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回归:走写作教学的简约之路

作者:丁卫军 发布时间:2015-10-1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写作教学难,需要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加以突破,寻找属于写作教学的“乌托邦”。写作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中,重结果轻过程倾向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倾向带来的严重的后果就是写作的虚假化。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博士在《虚假写作向真实写作的追求——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指引》(《语文教学通讯B》2012年第5期)一文中呼唤写作教学走向真实。写作教学是一个过程性很强的活动,没有真实的过程难以实现真实写作的追求。就当下写作教学实际的状况看,我们要从过高的写作目标,过烦的写作程序,过死的写作评价的泥潭中走出来,在回归中寻找一条简约之路。

一、回归生活:熟悉地方也有风景

新版课标在“写作”目标和要求中明确要让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留心周围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无生活。真的如此吗?事实并非尽然。王栋生先生在《在熟悉的地方“发现”》(《语文学习》2012年第4期)一文中这样说:在目前应试为中心的教学状态下,除了做题与考试,一名学生关注的事物很有限,他非但不关注社会大问题,对周围的一切,很可能也是漠然的。客观地说,虽然城市学生省会在信息丰富渠道通畅的环境中,在写作方面的应当有优势,然后纷繁的社会和高节奏的都市速度反而让他们难以养成静思的习惯,需要唤醒他们的记忆,在启发他们开阔视野了解社会的同时,教师也要启发他们在熟悉的地方去“发现”。王老师的分析可谓一语中的。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就要设法教给学生一双慧眼,在熟悉的地方“发现”,看到美丽的风景。

要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找到发现生活多彩的路径,这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首先,教师要有写作教学的整体规划的智慧。要根据写作教学的课程要求,学会布“点”,设计出独特有效的教学内容序列,把生活与教学内容勾连起来,把课标中看似抽象的目标要求具体化,能让写作教学拾级而上。例如分阶段话题设计,让学生根据话题回到生活中去有意观察,有主题收集资料。其次,教师要有写作教学的策略实施的智慧。要根据不同的写作话题内容,确定好教学策略,制定好实施教学的措施和具体目标。再次,教师要有写作教学的方法应用的智慧。方法不当常常会事倍功半。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特级教师曹勇军先生的“时事开讲”,每一次精彩的开讲,不仅让同学生分享了“时事”,更是一次议论文写作过程的共享。日记,常常被异化为“小作文”训练,而又听到他们常常叹息学生连日记都写得没有生活味。日记“作文化”了,学生自然也就把日记当“作文”写,常常也就程式化,套话空话假话多也不足为怪了。日记应该是学生自己生活的心灵记录本。教师如果把日记作为架起学生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相机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觅、发现。一位老师在当地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欧特福开张后,设计了题为《走进欧特福》语文活动:一位学生完成了这样的写作片段:“当我走到一个小摊贩跟前时,一个声音把我拉扯过去。我转过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卖南瓜的老人,看样子已经50多岁了,但她干起活儿、拉起客来却不含糊,十分利索,见我过去了忙说:‘买些南瓜吃吃吧,对身体有好处,买些吧!’见她十分诚恳,我打心里想买点,但身上没带钱,于是回绝道:‘老奶奶,我们是来做调查的。’她依旧十分热情,连连说:‘不碍事的,不碍事的!’然后又继续说:‘我以前就是没有好好读书才落到这个地步,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啊!我又再一次审视了一下她:一张泛黄的脸上,因连年的曝晒使皮肤变得干燥,一笑起来便显出层层皱纹,露出所剩无几的牙齿,透出一种朴实与真诚,唯一不老的是那双眼睛。在这双眼睛里透出一种活力,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得向往。”这一段文字无论遣词造句,还是对人物语言与肖像的刻画描摹,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很显然,有了生活,学生的笔下就会流淌出鲜活的文字来。

