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德育,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

作者:陆云峰 发布时间:2018-12-05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陆云

  立德树人,这是教育的目标更是教育的原则。只教书不育人肯定不是教育的本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从事管理的还是从事教学的,尤其是从事教学的,毫无疑义地应该把德育看成第一要务。

  文以载道,道从文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读出每一个字符、每一句话、每一篇文本后面隐藏着的活泼泼的情感,并在与作者、与文本的对话中,体会出语言文字里绵长的爱恨情愁,并能够“在真与假之间选择善良,在美与丑之间选择善良,在爱与恨之间选择珍惜,在生与死之间选择快乐”。在感受语言文字带给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师生共同生成文化的自省、自觉与自信,在垒筑起知识大厦的同时,建构起具有民族特质、家国情怀的精神家园。

  作为外来语言,英语学科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世界的丰富,更多的是让我们拥有了宽阔的胸怀和高远的视界。融合才是未来,汲取需要谨慎。在英语教学中,当西方文化走近我们中华文化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跨文化理解的胆量,让我们的学生在非母语的语言体系中知晓: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是各具特色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坚守走向牵手,我们就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们才会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出属于我们的声音,我们的孩子就有能力成为地球村最优秀的村民。

  历史、思品(政治)等学科更应当肩负起德育的重任。历史价值观的形成是历史学科德育的重要指向,我们要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让学生在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中,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符合我们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价值取向。思品(政治)学科则更需要担当起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的重任,带领学生在德育认识和德育践行中,形成基本的公民素养,涵育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不仅仅人文学科具有先天的德育因子,那些充满理性思维的数理化、信息技术等学科同样有着丰富的德育元素。黄金分割的美妙,π的自豪;大国崛起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中国造……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的习得过程中,感受科学的理性精神、民族的求索精神,并以此浓郁起对知识、对科学、对未来的探索欲,成为学生自我教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大动力。

  德育无处不在。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中,我们在带领学生吟唱《十送红军》、欣赏《清明上河图》的时候,虽然他们远离了那个时代,但他们一定会通过我们的引领,在记忆中留下那段历史,进而开创未来,在对历史、对先辈、对民族油然而生敬畏时,同样会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生发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体育课上,我们要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学会坚持和坚韧,在锻炼出健康体魄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坚毅品格,让他们在竞技体育中知道,什么是健康和绿色,什么是公平和公正,什么是和谐与和平……

  杨九俊先生说,“具体学科的德育并不指向那些政治的、说教的内容,更重要的在于知识的学习”,因为“知识的最高价值是真、善、美的统一”。学科德育的最高境界也就在于此。

  大音希声,真爱无香;大道无痕,润物无声。德育一定是无处不在的,一定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因此,德育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我们只有把德育作为第一要务,才能培养出适合这个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陈路

德育,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
发布时间:2018-12-05   
来       源:《江苏教育报》  

  ■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陆云

  立德树人,这是教育的目标更是教育的原则。只教书不育人肯定不是教育的本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从事管理的还是从事教学的,尤其是从事教学的,毫无疑义地应该把德育看成第一要务。

  文以载道,道从文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读出每一个字符、每一句话、每一篇文本后面隐藏着的活泼泼的情感,并在与作者、与文本的对话中,体会出语言文字里绵长的爱恨情愁,并能够“在真与假之间选择善良,在美与丑之间选择善良,在爱与恨之间选择珍惜,在生与死之间选择快乐”。在感受语言文字带给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师生共同生成文化的自省、自觉与自信,在垒筑起知识大厦的同时,建构起具有民族特质、家国情怀的精神家园。

  作为外来语言,英语学科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世界的丰富,更多的是让我们拥有了宽阔的胸怀和高远的视界。融合才是未来,汲取需要谨慎。在英语教学中,当西方文化走近我们中华文化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跨文化理解的胆量,让我们的学生在非母语的语言体系中知晓: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是各具特色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坚守走向牵手,我们就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们才会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出属于我们的声音,我们的孩子就有能力成为地球村最优秀的村民。

  历史、思品(政治)等学科更应当肩负起德育的重任。历史价值观的形成是历史学科德育的重要指向,我们要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让学生在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中,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符合我们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价值取向。思品(政治)学科则更需要担当起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的重任,带领学生在德育认识和德育践行中,形成基本的公民素养,涵育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不仅仅人文学科具有先天的德育因子,那些充满理性思维的数理化、信息技术等学科同样有着丰富的德育元素。黄金分割的美妙,π的自豪;大国崛起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中国造……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的习得过程中,感受科学的理性精神、民族的求索精神,并以此浓郁起对知识、对科学、对未来的探索欲,成为学生自我教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大动力。

  德育无处不在。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中,我们在带领学生吟唱《十送红军》、欣赏《清明上河图》的时候,虽然他们远离了那个时代,但他们一定会通过我们的引领,在记忆中留下那段历史,进而开创未来,在对历史、对先辈、对民族油然而生敬畏时,同样会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生发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体育课上,我们要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学会坚持和坚韧,在锻炼出健康体魄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坚毅品格,让他们在竞技体育中知道,什么是健康和绿色,什么是公平和公正,什么是和谐与和平……

  杨九俊先生说,“具体学科的德育并不指向那些政治的、说教的内容,更重要的在于知识的学习”,因为“知识的最高价值是真、善、美的统一”。学科德育的最高境界也就在于此。

  大音希声,真爱无香;大道无痕,润物无声。德育一定是无处不在的,一定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因此,德育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我们只有把德育作为第一要务,才能培养出适合这个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