领下,组成闻名中外的新安旅行团,从淮安出发,踏上了宣传抗日救亡的征途,17年中他们途经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程5万余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著名作家冰心称赞他们是“民族解放的小号手”。

  新安旅行团团员的母校是新安小学,创办于1929年,地点在淮安河下莲花街,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担任校长。1930年春,陶行知又委派他的学生汪达之到新安小学任教,并接任校长。

  1935年,在国难日益深重、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汪达之于同年10月10日,将新安小学14名学生组成了新安旅行团,奔赴抗日救亡的战场。14名团员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在汪达之的率领下,身穿工装裤,打着三角团旗,冒着蒙蒙细雨,告别乡亲,登上轮船,踏上了宣传抗日救亡的征途。

  他们以放映抗日影片、教唱抗日歌曲、排演街头歌舞剧、宣讲抗日主张、写标语绘壁画、编辑出版刊物、开展岩洞教育、组织发展儿童团、募捐等形式支援前线,唤醒广大民众,共赴国难。

  1938年春,徐志贯等3名新旅团员骨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团内秘密建立党支部。同年6月底,新旅来到了抗战重镇武汉。他们演讲、唱歌、写标语,开展大量宣传保卫武汉的活动,积极动员民众支持前线。直到军民大撤退时,汪达之还带着团员们一直坚持到最后。

  “敌人在轰炸,我们在上课”,这是1939年新旅团员王德威用牛皮胶水拌红土,在桂林附近七星岩岩洞的石壁上书写的标语,反映了新旅团员们不论在多艰苦的环境中都能够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学习。

  皖南事变后,桂林一片白色恐怖,遵照周恩来的指示,新安旅行团从桂林经香港、湛江、上海秘密转移到苏北盐阜地区。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亲切接见了新旅团员们,并把组织10万儿童支援抗战的工作交给他们。经过努力,新旅很快在阜宁、盐城、淮安等地组织起18万儿童团员,为华中的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编辑出版刊物是新安旅行团非常重要的一项宣传工作,在条件非常艰苦情况下,团员们自己动手撰稿编辑、设计制版,并到新四军军部印刷厂向师傅请教印刷流程及相关技术,成功创办了苏北解放区第一张“套色”儿童报纸。

  报纸为8开4版铅印版式,版面图文并茂,分设各个不同栏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展示了团员们过硬的绘画、音乐功底。在此基础上新旅团员们又编辑出版了彩色《华中少年》《苏中少年》《少年画报》等刊物。利用这些报纸刊物,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抗日救国呼号,号召广大儿童及民众团结一致、积极抗日。这样不仅丰富了团员们的文化学习生活,同时还为农村扫盲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苏北盐阜地区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少年儿童的一面旗帜”。

  历时17年的革命征程,新安旅行团的队伍壮大到600多人,在中国青少年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新华日报》在一篇社论中高度评价新旅的活动推进了西北救亡工作,加强了蒙汉各民族间的团结。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支“少年革命团体”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现存于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的《少年先锋队队章》(形成于1945年)告诉了我们答案。

  1945年5月17日,新安旅行团在盐阜区行政公署大礼堂组织召开第一次少年儿童代表大会。大会正式选举新旅团员左林任总团长,李洪生、刘海峻、杨建东任副总团长,会上通过了新旅起草确定的《少年先锋队队章》,队章共包括“我们的目的”“什么人可以入队”“队员的权利和义务”“组织”“队风”“纪律和公约”6个部分,明确了加入少年先锋队的目的,规定了队员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队风,制定了队纪队规及服务公约,细化了组织领导、产生办法、职务分工、下设机构、会议章程等具体要求,体现了当年少年先锋队工作组织完善,规范有序,纪律严明,这份《队章》可以说是最早地规范了少年儿童活动的组织和章程。

  在起草《少年先锋队队章》前,新安旅行团团员还自行设计了“新安旅行团团徽”,铜质烤瓷,以中国版图为主题背景,由两名儿童头像与新安旅行团字样巧妙组合而成。

  从淮安出发的首批团员就开始佩戴团徽,直至1952年5月新安旅行团结束它光荣的历史使命。该标志的佩戴象征着新旅团员们不畏艰难,抗战到底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信念。

