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高校暑假战“疫”记

作者:王小亮 阿妮尔 发布时间:2021-08-18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本报见习记者 王小亮 阿妮尔

  在南京工程学院应急指挥中心大厅大屏幕上,校园内每个角落尽收眼底,工作人员点击鼠标,安排专人对校园重点防疫区域实行轮守。专业化、科学化、智能化的防疫举措,为该校留校师生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省高校守好校园安全主阵地,持续做好疫情防控下的校园管理,同时开展在线教学,以周密部署和精细安排确保高校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精细化管理,守好“安全门”

  两个校区完成7轮累计14056人次的核酸检测,江宁校区2708名留校师生做到7轮全员检测,师生员工无疑似或确诊病例。此轮疫情防控期间,南京医科大学交出一份安全答卷。

  疫情发生后,南医大连夜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的通知》,第一时间组织摸排近14天内有禄口国际机场行程史的师生员工,并落实核酸检测、居家观察、医学观察等防控举措。“校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值班,实行24小时防控制度,3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承担核酸检测、校园巡查、体温测量、督查指导等任务。”南医大校长胡志斌说。此外,学校创新提出“4+1+1”(4指健康码+行程码+核酸证明+疫苗接种,两个1指体温测量和身份信息核对)报批流程,严格线上请假审批,坚决防范疫情输入风险。

  江苏科技大学每日定时定频次对食堂、学生公寓、图书馆、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及电梯按钮、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物品进行消杀。学校还与镇江市京口区政府协调,专门安排疫苗接种流动车进校园,为300多名师生员工补种新冠疫苗,并分两批次组织1400余名校园保障人员进行集中核酸检测,确保暑期在岗人员的健康。

  受疫情影响,今年暑期南京大学在校师生较多。为降低传播风险,7月25日开始,学校对后勤工作人员严格把控,所有暑期在校员工非必要不得出校门。为实现“区域管控”全覆盖,该校后勤集团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和办公楼宇的门禁值守,严格管控人员出入。保洁员每日身着防护服在教学区域实行两次全覆盖消毒,并加大卫生间、垃圾桶等重点场所、部位的消毒力度与频次。

  “通过核对梳理学生信息,我们准确掌握了假期留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做好健康码黄码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后勤保障人员还通过微信和QQ群进行个人防护知识宣传,与学生保持情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和身体状况,给予实际帮助。”南京大学膳食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孔韵溪说。

  需求为导向,做好“后勤人”

  “我在学校吃得很好,生活也很充实,爸爸妈妈放心吧!”暑假没能回家的扬州大学文学院学生卢晓静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抗疫时光。食品、防疫物品、生活用品……充足的物资供应让她和留校的同学们很安心。“学院给我们送来了水果和牛奶,留校的同学们也行动起来,帮助有需要的同学买饭、倒水、打水。”该校教育科学学院学生钱欣雨告诉记者,留校生活和谐又温暖。

  疫情突发,不少大学生滞留校内。为学子们提供防疫和生活保障,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成为我省各高校一项重要的战“疫”任务。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来自10个国家的44名外国留学生因疫情留校。该校海外教育学院师生员工迅速反应,24小时绷紧疫情防控责任弦。“学生健康就是我们的心愿。”马俊和王露扬两位“90后”教师以校为家,从防疫物资保障、信息摸排到心理咨询、食住保障,事无巨细,全程服务。“我们现在一边防疫情,一边学汉语。我相信,一定可以战胜疫情。”巴基斯坦留学生李瑞说。

  疫情期间,南京理工大学食堂暂停堂食,留校学生需自带饭盒打饭。8月8日,留校的2051位本科生和4935位研究生都领到了专属的爱心饭盒,里面有餐具、餐盒和便携保温袋,还附带每人的姓名贴。“饭盒很实用又环保,我感受到学校对留校学生的关心。”该校材料学院研究生小熊(化名)告诉记者,爱心饭盒既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还增加了同学们吃饭的“仪式感”。

  留校不停学,开启“云授课”

  疫情之下,我省高校学子并未按下学业的“暂停键”。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是本轮疫情带来的又一个考验。秋季学期渐近,“云授课”再次上线,让师生们在特殊时期学得更安心。

  东南大学秋季学期已开课十几天,该校教师曲栩讲授的《国土空间规划原理》课程在线上和学生们见面。开课前,他第一时间建立课程群,给学生发布课程大纲、教学日历、在线课程链接及各类提示信息。备课时,他在课件中增加更丰富、更新颖翔实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们的课程投入度,并通过随机提问加强线上师生互动。

  “线上授课更需要师生协力。”曲栩表示,课后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上网课的感受和建议,让他获得不少备课灵感。“曲老师上课不仅思路清晰,而且结合实例点出国土规划背后的重要意义,课堂中穿插的小互动也让我们很有参与感。”学生周勉说,线上授课并没有影响学习效率,他的新学期已渐入正轨。

  暑期留校的学生中,研究生占比不小。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导师在这个暑假也愈发忙碌起来。在加强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帮助学生以良好心态面对疫情的同时,他们努力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获得学业上的进步和成长。“科研工作虽然暂停了,但我们按下了学生培养的‘快进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教师魏小辉说,疫情期间,学校加快对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线上培训课程一刻也未停歇。带领学生开展绘图软件培训、教学生参与图片绘制工作、提高助研费为学生们提供暑期生活保障……一个多月来,魏小辉和学生们的暑期生活既充实又难忘。

