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风采

2020年,自我驱动,共同成长

作者:罗光林 发布时间:2021-08-25 来源: 江苏教育报

  ■陕西省宁强县铁锁关镇初级中学  罗光林

罗光林与学生分享读书心得

  2020年于我来说是非常值得铭记的一年,读写研训,辐射引领,课题带动专业发展,同研共进享受团队荣耀。

  自我驱动,自强不息

  这一年,奋斗是主题。我秉承校训“自强不息,臻于至善”的理念,在新教育实验引领下,专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越,自身价值不断实现。

  诵读让“疫情生活”走向富有。2020年寒假,我们过得心惊胆战。从未经历过的“大封锁”,在我们偏远的乡村上演了,大人小孩都宅在家里“自动化办公”。彼时,宁强县团委举行诗歌背诵打卡70天活动。为了引导孩子们坚持背诵,也让自己在古代诗歌教学方面有新的突破,我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我给自己订了一个主题为“低吟浅唱总是诗”的诗歌赏析任务——每天背诵一首诗,撰写千字赏析文章发微信“朋友圈”。

  从2月10日到2020年的世界读书日,70多天,我诵读诗歌70余首,其中《蒹葭》《咏鹅》等多篇诗歌赏读文字在我县“书香宁强”“杨安平工作坊”等公众号平台推送,在县内外引起良好的反响。这是我2020年最自豪的一场亲子共读行动,这一年我写作总量突破13万字。

  培训让成长多了一份可能。疫情期间,丰富而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免费开放。我与全镇教师参与“云伴读”学习,聆听曹公奇、李旭山、牛文明等名师的在线专题讲座。我还组织教师参加上海铭师、语文报公益课等研修活动,鼓励大家撰写培训心得,并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教师学习成果。我每期培训都会写学习笔记,撰写心得感悟,使培训有味道更有深度。

  在新网师与“尺码相同”的人相伴而行。2020年,我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被录取为新网师学员,成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在这里,我遇见了更多“尺码相同”的人,我的专业读写之路变得更宽阔。我认真阅读每一期“新网师”“新教育”公众号内容,一年多来,我的理论水平明显提升,阅读视野也更加宽广。尤其是新网师每一期的导读课,课前有预习作业,课后还鼓励撰写学习心得。这种“硬性要求”迫使我认真阅读所推荐的材料,甚至阅读原著,成为我学习生活最有力的助推器。

  读写让我经历更为丰富。从专业书籍到文学书籍,从课内链接到整本书阅读,读书写作已成为我的生活常态。2020年9月以来,我先后读完《给教师的建议》《南渡北归》《蒙曼品最美唐诗》等诸多作品,还养成了每天阅读《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报·新教育专刊》《陕西教育》等报刊的习惯。每每有共鸣,或批注,或摘抄,或写感悟,总是乐在其中。除了自己阅读外,我还积极带领学校老师、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写活动。看到师生读书兴趣浓了,专业读写水平提升了,那些偶尔缠绕在心中的繁杂与劳累都烟消云散了。

  专业引领,共同成长

  “一枝独秀不是春。”专业发展路上,我不是一个人在奔跑,而是努力做学习共同体的领跑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我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也推动自我发展。

  课题研究,在凝视中看世界。这一年,我主持或参与4个县级以上课题研究。每一个课题都是一条通途,让我的专业研究之路四面铺开。尤其是参与陕西省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杨安平工作坊专项课题研究后,每周都有事要做,每月都要上交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这对我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机遇。这期间,我得到杨安平校长等多位名师的悉心指导,他们对我的专业成长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我感激不已。课题研究不是走走过场,集结几本资料,它需要参与者从过程研究到成果整理,每个环节都做得扎扎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主持的市级课题,成员有7人,先后开展各类研课磨课20余节,录制优质课堂实录10余节,召开专题研讨会近20次。我们还围绕课题阅读了大量书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写了多篇论文随笔……一个课题研究下来,的确很辛苦,但看到那一项项研究成果,那一位位专业得到提升的成员,我心里不禁充满无限的喜悦。

  送教送培,在引领中携手成长。这一年,最温馨的事情是送教送培。10月下旬,在教育部“国培计划”名校长领航班高杨杰工作室引领下,杨安平校长联合几个工作坊 ,跨越千山万水,乘车十几个小时,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开展送教送培。在甘洛,我们遇到了热情的迎接团队和奋进的彝族人民,感受到彝族孩子积极的学习热情。甘洛之行,今生难忘。12月上旬,我又受商洛学院聘请,给勉县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受到好评。

  校本教研,在碰撞中成就自我。专业发展力在教师,根在学校。我们以联盟学校、新教育实验校为突破口,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新教师汇报课”“能手示范课”“赛教磨课”“读书分享”“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从方案制订到形成文件,从过程组织到新闻报道,我差不多每周末都在加班,每个夜晚都到凌晨才能入睡。

  回望2020,我的教育生活充满无限的美好,专业发展中的点点滴滴都值得铭记。走在2021年的道路上,我希望自己在鎏金的岁月里,继续啃读,努力写作,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李月昭