  新安旅行团独特的“小先生”制和“民主生活会”的方式,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600多名团员中,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比较杰出的有200多名。

  80多年前,这样一批孩子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革命大军中的一支生产队、工作队和文艺宣传队,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诞生在抗日烽火中、前进在党的旗帜下的新安旅行团,以践行新式教育理念和唤醒民族救亡图存的实践,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素材来源: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档案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责任编辑:陈路

八十六年的薪火传递(图)
——淮安市新安小学传承“新旅精神”纪实
发布时间:2021-06-0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编者按 “六一”儿童节前夕,淮安市新安小学五(8)中队少先队员收到一份珍贵的节日礼物——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你们好!收到你们的来信很高兴。你们学校是‘新安旅行团’的母校,你们在信中表达了对学校红色历史的自豪之情,也说到了你们学习党史的收获……”

  新安小学与“新安旅行团”有何关联?创办于1929年的新安小学,有什么样的故事?新安小学是怎样传承“新安旅行团”精神的?带着这些问题,5月31日,记者走进学校深入探访。

  ■本报见习记者 王小亮

  一条线,连着历史与未来

  坐落于淮安市淮安区的新安小学,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于1929年创办。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1935年10月10日,该校组建少年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宣传抗日救亡主张,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经历了血与火的锻炼与考验,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高度赞扬。

  1945年底,新旅团员给毛泽东主席写信,汇报团体成立10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情况。1946年5月20日,毛泽东亲笔复信:“新安旅行团全体同志:来信收到,极为感谢!祝你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争取民主中国的胜利。”新安旅行团受到极大鼓舞,于1946年9月,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踏上了新的征程。

  时隔75年,新安小学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在信中希望新安学子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习爷爷给我们回信啦!”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全校师生中间引起热烈反响。

  “太开心、太自豪了!”书信起草者、新安小学五(8)中队少先队员杨路然激动地说,和同学们参观新旅纪念馆时,看到新旅团员给毛主席写信汇报工作的内容后,便产生了给习爷爷写信的想法,很想像当年的新旅团员那样,把同学们在“追寻新旅足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活动中的感受向习爷爷汇报。“没想到习爷爷竟然回信了,这让我们万分激动!这份珍贵的‘六一’礼物,我们将永远珍藏,铭记在心,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有用之才 。”

  “看到总书记的回信,我们深感自豪,也倍受鼓舞。这是总书记给新旅后代的一份珍贵礼物,是新安学生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更是新安小学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后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新旅前辈为榜样,带领队员们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五(8)中队辅导员皮丽说。

  学生家长冯涛说,看到总书记给孩子们回信的新闻后,作为新安小学的学生家长,感到非常自豪和振奋,今后将与学校一起,在“学新旅”活动中教育引导孩子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工作30年,做了26年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馆长,没有人比顾学让更熟悉“新安旅行团”的历史。“新旅精神是变‘小我’为‘大我’,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忘我精神,是抗战时实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面旗帜,是青少年在没有父母长辈帮助时自主自立的典范,也是不怕困难、不畏艰辛的好汉精神。它如同一根线,连接着历史与未来。”顾学让说。

  一颗心,投身实践与创新

  三面环水的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旁,竹影扶疏,青松挺立,为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馆舍增添了清新和高洁之感。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收到总书记回信后,5月31日,五(8)班中队全体队员在纪念馆旁开展了特别的德育活动——重温入队誓词。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校园,孩子们用他们熟悉的方式,表达着对党的热爱。

  “步入新时代,我校着力打磨‘学新旅’红色德育品牌,通过充分挖掘新旅教育资源,投身实践、不断创新,努力在学生中实现‘学新旅、知党史’的教育目标。”新安小学副校长肖寿俊说。

  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内,小讲解员刘香宜扎着两根可爱的麻花辫,胸前系着鲜艳的红领巾,双脚微微踮起,向来宾介绍“新旅团员舌战马超俊”的事迹。精彩的描述,清脆的嗓音,仿佛将大家“带回”到80多年前,和新旅团员们一起经历那17年峥嵘岁月,走过那5万里风云历程。“纪念馆内有240余幅图片、150余件实物,都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接受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素材。”刘香宜说。