二、回归自我:我手当写我心。

古人说:言为心声。我思故我在。我手写我心。学者周国平说:“写作的快乐是向自己说话的快乐。真正爱写作的人爱他的自我,似乎一切快乐只有被这自我分享之后,才真正成其为快乐。他与人交谈似乎只是为了向自己说话,每到精彩之论,总要自己复述一遍。”而事实上,在大量的学生作文中,“我”的缺失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行文干瘪枯燥,只有骨架支撑,没有血肉丰满,或者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无我”导致情感的荒芜。亲情、师生情是学生考场作文最常见的选材方向。可是,很少有学生在写自己的母亲时,眼前坐着的不是自己的母亲;写自己的老师的,眼前浮现的不是自己的老师……没有了“我”与“我”的母亲,“我”与“我”的老师心的交流,情的融合,“我”的母亲都打动不了“我”,“我”的老师都无法与“我”对话,“编”出来文章又怎能感动、感染别人,又怎能唤起别人的共鸣呢?背离了“我”自己的“生活圈”和“情感场”,哪会有真情实感,那有叙事的真实呢?特级教师管建刚先生分析认为学生很容易被纷繁复杂的世界迷惑并迷惘,渐渐丢失自我,听不到自己内在的声音的召唤,也看不到内在的自我世界。学生常常肉眼打开了,心眼却是遮蔽的。学生常常用冷峻的眼光看自己,常常用貌似理性的表达写自己,自己的习作却与自己渐行渐远,自己与习作之间隔着一层厚障壁。

2011年新版课标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要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提供有利于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写作教学要回归到学生的需要中去,为学生真实的表达自我,个性化地表达自我创造条件和拓展空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先生说,写作时,我是一个皇帝。这里可以理解为,写作是一种自我的情感表达,写作中“我”是至高无上的。没有自我的写作,没有自我的作文,是难以真正实现与读者的共鸣的。

实现学生写作的自我回归,一条很重要的策略就是,教师要善于读懂学生的“心”。写作是什么,特级教师袁源老师回答说:写作,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条自我抒发、调节和记录的途径,是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因此,深切、深情关注学生的思想动荡、苦乐悲喜应该成为我们为师的应尽义务。时代会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留下印记,也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激起波澜。不同时代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表达倾向,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自我,表达自我。如果我们的写作教学无视学生开放的心灵,止于写作技法的灌输,必然误入歧途。善于“读心”也是改进作文评价的有效路劲。

实现学生写作的自我回归,教师要善于设置写作情境。要让学生能在特定情境中抓住一闪念的感觉,找到自我,从一点出发激活自我,苏醒自我。好的习作,不仅能让读者读出作者这个“我”,也能让读者读出自己的这个“我”。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描写,写得有声有色有味。初一的孩子从中读出了自我:“肥胖的黄蜂,真想用手去摸一摸,一定软软的吧;油蛉和蟋蟀的叫声,不再烦人,唱歌般动听;云雀的高飞,那样的惊喜,用羡慕的眼神追着云雀飞;按一按斑蝥,意外地冒出一阵烟雾;拔何首乌,始终不相信没有像人样的,终于弄坏了泥墙根;覆盆子,好可爱,好馋人,真想再吃一颗,酸酸的,甜甜的……听长妈妈讲故事,带着一种期待,还有紧张,真为书生的命运担心;老和尚真高明,一眼就看出了机关。那小盒子有那么大的魔力啊,真是神奇!后来呢,后来呢?真想弄个水落石出……雪地捕鸟,是多么的兴奋啊,满眼的洁白。安顿好一切,静静地等待,屏住呼吸,看鸟雀跑到竹筛底下了,好欣喜啊。快拉,快拉!那么地着急!跑过去一看,一只都没有或者只有三四只啊,怎么不像闰土的父亲捕的那样多呢!好失望呢!”心解脱了出来了,就会有想象;心活了,一切就都活了(孙绍振语)。

三、回归常识:从原点出发向远方。

只有找到写作教学的原点,才能实现创新,才能有更高远的追求。写作效率低下,有人说,都是应试惹的祸。把日常的写作教学演变成单一的应考作文训练。有人说,课标是始作俑者。课标对各个学段的目标要求过于笼统,没有可操作性,一线教师难以把握;更严重的是作文评价过于主观,没有可以把握的统一标准。凡此种种,都可能是诱发写作教学难以奏效的原因。在当下情形中,有一点是肯定的:缺失常识,让写作教学迷失了应有的方向。对课标的过度解读、误读,是常识缺失的原因之一。例如关于写作知识的问题,课标从来都没有淡化之说,因为解读的问题,写作知识被淡化了,甚至被全盘丢弃了。因为常识的缺失,使得写作教学被简单化为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的三部曲。过程性的作前指导,作后的评讲过程被丢弃了。

