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大家论道

幸福课堂 深度教学

作者:李正寅 发布时间:2018-01-0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常熟外国语学校 李正寅

  2017年9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要掀起“课堂革命”,吹响了教育改革攻坚的号角。其实,大家都明白,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课堂不改变,教育就不会改变;教育不改变,学生就不会改变。

  把改革重心放在课堂,是因为传统课堂的现实问题越来越突出。首先被广泛诟病的是给学生带来的应试压力、被动厌学、心理障碍等问题,同时带来的还有教师的职业倦怠和职业幸福感普遍缺失。正是基于这些问题,我校在2010年实施了“生命课堂”改革。“生命课堂”着眼于教学方法的变革,使课堂从教师的“一言堂”转向学生的“自主学”,从控制单向授课的时间入手,努力构建“少教多学”的课堂。这一改革引起了反响,但随之而来的很多新问题又无法破解。“少教”带来课堂的肤浅,学生成绩下降,家长意见随之而来。“多学”也没有提升学生素质,潜能挖掘成为空话。当时,片面强调的有效教学和其他学校的问题一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堂教学目标依然无法实现。教育专家成尚荣曾呼吁:教学绝不能止于有效。为此,我校提出新的课改指导思想——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并从2012年开始把“生命课堂”改革升格为研究构建“幸福课堂”,让幸福教育在课堂落地生根,其深层意义就是要使师生获得自信的人生,成就一个有信念支撑、引导的人生。“幸福课堂”讲究课堂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通过积极情绪的引导提升师生幸福感;突出探究体验,让课堂融入研究性学习,以及通过外语节等特色活动,使学习得到拓展;“幸福课堂”强调有信念的教育才是幸福教育,贯彻以教育者崇高的教育信念和人生信念塑造并形成受教育者自身的信念;提供并指导课程选择,通过开设艺体等多元课程,帮助学生实现特长发展。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总结中深化。2011年年底,《人民教育》发表了朱慕菊、余慧娟对我国前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文章,“课程改革的聚焦点,就在学生怎么学会学习,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怎么做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健康、活泼、独立、有能力的人。”2012年,“十八大”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解决学生高分低能、道德滑坡、三观不正等问题。于是,就有了对传统课堂的进一步反思,有了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课堂教学的设计也从“三维目标”转向了“核心素养”,课堂改革的聚焦点落到了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以开车为例,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了解关于汽车的常识,进行交通规则的考试,这是知识;之后考倒车、移库等,这是技能;学会了并能把车开好,这是素养。而其中,安全驾驶是关键能力;礼貌行车是必备品格;尊重生命是价值观念。我们讲的核心素养就是这些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学生要在课堂上获得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就必须经过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就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对教师来说,就是要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而探索“深度教学”的方法,我们把它确定为深化“幸福课堂”研究和实践的方向和任务,并形成了统领全校课改的主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建设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被江苏省规划办批准立项为“十三五”重点自筹课题。

  我们对于知识、技能、素养和深度学习之间关系的解读主要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核心素养的培育要从知识和技能抓起,深度学习是必然路径。任何改革都不能脱离群众的现实诉求——提高成绩,满足升学。我们一直努力破解如何使学生素质和应试水平共同提高的问题,深度学习为我们提供了破解的思路和途径。深度学习指向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迁移应用的能力:认知能力,即深度理解内容知识、批判性思维与复杂的问题解决能力;人际能力,即团队合作与有效沟通;内省能力,即学会学习与学习毅力。深度学习并不能自然发生,它需要促发条件,除了教师的自觉引导,还需要有结构化的教学材料和基于学生经验的过程设计。我们推进“深度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做到深度备课,深入到学科教材本质,把知识体系和学科方法、思想、规律体现在教案和学案中。其次强调教学过程要促进学生持续建构,通过学案教学、倡导手脑并用的学法,把思维过程可视化。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错题编练、专题讲座,开展极课教学和分层辅导。再次是改进学习文化,指导学生以费曼技巧开展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帮互学,促进主动学习和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二是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生成素养离不开持久的深度学习。杜威认为,我们经过教育过程而获得知识,而这些教育过程不止单纯地获取知识和有关技巧形式,它们还企图把所获得的知识统一起来,形成持久的性向和态度。这种持久的性向和态度就是素养,即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现在解读学生核心素养的文章有很多,聚焦的表达还是习总书记强调的: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深度学习的本质特征是迁移,除了知识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迁移,“深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迁移生成这些素养。我们强调教学要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从知识到技能,再到素养,这个过程离不开情境,情境是建构意义的主要因素,建构就是情境体验的过程。只有当思想、理想、意义和方向与主体的体验、认知情感发生共鸣并为主体确认和坚信,进而内化为主体的精神时,才能形成价值信念。情境设置是教学方法,情境更是学校文化。我们要求教师以“自强·卓越”的学校精神为导向,通过生活德育、综合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国家课程的融合,构建“自立、自能、自尊”的课程体系。

  郭华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实际上也定义了“深度教学”。“深度教学”力图实现智育和德育的统整、智商和情商的共生、知识和品行的合一、成绩与素质的并进,而学生在深度学习中表现出的积极情绪、过程投入以及收获的价值信念、学习成就正是“幸福课堂”的特征和追求。

(李正寅,常熟外国语学校校长,常熟市学科带头人。)