  早在1996年,新安小学就在二到六年级学生中选拔培养了一批小讲解员,参与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的讲解接待工作,并按年级将这支队伍分成3个梯队,邀请周恩来纪念馆的优秀讲解员定期培训,并于学期末评选“十佳小讲解员”。这一形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每学期都有很多学生踊跃加入小讲解员队伍。 “目前,我们已培养了近千名小讲解员,他们也从‘听众’变成了‘主讲人’,从受教育者转变为党史的宣传者和传承者。小讲解员们除做好纪念馆的讲解接待工作外,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到周边景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志愿讲解服务。”该校德育处主任王正祥说。

  为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新旅历史、学习新旅爱国精神,新安小学先后开展了“庆祝新旅建团80周年”“面对汪爷爷的书包”“我和新旅爷爷奶奶比童年”“新旅爷爷奶奶十二我十二”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既弘扬了新旅的爱国壮举,又让队员们接受了一次次爱国主义教育。

  如今,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学习新旅精神,争做新时期‘小好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已成为新安小学少先队工作的特色和品牌,新旅独特的文化内涵已渗透到每名队员心里,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

  一堂课,“小先生”培育“小好汉”

  新旅不仅是一个光荣的革命团体,更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团体。86年前,新安旅行团一路走来,条件艰苦,在没有固定校舍、没有教材、没有教师的情况下,陶行知先生的学生汪达之践行“即知即传”的教育理念,引导团员们运用“小先生”制的方法进行阅读和思考,采用“民主生活会”的方式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小先生”制和“民主生活会”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一批政治、军事、科技、文艺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

  “新旅的教学模式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新安小学副校长王勇告诉记者,为从新安旅行团的实践中汲取经验,2017年起,新安小学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了“小先生”制和“伙伴学习”制,从校园文化、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目的就是培养“会阅读、善思考、能自主、有担当”的新时期的“小好汉”。

  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学校设立了初级、中级、高级3个等级、不同要求的“小先生”,对学生的思维、语言、仪表、评价等进行详细规定,有案可凭、有章可循。 在“小先生”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组成学习伙伴,互探互究,互教互学。“一组学习伙伴一般3至5人,大家学习目标一致,遵守共同的规则约定,能够相互理解、配合和支持,合作默契,充分参与,互助互学,教学相长,成为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的参与者、创造者、分享者和维护者。”王勇说。

  “小眼睛在哪里?”“现在跟随我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在六(3)班老师陆霞的课堂上,时常响起这样稚嫩的童音。如今,新安小学传承“新旅”育人理念,赋予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新的意义和内涵,打造出一种课堂新生态。这样的“教学模式”,每天都在新安小学的课堂上上演,成为该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新安小学执行校长王小鸣说:“随着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教师逐渐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协作者、理性的诊断者、适切的引导者和优秀的服务者,学生成为‘小先生’后,自信心得到了大大提升,‘真学习’的课堂生态已经形成。”

  “今后,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广泛开展学习新旅精神,争当新时代‘小好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推行‘小先生’课堂,开发‘小主人’课程,打造‘学新旅’红色德育品牌,完善‘敢为小先生、能做小主人、争当小好汉’的‘三小’育人体系,逐渐形成‘红色文化、绿色成长、金色童年’的办学特色。”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说。

    【延伸阅读】

  “新安旅行团”的红色历史

  1935年,新安小学14名学生在校长汪达之率领下,组成闻名中外的新安旅行团,从淮安出发,踏上了宣传抗日救亡的征途,17年中他们途经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程5万余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著名作家冰心称赞他们是“民族解放的小号手”。

  新安旅行团团员的母校是新安小学,创办于1929年,地点在淮安河下莲花街,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担任校长。1930年春,陶行知又委派他的学生汪达之到新安小学任教,并接任校长。