什么是常识?教给学生搜集材料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构思立意,如何列提纲打草稿,教给学生批改的一般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常识。什么是常识?与学生一起进行缩写、扩写、改写训练都是常识。不能认为这是传统的,就是不合新课改指向的。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版课标都有下面这些明确的要求和建议:“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能从文章中提取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和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批改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等等。

作文批阅成为语文教师的沉重的压力,很多老师有相当一部分精力耗在了批阅作文上。辛辛苦苦批阅、打分了,结果呢?学生看一下打分,很少去研究老师所作的批阅点评,作文也很难有所提高。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思维,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行动?让学生参与批阅活动,让学生自己修改,让学习小组相互修改,就批阅评改也变成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呢;把这种单一师生之间的线性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的立体活动。再如审题问题,似乎也是常识,但是很多学生的中高考的作文,就是摔在了审题的关口,出了偏题离题的毛病。

写作教学最是一个急不得的事情,最需要经过一个系列化的过程性活动来完成的。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写作活动的失败。

阅读与写作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阅读经典,就是种植精神的种子,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更加清明与健朗,让我们的学生变得仁爱和智慧。这些都是写作中最为重要的精神元素。没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要实现写作的飞跃,那显然是无稽之谈。语文教师要做好与写作教学相匹配的阅读经典的规划。新版课标建议:“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开展诸如“时事开讲”活动,课前五分钟演讲等活动,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

回归常识,一个很强劲的助推力就是写作评价的回归。学习新版课标就写作的评价的建议题旨鲜明,第一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回归,指出“写作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二强化过程性的回归,强调写作材料的过程评价,强调写作修改的评价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回归常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教师的写作问题。教师下水,这是传统,也应该是一种常态。教师中出现的“不阅读、不写作、不研究”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反思。一个连自己都不写作的教师,如何真正有效的引领学生去写作,又如何在学生的作文前有话语权呢?

写作教学难。难在它是主观性、主体性极强的教学活动。新课改十年的反思,呼唤语文教学回家,呼唤用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的问题。写作教学同样需要从眼花缭乱的浮华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回归自我,回归常识,选择一条简约之路。

(作者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编辑:李月昭

责任编辑:刘北洋

回归:走写作教学的简约之路
发布时间:2015-10-19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丁卫军

写作教学难,需要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加以突破,寻找属于写作教学的“乌托邦”。写作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中,重结果轻过程倾向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倾向带来的严重的后果就是写作的虚假化。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博士在《虚假写作向真实写作的追求——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指引》(《语文教学通讯B》2012年第5期)一文中呼唤写作教学走向真实。写作教学是一个过程性很强的活动,没有真实的过程难以实现真实写作的追求。就当下写作教学实际的状况看,我们要从过高的写作目标,过烦的写作程序,过死的写作评价的泥潭中走出来,在回归中寻找一条简约之路。

一、回归生活:熟悉地方也有风景

新版课标在“写作”目标和要求中明确要让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留心周围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无生活。真的如此吗?事实并非尽然。王栋生先生在《在熟悉的地方“发现”》(《语文学习》2012年第4期)一文中这样说:在目前应试为中心的教学状态下,除了做题与考试,一名学生关注的事物很有限,他非但不关注社会大问题,对周围的一切,很可能也是漠然的。客观地说,虽然城市学生省会在信息丰富渠道通畅的环境中,在写作方面的应当有优势,然后纷繁的社会和高节奏的都市速度反而让他们难以养成静思的习惯,需要唤醒他们的记忆,在启发他们开阔视野了解社会的同时,教师也要启发他们在熟悉的地方去“发现”。王老师的分析可谓一语中的。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就要设法教给学生一双慧眼,在熟悉的地方“发现”,看到美丽的风景。