责任编辑:陈路

高校暑假战“疫”记
发布时间:2021-08-18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本报见习记者 王小亮 阿妮尔

  在南京工程学院应急指挥中心大厅大屏幕上,校园内每个角落尽收眼底,工作人员点击鼠标,安排专人对校园重点防疫区域实行轮守。专业化、科学化、智能化的防疫举措,为该校留校师生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省高校守好校园安全主阵地,持续做好疫情防控下的校园管理,同时开展在线教学,以周密部署和精细安排确保高校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精细化管理,守好“安全门”

  两个校区完成7轮累计14056人次的核酸检测,江宁校区2708名留校师生做到7轮全员检测,师生员工无疑似或确诊病例。此轮疫情防控期间,南京医科大学交出一份安全答卷。

  疫情发生后,南医大连夜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的通知》,第一时间组织摸排近14天内有禄口国际机场行程史的师生员工,并落实核酸检测、居家观察、医学观察等防控举措。“校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值班,实行24小时防控制度,3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承担核酸检测、校园巡查、体温测量、督查指导等任务。”南医大校长胡志斌说。此外,学校创新提出“4+1+1”(4指健康码+行程码+核酸证明+疫苗接种,两个1指体温测量和身份信息核对)报批流程,严格线上请假审批,坚决防范疫情输入风险。

  江苏科技大学每日定时定频次对食堂、学生公寓、图书馆、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及电梯按钮、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物品进行消杀。学校还与镇江市京口区政府协调,专门安排疫苗接种流动车进校园,为300多名师生员工补种新冠疫苗,并分两批次组织1400余名校园保障人员进行集中核酸检测,确保暑期在岗人员的健康。

  受疫情影响,今年暑期南京大学在校师生较多。为降低传播风险,7月25日开始,学校对后勤工作人员严格把控,所有暑期在校员工非必要不得出校门。为实现“区域管控”全覆盖,该校后勤集团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和办公楼宇的门禁值守,严格管控人员出入。保洁员每日身着防护服在教学区域实行两次全覆盖消毒,并加大卫生间、垃圾桶等重点场所、部位的消毒力度与频次。

  “通过核对梳理学生信息,我们准确掌握了假期留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做好健康码黄码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后勤保障人员还通过微信和QQ群进行个人防护知识宣传,与学生保持情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和身体状况,给予实际帮助。”南京大学膳食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孔韵溪说。

  需求为导向,做好“后勤人”

  “我在学校吃得很好,生活也很充实,爸爸妈妈放心吧!”暑假没能回家的扬州大学文学院学生卢晓静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抗疫时光。食品、防疫物品、生活用品……充足的物资供应让她和留校的同学们很安心。“学院给我们送来了水果和牛奶,留校的同学们也行动起来,帮助有需要的同学买饭、倒水、打水。”该校教育科学学院学生钱欣雨告诉记者,留校生活和谐又温暖。

  疫情突发,不少大学生滞留校内。为学子们提供防疫和生活保障,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成为我省各高校一项重要的战“疫”任务。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来自10个国家的44名外国留学生因疫情留校。该校海外教育学院师生员工迅速反应,24小时绷紧疫情防控责任弦。“学生健康就是我们的心愿。”马俊和王露扬两位“90后”教师以校为家,从防疫物资保障、信息摸排到心理咨询、食住保障,事无巨细,全程服务。“我们现在一边防疫情,一边学汉语。我相信,一定可以战胜疫情。”巴基斯坦留学生李瑞说。

  疫情期间,南京理工大学食堂暂停堂食,留校学生需自带饭盒打饭。8月8日,留校的2051位本科生和4935位研究生都领到了专属的爱心饭盒,里面有餐具、餐盒和便携保温袋,还附带每人的姓名贴。“饭盒很实用又环保,我感受到学校对留校学生的关心。”该校材料学院研究生小熊(化名)告诉记者,爱心饭盒既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还增加了同学们吃饭的“仪式感”。

  留校不停学,开启“云授课”

  疫情之下,我省高校学子并未按下学业的“暂停键”。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是本轮疫情带来的又一个考验。秋季学期渐近,“云授课”再次上线,让师生们在特殊时期学得更安心。

  东南大学秋季学期已开课十几天,该校教师曲栩讲授的《国土空间规划原理》课程在线上和学生们见面。开课前,他第一时间建立课程群,给学生发布课程大纲、教学日历、在线课程链接及各类提示信息。备课时,他在课件中增加更丰富、更新颖翔实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们的课程投入度,并通过随机提问加强线上师生互动。

  “线上授课更需要师生协力。”曲栩表示,课后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上网课的感受和建议,让他获得不少备课灵感。“曲老师上课不仅思路清晰,而且结合实例点出国土规划背后的重要意义,课堂中穿插的小互动也让我们很有参与感。”学生周勉说,线上授课并没有影响学习效率,他的新学期已渐入正轨。

  暑期留校的学生中,研究生占比不小。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导师在这个暑假也愈发忙碌起来。在加强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帮助学生以良好心态面对疫情的同时,他们努力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获得学业上的进步和成长。“科研工作虽然暂停了,但我们按下了学生培养的‘快进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教师魏小辉说,疫情期间,学校加快对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线上培训课程一刻也未停歇。带领学生开展绘图软件培训、教学生参与图片绘制工作、提高助研费为学生们提供暑期生活保障……一个多月来,魏小辉和学生们的暑期生活既充实又难忘。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