  1935年,在国难日益深重、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汪达之于同年10月10日,将新安小学14名学生组成了新安旅行团,奔赴抗日救亡的战场。14名团员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在汪达之的率领下,身穿工装裤,打着三角团旗,冒着蒙蒙细雨,告别乡亲,登上轮船,踏上了宣传抗日救亡的征途。

  他们以放映抗日影片、教唱抗日歌曲、排演街头歌舞剧、宣讲抗日主张、写标语绘壁画、编辑出版刊物、开展岩洞教育、组织发展儿童团、募捐等形式支援前线,唤醒广大民众,共赴国难。

  1938年春,徐志贯等3名新旅团员骨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团内秘密建立党支部。同年6月底,新旅来到了抗战重镇武汉。他们演讲、唱歌、写标语,开展大量宣传保卫武汉的活动,积极动员民众支持前线。直到军民大撤退时,汪达之还带着团员们一直坚持到最后。

  “敌人在轰炸,我们在上课”,这是1939年新旅团员王德威用牛皮胶水拌红土,在桂林附近七星岩岩洞的石壁上书写的标语,反映了新旅团员们不论在多艰苦的环境中都能够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学习。

  皖南事变后,桂林一片白色恐怖,遵照周恩来的指示,新安旅行团从桂林经香港、湛江、上海秘密转移到苏北盐阜地区。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亲切接见了新旅团员们,并把组织10万儿童支援抗战的工作交给他们。经过努力,新旅很快在阜宁、盐城、淮安等地组织起18万儿童团员,为华中的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编辑出版刊物是新安旅行团非常重要的一项宣传工作,在条件非常艰苦情况下,团员们自己动手撰稿编辑、设计制版,并到新四军军部印刷厂向师傅请教印刷流程及相关技术,成功创办了苏北解放区第一张“套色”儿童报纸。

  报纸为8开4版铅印版式,版面图文并茂,分设各个不同栏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展示了团员们过硬的绘画、音乐功底。在此基础上新旅团员们又编辑出版了彩色《华中少年》《苏中少年》《少年画报》等刊物。利用这些报纸刊物,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抗日救国呼号,号召广大儿童及民众团结一致、积极抗日。这样不仅丰富了团员们的文化学习生活,同时还为农村扫盲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苏北盐阜地区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少年儿童的一面旗帜”。

  历时17年的革命征程,新安旅行团的队伍壮大到600多人,在中国青少年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新华日报》在一篇社论中高度评价新旅的活动推进了西北救亡工作,加强了蒙汉各民族间的团结。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支“少年革命团体”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现存于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的《少年先锋队队章》(形成于1945年)告诉了我们答案。

  1945年5月17日,新安旅行团在盐阜区行政公署大礼堂组织召开第一次少年儿童代表大会。大会正式选举新旅团员左林任总团长,李洪生、刘海峻、杨建东任副总团长,会上通过了新旅起草确定的《少年先锋队队章》,队章共包括“我们的目的”“什么人可以入队”“队员的权利和义务”“组织”“队风”“纪律和公约”6个部分,明确了加入少年先锋队的目的,规定了队员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队风,制定了队纪队规及服务公约,细化了组织领导、产生办法、职务分工、下设机构、会议章程等具体要求,体现了当年少年先锋队工作组织完善,规范有序,纪律严明,这份《队章》可以说是最早地规范了少年儿童活动的组织和章程。

  在起草《少年先锋队队章》前,新安旅行团团员还自行设计了“新安旅行团团徽”,铜质烤瓷,以中国版图为主题背景,由两名儿童头像与新安旅行团字样巧妙组合而成。

  从淮安出发的首批团员就开始佩戴团徽,直至1952年5月新安旅行团结束它光荣的历史使命。该标志的佩戴象征着新旅团员们不畏艰难,抗战到底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信念。

  新安旅行团独特的“小先生”制和“民主生活会”的方式,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600多名团员中,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比较杰出的有200多名。

  80多年前,这样一批孩子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革命大军中的一支生产队、工作队和文艺宣传队,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诞生在抗日烽火中、前进在党的旗帜下的新安旅行团,以践行新式教育理念和唤醒民族救亡图存的实践,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素材来源: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档案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