要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找到发现生活多彩的路径,这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首先,教师要有写作教学的整体规划的智慧。要根据写作教学的课程要求,学会布“点”,设计出独特有效的教学内容序列,把生活与教学内容勾连起来,把课标中看似抽象的目标要求具体化,能让写作教学拾级而上。例如分阶段话题设计,让学生根据话题回到生活中去有意观察,有主题收集资料。其次,教师要有写作教学的策略实施的智慧。要根据不同的写作话题内容,确定好教学策略,制定好实施教学的措施和具体目标。再次,教师要有写作教学的方法应用的智慧。方法不当常常会事倍功半。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特级教师曹勇军先生的“时事开讲”,每一次精彩的开讲,不仅让同学生分享了“时事”,更是一次议论文写作过程的共享。日记,常常被异化为“小作文”训练,而又听到他们常常叹息学生连日记都写得没有生活味。日记“作文化”了,学生自然也就把日记当“作文”写,常常也就程式化,套话空话假话多也不足为怪了。日记应该是学生自己生活的心灵记录本。教师如果把日记作为架起学生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相机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觅、发现。一位老师在当地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欧特福开张后,设计了题为《走进欧特福》语文活动:一位学生完成了这样的写作片段:“当我走到一个小摊贩跟前时,一个声音把我拉扯过去。我转过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卖南瓜的老人,看样子已经50多岁了,但她干起活儿、拉起客来却不含糊,十分利索,见我过去了忙说:‘买些南瓜吃吃吧,对身体有好处,买些吧!’见她十分诚恳,我打心里想买点,但身上没带钱,于是回绝道:‘老奶奶,我们是来做调查的。’她依旧十分热情,连连说:‘不碍事的,不碍事的!’然后又继续说:‘我以前就是没有好好读书才落到这个地步,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啊!我又再一次审视了一下她:一张泛黄的脸上,因连年的曝晒使皮肤变得干燥,一笑起来便显出层层皱纹,露出所剩无几的牙齿,透出一种朴实与真诚,唯一不老的是那双眼睛。在这双眼睛里透出一种活力,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得向往。”这一段文字无论遣词造句,还是对人物语言与肖像的刻画描摹,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很显然,有了生活,学生的笔下就会流淌出鲜活的文字来。

二、回归自我:我手当写我心。

古人说:言为心声。我思故我在。我手写我心。学者周国平说:“写作的快乐是向自己说话的快乐。真正爱写作的人爱他的自我,似乎一切快乐只有被这自我分享之后,才真正成其为快乐。他与人交谈似乎只是为了向自己说话,每到精彩之论,总要自己复述一遍。”而事实上,在大量的学生作文中,“我”的缺失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行文干瘪枯燥,只有骨架支撑,没有血肉丰满,或者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无我”导致情感的荒芜。亲情、师生情是学生考场作文最常见的选材方向。可是,很少有学生在写自己的母亲时,眼前坐着的不是自己的母亲;写自己的老师的,眼前浮现的不是自己的老师……没有了“我”与“我”的母亲,“我”与“我”的老师心的交流,情的融合,“我”的母亲都打动不了“我”,“我”的老师都无法与“我”对话,“编”出来文章又怎能感动、感染别人,又怎能唤起别人的共鸣呢?背离了“我”自己的“生活圈”和“情感场”,哪会有真情实感,那有叙事的真实呢?特级教师管建刚先生分析认为学生很容易被纷繁复杂的世界迷惑并迷惘,渐渐丢失自我,听不到自己内在的声音的召唤,也看不到内在的自我世界。学生常常肉眼打开了,心眼却是遮蔽的。学生常常用冷峻的眼光看自己,常常用貌似理性的表达写自己,自己的习作却与自己渐行渐远,自己与习作之间隔着一层厚障壁。

2011年新版课标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要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提供有利于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写作教学要回归到学生的需要中去,为学生真实的表达自我,个性化地表达自我创造条件和拓展空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先生说,写作时,我是一个皇帝。这里可以理解为,写作是一种自我的情感表达,写作中“我”是至高无上的。没有自我的写作,没有自我的作文,是难以真正实现与读者的共鸣的。

实现学生写作的自我回归,一条很重要的策略就是,教师要善于读懂学生的“心”。写作是什么,特级教师袁源老师回答说:写作,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条自我抒发、调节和记录的途径,是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因此,深切、深情关注学生的思想动荡、苦乐悲喜应该成为我们为师的应尽义务。时代会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留下印记,也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激起波澜。不同时代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表达倾向,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自我,表达自我。如果我们的写作教学无视学生开放的心灵,止于写作技法的灌输,必然误入歧途。善于“读心”也是改进作文评价的有效路劲。