责任编辑:陈路

幸福课堂 深度教学
——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探寻
发布时间:2018-01-03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常熟外国语学校 李正寅

  2017年9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要掀起“课堂革命”,吹响了教育改革攻坚的号角。其实,大家都明白,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课堂不改变,教育就不会改变;教育不改变,学生就不会改变。

  把改革重心放在课堂,是因为传统课堂的现实问题越来越突出。首先被广泛诟病的是给学生带来的应试压力、被动厌学、心理障碍等问题,同时带来的还有教师的职业倦怠和职业幸福感普遍缺失。正是基于这些问题,我校在2010年实施了“生命课堂”改革。“生命课堂”着眼于教学方法的变革,使课堂从教师的“一言堂”转向学生的“自主学”,从控制单向授课的时间入手,努力构建“少教多学”的课堂。这一改革引起了反响,但随之而来的很多新问题又无法破解。“少教”带来课堂的肤浅,学生成绩下降,家长意见随之而来。“多学”也没有提升学生素质,潜能挖掘成为空话。当时,片面强调的有效教学和其他学校的问题一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堂教学目标依然无法实现。教育专家成尚荣曾呼吁:教学绝不能止于有效。为此,我校提出新的课改指导思想——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并从2012年开始把“生命课堂”改革升格为研究构建“幸福课堂”,让幸福教育在课堂落地生根,其深层意义就是要使师生获得自信的人生,成就一个有信念支撑、引导的人生。“幸福课堂”讲究课堂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通过积极情绪的引导提升师生幸福感;突出探究体验,让课堂融入研究性学习,以及通过外语节等特色活动,使学习得到拓展;“幸福课堂”强调有信念的教育才是幸福教育,贯彻以教育者崇高的教育信念和人生信念塑造并形成受教育者自身的信念;提供并指导课程选择,通过开设艺体等多元课程,帮助学生实现特长发展。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总结中深化。2011年年底,《人民教育》发表了朱慕菊、余慧娟对我国前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文章,“课程改革的聚焦点,就在学生怎么学会学习,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怎么做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健康、活泼、独立、有能力的人。”2012年,“十八大”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解决学生高分低能、道德滑坡、三观不正等问题。于是,就有了对传统课堂的进一步反思,有了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课堂教学的设计也从“三维目标”转向了“核心素养”,课堂改革的聚焦点落到了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以开车为例,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了解关于汽车的常识,进行交通规则的考试,这是知识;之后考倒车、移库等,这是技能;学会了并能把车开好,这是素养。而其中,安全驾驶是关键能力;礼貌行车是必备品格;尊重生命是价值观念。我们讲的核心素养就是这些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学生要在课堂上获得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就必须经过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就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对教师来说,就是要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而探索“深度教学”的方法,我们把它确定为深化“幸福课堂”研究和实践的方向和任务,并形成了统领全校课改的主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建设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被江苏省规划办批准立项为“十三五”重点自筹课题。

  我们对于知识、技能、素养和深度学习之间关系的解读主要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核心素养的培育要从知识和技能抓起,深度学习是必然路径。任何改革都不能脱离群众的现实诉求——提高成绩,满足升学。我们一直努力破解如何使学生素质和应试水平共同提高的问题,深度学习为我们提供了破解的思路和途径。深度学习指向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迁移应用的能力:认知能力,即深度理解内容知识、批判性思维与复杂的问题解决能力;人际能力,即团队合作与有效沟通;内省能力,即学会学习与学习毅力。深度学习并不能自然发生,它需要促发条件,除了教师的自觉引导,还需要有结构化的教学材料和基于学生经验的过程设计。我们推进“深度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做到深度备课,深入到学科教材本质,把知识体系和学科方法、思想、规律体现在教案和学案中。其次强调教学过程要促进学生持续建构,通过学案教学、倡导手脑并用的学法,把思维过程可视化。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错题编练、专题讲座,开展极课教学和分层辅导。再次是改进学习文化,指导学生以费曼技巧开展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帮互学,促进主动学习和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二是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生成素养离不开持久的深度学习。杜威认为,我们经过教育过程而获得知识,而这些教育过程不止单纯地获取知识和有关技巧形式,它们还企图把所获得的知识统一起来,形成持久的性向和态度。这种持久的性向和态度就是素养,即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现在解读学生核心素养的文章有很多,聚焦的表达还是习总书记强调的: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深度学习的本质特征是迁移,除了知识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迁移,“深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迁移生成这些素养。我们强调教学要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从知识到技能,再到素养,这个过程离不开情境,情境是建构意义的主要因素,建构就是情境体验的过程。只有当思想、理想、意义和方向与主体的体验、认知情感发生共鸣并为主体确认和坚信,进而内化为主体的精神时,才能形成价值信念。情境设置是教学方法,情境更是学校文化。我们要求教师以“自强·卓越”的学校精神为导向,通过生活德育、综合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国家课程的融合,构建“自立、自能、自尊”的课程体系。

  郭华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实际上也定义了“深度教学”。“深度教学”力图实现智育和德育的统整、智商和情商的共生、知识和品行的合一、成绩与素质的并进,而学生在深度学习中表现出的积极情绪、过程投入以及收获的价值信念、学习成就正是“幸福课堂”的特征和追求。

(李正寅,常熟外国语学校校长,常熟市学科带头人。)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