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1,其他所有的东西,譬如事业、财富、爱情、婚姻、名利、地位、理想等等都是0,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有价值,才会越多越好。如果前面的1没有了,后面的东西再多,最终还是0。换言之,健康是成功的本钱,虽然不能说“有了健康就拥有了一切”,但是如果没有了健康就真的会失去一切。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人人都明白。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健康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人们常常等到真的出了问题,才发现健康的重要。那么,怎样才能破解学生体质下降之困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增强健康意识。人最难改变的是观念与习惯,但最先需要改变的也是观念与习惯。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效果。鉴于此,学校等部门应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橱窗、标语等多种形式,向家长、教师、学生宣传强身健体方面的知识,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引导合力与良好氛围,从而使体育锻炼逐渐内化为自觉行为。
纳入考试范围。实践证明,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适当的外力能够激发更大的内力。虽然仅凭“考试”,无法完全破解学生体质下降之困,但是谁又能否认此举之效?考试仅仅只是手段,其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考什么、怎么考。这需要有关部门、专家积极进行探索、引导。
丰富活动形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校的体育课或者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等,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体育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期盼这样的体育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质,恐怕最终也只能是一厢情愿。因此,学校要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多开展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质。
加大督查力度。虽然检查不是目的,但是及时有效的督查会促使工作朝着更加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凡事贵在坚持,重在落实。建议有关部门对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相应考核制度,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真正督促学校认真开展好各类体育活动,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教研室)
(原载于2013年0308期《江苏教育报》)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