实现学生写作的自我回归,教师要善于设置写作情境。要让学生能在特定情境中抓住一闪念的感觉,找到自我,从一点出发激活自我,苏醒自我。好的习作,不仅能让读者读出作者这个“我”,也能让读者读出自己的这个“我”。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描写,写得有声有色有味。初一的孩子从中读出了自我:“肥胖的黄蜂,真想用手去摸一摸,一定软软的吧;油蛉和蟋蟀的叫声,不再烦人,唱歌般动听;云雀的高飞,那样的惊喜,用羡慕的眼神追着云雀飞;按一按斑蝥,意外地冒出一阵烟雾;拔何首乌,始终不相信没有像人样的,终于弄坏了泥墙根;覆盆子,好可爱,好馋人,真想再吃一颗,酸酸的,甜甜的……听长妈妈讲故事,带着一种期待,还有紧张,真为书生的命运担心;老和尚真高明,一眼就看出了机关。那小盒子有那么大的魔力啊,真是神奇!后来呢,后来呢?真想弄个水落石出……雪地捕鸟,是多么的兴奋啊,满眼的洁白。安顿好一切,静静地等待,屏住呼吸,看鸟雀跑到竹筛底下了,好欣喜啊。快拉,快拉!那么地着急!跑过去一看,一只都没有或者只有三四只啊,怎么不像闰土的父亲捕的那样多呢!好失望呢!”心解脱了出来了,就会有想象;心活了,一切就都活了(孙绍振语)。

三、回归常识:从原点出发向远方。

只有找到写作教学的原点,才能实现创新,才能有更高远的追求。写作效率低下,有人说,都是应试惹的祸。把日常的写作教学演变成单一的应考作文训练。有人说,课标是始作俑者。课标对各个学段的目标要求过于笼统,没有可操作性,一线教师难以把握;更严重的是作文评价过于主观,没有可以把握的统一标准。凡此种种,都可能是诱发写作教学难以奏效的原因。在当下情形中,有一点是肯定的:缺失常识,让写作教学迷失了应有的方向。对课标的过度解读、误读,是常识缺失的原因之一。例如关于写作知识的问题,课标从来都没有淡化之说,因为解读的问题,写作知识被淡化了,甚至被全盘丢弃了。因为常识的缺失,使得写作教学被简单化为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的三部曲。过程性的作前指导,作后的评讲过程被丢弃了。

什么是常识?教给学生搜集材料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构思立意,如何列提纲打草稿,教给学生批改的一般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常识。什么是常识?与学生一起进行缩写、扩写、改写训练都是常识。不能认为这是传统的,就是不合新课改指向的。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版课标都有下面这些明确的要求和建议:“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能从文章中提取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和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批改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等等。

作文批阅成为语文教师的沉重的压力,很多老师有相当一部分精力耗在了批阅作文上。辛辛苦苦批阅、打分了,结果呢?学生看一下打分,很少去研究老师所作的批阅点评,作文也很难有所提高。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思维,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行动?让学生参与批阅活动,让学生自己修改,让学习小组相互修改,就批阅评改也变成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呢;把这种单一师生之间的线性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的立体活动。再如审题问题,似乎也是常识,但是很多学生的中高考的作文,就是摔在了审题的关口,出了偏题离题的毛病。

写作教学最是一个急不得的事情,最需要经过一个系列化的过程性活动来完成的。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写作活动的失败。

阅读与写作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阅读经典,就是种植精神的种子,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更加清明与健朗,让我们的学生变得仁爱和智慧。这些都是写作中最为重要的精神元素。没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要实现写作的飞跃,那显然是无稽之谈。语文教师要做好与写作教学相匹配的阅读经典的规划。新版课标建议:“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开展诸如“时事开讲”活动,课前五分钟演讲等活动,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

回归常识,一个很强劲的助推力就是写作评价的回归。学习新版课标就写作的评价的建议题旨鲜明,第一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回归,指出“写作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二强化过程性的回归,强调写作材料的过程评价,强调写作修改的评价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回归常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教师的写作问题。教师下水,这是传统,也应该是一种常态。教师中出现的“不阅读、不写作、不研究”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反思。一个连自己都不写作的教师,如何真正有效的引领学生去写作,又如何在学生的作文前有话语权呢?

写作教学难。难在它是主观性、主体性极强的教学活动。新课改十年的反思,呼唤语文教学回家,呼唤用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的问题。写作教学同样需要从眼花缭乱的浮华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回归自我,回归常识,选择一条简约之路。

(作者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编辑:李月昭

责任编辑:刘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