2020年,自我驱动,共同成长
发布时间:2021-08-25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罗光林

  ■陕西省宁强县铁锁关镇初级中学  罗光林

罗光林与学生分享读书心得

  2020年于我来说是非常值得铭记的一年,读写研训,辐射引领,课题带动专业发展,同研共进享受团队荣耀。

  自我驱动,自强不息

  这一年,奋斗是主题。我秉承校训“自强不息,臻于至善”的理念,在新教育实验引领下,专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越,自身价值不断实现。

  诵读让“疫情生活”走向富有。2020年寒假,我们过得心惊胆战。从未经历过的“大封锁”,在我们偏远的乡村上演了,大人小孩都宅在家里“自动化办公”。彼时,宁强县团委举行诗歌背诵打卡70天活动。为了引导孩子们坚持背诵,也让自己在古代诗歌教学方面有新的突破,我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我给自己订了一个主题为“低吟浅唱总是诗”的诗歌赏析任务——每天背诵一首诗,撰写千字赏析文章发微信“朋友圈”。

  从2月10日到2020年的世界读书日,70多天,我诵读诗歌70余首,其中《蒹葭》《咏鹅》等多篇诗歌赏读文字在我县“书香宁强”“杨安平工作坊”等公众号平台推送,在县内外引起良好的反响。这是我2020年最自豪的一场亲子共读行动,这一年我写作总量突破13万字。

  培训让成长多了一份可能。疫情期间,丰富而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免费开放。我与全镇教师参与“云伴读”学习,聆听曹公奇、李旭山、牛文明等名师的在线专题讲座。我还组织教师参加上海铭师、语文报公益课等研修活动,鼓励大家撰写培训心得,并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教师学习成果。我每期培训都会写学习笔记,撰写心得感悟,使培训有味道更有深度。

  在新网师与“尺码相同”的人相伴而行。2020年,我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被录取为新网师学员,成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在这里,我遇见了更多“尺码相同”的人,我的专业读写之路变得更宽阔。我认真阅读每一期“新网师”“新教育”公众号内容,一年多来,我的理论水平明显提升,阅读视野也更加宽广。尤其是新网师每一期的导读课,课前有预习作业,课后还鼓励撰写学习心得。这种“硬性要求”迫使我认真阅读所推荐的材料,甚至阅读原著,成为我学习生活最有力的助推器。

  读写让我经历更为丰富。从专业书籍到文学书籍,从课内链接到整本书阅读,读书写作已成为我的生活常态。2020年9月以来,我先后读完《给教师的建议》《南渡北归》《蒙曼品最美唐诗》等诸多作品,还养成了每天阅读《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报·新教育专刊》《陕西教育》等报刊的习惯。每每有共鸣,或批注,或摘抄,或写感悟,总是乐在其中。除了自己阅读外,我还积极带领学校老师、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写活动。看到师生读书兴趣浓了,专业读写水平提升了,那些偶尔缠绕在心中的繁杂与劳累都烟消云散了。

  专业引领,共同成长

  “一枝独秀不是春。”专业发展路上,我不是一个人在奔跑,而是努力做学习共同体的领跑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我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也推动自我发展。

  课题研究,在凝视中看世界。这一年,我主持或参与4个县级以上课题研究。每一个课题都是一条通途,让我的专业研究之路四面铺开。尤其是参与陕西省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杨安平工作坊专项课题研究后,每周都有事要做,每月都要上交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这对我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机遇。这期间,我得到杨安平校长等多位名师的悉心指导,他们对我的专业成长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我感激不已。课题研究不是走走过场,集结几本资料,它需要参与者从过程研究到成果整理,每个环节都做得扎扎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主持的市级课题,成员有7人,先后开展各类研课磨课20余节,录制优质课堂实录10余节,召开专题研讨会近20次。我们还围绕课题阅读了大量书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写了多篇论文随笔……一个课题研究下来,的确很辛苦,但看到那一项项研究成果,那一位位专业得到提升的成员,我心里不禁充满无限的喜悦。

  送教送培,在引领中携手成长。这一年,最温馨的事情是送教送培。10月下旬,在教育部“国培计划”名校长领航班高杨杰工作室引领下,杨安平校长联合几个工作坊 ,跨越千山万水,乘车十几个小时,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开展送教送培。在甘洛,我们遇到了热情的迎接团队和奋进的彝族人民,感受到彝族孩子积极的学习热情。甘洛之行,今生难忘。12月上旬,我又受商洛学院聘请,给勉县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受到好评。

  校本教研,在碰撞中成就自我。专业发展力在教师,根在学校。我们以联盟学校、新教育实验校为突破口,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新教师汇报课”“能手示范课”“赛教磨课”“读书分享”“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从方案制订到形成文件,从过程组织到新闻报道,我差不多每周末都在加班,每个夜晚都到凌晨才能入睡。

  回望2020,我的教育生活充满无限的美好,专业发展中的点点滴滴都值得铭记。走在2021年的道路上,我希望自己在鎏金的岁月里,继续啃读,努力写作,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李月昭